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孩子的健康發育跟智力發育,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父母的心,尤其健康發育,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個良好的身體素質,身體長得結結實實的,也會減少疾病,所以父母會幫助孩子進行一些身體素質的訓練,以加強孩子的身體素質,然而在不同的年齡段,孩子的身體運動承受能力是不同的,一定要科學有效的給孩子進行鍛鍊,這樣才能不給孩子造成傷害,還會對孩子的健康有利。
1. 過早讓孩子學遊泳
正常來說,遊泳會鍛鍊孩子的肺活量,有助於孩子心肺功能的健康發育,但是切記如果寶寶在4歲以前,是不能讓孩子學習遊泳的,4歲以前的寶寶心肺功能尚未發育完全,過早的學習遊泳造成孩子心肺功能的損傷,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育。
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孩子太小水裡的重力會對孩子的骨骼造成一定的傷害,不利於孩子骨骼的發育,這樣反倒是好心辦壞事,因小失大,等到造成傷害就晚了,所以上初中以後再讓孩子學習遊泳才好。
2. 跑步
有些喜愛運動的家長,尤其喜歡跑步的家長會認為,孩子應從小培養起跑步運動的好習慣,孩子才3歲就拉著每天都要訓練,跟大人的運動量一樣,把孩子累的氣喘籲籲的,上氣不接下氣。家長以為孩子出了很出的汗就是很好地運動,實則不然,出汗可能是因為孩子身體虛弱,體質差而發的虛汗,這樣過度的運動不僅會給孩子身體上造成負擔,還會因為出汗而感冒著涼,引發健康疾病。
3. 跳舞
有些家裡是女孩的家長,喜歡讓孩子在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舞蹈,認為小的時候孩子的身體最柔軟,最有韌性,也是最有可塑性,所以不少家長在孩子身體機能還未發育成熟時,就給孩子報各種舞蹈班塑型班,但是需要記住的一點,孩子的身體會因為一些高難度的舞蹈動作,損害孩子的骨骼發育以及身體發育,很多孩子的身體素質和發育程度都不同,在孩子發育階段會造成孩子的走路以及各方面身體機能的損害。
1. 培養興趣
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問孩子對哪種運動感興趣,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有對運動的興趣就會喜歡運動,從而慢慢的適應運動,這樣不僅能鍛鍊身體,在精神上孩子也會充實。
2. 運動要適度
孩子一定要有適合自己身體情況的運動量,千萬不要讓孩子運動量過大,這樣不僅達不到運動的效果,還會對自身身體發育以及健康狀況造成損傷,會影響孩子一生的身體發育,給孩子以後的身體功能造成損傷,得不償失。
3. 家長陪同
小孩子在運動時一定要有家長陪同,小的孩子智力發育尚不完全成熟,對於某些危險動作不會辨別利害,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身邊有家長陪同的情況下,會有相對於安全的環境,也會對孩子多一層保障。
總而言之,家長不能不從孩子的身體情況出發,根據孩子的自身發育情況在進行某些適合的運動,這樣既可以幫助孩子的身體發育,也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利。
今日話題:你會讓年齡小孩子進行哪種運動?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