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再現九龍吐水場景著實讓人為之驚嘆

2020-12-19 川北在線網

故宮再現九龍吐水場景著實讓人為之驚嘆

時間:2020-08-02 14: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故宮再現九龍吐水場景著實讓人為之驚嘆 北京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讓久違的故宮九龍吐水再上頭條。故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石基再現九龍吐水,今年是紫禁城600周年,故宮博物院95周年,九龍吐水也趕來祝賀。 不過不得不說,九龍吐水的景象著實有些壯觀,而且

  原標題:故宮再現九龍吐水場景著實讓人為之驚嘆

 

  北京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讓久違的故宮「九龍吐水」再上頭條。故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石基再現「九龍吐水」,今年是紫禁城600周年,故宮博物院95周年,「九龍吐水」也趕來祝賀。

 

  不過不得不說,「九龍吐水」的景象著實有些壯觀,而且也能感受到北京這段時間雨有多麼大了,畢竟若是雨不大的話,雨水到不了「九龍」的水位,也就不會出現「九龍吐水」的場景了,著實讓人為之驚嘆。

  仔細研究,不得不佩服這紫禁城的排水系統!紫禁城是明永樂年間由「活魯班」蒯祥父子支持設計、建造的,作為江蘇籍的匠人,蒯氏父子深知皇宮排水系統的重要性,一旦定型無法更改,且稍有差池,人頭不保。要想地面不積水,同一時間內排水量大於降水量即可,因此蒯氏父子遵循自然與人為的理念,按照明溝暗渠、內排外輸的思路設計、建造了紫禁城的排水系統。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北京的奇蹟,「九龍吐水」再現故宮,網友:情況如何?
    俗話說,世界太大了,世界上有許多壯觀的景象,讓人驚嘆不已。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朋友喜歡旅遊的原因之一。畢竟旅遊可以帶來很多好處,不僅可以學到你不知道的知識,還能結交一些志同道合朋友,可以說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 近日北京暴雨,故宮再現「九龍吐水」奇觀
    雖然暴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但因為這一場暴雨,讓久違的故宮「九龍吐水」再上頭條。故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石基再現「九龍吐水」,一時在抖音、頭條廣為流傳。今年是紫禁城600周年,故宮博物院95周年,「九龍吐水」也趕來祝賀。
  • 北京暴雨故宮再現九龍吐水,遊客慌忙躲雨不忘拍照,網友熱議:原來水...
    虎撲8月1日訊 7月31日,北京發布暴雨黃色預警,故宮再現九龍吐水景觀。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北京暴雨#【#北京暴雨故宮再現九龍吐水# 遊客慌忙躲雨不忘拍照】7月31日,北京發布暴雨黃色預警,城區及東部有暴雨,局地大暴雨。
  • 故宮百年再現「九龍吐水」,遊客冒雨搶著去,網友稱:此生無憾
    故宮在近幾年,尤其是到了現在網際網路的加持下,故宮的名氣,可謂是有了更大的突破。從故宮文化上線到網際網路上,利用新穎、個性的方式,吸引到更多的故宮粉,也讓開始不了解的故宮的朋友,得到深入的了解後,開始對於故宮文化想要深入了解的衝動。
  • ...故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石基再現「龍吐水」景觀。北京市...
    2020-07-31 17:21:53來源:FX168 【北京暴雨故宮再現九龍吐水如注的暴雨也給京城帶來了難得一見的場景——「九龍吐水」再現故宮。故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石基再現「龍吐水」景觀。北京市氣象臺連發雷電黃色預警和暴雨黃色預警!北京市氣象臺預計,受強降雨雲團影響,目前至20時,北京將出現局地小時雨強50mm以上的降水。據北京市氣象臺實況監測顯示,城區最大降雨出現在朝陽區的四元橋達到107毫米。為此,朝陽區氣象臺於今天下午14時52分升級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 故宮「九龍吐水」奇觀是如何形成的?值得自豪!
    昨天京城暴雨再一次使故宮呈現「九龍吐水」奇觀!這奇觀從故宮建成後就存在了,而且不止「九龍吐水」,還有「千龍吐水」!太和殿去故宮遊覽時,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在故宮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的臺基底部,每根柱子下都伸出一個雕刻精美的石龍頭,它又被稱作「螭首或角獸」,而且它是中空的。
  • 九龍吐水 大雨中的故宮好美
    九龍吐水 大雨中的故宮好美
  • 北京旅遊之故宮攻略
    小編身邊有一位朋友,在得知小編準備得當了要起身去故宮的時候,說了一句讓小編當場吐血的話,「故宮沒什麼好看的,就是一堆房子,這個看看那個看看就沒意思了,兩個小時肯定能出來。」好吧,小編只能選擇默不作聲,畢竟每個人的愛好是有所偏差的,我們眼裡的對很可能就是別人眼裡的錯,所以不必過多爭執。但是,在小編看來,功課做不足就遊覽故宮,那只會浪費時間和門票錢。
  • 故宮中處處可見大水缸,作用是什麼?看完讓人驚嘆
    在中國許多旅遊城市當中,北京是許多外國人都會去的景點,而其中不容錯過的景觀就是故宮了。很多外地人來到北京之後,也會首先去故宮遊玩,相信大家在故宮中經常會看到,很大的水溝,那你知道這個水缸又是用來幹什麼的嗎?接下來便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他用上百萬積木搭建「故宮」「兵馬俑」,連汪涵也為之驚嘆
    因為熱愛,他變成了自己想成為的人,到2013年獲得樂高官方認證拼砌大師。有著這一稱號的,世界上僅有17人。圖片|洪子健《故宮》作品熱愛搭建中式風格作品圖片|洪子健《北京四合院》作品洪子健完成一件作品的創作,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
  • 北京故宮帝王風水玄機揭秘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位於北京中軸線上。整個故宮,以三大殿為核心,佔地72萬平方米,共有大小宮殿70餘座,房屋9999.5間,集中國古代皇家建築和風水建築之精華。紫禁城有一條南北中軸線,把紫禁城分為東、西兩半,東方屬陽,西方屬陰。
  • 《朝天宮下》再現故宮文物南遷...
    話劇《朝天宮下》主演郝光,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他60歲那年,隨劇組第一次走進了朝天宮的地下文物庫房,被眼前的場景所震撼。都說一座朝天宮,半部南都史,多少歷史滄桑和近百年前的故宮文物南遷事件息息相關。今明兩晚,由江蘇大劇院出品的《朝天宮下》在上音歌劇院再現護寶傳奇,譜寫一曲中國知識分子為存續文脈不屈抗爭的壯麗詩篇。
  • 再現紫禁城經典元素,OPPO Watch故宮新禧版這設計絕了
    (OPPO Watch故宮新禧版本體設計)再看手錶本身,OPPO Watch故宮新禧版整體依然以喜慶的紅色為底色,但設計團隊精選了紫禁城中經典的祥雲及海水紋樣,以精緻細密的絲印和鐳雕工藝,將其復刻在錶帶、底殼以及充電底座上,表殼採用紅黃相間顏色設計,再現故宮朱牆琉璃瓦之風韻。
  • 天津再現驚奇建築,被稱「海上故宮」,有望替代「天津之眼」
    提到天津,你一定很熟悉,非但沒有說出來,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和快板幾乎是家喻戶曉,今天的天津也在城市的最前面,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地方,在所有耀眼的事物中,有這樣一個隱居在天津的天之驕子,敢於與聞名遐邇的「天津之眼」相媲美,那就是光芒四射的「國家海洋博物館」,無論是建築還是意義都不遜色於天津之眼
  • 樂高達人巧手搭建中國古建,用40萬粒積木再現故宮
    磅礴大氣的故宮,雄關萬裡的長城,鬱鬱蔥蔥的蘇杭水鄉,還有遊人如織的黃鶴樓,竟都是用樂高玩具搭建起來的……近日,在北京頤堤港的一個樂高展覽驚豔亮相,18件作品、超過500萬粒樂高積木還原了中國傳統建築和文化符號,它們全部出自全球首位華人樂高認證拼砌大師洪子健之手。
  • 這16本書,帶你走進一座「紙上的故宮」
    故宮創院元老親歷、親見、親聞,寫下《故宮五十年》告訴你答案。本書以百萬件國寶的南渡北歸、西遷東還,再現故宮博物院50年的誕生、成長和流離!《故宮藏美》作者: 朱家溍出版社: 中華書局本書為朱家溍談古代藝術的學術隨筆集,共分古代書畫、古代工藝美術、清宮戲曲三個部分。朱家溍為文史大家,故宮文物鑑定大家,所配50幅來自故宮的精美大圖,是一部關於古代文化藝術鑑賞的之作。
  • 數字科技再現「故宮裡的海洋世界」 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登陸深圳
    7月11日,以故宮院藏清代《海錯圖》為藍本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在深圳海上世界藝術文化中心正式開幕。據介紹,該展覽運用數字科技,生動再現了聶璜筆下妙趣橫生、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世界,並通過寓教於樂的互動遊戲與公教活動,帶領觀眾了解海洋生物習性、認識海洋文明,感受古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該展覽是故宮博物院與百年央企招商局集團在文教領域的首次合作,旨在運用數字科技、多媒體方式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 香港九龍寨城老照片:曾是香港最邪惡骯髒之地,圖9場景令人作嘔
    【九龍寨城】九龍寨城,又稱九龍砦城,被拆遷前位於香港九龍東北部,今啟德機場附近。九龍城寨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時期,原是抵禦外敵的一個據點。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後,九龍城寨依舊歸屬滿清派兵管轄,相當於英國殖民地的中國外飛地。
  • 圖文詳解北京故宮的風水布局!
    中軸線上的大殿,均面南背北,左為陽,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右為陰,乃太陽落山之處。四周外圍為護城河。該圖來源於網絡據悉: 2020年7月31日,北京大部分地區有較強降水,由於雨勢較大,故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石基再現「龍吐水」景觀。
  • 再現故宮文物「南遷往事」《朝天宮下》聆聽歷史回音
    波瀾壯闊的「文物南遷」往事穿越歲月長河在舞臺上動人展現,烽火下的「智慧護寶」傳奇激蕩起大家心中的萬千感慨,歷史的回聲依舊,故宮人的風骨長存。在此基礎上,我又選取了其中的素材,創作了話劇《朝天宮下》,講的是1937年12月13日,日軍侵城,南京淪陷,存放在南京朝天宮地下文物庫房的部分故宮南遷文物危在旦夕。在此危急關頭,故宮人堅持「國家亡了,有復國之日。文物一毀,文化一亡,就永無復興之望」的理念,與日寇鬥智鬥勇,進行文化較量與文化抗爭,終於使日本侵略軍掠奪故宮文物的企圖成為泡影,中華國寶得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