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國教育領域風投者眼中的中國EdTech

2021-03-01 鯨Media

中國有一個非常大的教育市場,從幼兒園到高等教育的2.83億學生。

中國的市場規模是美國的4倍(7700萬學生),是英國的23倍(1250萬學生),是澳大利亞(530萬學生)的53倍。

 

2)願意在教育上投資


中國父母優先考慮孩子的教育。各種報告顯示,中國家庭總收入的15%(Edsurge,2017)——21%(JMDedu,2018)用於孩子的教育投資,而美國只佔2%。

 

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

 

父母的期望

讓孩子從一所著名大學畢業,並獲得穩定、高薪的工作,是每個中國父母的夢想。因為這能給父母、祖父母和大家庭帶來「面子」和幸福。而想實現這一目標的第一步,是讓孩子們在學校有良好表現。

 

提升了的消費能力

中國家庭的收入,與過去幾十年中國奇蹟般的經濟增長一起增長了數倍。每年,數百萬家庭發現自己第一次能夠提供優質的補充教育。

國際準備

中國消費者將留學視為為孩子們打開一個全新世界的機會。每年有超過60萬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過去五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5%(Deloitte China,2018)。為了給孩子們提供國際機會,家長們很早就開始讓孩子學習英語。

 

社會流動性壓力

中國社會流動性低,財富不平等程度高。由於一小部分精英所佔據的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人們認為教育是獲取經濟利益和獲得「精英」地位的少數幾種方式之一。

 

3)技術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數字學習市場的所在地,擁有1.7億在線學習者和1.42億移動學習者。與去年相比增長了10.7%和19.6%。(資料來源:JMDedu的2018年中國教育市場報告)

 

技術正在推動中國教育的發展和採用,這是其他市場無法比擬的。因為沒有發達市場的教育機構成熟,中國正在使用技術來補充和改善這一短板。這一趨勢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

 

擴大的網際網路接入

中國網際網路普及非常快,目前擁有超過8.016億用戶(其中7.88億用戶也是移動用戶)並且仍在快速增長。當前龐大的網際網路和移動用戶群,加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潛力——另外6億用戶——為EdTech的發展創造了肥沃的土壤。

 

在線商務的發展

過去五年中,在線交易每年以32%的速度增長,行動支付比美國高出5倍(BCG,2017)。這為B2C EdTech公司創造了一條無縫商業化產品的途徑。

人工智慧支持的技術進步

中國正在與美國競爭全球技術領導者,特別是在人工智慧領域。我們很快就看到中國教育公司在學與教方面部署了先進技術。

即使是現有企業也在利用技術進步來改進他們的產品,例如,好未來教育集團推出了數百個人工智慧實驗室,以探索最新的學習和教學創新。

 

4)不斷變化的文化

中國非常迅速地採用新技術創新:只看中國有多快成為一個幾乎無現金的社會,就可以體會中國在接受新技術創新方面有多迅速。

 

中國過去40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催生了一種「變化是新常態」的文化。在教育方面,這使得父母、教師和學生比西方同行更能接受傳統面對面教育的替代方案。

 

5)增加訪問權限


中國不是一個單一的市場

中國的不同地區在收入、文化和語言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上海、北京、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擁有高質量的教育體系,但超過10億的中國人居住在這些城市之外,這些都是中國發展最快的地區。

 

這些較低級別城市的學生,進入國家頂級教育機構的機會有限。然而,缺乏機會並不代表缺乏抱負——他們仍然努力爭取到頂級大學學習的機會,以追求「中國夢」。

 

技術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平衡器——優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讓優質教育進入了以前無法獲得大城市優質教育的地區。例如,一篇《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文章,在2018年末刷屏了,文章描述了從精英學校到不發達地區學校的直播課程,對大學入學率的變革性影響。

 

低線城市以可承受的價格對優質教育提出了巨大的需求,為EdTech產品創造了巨大的機會。


6)政府政策和改革


即使考慮到2018年推出的一些不太有利的教育改革政策,在過去五年裡,教育技術公司也受益於中國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支持和對私立教育相關法律的修訂。這些措施包括:

 

投資增加:

自2011年以來,中國教育撥款的比例持續增長,同時政府財富顯著增加。教育現在佔GDP的4%以上。

 

「十三五」規劃: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發展戰略,計劃到2020年實施包容性學前教育,推動K12教育信息化,完善錄取政策,規範私立學校,走向以就業為重點的成果。

 

2030  年中國教育現代化:

國家總理在2017年宣布了這一計劃,重點是通過學習空間創新,學習方法創新,課程重新設計,組織結構調整以及在學與教中採用新的IT技術,加大對推進教育系統的投入。

 

高考改革和技術課程:

中國目前正在改革大學入學考試,這將使學習英語變得更加重要。他們還在改革高中課程,使STEAM課程在學校成為必修課。

 

7)獲得資本

 

僅2018年1月至10月,直接進入中國EdTech的風險投資總額超過44億美元,是2017年全年籌集資金的兩倍(JMDedu,2018)。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EdTech公司在2018年全年籌集的風險資本僅為14.5億美元(Edsurge,2019)。

 

現在看來,最大的EdTech資本籌集來自中國:VIPKID去年籌集了5億美元的D輪融資,據說他們目前正在籌集另外5億美元的資金。據傳,作業幫已經從軟銀籌集了5億美元,而這,是僅僅在籌集了3.5億美元後的4個月。猿輔導籌集了3億美元。一起作業籌集了2.5億美元。到目前為止,這些數字超過了2018年美國最大的籌資額——由DreamBox Learning籌集的1.3億美元。

相關焦點

  • 教育技術:EdTech? 還是 EduTech?
    在英語語境中,在談論到教育技術的時候,人們使用了各種不同的縮略和簡寫的方法,這使得表達更快捷更簡單。
  • 在外國教授眼中,中國留學生是怎樣的存在?
    可家長不知道的是,不少外國教授都不怎麼待見中國留學生。 部分中國留學生順利畢業都是問題。 這未免讓人有些疑惑:在外國教授眼中,中國留學生是怎樣的存在?
  • 2021年值得關注的8種EdTech趨勢 | 周末視野
    Primer希望將家庭學習成為主流選擇。3. 電子學習2021年,教育趨勢可能不會比電子學習更大。電子學習領域的其他參與者包括:在K-12教育中,電子學習趨勢不太可能放慢。但這並非沒有挑戰。根據對美國教育系統中IT領導者的一項調查,只有7%的人期望他們的學區今年秋天恢復疫情前的線下教學。但是,有87%的人將校園外的網際網路可用性作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遠程學習的可能性。4.
  • 外國教授: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像中的還要慘
    那就是「中國孩子相當於一張繪製全面的地圖,而外國孩子則相當於一個本地人。」 不僅如此,前段時間外國某知名教授更是直接表明:「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遠比你想像的要慘,要糟糕!」看完外國教授的一席話,真的是令人扎心,卻也是十分現實。
  • 「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的還糟糕!」外國教授的話扎心了
    但讓國人一直喜歡與推崇的留學備受歡迎與喜愛的優秀的留學生們,在外國教授眼裡卻是另一幅樣子。 二、 教授話語引深思曾在一檔訪談節目中,一位從事多年對中國留學生教學的外國教授對他眼中的中國留學生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評價。
  • 中國教育VS外國教育,差別在哪?
    中國式教育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籤,很多人對於國內和國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有很大的歧義。中國是人口大國,卻不是人才大國,很多人把這個現狀歸結於中國式教育的不良影響,那麼中外的教育都有哪些差別?而外國的教育是開放的,崇尚自由,毫無遮攔,在絕對自由的狀態下為所欲為。
  • 外國教授直言:「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可能比你想的還糟糕!」
    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外國教授的一句話震驚了很多人。在國內留學生似乎是能力的標杆,可是留學生在外國人眼裡卻遠不像我們想像中的樣子,一位外國教授曾經指出:他眼中的中國留學生非常糟糕。具體是在一個訪談節目中,這位外國教授大談中國留學生。本以為是國際歧視,但仔細聽他分析過後卻又覺得句句在理。那外國教授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是什麼樣的呢?
  • 面對疫情 外國留學生眼中的「中國的力量」
    面對疫情 外國留學生眼中的「中國的力量」 2020-02-01 12:52:15 我想說的是中國加油!」「中國加油!武漢加油!」「Pray for China!中國加油!」……打開安徽醫科大學(以下簡稱為「安醫大」)留學生們的社交帳號,一句句祝福映入眼中,在這個特殊的中國新春裡,該校的外國留學生們紛紛表示,對中國戰勝疫情充滿信心。留學生在社交帳號上為中國加油。 程焱供圖  「我是2014年來到中國的,中國是我的第二個家,我特別喜歡中國文化。」
  • 杭州外國高端人才服務「一卡通」啟動 涵蓋六大領域
    杭州外國高端人才服務「一卡通」啟動 涵蓋六大領域 2018-08《外國高端人才服務「一卡通」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將《外國人工作許可證》(A類)作為外國高端人才的身份證明,可享受中國統一實施的優惠政策和公共服務。  為推進此項工作,杭州制定了《杭州市外國高端人才服務「一卡通」試點工作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並於8月20日正式實施。
  • 走向世界的中國教育科技(EdTech)公司
    我在此通過我在教育領域的從業的經驗,概覽一下已在海外市場的中國的EdTech公司和那些有前景和能力擴張到海外的中國的EdTech公司,並且展望出海的前景。已經出海的公司語言學習 - B2C  VIPKID旗下的Lingobus希望為在海外學習中文的孩子提供在線中文在線課程。
  • 「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的還糟糕!」外國教授一席話扎心了
    但是去到外國留學真的就是「成功的標杆」嗎?之前看到過一檔訪談節目,就讓我記憶非常的深刻,原來在國外教授的眼裡,中國的留學生居然是「這副模樣」。在該節目當中,這一名外國教授直接感慨:「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的還要糟糕!」
  • 外國留學生眼中的成都Chengdu in the...
    本文原標題:《外國留學生眼中的成都Chengdu in the Eyes of Foreign Students》AsthefirstinnovativeprogramforoverseasstudentsinChina,theChengduAmericanCenterforStudyAbroad
  • 一個中國媽媽眼中的「德國託管教育」
    一個中國媽媽眼中的「德國託管教育」 作者:張洪偉 發布時間:
  • 一個義大利人眼中的中國入境遊
    在Simone Sturla眼中,最重要的是雙向交流還有待提高,以及說了無數次的真實的「本地生活」。原來中國也有沙漠1997年,Simone Sturla來到中國留學。「中國不僅有紫禁城和兵馬俑,中國的城市也不止有北京、西安、上海,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中國也已經成為國際舞臺上一個突出的力量,在社會和文化等多方面有很多現代化的東西。中國是一個有趣的國家,有很多不同的面孔,可以吸引不同階層不同類型的遊客。」他說。
  • 中國留學生在外國教授眼中到底是什麼樣?
    那麼,中國出國求學人員在外國教授眼裡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呢?網傳有這麼一個事,說是在一個訪談節目中,一個外國大學的知名教授談了對中國留學生的看法,有的因此得出結論,中國留學生比想像的更糟糕!到底是怎麼回事,不妨分析一下。第一,基礎知識比較紮實,都很勤奮努力,但過分依賴書本知識,過分看重老師講的內容。
  • 外國專家眼中的中國裁判文書網
    負責外交、商務、智慧財產權的外國政府部門為了理解中國法院是如何審理涉及該國公民、公司和其他機構的案件的,尤其是在該國外交官跟蹤特定案件時,會留意裁判文書網公布的裁判。如果案件內容被翻譯成外國文字,外國法官就可以閱讀這些案件,以理解中國法官是如何審理類似案件的。其他經常訪問裁判文書網的人士包括律師、公司法務和行政人員。
  • 一個歐洲學者眼中的孔子學院——評Falk Hartig《中國公共外交...
    海外視角下的中國,不僅體現於外國民眾的眼中,還存在於海外研究者的認知與理解中。作為中國語言文化走出去的教育實體,孔子學院以教育的形式,踐行文化的功能,成為中國公共外交和國家形象塑造的一項重要內容。孔子學院就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文化治理領域的一個國際教育項目,得到政治學、教育學、傳播學等領域國內學者的關注。然而,正如我們要表達的中國形象與外國民眾所感知的中國形象存在差異一樣,外國學者和民眾對孔子學院的認識與理解也必然有所不同。「他者視角」下的孔子學院與中國公共外交研究,無論是對中國公共外交的實踐優化與效果提升,還是對孔子學院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
  • 美國名校長眼中的中國國際教育(中英文)
    我將會通過介紹我如何認識中育貝拉國際教育集團,以及為什麼深信國際教育,尤其是在中國的國際教育,來告訴大家我眼中應有的中國國際教育。我從以下六個方面來分享,什麼是我眼中最適合中國孩子們的國際高中教育:1首先來看一些數字:在2004到2005年,一共只有5萬名中國學生在美國學習。2017到2018年,這個數字超過了50萬,10年時間增長了10倍。
  • 一位外國教授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像的還要糟糕
    看一個訪談節目,一個外國大學的知名教授在評價中國的留學生時,他說了幾點感受,我看了之後,感覺還是比較客觀和真實的,現在分享給大家。第一:中國學生基礎知識比較紮實,都很勤奮努力,但過分依賴書本知識,過分看重老師講的內容。
  • 一位外國教授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大家想像的還要糟糕
    看一個訪談節目,一個外國大學的知名教授在評價中國的留學生時,他說了幾點感受,我看了之後,感覺還是比較客觀和真實的,現在分享給大家。第一:中國學生基礎知識比較紮實,都很勤奮努力,但過分依賴書本知識,過分看重老師講的內容。這位外國老師認為,中國的學生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