隔壁家孩子都在上補習班,咱們也上吧!你還在看別人家的孩子?

2020-07-25 香遇成長

你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投入,是否有自己的規劃?

咱們的家長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這點毋庸置疑。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折射著我們對孩子、對教育的重視。

每個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投入,雖各有不同,但都想給孩子最豐富的物質生活和最好的教育。

隔壁家孩子都在上補習班,咱們也上吧!你還在看別人家的孩子?

無論是在孩子興趣班上的投入,還是在文化課的補習上,對每一個有孩子的家庭而言,都是特別大的一筆支出。經濟寬裕的家庭自不在話下,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家庭,緊衣縮食也要給孩子報上一些課外班,就是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暑假到了,隔壁家的小明報了培優班,咱們不報,開學後怕是跟不上啊;同班同學很多都上補習班,咱們不補,就要落後了;好姐妹家的孩子,都在上鋼琴課,咱們好歹也學一樣才藝啊……


隔壁家孩子都在上補習班,咱們也上吧!你還在看別人家的孩子?

在各種報班的焦慮裡,離不開別人家孩子的身影。很多父母給孩子的這些教育投資,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和規劃,只是別人都這樣做,咱們也跟上。相當於花錢緩解內心的焦慮,其實心裡並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規劃。

了解每個階段的教育,整體把握孩子的教育投資

今天的我們,置身在終生學習的時代,學習和教育成為了貫穿我們每個人一生的事業。我們的孩子所面對的未來,更是變化無窮。

如何在孩子的教育投資上,幫助孩子做好應對未來變化的準備?

隔壁家孩子都在上補習班,咱們也上吧!你還在看別人家的孩子?

終生的教育投資,科學規劃是關鍵。

每個人終生的教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學前是父母主導的,以孩子獲得才藝為導向的素質教育階段;小學到高三,是家長和孩子共同主導的,以升學為目標的應試教育階段;大學之後是孩子自己主導的,以在社會生存發展為目標的素質教育階段。

大學畢業,考慮的是如何獲得一個工作;人到中年,考慮的是孩子的教育;活到退休,考慮的是有一個興趣愛好,有個精神寄託,給生活找點事兒做。

由此看來,教育規劃是在時間維度上展開的戰略地圖,是為了實現下一個時間點的階段目標所做的行動方案。

隔壁家孩子都在上補習班,咱們也上吧!你還在看別人家的孩子?

兩個重要的教育階段

今天我們主要來探討前兩個階段:才藝培養階段和應試教育階段

才藝培養階段

孩子在進入小學前,甚至進入小學後的前面兩三年,基本都處於才藝培養階段。對於這個階段,家長需要認識到,只有極少數人會真正走上專業道路。而且,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通過藝體的升學之路也越發困難。大多數家庭的培養目標,都是讓孩子未來有一項可以增添生活情趣的興趣愛好。

那麼在選擇上,成本是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這個成本包括經濟投入和時間精力投入,既有現在的學習投入成本,還有今後孩子在進行這項興趣愛好的成本。

隔壁家孩子都在上補習班,咱們也上吧!你還在看別人家的孩子?

比如說同樣是學樂器,鋼琴和吉他的成本相差較大,學習投入和未來進行這項興趣愛好的機率和成本,都是差別較大。鋼琴很高大上,獨奏伴奏都很好,但是場合也是比較隆重的,所以也就沒那麼高頻,當然在家裡自己演奏除外。吉他比較隨意浪漫,也方便攜帶, 演出獨奏伴奏都沒問題,外出旅遊都可以帶著。

從這個方面去考慮,雖很現實,但對很多普通工薪階層的孩子來說,是合適的。

隔壁家孩子都在上補習班,咱們也上吧!你還在看別人家的孩子?

與此同時,還要考慮一個問題,孩子的精力有限,興趣班的類型很多,同一類型的興趣班,沒必要報重複的。市面上的興趣班大致分為:運動類(輪滑、遊泳、足球等)、藝術類(唱歌、跳舞、主持、鋼琴等)、腦力類(機器人、編程、樂高等),同一類型的報一種就夠了,如果涉獵太多,孩子不堪重負,難以堅持。


應試教育階段

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考,是應試階段的四個關鍵節點。在每個節點上都需要面臨選擇,下一個節點的選擇有賴於前一個節點的行動結果,所以需要提前做好規劃,制定行動方案。

目前義務教育階段的升學政策處於劇烈的變化期,給人一種朝令夕改的印象。不管如何變化,我們依然能夠看到,改革的方向非常明確,就是強調公平。比如小升初,去年我們這個地區取消了一切考試,只能通過面試錄取,而今年,就改為了搖號,正是一種出於公平的政策傾向。歷史上的擇校經驗,越來越難以參考。

隔壁家孩子都在上補習班,咱們也上吧!你還在看別人家的孩子?

大方向上,國家是希望終結教育軍備競賽的狀態,讓每個人都能比較輕鬆地升學。但是,總有一些學生位於金字塔頂端,他們會通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努力,進入特殊的升學通道和班型。沒付出努力或付出努力仍達不到的,就不要羨慕嫉妒恨,這需要熱血雞娃。

這個階段,對於想出國留學的孩子,在升學的每一個節點上,都有進入留學的窗口。一旦決定走出國留學的路,退出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所以需要綜合考慮各方因素,三思後行。


做好孩子學業路徑規劃,量力而行

對孩子的教育投資,需要結合孩子的學習情況,以及家庭經濟狀況進行規劃。家長們可以參考以下的模型進行規劃。

隔壁家孩子都在上補習班,咱們也上吧!你還在看別人家的孩子?

根據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家庭財力,進行路徑規劃。

孩子學習能力強,家庭財力雄厚,孩子的路徑就非常寬敞,可以有很多選擇。

孩子學習能力強,但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孩子,主要還是走普通高考或自主招生的路,努力進入一所比較好的大學,這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文化科目學習能力比較弱,家庭財力雄厚的孩子,可以考慮走藝考或出國留學的路;

而對學習本身就缺乏興趣,家庭條件又不太好的孩子,早做打算,可以學一門技術,儘早就業,對孩子對家庭都是一種解脫。

從經濟的角度看,對大多數孩子而言,努力學習,參加高考,仍是最普遍的路徑。

隔壁家孩子都在上補習班,咱們也上吧!你還在看別人家的孩子?

孩子學業路徑怎麼走,關鍵在於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家庭經濟狀況。同時,孩子的學習能力,也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相關性。所以,孩子和家長,都需要努力。孩子努力學習,提高成績;家長努力學習、努力掙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經濟能力。

別人家的孩子背後,都有別人家的父母在使勁兒。對於孩子的成長,早期的培養和引導,可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作為父母,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天地,是不二的選擇。

相關焦點

  • 深圳百萬孩子都在上補習班?你家孩子上了嗎?一年花費多少?
    ▲資料圖你家孩子,上補習班了嗎?上萬家培訓機構的背後,當是以百萬計的消費者,其中的絕對主角,當然就是中小學生以及幼兒園的孩子。深圳有多少孩子接受過課外培訓,也沒有權威數據,但家長們切身的感受是身邊大多數的孩子都在上培訓。前不久,景鵬小學五(1)班班主任劉老師在課堂上發起了一個隨機小調查,結果發現沒有參加過課外培訓班的孩子,在班上屈指可數。這樣一個小小的案例,多少能呈現出目前的狀況。
  • 都來說說你家孩子每周要去補習班上多少節課,補課效果怎麼樣
    都來說說你家孩子每周要去補習班上多少節課,補課效果怎麼樣補習班作為增強學生成績的聖地,受到了很多家長的追捧,只要有較多的空閒時間,家長都會把孩子送到補習班裡去。補習班的存在也為讓很多家長省心,不用特意帶孩子,可以更多的時間做自己的事。並且,補習班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提高學生成績,特別是一些有實力的補習班,對孩子的幫助特別大。有的家長送孩子去補習班,因為別的孩子都去補習了,自己的孩子不去會落後別人的。這是一種從眾心理和攀比心理在作怪,使得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到補習班。
  • 別人的孩子都在上補習班,我卻讓孩子在家煮糖水……
    我知道,他們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語文、寫作、數學、英語……有一次在電梯裡遇到一個媽媽,我隨口問她:「孩子在哪兒玩呢,好久不見了。」她告訴我:「這些天孩子都在培訓機構上語言課和英語課,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我吃驚不小,孩子才上幼兒園小班呢!
  • 補習班你家孩子上對了嗎?必須了解的補習班真相
    無論孩子的文化課孩子興趣課,相信每個家庭都會是一筆很大的支出,做父母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管是學習好的,還是學習差的,家長為什麼都願意把孩子送進補習班,是什麼樣的心理呢?無疑就是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促使他們拿出一些錢,自己不用受累,還能讓孩子取得好成績,從而給孩子報了補習班。
  • 真的要讓你家的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嗎?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在寶媽的交際圈裡,很流行一句話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很多寶媽們看到別的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好、各種才藝也很不錯,心裡不免感嘆「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說:「大多數父母雖然知道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做比較,是不明智的,但他們仍然忍不住地去做比較,即使不公平,也會默默地在心裡進行對比。」「別怕,你看妹妹都不怕,人家多勇敢啊!」 「這次畫畫比賽中,我們家隔壁的明明獲得了一等獎,真爭氣!「比較涉及的範圍非常廣,從成績到興趣,從身高到體重,從脾氣到飲食等等。
  • 隔壁家孩子的學習英語小妙招,真的有用
    這次因為孩子的家長會,江北就跟孩子他媽又經歷了一次爭論戰,主題是「誰去給孩子開家長會」。當然最後,終究還是江北一個人扛下了所有....所以壓垮每一個家長的背後也許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可能是家長會!!!當時場景是這樣:「請江小北的家長舉一下手,你家孩子的英語這次只考了10分,請好好重視一下孩子的成績!
  • 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激勵自己家的孩子,這是激勵嗎?
    可是這位媽媽卻又把比較的點轉移到了孩子的性格上,比如她覺得孩子性格有點內向,不愛說話,沒有自信,比不上隔壁鄰居家的孩子,活潑大方,人見人愛。 聽到她說孩子不自信,我就問:「你是不是經常在孩子面前說,你看隔壁家的孩子多麼會說話,你看看你,跟個鋸嘴葫蘆一樣!
  • 別再找「隔壁家的孩子」-父母在激勵孩子時應注意的原則
    ,使勁兒,咱們超過他;第二種:你怎麼還沒做完作業,你看隔壁家的鈴鈴早就做完了;第三種:這麼大了還要抱,你看人家比你小的都自己走。 我們來思考一下,這三種方式,都是出於我們家長良好的出發點,我們希望孩子在我們激勵的作用下得到進步。那我們具體分析一下,其取得的結果到底是什麼。第一種:寶寶加油,你看樂樂爬到你前面了,使勁兒,咱們超過他。這個場景大概是在經常有的大概半歲多的寶寶爬行大賽之類的活動中出現。顯然家長希望的目的是寶寶因此而爬得更快,為設定了一個具體的目標,這本身沒有問題。
  • 家長花7萬報補習班,孩子成績不變,補習班:你家孩子不行
    許多家長就想著怎麼為孩子提高學習成績,補習班就成了許多家長的首選,但是上了補習班,學習成績就一定可以提升嗎?一名孩子的家長為了孩子花費七萬多購買了補習課程,課程明細是一對一教學,但是孩子的成績卻一點提升都沒有,就跟沒上過補習課一樣,所以孩子的媽媽提出了要退學費的要求,學費到底能不能退呢?我們來看一下負責人的回應。
  • 國家規定禁止辦補習班,孩子應該上課外補習班嗎?你怎麼看?
    國家規定禁止辦補習班,孩子應該上課外補習班嗎?你怎麼看?所謂國家禁止辦補習班,實際上禁止的是學校或在職教師辦的補習班以及無證經營的一些培訓機構。家長關心的是孩子該不該補課,怎樣補課才能起到提高孩子成績的作用。隨著補習班的大量減少,剩下的幾家培訓機構就會面臨供不應求的情況,坐地起價是必然的,所以補課的孩子會極大的提高補課成本。如果你不是土豪,那麼就得精打細算過日子了。
  • 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什麼都好?看看別人家父母都是怎麼做的
    從而可知,做這些工作的爸媽,學歷往往都不是很低,不僅是本科,研究生博士生都有,因此在學識上也比較淵博,在時間與經歷上,也更會照顧正在求學中的孩子,帶給孩子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但相對來說,爸媽對孩子的身教會比對自己要求來得更高。
  • 別人家孩子上清北,為什麼咱家孩子不行?關鍵在於家長的態度
    每到高考季,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別人家的孩子個個穩上清北復交,而你我的孩子卻還在為能否夠上本科而擔驚受怕。心中總有一個聲音響起,咱家的娃到底和這些優秀的同齡人,差在哪裡啊?智商嗎?不可否認,這也許是一部分因素。
  •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你是別人家的父母嗎?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長的好看,學習好,又懂事,仿佛我們再用功再努力也無法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這個時候就想問一句,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你是別人家的父母嗎?不同家庭會教育出不同的孩子,希望我們不要再用別人家的孩子來進行激勵。
  • 有種教育現象是:學霸,還在上補習班
    對於孩子,該不該上學科內的補習班?引起很多媽媽群體和爸爸群體的共鳴,家長們可以各抒己見,滔滔不絕,你不用擔心,冷場。在這個話題之下,讓更多父母直接焦慮的現象是:孩子班上的學霸,還在上學科內的補習班或者朋友家的孩子是個學霸,還一直在上學科內的補習班。這個現象本身給到孩子父母的焦慮是: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還那麼努力,我家的孩子要不要也上呢?
  • 「別人家」的孩子,都在精神上富養
    約翰.正恩有句名言:「沒有人是座孤島,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主體的一部分。」因此,沒有人可以逃脫掉競爭的命運。你有沒有發現,在競爭的路上,「別人家」的孩子到了社會上,總是機會多、運氣好、發展快?為的是讓孩子更有教養。因為教養和善良一樣,都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品質,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教養不在於讀過多少書,擁有什麼學歷,而在於是否願意為別人多考慮一點。教養不是一種被稱讚時的優越感,而是一種本真的善良。
  • 孩子:我不想上補習班,面對五花八門的補習班,家長該怎麼辦?
    答案是孩子和女人的錢最好賺,尤其是孩子,為了孩子家長什麼都可以做,可以為了孩子去學習廚藝,也可以為了孩子辭掉工作,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同時也是家裡的希望,為了他們家長砸鍋賣鐵不辭千辛萬苦,別人的孩子上好學校自己的也要上,別人得到孩子上補習班,自己的也要上,但是面對五花八門的補習班我倒想要勸大家一句:要理智。
  • 還在給孩子上補習班?這資料請「珍藏」,勝過「天價」補習班
    還在給孩子上補習班?這資料請「珍藏」,勝過「天價」補習班!在小學階段,我們開始學習英語這門學科,而在初中階段,我們開始學習這門學科,從單詞、詞組到句型,我們將逐步開始系統科學的學習。由於近來很多家長都希望老師能多整理一些這方面的資料,所以老師下面就為大家整理出一份初中很全面的語法知識,希望能對孩子們有所幫助。因篇幅限制,完整版Word列印資料,可點我頭像進入主頁私信「學習」兩字,我免費發你收藏列印,一起為孩子加油助力!
  • 幾乎不上補習班!看「別人家的孩子」中考高分煉成記
    他們中有人從來沒有上過補習班,有人藝體全能。記者發現,雖然各具特點,但學霸們也都有一些共性。天河省實高分考生有相似秘訣:善於總結、善於規劃今年中考放榜,天河省實成績不俗。其中張沐陽、黃睿彬、謝果伊分別取得了769分、768分、765分的好成績。三年前的小升初,他們成為佼佼者,進入了眾人嚮往的名校,三年後又成為高分考生。他們為何能始終保持優秀?
  • 清華大學18歲博士,別光看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父母也了不起
    其實有天賦的孩子很多,但是有天賦的孩子還在一個好的家庭就很難了。如果沒有外界的好的環境,也就是沒有好的家庭教育,孩子的學習天賦其實也沒有什麼大用處。很多父母最大的誤區就是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行,從來沒有意識到有的時候父母的問題比你孩子的問題還要大。你光看見別人家的孩子了,但是你沒有看到別人家的父母。你光看別人家的孩子出人頭地,但是你沒有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是什麼?
  • 好孩子總是「別人家的孩子」,好媽媽也一樣都是「別人家的媽媽」
    孩子騎著自行車在廣場上轉圈,我坐在廣場邊的臺階上看著孩子。這個時候,有一個剛剛會走路的小男孩張開著兩個小胳膊就奔我走過來,還一邊喊:媽媽。我看小朋友,張著胳膊要我抱,還喊我媽媽,我也不能拒絕呀,我就同樣回復以張開胳膊迎接小寶寶,跟在小寶寶後面的老太太大喊:那是別人的媽媽,不是你的媽媽!後來我抱了小寶寶,小寶寶才意識到,這好像不是媽媽。然後又從我懷裡掙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