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金蟬脫殼」!20城降價,40億平米改造,專家「四個詞」概括

2020-12-16 藍白觀樓市

最近幾個月,樓市有個關鍵詞:調控。

不管所謂的樓市「小陽春」、「由春入夏」勢頭多麼強勁,不管房企爭當「地王」的決心有多麼雄厚,都在調控面前敗下陣來。

來自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8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高達367次。

相比2018年1-8月份的315次,這個數字上漲了17%。累計次數刷新了房地產調控記錄。僅僅8月份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就多達60次。1月到7月的調控次數分別為68次、21次、15次,60次、41次、46次和56次。

姑且不論這300多次調控都涵蓋哪方面的內容,單從發布頻率的密集程度,就足以看出房地產在下決心跟過去「告別」。

仿佛是寒蟬在蛻變時,本體脫離皮殼而走,只留下蟬蛻還掛在枝頭,今年的樓市,在一個又一個措施下,終於「金蟬脫殼」,改頭換面。

最近,又有兩個消息出現。

第一,20個城市房租均價回落。

據中新經緯9月3日報導,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近日發布20城8月份租金均價報告。8月,全國大中城市租金均價為43.92元/平方米/月,環比下跌0.61%;

租金下跌城市多達16城,租賃市場熱度減退。報告稱,從漲跌城市數量來看,全國大中租賃城市中,租金均價上漲城市4個,數量較上月減少5城,平均漲幅0.17%,漲幅再度收窄;下跌城市數16個,平均跌幅0.89%,跌幅略微擴大。

請注意這份報告的統計口徑,20個大中城市中,雖然有4個城市環比微漲,但在多達16個降價城市的「拖累下」,20城均價下降之勢正在延續。

有人會說:租金降,又是房價在降,更何況,近兩個月適逢暑假,既不是畢業季,也不是開學季,租金下降很正常。

但是,作為最靈敏的樓市「風向標」,房租的變化,往往會對下半年樓市形成指向作用,如果絕大部分城市在過去幾個月當中出現了連續性的租金下滑,只能說明真正的剛需族:房客們,正在從大城市離開。

第二,40億平米的房子「脫胎換骨」。

據每日經濟新聞近日報導,老舊小區改造正在全國推進。初步統計,全國目前共有老舊小區近16萬個,涉及居民超過4200萬戶,建築面積約為40億平方米,可謂量大面廣。

舊改其實是前幾個月的關鍵詞,但是,到了九月份,依然頻頻出現在樓市頭條中,說明後續的推動力很強,也意味著進展速度會超出我們的預期。

40億平米的舊房,一旦納入改造範圍,產生的效果不可小視。

中信證券明明債券研究團隊的報告指出,初步估算,我國城鎮需綜合改造的老舊小區投資總額可高達4萬億元,若改造期為五年,每年可新增投資約8000億元,高於「棚改」減半導致的資金缺口。

近日,2019(第十四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發表演講指出,一些老舊小區只需加蓋「博士帽」,就可以實現既有隔熱層又能發電的效果,若是以一個40萬人口城市十分之一的建築量估算,不僅可以產生10兆瓦的電量,小區居民還可以因此獲得10%的利潤,且不需要巨大投資也可以兼顧外表的美觀。

20個城市房租降價、40億平米的房子納入「舊改」,說明了什麼問題?

筆者認為,這是樓市進行「新舊引擎」轉換的表現,也是「金蟬脫殼」之後,房地產市場回歸理性的驅動力量。

「舊引擎」是什麼?是靠棚改拉動三四線樓市的估值,以便消化堆積如山的庫存,是靠租金不斷上漲,提高大城市單位面積的稀缺度,以便凝聚更高端的人口和資源。

然而,棚改貨幣化推動的力度過猛,必然會造成購房者的能力透支,短期很難再繼續刺激樓市擴張,此時依靠「舊改」,既能帶動其他行業保持高增速,又能避免大拆大建,可謂是一舉兩得。

房租下降也是一樣的道理,一兩個人的選擇,對房租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千萬個年輕人、小業主、生意人、農民工、畢業生,他們的意願匯聚在一起,才能主導房地產市場的風向。

針對這種形勢,有專家用「四個詞」來概括,非常貼切。

9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房地產科學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行,活動主題為「數位化與未來居住」。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馮俊表示,目前房地產的問題,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成績斐然,飽受詬病,風險漸顯,亟需轉型。

這四個詞,恰好可以為目前的樓市加上一筆完美的「註腳」。

我們的人均居住面積已經達到了39平米,居民槓桿率已經逼近60%,城鎮化率也已經快達到65%以上的「天花板」,千億房企們高周轉的速度也已經達到了巔峰,每一個在樓市中打拼的個體,都應該冷靜下來想一想,讓腳步慢下來,讓眼光放長遠,房地產才能走得更平穩。

相關焦點

  • 樓市「多了一條命」?12月浮現出2個「救生圈」,國家定調
    離年底只剩10多天的時間了,用一個流行詞來概括2019年樓市:「我太難了」。一方面,開發商資金緊繃,過得很難。從6月份開始,房地產資金面大幅緊縮,8月份,95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額環比大降60%,9月份,融資成本上升至6.47%,借錢的渠道越來越少。
  • 400萬跌至300萬無人買,樓市「降價潮」到來?經濟學家:20%以上
    400萬跌至300萬無人買,樓市「降價潮」提前到來?現在很多城市的新開樓盤價格都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的情況,例如鄭州某華府樓盤,開盤價格6000+,直接比周邊的兩家樓盤價格便宜1萬元左右,降幅達到40%。再例如天津,由於房子降價5000元/平米,直接衝上熱搜榜。2021年的房價如何?
  • 深圳豪宅降價千萬大甩賣?樓市要崩了?
    大家好,歡迎收看菜鳥理財晨間欄目:業問侃樓,我是菜鳥理財的特聘房產專家:業問。今天是2020年4月8號,今天跟大家聊聊一線城市的樓市「熱潮」。疫情中後期的樓市二八分化節奏,正在迅猛加快。深圳這邊交易量旺盛,那邊又傳出說豪宅降價千萬甩貨,到底是最後的狂歡,還是新一輪行情的開始?業問想說的是:我之前已經無數次給大家打預防針,要對樓市的二八分化保持相當的警惕性,現在來看,這個分化的節奏比我預想的要快多了。為啥這麼說?就以深圳這個「豪宅降價千萬甩貨」的新聞為例吧。
  • 20年賣出了177億平米房子,是否過剩?
    按照平均一套房100平米計算,這就是1.7億套房,這個數字就讓大家感到頭疼,而在1998年之前還存在大量住房,以及1998年之後還有大量農村新建住房、城市小產權沒納入到計算中。如果算上這些房子,那麼中國的住房面積絕對能翻個幾倍,那麼中國的住房面積也就是在531億平米到708億平米之間。這是一個很誇張的數字,但中國房產真的就過剩了嗎?筆者並不這樣認為。
  • 樓市再傳大消息!又一城加碼樓市調控:商貸最低40%
    寧波市住建、資規、人民銀行、銀保監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保持和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補充通知》,明確規定:市六區已有1套住房且相應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再次購買住房、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貸款首付比例不得低於60%;市六區已有1套住房且相應貸款已結清的居民家庭,再次購買住房、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貸款首付比例不得低於40%
  • 幸福中國70年|武漢20年房價變遷!你錯過了多少!
    數據顯示,2000年四個季度,武漢商品住宅均價分別為1945.49元/平米、1963元/平米、2003.93元/平米、2021.66元/平米,價格逐步攀升,全年均價達到1983.52元/平米。而在這一年,武漢市土地交易市場正式掛牌運營。
  • 2020太原樓市總結之四
    當代置業獲得2020太原樓市銷售金額第九名,其近40億銷售額有18億來自晉陽湖北岸的當代城,其餘主要來自龍城大街東側黃陵城改項目當代著。當代置業繼萬國城、當代沿湖城之後,聯手山投集團持續深耕晉陽湖北岸,在晉陽湖區域土地儲備量高峰時近600畝,2017-2020連續4年在晉陽湖片區集中發力。2007年開始在長風商務區附近打造萬國城,成為本土首個以科技人居為主打的樓盤,一舉成名,很有創新!
  • 從曲線漲價到曲線降價 武漢樓市悄然降溫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未來 武漢報導近日,《華夏時報》記者在武漢發現多個由精裝修改毛坯的樓盤,如天縱雲湖灣、華僑城原岸等等。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這樣的項目約有十幾個。但進入下半年,武漢樓市逐漸降溫,部分項目悄然將精裝交付改為毛坯交付,變相降價。而另一方面中籤率低的現象已大有改觀,這與5月份記者在武漢看到的情況截然不同,彼時平均一套房源有3個客戶競買,有的中籤率甚至不到十分之一,而現在很多樓盤無法做到開盤即賣完,需要順銷一段時間。
  • 魔幻的2020天津一季度樓市:降價拋售、新房打折、排隊搶房
    割裂的天津樓市:一邊降價幾十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新房 一場疫情,放大了許多東西。 而在樓市裡,「分化」與「落差」就被置於放大鏡之下,格外清晰。 有人降價百萬隻求賣房,有人戴口罩排隊搶房。
  • 12月島城近30個樓盤推新品,小戶型、特價房都在這了!
    半島全媒體記者 江海峰今年島城樓市「金九銀十」失色,反而在11月展露鋒芒。據銳理數據統計,11月島城新房成交逾14萬套,環比上漲約17%,但同比仍呈下滑態勢。據不完全統計,12月各房企的推盤意願有所減弱,僅有近30個樓盤推新品,而且市場上特價房源頻現,價格戰愈加明顯。
  • 逝去的青春,回不去的濟南樓市!
    20年很長嗎?要知道,我們生活的世界如此之大可觀測到的宇宙直徑大概有1560億光年,可觀測到的宇宙年齡大概有138億年,而我們一生短短不過百年,大部分人卻為那100平米的建築面積殫精竭慮大半生。一種科學觀點說,宇宙誕生於奇點大爆炸。
  • 專家解析未來樓市走勢
    冷眼的觀點是:目前整個樓市房價下行壓力非常的明顯,開發商的確都在死扛不降價,但是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未來幾個月房價將會做出較大的調整。購房者如果想買房,可以再等幾個月看看。下面冷眼詳細解析一下:一、樓市政策持續收緊:政府對樓市調控決心非常堅定,短期內調控政策只會越來越嚴厲,不會有絲毫放鬆。
  • 專家:開發商已無米下鍋,漲價是虛張聲勢!降價賣房或板上釘釘?
    但4月份最終還是迎來了「曙光」——短短一周,各地捷報頻傳,深圳土豪戴口罩排隊搶千萬豪宅、北京800套房20分鐘售罄、蘇州60秒賣了12億、杭州再現萬人搖號購房……各地樓市不僅「熱鬧」起來了,而且連幾乎已經是「無米下鍋」的開發商都硬氣起來了,竟然還打出了「漲價預告」,漲幅從幾百到上千不等;媒體更是對此大肆報導,尤其是很多房產自媒體,也開始大肆鼓吹樓市要重啟火熱
  • 2019年下半年的樓市 這8件大事必定發生
    來源:柯談地產觀樓市已經沒有意外,更不會有奇蹟發生。相對於股市來說,樓市的優勢就在於更加透明、更加理性,可以掌控、可以預測。6月20日,西安出臺史上最嚴厲調控政策:一、新落戶要滿1年或者社保個稅繳納1年才能買房,徹底將落戶炒房的漏洞補上了。
  • 樓市迎來轉折,馬雲預言成真?專家「3句話」點透,4大趨勢已擺明
    除此之外,2019年以來,鶴崗、玉門、乳山、雙鴨山、伊春等城市甚至出現了「白菜價」一般的房子後,因此,業內不少聲音認為樓市迎來了轉折點,而且這一年來關於馬雲「房價如蔥」的討論也漸漸多了起來。不過,仍然有專家繼續看好未來的房地產。
  • 深圳樓市大逆轉:30%購房者沒了資格 有業主當天降價60萬
    深圳樓市大逆轉:30%購房者沒了資格 有業主當天降價60萬】3年落戶+社保,令大約30%的購房者失去了資格,市場帶訪和成交明顯下滑,更關鍵的是,房價上漲的預期被扭轉,樓市運行的邏輯被改變,不少炒房客被新政堵在了門外,拿著房票的人有底氣了,樓市進入了買方市場,從狂熱走向平靜。
  • 從2.3億降到8000萬!南京最牛二手房「張治中公館」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近期南京樓市熱點板塊一片喊漲的勢頭下,最大的二手房降價銷售出現了!降價幅度達9000萬!這就是南京「最著名」的二手房「張治中公館」。今天,有中介在朋友圈發文稱正在代理這棟名人故居的銷售,原價1.7億,限價只要8000萬,幾乎對摺賣。實際上,這棟故居已經賣了15年有餘,每次叫賣幾乎都登上媒體頭條,巔峰時期的售價更是達到了2.3個億。
  • 2020年的長清樓市,五大板塊22個樓盤,暗戰繼續…
    2019年的長清樓市,20餘個樓盤混戰,冰火兩重天。 這一年,中力御清苑、世茂廣場(雲麓府)、招商雍和府、雅居樂錦城、中駿雍景府先後開盤,讓原本相對平靜的長清樓市,進入到慘烈的戰國時代。世茂雲麓府、中駿雍景府兩個樓盤憑藉各自的優勢,先後取得銷售佳績,其他樓盤則相對慘澹。
  • 樓市「貶值潮」降臨?有房子降價100萬,業主哭訴:首付賠光
    此時大多數人面臨同樣一個問題,收入沒了,但房貸仍需穩定償還,其中的滋味也許只有自己能明白,但是經歷這一系列風波之後,也許會讓樓市緩一緩。而針對現在樓市的背景來看,這一次樓市貶值潮要降臨了嗎?首先我們得明白一個事實,房子貶值主要呈現兩個方面,一是由房價高低所導致的房子財富縮水,對於未來5年內的市場來說,除了一線城市其他城市陸續會出現住房需求短缺的現象,二是由市場低迷導致的降價拋房。據最新數據顯示,二手房房源激增已成為趨勢,其次降價掛牌成為潛規則,房子賣不出去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 中國房子夠34億人住卻不降價,買還是觀望?看馬雲李嘉誠怎麼說
    有數據表明,過去的20年間,房價已經上漲了20倍。如今一線城市平均房價高達五六萬每平,平均工資卻只有五六千,不吃不喝打工一年也不夠買個廁所。而隨著一二線樓市調控的收緊,不少開發商、炒房客都轉戰三四線城市,將房價哄抬過萬,全然不顧當地平均工資只有3、4000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