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樂樂趣原創甲骨文圖畫書《小漢字大故事》新書發布暨籤售會在上海國際童書展樂樂趣展位(上海世博展覽館3號館)舉辦。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兩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得主、《小漢字大故事》文圖創意作者蕭袤,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教師、《小漢字大故事》插畫作者楊璐,著名主持人、暢銷書作家李蕾,榮信教育副總經理孫肇志出席並發表了精彩的演講。現場大咖雲集,氣氛熱烈,吸引了眾多媒體和讀者的熱情參與。
閱讀和甲骨文的碰撞
《小漢字大故事》以甲骨文為載體,用簡單、幽默的文字串聯起50個故事,用400多個樸實、簡潔的甲骨文「畫」出了所有故事場景。圖書形式豐富有趣,現場發布的《小漢字大故事》第1輯包括10冊繪本(圖畫書)、4冊紙板書(洞洞書、翻翻書)、75張識字卡、一本字解手冊,主題涵蓋識字、認知、方位、人體、聲音、氣味、動物等。不同的主題蘊含著同樣的情感——簡單、純粹、童真、童趣,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漢字,在閱讀中提高審美。圖文創意來自連獲兩屆全球華人圖畫書最高獎——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兒童文學作家蕭袤,他喜歡塗鴉,也酷愛研究甲骨文;而插畫作者楊璐通過版畫的創作手法,最大程度地還原了甲骨文獨有的古樸和稚拙氣息。
發布會上,主持人李蕾從孩子認字這件事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我女兒兩歲多的時候,開始對漢字敏感,於是我帶她去找識字卡,當我看到超市裡很多粗糙的識字卡片時十分震驚,這樣的識字卡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孩子能從中獲得審美的體驗嗎?這是我特別焦慮的事。去年的上海書展,我遇到了樂樂趣的孫肇志先生,那個時候我在研發一套給孩子識字用的節目,也是遇到了特別大的困難,什麼樣的識字節目會讓小孩子覺得好玩好看呢?你不能只告訴他說識字很重要,一定要以最美的方法來識字,所以我很想用動畫片的方式,用最美的顏色,用好聽的故事讓他們來識字,而且自然地喜歡上字。於是我就和孫老師商量,有沒有合適的辦法能把這件事做得非常好。」
孫肇志先生聊起樂樂趣做《小漢字大故事》這套甲骨文圖畫書的契機時說:「一直想做一套有關兒童識字的圖書,非常幸運的是遇到了蕭袤老師和李蕾老師。蕭袤老師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同時他也是一個字謎,一直在研究甲骨文。我們樂樂趣擅長做書,蕭袤老師又是一個熱愛甲骨文的兒童文學作家,他能把甲骨文講得非常有意思,李蕾老師的視頻能使家長和小朋友更好地去理解甲骨文的故事,我覺得可以一起來做這件事情,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蕭袤:用圖畫故事帶孩子認識甲骨文
蕭袤老師為大家介紹了這套甲骨文圖畫書的創作靈感和創作過程中的趣事。「古人觀察事物非常仔細,也很有想像力。比如牛和羊的甲骨文,並沒有把牛和羊全部畫出來,而是把最有特點的部分畫出來,十分簡潔。從實物慢慢抽象成文字的過程是我們先民創造力的一個體現。象形文字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很多都已經在歲月的洗禮下消失了,今天我們還在使用漢字,這一點真的很值得自豪。
老祖宗為什麼來創造字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們想避開那種一個字一個字學習的方式,讓孩子們能夠接觸到漢字的美。我不會畫畫,但是畫一套甲骨文繪本是我多年的一個想法。於是我自己畫了一些用甲骨文故事串起來的腳本。剛開始用小畫本和鉛筆畫,畫到自己感覺不錯了,才把稿子交給楊璐老師,楊璐老師對這部作品的再創作與升華讓我覺得非常驚喜。
老祖宗造字的時候,就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童年,而我們的孩子現在也處在童年時期,這與我們的老祖宗很像。孩子的一切都是單純的,他們認識世界甚至比成年人更快。甲骨文具有或多或少象形圖畫的痕跡,具有文字最初發展階段的稚拙和生動。
創作一套讓孩子們認識漢字來源的書,並且是一套讓孩子覺得漢字非常有趣的書是我們共同的想法。若干年後,當他們回憶起小時候學習漢字,因為看過《小漢字大故事》,發現了漢字的美和趣味,而認為識字讀書是很好玩的事情。那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楊璐:回歸甲骨文的單純與質樸
楊璐老師向大家展示了她是如何將版畫和甲骨文結合在一起,從而創作出形象生動、簡單易懂的甲骨文圖畫。楊璐老師說:「我也是一位媽媽,我的孩子也正處於識字的年齡。兩年的創作時間,每天回家都很晚,只要有機會我都會給孩子看我今天畫了些什麼。她在看甲骨文畫稿的時候,會問我許多問題,讓我不斷思考怎麼從孩子角度來用圖畫講述甲骨文。
技法本身是一個工具,在實施的時候還是要配合主題。正如蕭袤老師所說,這套書要「單純」,我們要做的只是回到原點。這套書裡面我們用了兩種版畫的方式。在製作字卡時,為了達到甲骨文字體的風格、美的感覺,我們仿照甲骨文的製作,親自做石膏板,然後在石膏板上用刀刻出來;裡面的插畫我們用的是膠板來刻,以達到版畫的層次感和豐富的視覺效果。蕭袤老師之前強調儘量圍繞甲骨文傳達字義的特點,所以我去掉了過多複雜的元素。」
李蕾:小漢字裡也有大世界
李蕾打造的幼兒識字節目「歡喜識字」為《小漢字大故事》量身定做了50集配套視頻。為什麼孩子認字要從甲骨文開始?李蕾老師談了自己的看法。她說:「一直在成長,卻從未長大,是一種很美好的感覺。我希望我的孩子長大後,沒有被破壞想像力,沒有被破壞創造力。如果單純地把一個字寫50遍,孩子會不愛這個字,不了解這個字,但是通過甲骨文就不一樣了。我們一起在給這套書做視頻的時候,真的感受到了甲骨文的魅力。
甲骨文不一定要認識,但認字是必須的。在孩子眼裡,這個世界首先是圖。他不認識字之前會畫畫,我們先讓他認圖,然後再讓他發現,這個圖和字之間是有關係的,這個字其實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和世界是有關係的。就這四步,先看圖,從圖到字是有故事的,從字裡看得到我們所有的歷史,我們的風土人情。」
在發布會現場,蕭袤老師還帶著小朋友們做遊戲,蕭袤老師拿著甲骨文卡片,讓孩子們猜甲骨文對應的漢字。孩子們的讀圖能力超出我們的想像,他們憑藉甲骨文的字形聯想到相似的物體或場景,從而準確猜出正確的漢字。蕭袤老師每提出一個問題,孩子們都爭先恐後地舉起小手搶著回答,發布會現場的氛圍被推向一個新高潮。
活動在兩位作者的籤售中迎來尾聲。現場參加新書發布會的觀眾,對甲骨文圖畫書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紛紛排起長隊等待作者籤名。
五千年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印記。漢字是記載文明與歷史的載體,是經歷五千年時代變遷卻從未消亡的偉大發明!如果說鑽木取火標誌著人類告別了茹毛飲血的野蠻歲月,甲骨文的發現則意味著人類走出了結繩記事的洪荒歲月。甲骨文作為中華文明與歷史文化的最初雕刻者與記錄者,接觸甲骨文,就是在接觸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史和文明史。樂樂趣結合自身十餘年出版童書的經驗與特色,從文字、圖畫、形式、創意上都力求符合孩子的認知習慣。希望《小漢字大故事》可以為孩子開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大門,讓孩子愛上甲骨文,愛上漢字,愛上傳統文化。
註:《小漢字大故事》甲骨文圖畫書目前已出版第1輯,各大電商平臺即將發售,喜歡的讀者可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