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是如何做到世界第一的?

2021-03-01 父母必讀精選

中國教育行業從業者都在關注:

中國教育行業資訊(教育行業最有影響力的公眾號之一,運營半年,關注者已過萬人)

公眾號:Chinaedu2014

關注本帳號,足不出戶了解教育行業各類資訊,隨時掌握行業動態!

現在很多人以及媒體都把芬蘭作為教育「世界第一國家」來對待,但在2000年以前,這幾乎不可想像。那時候,可能不會有人認為芬蘭的教育系統是全世界最出色的。

  變化來自於2001年,隨著PISA測試結果的發布,芬蘭各項成績均列第一,開始被公認為世界領先者了。不過,在此之前,芬蘭的教育改進並沒有進行過任何的快速變動,或者說突然的變化,它幾乎是以平緩的步伐走了40年。

  綜合學校的建立

  1970年代初期,芬蘭教委會扛下芬蘭獨立建國後最大規模的改革重擔,他們的使命是提供高品質的九年一貫義務教育,訓練出能夠提升國家競爭力的下一代。

  教委會決定採用「綜合學校」的模式,讓七歲到十五歲的中小學生,不分年級,都待在同一所學校學習。

  什麼是「綜合學校」呢?

  在二戰後的十年內,芬蘭議會相繼建立了三個委員會,第一個於1945年啟動,關注小學課程。第二個在1946年啟動,關注教育系統的組織和普通學校的建立。

  就在第二個委員會期間,他們提出了一個平等化的建議,就是將當時所有的私立文法學校和公立市民學校合併,並將之稱為綜合學校。並同時成立第三個委員會。

  實際上,從平行學校變到綜合學校的變革是非常冒險的,後來的爭議也非常大。這個新的系統直到1972年,才在芬蘭的北部實施。為了順利實現,數百名教師耗時五年開發了全新的國家課程。同時允許學校在高年級階段,根據學生能力和興趣進行差異化教學。

  1980年代,差異化教學的方式最終被廢除。因為芬蘭學校已經有良好的策略來應對產生問題。它找到了一群「高知識和高技能」的教師隊伍,學校完全可以做到「公平地服務所有的學生,不論他們的差異如何」。而且,在技巧上也有了相應的對策。

  比如,赫爾辛基市內的拉託卡塔諾小學,就決定在校內推行不分年級上課,全校180個學生,每個人有自己的課表,有的人八點半上學,有的則是九點或九點半,大家放學的時間也不一樣。

  學校事務的決策機關是董事會,七位董事中,有一位教師代表、一位職員代表,其他五位由家長與當地社區選出。董事會決定學校課程方針、預算使用、及聘用教師。

  擁有法學和教育雙碩士學位的校長亨卡拉透露,每學期初,班級老師會邀請家長和學生一起坐下來討論小孩的學習目標,學生的學習評量不是根據和其他人的比較,而是看是否達成最初設定的目標。他們沒有成績單,只有學習報告。在芬蘭,教育的目的是學習,而非競爭。

  平等精神

  貫穿芬蘭改革脈絡、促使政策成功的教育核心價值,是「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平等精神。

  當其他國家還在施行精英教育時,芬蘭卻反其道而行。從制度設計到資源分配,芬蘭60萬中小學學生,分布在4000所綜合學校,平均每校約150人,班級人數不超過20人,小班小校的制度有利於後進學生,也沒有貴族和平民學校之分。

  在芬蘭的學校,對「好的成績」定義非常廣泛,不局限於在某一門或某幾門學科中取得較好的成績,芬蘭人為包括職業高中在內的學生提供了非常廣泛和豐富的課程。

  另外,絕不放棄學習慢的孩子。提升學習遲緩者的學習能力,是芬蘭專注策略的另一個重點。專門負責特殊教育的教委會顧問寇依薇拉指出,教委會的目的是讓「每個」小孩都具備基本能力,當學生出現短暫學習困難時,老師會立即提出矯正計劃,在課堂上或是放學後進行個別輔導,費用由政府負擔。

  芬蘭有將近20%中小學生接受額外學習輔導,OECD(世界經合組織)國家平均只有6%。

  芬蘭反對對學生進行任何形式的「分類」或「排名」,整個社會花下巨資在教育上,為的是把可能的「差生」降到最低,以避免這些在學校的弱勢者最終成為社會上的潛在問題或犯罪製造者。

  至於精英式教育,不是國家提供基礎教育的義務,「學得快的人可以自己學,學得慢的人更需要幫忙。」「寧可讓學得快的人等,也不能讓不會的人繼續不會」。那些擁有特殊才能和興趣的孩子,普遍可以從初中起,選擇那些額外加重了數學、運動、英文或者其他科目的學校去讀。

  用好錢

  在九年一貫教育中,芬蘭學生課本、交通和午餐費用,全由政府負擔,經費則由中央政府出資57%,地方政府分攤43%。這個決策延續數十年至今,不因政黨輪替而改變。

  在過去的20多年,芬蘭教育的發展與芬蘭的經濟發展密不可分。1991年,每1000名芬蘭人只有5人供職於研發部門,到了2003年,這一數字上升到22人,這幾乎是OECD的三倍。2001年,芬蘭在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排行榜上升至第一。

  這些創新和研發對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芬蘭社會的從業者為學校提供了強烈的信號,就是學校應該準備什麼樣的知識、技能和性格才能在新的經濟體制中生存成功。這不但推動了數學、科學和技術這些傳統學科,還推動了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項目。

  雖然芬蘭在教育上投了很多資金,但芬蘭不是砸更多錢辦教育,而是選擇「專注」策略,把資源配置在「最需要的地方」,也就是初級中學和學習遲緩者身上。

  在OECD國家評比中,芬蘭是運用教育資源最有效率的國家之一。在大多數國家,高等教育學生平均分配到的經費最多;反觀芬蘭,投資在初級中學生的經費,每人平均達8200美元,在所有就學年齡中最高。

  教委會資深顧問勞卡南在瑞士洛桑大學演講芬蘭教改策略時說,之所以做這個策略選擇,是因為「這階段的小孩正發展自己的學習方法,需要最多的資源。」

  採用資源專注的策略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芬蘭學生的學習表現並沒有明顯城鄉差距。在PISA測驗中,芬蘭校際差距全球第二低,不到5%。不論是首都赫爾辛基,或是偏遠北極圈的中學,測驗成績相差不大。這是「世界上落差最小」的教育體制。

  全球最嚴格的師資標準

  但如果不是老師大力支持,配合師資改革決策,芬蘭教育絕不會有今天成果。

  自1979年開始,芬蘭教委會就定調,中小學老師屬「研究型」,必須具備碩士學歷,這幾乎是全球最嚴苛的規定。師資教育從原本的三年,延長為五年,高中生畢業申請師範學校時,除了要看在校成績,還必須通過層層面試,確認有教學熱誠與創新思維,才能擠進錄取率僅10%的師範窄門。

  但這僅是芬蘭教師教育四大突出特徵中的一個。第二是芬蘭強調提升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傳統的教師培訓項目常常將好的教學法視為普遍適用的。但由於芬蘭的教師教育是由教師教育團隊和學科團隊共同負責的,因此他們將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未來的小學和高中教師的針對學科的教學法能力上。

  第三,所有的教師都被要求接受培訓。學習如何診斷學生的學習困難,並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學習風格進行差異化教學。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特點,是芬蘭教師非常注重臨床經驗。老師會參與學生的討論,問題解決小組是芬蘭學校的一個常見組織,它會經歷策劃、實施和反思評價這樣一個循環過程,整個教師教育過程都會不斷強化這種做法。

  專研師資培育的赫爾辛基大學教授坎薩寧指出,芬蘭師範體系的唯一任務,是培育有能力的老師,並發展必要的專業品質,以確保教師生涯能夠持續進步。換句話說,在芬蘭,老師必須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與意願。

  自由化教師

  儘管門檻高,又受歡迎,但教師在芬蘭並非高薪工作。在ODEC的調查中,不論是新進或資深者,芬蘭教師平均薪資都比先進國家和歐盟平均要低。一個中學教師每月收入扣稅之後,大約有隻2000歐元(約人民幣2萬多元),跟大學畢業生差不多。

  嚴格要求師資品質,芬蘭政府也相對給老師和學校最大的教學自主權。教委會和教育部每四年制定並公布核心課程綱要,但在過去的20多年中,這些課程很少被細節化或規範化。

  國家核心課程綱要基本上只起到一個框架的作用。其他如徵聘師資、經營管理則由各校自治,舉凡班級大小、課程內容、學生課表,甚至是每年上課幾學期都由學校全權負責;至於要教什麼、怎麼教、用什麼教科書,則由老師自由選擇。

  芬蘭中小學並沒有全國一致的聯合評量,學校也很少有考試;芬蘭官方也不進行教師評鑑。被問到是否要考核教師表現,任職教委會長達三十年的資深顧問勞卡南反問到:「為什麼要評鑑老師?」他驕傲地說,芬蘭根本沒有不好的老師,每個老師都很自律,不需要打考績。

  主管教育的中央教育部或地方政府,並不實施學校評鑑制度,對學校有絕對信任,再小的學校,也擁有絕對行政自主權。在有些國家,這幾乎是異數。

更多好文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為什麼芬蘭的教育世界第一?芬蘭父母的5大教育方法
    說到芬蘭,各位會想到什麼?極光、搖滾、諾基亞?除了這些,芬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恐怕就屬教育了。芬蘭教育作為西方教育的典範,為什麼能一直領跑全世界,保持世界第一,這恐怕是全世界的父母都想知道的秘密。當然,中國和芬蘭國情不同,也許芬蘭學校對中國的孩子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 孩子沒有無窮的作業,芬蘭教育是如何領先世界的
    21世紀是一個科技的年代,而科技就離不開好的教育。所以現在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本國的教育工作。那麼你知道是哪個國家常年高居全球教育榜首嗎?孩子沒有無窮的作業,芬蘭教育是如何領先世界的就是那個生產出諾基亞手機,開發出憤怒的小鳥遊戲的芬蘭。
  • 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
  • 為什麼芬蘭的教育世界第一?芬蘭父母的5大教育方法,值得借鑑
    芬蘭,一個總人口不足北京四分之一的北歐小國,卻擁有著「全球教育第一」的稱號。芬蘭的教育方式一直都是西方教育的典範,不僅是因為芬蘭的全球創新指數(GII)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培養出了很多創新性人才。(憤怒的小鳥、部落衝突、馬克思佩恩等多款網際網路熱門遊戲都出自芬蘭)還是因為芬蘭被評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和「最適合為人父母,養育孩子」的國家。那麼,芬蘭的教育體系為什麼這麼好呢?在芬蘭,一個受到高度重視的教育階段不是小學,也不是大學,而是學前教育,而是0-6歲兒童的教育。
  • 芬蘭教育是全球第一的
    他們課時最少,課後複習時間最短,假期最長(1) 芬蘭的教育被稱為全球第一,他們課時最少,課後複習時間最短,假期最長。而學生們的成績落差卻最小。國民中65%的人都受過高等教育。從小學到大學讀書都是免費的,包括留學。
  • 如何教育孩子進行自我管理?看看芬蘭的教育就知道了
    哪個國家擁有世界第一教育系統?不是美國,而是芬蘭。這個國家創造了讓世界驚嘆的「教育奇蹟!」芬蘭堅持以「以人為本、不求躁進、不囿於形式、不以成敗論英雄」的教育本質耀眼國際。芬蘭的教育理念有很多可貴之處,值得人們借鑑。我經常聽父母說,孩子沒有自律,不知道如何進行自我管理,什麼事都要父母操心。不過,在芬蘭可不一樣。芬蘭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很強,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 被譽為「世界第一」的芬蘭教育,從小就讓孩子看這種書,值得借鑑
    「優秀的教育體系將確保芬蘭有一個光明的未來。」PISA自2000年以來,每三年組織並進行一次測試,它之所以受到大眾關注,是因為芬蘭學生一直在與中國學生爭奪第一名,而且他們一直排在榜首。因此,芬蘭的教育被稱為「世界第一」,我們來一起看看芬蘭的教育有什麼特別之處吧。
  • 我們能從「世界第一」的芬蘭教育裡學到什麼?-虎嗅網
    一時間,世界各地的教育家紛紛訪問該國,個個都想找到他們教育成功的秘籍。這個神奇的國家,就是芬蘭。不追求高分的國家,分數卻高得出奇芬蘭教育的出名,緣於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開展的國際學生評估測試——△截圖自紀錄片《接著侵略哪兒》中芬蘭教育的部分更逆天的是,根據OECD的調查,相比世界上的任何其他國家,芬蘭的學生擁有最少的課外作業和家庭作業,他們每天晚上只需要花費半小時的時間
  • 芬蘭,危機下的憂患意識,成就世界第一教育強國!丨富有國際教育
    面向無法預料的未來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發起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芬蘭一直名列前茅,最新一次測評更是高居世界第一。在受到全世界稱讚和學習之後,芬蘭人仍然充滿著憂慮,他們一致地認為:「我們為成績沾沾自喜的那天,就是我們落後的開始。」
  •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很多父母都把「不要讓孩子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這樣的教育觀點牢牢刻在心中,並堅定地去執行。只是,這樣的教育理念真的正確嗎?家長從小教育孩子,不是為了最終讓他們得冠軍,而是要幫助他們培養起終生學習的習慣。作為世界公認的教育體制最完善的國家之一,芬蘭在教育改革上打破了傳統的思路,創造了人們想像不到的教育奇蹟。
  • 為什麼芬蘭的教育全球第一?
    芬蘭,一直是全球教育的「標杆」。為什麼是芬蘭?是什麼讓芬蘭的教育一舉一動都受到了全球的關注?因為芬蘭的教育全球領先了將近20年,而且他們不甘於這個領先,總是在不斷的折騰,不斷的推陳出新。從2003年到2012年期間,芬蘭孩子的PISA測試成績一直排名第一,雖然後來被上海反超了,但是一直排在前十。而且被反超並不是人家弱了,而是覺得這個沒意思了。況且比起上海的孩子每周57個小時學習時間,芬蘭學生每周也就35個小時用來學習,而且少補課少考試。
  • 早期教育等於超前教育嗎?孩子教育不是跟風,芬蘭做到了教育公平
    那就是芬蘭。別看人家國土面積小,但卻能把教育做到世界第一。原因都這!但是,這件事在芬蘭幾乎不存在。因為政府做到了讓所有地區的教育水平保持在一個層次上,且都是優質的。對於一些極其偏遠的地區,政府也會免費接送孩子們到附近的學校上學。這就避免了家長挑學校的問題。也避免了人才向某個地方過度集中的現象。
  • 被譽為「世界第一」的芬蘭教育,為什麼從小就讓孩子看這種書?
    出眾的教育制度,將確保芬蘭,前途似錦。」——英國女作家崔蒂如果你去芬蘭的小學,會發現這樣一個場景,在室外的操場上,有很多學生趴在地上看書。芬蘭的老師說:這在芬蘭的學校裡是很正常的現象。低年級的學生每周都有「自由閱讀課」,他們可以挑選學校裡的任何地方,看自己想要看的書。
  • 媽咪寶貝愛 | 芬蘭為什麼兒童教育全球第一?
    世界教育新星的名號到底是浪得虛名還是實至名歸?近些年,隨著全球對芬蘭教育的認可,教育無疑成為芬蘭新的名片。其實,可能很多人跟我們一樣比較納悶芬蘭這麼一個北歐小國為什麼教育會全球第一?但經過了解後你會發現,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 不考試、沒作業、在森林和養老院上課,「芬蘭教育」憑什麼世界第一?
    芬蘭,世界公認這個國家的孩子成績好、創意強,還快快樂樂零壓力。只有500萬人口的北歐國家,卻號稱「教育最強國」,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今天,皮皮媽就通過豆瓣9.0的高分紀錄片《他鄉的童年》,來和大家一起聊聊芬蘭的教育。現象教學與積極教育和我們刺耳的上課鈴聲不同,芬蘭早上八點會準時響起歡快的開課音樂。
  • 沒有排名的教育世界第一,全球桑拿房最多的芬蘭
    芬蘭,1/3的國土位於北極圈。被稱為千湖之國,經常可見被樹林包圍的湖泊。樹林覆蓋率超70%。冬天極光比太陽出來的時間還長。人均GDP4.06萬歐元。根據《全球幸福指數報告》顯示芬蘭已經連續兩年排名第一。
  • 芬蘭教育科技部長:信任成就世界一流教育
    原標題:芬蘭教育科技部長:信任成就世界一流教育 信任是芬蘭教育公平和高質量的基礎 記者:據了解,芬蘭教育中的一個基本信條是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機會接受高質量的教育與培訓。您認為芬蘭教育促進公平和質量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 芬蘭教育緣何領跑世界
    近日,培生公司公布全球教育排行榜,芬蘭位列榜首,這已不是芬蘭首次在「教育奧林匹克」中奪金,在經合組織公布的中學生能力評估中,芬蘭也居榜首,而世界經濟論壇也把芬蘭高等教育評為全球最佳。其實,上世紀60年代,芬蘭的教育在國際上只位列中等,但從70年代起,芬蘭政府開始改革教育,尤其是打破唯成績論,正是這些改變成就了今天的芬蘭教育。  1 免費教育  芬蘭人口530萬,每年將5.9%GDP用在教育上。  芬蘭受教育率100%。高中畢業率達93%,43%的中學生上職業學校。
  • 芬蘭的教育何以全球最優?
    作者:艾米老師聯合國的世界幸福指數報告告訴我們:芬蘭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芬蘭的幸福,可以說源於純淨美麗的風景、高度有保障的福利體系,還有對家庭的重視、良好的社會秩序……但其中,起到了橋梁紐帶作用的卻是芬蘭的教育。
  •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但它的好與競爭無關
    當然,並不是單純地讀那麼簡單。以演講和寫作為主的輸出式的閱讀方式,會逼著你在消化書目內容的基礎上,發散出批判性思維,長出自己的見解來。 5月份,童書媽媽讀書會把關注視線轉向令世界側目的芬蘭教育,北上廣三地讀書會同步閱讀了《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正式開讀之前,我習慣性地先讀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