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位家長,因為老師把他的孩子安排在最後一排坐。找到我,讓我給那位老師說一說,看能不能給孩子調調位,因為他的孩子在班裡至少個子不是太高,坐最後一排,恐怕看不見黑板上的字,聽不到老師講課。
我給家長解釋說,每天每一位老師上課,都會有領導到班級外面查看,課下也會詢問學生。老師們,無論講課的聲音大小,班裡的每一位學生都能聽得見——這是老師講課時最起碼要做到的,每一個老師都知道,也都做到了。
至於在最後一排看不到黑板上老師的板書,如果孩子不近視,那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黑板是高於學生的,前後桌是有一定的距離的,所以前面的學生,會擋住後面學生的視線,也不大可能,再說了,人是活的,真的被擋住了一部分,後面的學生歪歪頭、側側身就看見了。這根本不是問題。
其實關於座位,普遍的認識是,後面不好,其次是兩邊不好。好位置就是位於班級中間的一片。如果班級人數少,關於排位就很少有問題。問題是出現在班級人數多,有大額班級,還有超大額班級,一個班裡學生坐得滿滿的。可惜的是班級的座位不是分層的,要不然可能坐的學生更多。
學生多,排位就是個問題,為了儘可能的公平,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按分數排位,是很多老師的做法。排位時(一般都是每月進行一次月考),就是從第一名開始自己選位,越往後的名次,可挑選的位就越少,最後一名就只能坐剩下的最後一個位置了。
再一個就是,老師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會偶爾作臨時性調位,這主要牽扯到個別學生。一般地老師會把不學習,愛搗亂的學生放在最後,為的是不讓他影響到其他學生,放在最後順其自然吧。老師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往往是這位學生已經是屢教不改,老師沒有辦法把他教育好了,不得已而為之!所以被老師安排在角落裡的學生,原因不在於學習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