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要為自己的行為跟選擇找一個心安理得的理由,但是我們似乎從來沒有考慮過,每一個選擇每一個行為背後,有一股未知的力量在影響著我們掣肘我們!這種力量它源自於你的潛意識層面。你需要依靠這種力量來幫助你做決定,有時候你的行為有可能會跟這種力量產生對抗。不斷找理由的目的就是為了平衡對抗這股力量所做的努力。
當自我意識不夠強大,心身對抗會越劇烈,就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暗示,這種暗示會慢慢地滲透進潛意識層面,有句話說:謊話重複說1000次也會成為真理。謊言跟真理看似水火不容的存在,而實際上取決於謊言還是真理,在於「說」這個動作,這個動作是意識慢慢滲透進潛意識的過程,以達到意識跟潛意識的統一,也是將謊言轉化為真理的催化劑,如果你不做想法只能停留在意識層面,那麼大部分心理問題都是不付諸實踐而製造障礙。
人類的一切行動都是極具自我意識的,但是只有意識跟潛意識達成統一,你才能夠全然地去行動。發自內心的行動才是成為人生的動力,否則就成了生活的束縛!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蜈蚣原本非常快樂地生活,但是突然有一天低頭發現自己居然有這麼多腳,但於是就變得苦惱起來,因為在頭腦裡面始終不知道究竟先邁哪只腳。
大部分心理問題也是這種頭腦的庸人自擾,它在我們生活當中製造了束縛,製造了障礙,製造了衝突。這個就好比是當你空著手緊緊握成拳頭,試圖想抓緊什麼,你會發現你手中什麼也沒有,只有當你的拳頭鬆開的時候。緊張束縛感,障礙感,衝突感,就消弭於無形!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頭腦的依賴也變得越來越強,所以人們可能也會變得越來越理性,但是我們經常會用一種錯誤的方式使用自己的理性。大部分自以為是的聰明人,他們從來不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感官系統。不斷地用過去的認知來評判當下的事物跟現象,變得憤世嫉俗自命清高。體現出來的更多的是人格方面的障礙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
而另外一類人他們的意識經年不變,仿佛沒有任何的想像力,僅僅依靠感官系統而生活,生活沒有任何的奇蹟跟希望可言,明天不過是昨天的複製。在這種一眼望到頭的生活當中時,你就很容易對自己的生命感到厭倦,這種厭倦的極端就是抑鬱等等心理問題的源頭!
當人被一個心理問題困擾的時候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改變,結果一不小心又走到另外一個極端。在我們頭腦意識的層面,總是不斷地去挖掘自己的缺點,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攻擊,壓抑抵制的並不僅僅是自己的缺陷,同時很多優點也被我們忽略掩蓋起來。在頭腦層面總希望讓自己變得完美,於是在頭腦層麵塑造一個完美的自己,但是與現實當中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中間會有一個縫隙,這個縫隙有多大,你的焦慮就會有多大,你的痛苦也就有多麼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