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在意識層面被馴化後的信息會植入到你的潛意識,形成條件反射機制跟神經元的連結。表現出下意識的行為,這種行為就是習慣,無論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是離不開潛意識的工作,潛意識是記憶的倉庫,各種想法的港灣,是人類實現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的源泉。是人類理想志向想像力的驅動!也是弗洛伊德提及的利比多(libido)。
潛意識能夠激發我們內在的創造力,釋放各種潛能,或思想活動反映出來並訴諸與實踐,從而改變我們的現狀。在意識療法裡面提到了大部分人思維是無意識的,無意識的思維不具有創造性。而且大部分的心理問題就是因為這種無意識思維所導致的障礙,在抑鬱狀態下的時候,你總會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受害者,編織作為受害者的故事,在這種建立在虛幻基礎上的思維不能稱之為思考,思考是要建立在確切客觀事實基礎上的理論推導邏輯演練,是有意識的心理活動。思考它包含了歸納推理分析演繹這幾個步驟,是潛意識能力的表現。
可以說意識是潛意識的統治者跟守護者,而潛意識是意識能量的提供者。如果潛意識失去意識的時候,他就會失去防範的能力,大部分壞習慣形成於潛意識。接受來自外界所有錯誤的暗示,讓我們感覺到恐懼,焦慮,貧窮疾病以及各種消極思維的影響。王陽明先生提倡守住內心,只有在意識層面屏蔽那些消極負相的信息!就是守住內心的過程。也是培養內在好習慣的一個前提。
久居蘭室不聞其香,久居鮑市不聞其臭,當一個人在開滿蘭花的室內呆久了,他也不覺得花香撲鼻,當一個人在菜市場久居的話,他也不會覺得腥臭難聞,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能體驗到的生活經驗。在潛行默化而燻目染之下,慢慢的馴化你的潛意識,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讓你成為環境的一部分。也如同我經常說的那樣:只有光才能吸引光,黑暗會同流於無邊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