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歲後開始咬人打人了,怎麼辦?

2020-09-22 轉轉媽咪日記

1歲左右,不少寶寶開始學習走路,對寶寶來說,掌握新技能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帶給寶寶很多的不安和未知。

因此,不少寶寶,在這個階段會變得憤怒。

到了1歲半左右,不少孩子的情緒會更加強烈,寶寶還沒有掌握表達和控制情緒的能力,寶寶咬人打人成了很多家長的難題。

01

為什麼會咬人?

早在孩子長第一顆牙時,許多媽媽就體會過被咬乳頭的痛苦。寶寶咬完聽到你「誒呦」的喊叫,寶寶可能還會衝你甜甜的笑。

在《應對孩子的憤怒與攻擊》這本中提到:

「當孩子興奮或者不安到無法用別的方式表達自己時,咬人的狀況就會發生。 在1.5-2歲期間,咬人更像是一種釋放不知所措情緒的衝動,而不是帶有敵意和預謀的行為。」

「小孩子咬人,是發展中經常會出現的狀況,並且大部分情況下不危險。如果父母沒有過度反應的話,咬人現象通常會在孩子2歲或2歲半之前自己消失。」

回到咬乳頭的問題,考驗媽媽演技的時候就到了。當媽媽得不動聲色,而不是讓寶寶覺得咬人很好玩。

大人的過度反應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或者激發他的興趣。在這兩種情況下,都可能導致寶寶重複咬人來觀察和驗證大人的反應。

02

父母該如何做?

對咬人不過度反應不意味著縱容。我們需要重申底線,告訴寶寶咬人和打人都是不可以的。

平時就立規矩,比如 「玩的時候不能推別的孩子」,「想要拿什麼東西先開口問,不能搶東西」,如果寶寶違反了規矩,家長就取消遊戲時間。

說這些的時候,看著孩子的眼睛,確保你和寶寶的眼神接觸。

說完讓孩子自己重複一遍。

玩耍過程中,如果有違反的,就當場制止他,並暫停遊戲。

03

一些治本的努力

當然,這是治標,我們還需要做一些治本的努力。

01觀察孩子什麼時候會出現攻擊行為


是在特殊場合嗎?

如人很多的遊樂場;

是和特定人一起的時候容易出現嗎?

如和大齡孩子一起的時候;

是有特定的觸發條件嗎?

如在聽到別人嘲諷的時候;

特別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

注意到這些特殊場景,我們就能防患於未然。

02留意孩子的狀態

發現寶寶狀態不對的時候,及時處理,把攻擊行為撲滅在搖籃裡。

如果孩子更大一些,還可以問問他,咬人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告訴他下次這種感覺出現的時候,可以幹什麼。

03引導孩子換位思考,學會共情

「你知道這個小朋友為什麼會哭嗎?」「如果你被咬,你也會很疼,對吧?」

04繪本的力量

一些繪本對這個問題也有幫助,如《手不是用來打人的》,告訴孩子手的其它很多功能,可以用來畫畫、做遊戲、打招呼、提問題,但不是用來打人的。

05被打了怎麼辦?

對有的家長來說,困擾比較大的是孩子的攻擊性。對另外一些家長來說,擔心的則是孩子「被欺負」、」被霸凌」的情況。

有一些這類的繪本,可以讀給孩子聽,如《不,我不喜歡被推攘》

不要為了所謂的「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硬讓他和攻擊性強的孩子一起玩。

06要不要打回去?

此外,我們常面臨的困擾是: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

如果打人是不對的,那麼為什麼要讓孩子向一個錯誤的對象學習呢?

「當一個孩子能平和而自信地傳遞我不好惹的信息時,那是防止被攻擊的最佳方式。」

在孩子受到攻擊的時候,學會用肢體語言說「不」,逃走並告知成年人,會是更安全的方式。

07減少看電視時間

電視節目中的暴力場景,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讓他們對暴力不那麼敏感。

我們通常不讓孩子看太多電視,是從保護視力的角度考慮的。其實,電視內容對孩子的影響,是不能忽視的,一些動畫片,比如《貓和老鼠》、《光頭強》之類,暴力場景就很多。



相關焦點

  • 打人咬人怎麼辦,家長的反應最關鍵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一歲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表現出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咬人,打人。雖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咬人打人的現象很常見,但這個問題值得家長關注。要知道,父母的所作所為會直接決定孩子的未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一、寶寶為什麼咬人打人?
  • 一歲多的寶寶愛咬人怎麼辦?
    如果寶寶發現,當他在媽媽的肩膀上咬一口後,媽媽臉上的表情很有趣;而爸爸受到驚嚇,慌張大叫「疼」的時候很滑稽。他就會覺得很好玩,這些反應會強化寶寶的這個習慣。因為寶寶發現這不僅有趣,還能看作是對展現獨立面的挑戰。如果你反咬寶寶,會讓事情惡化,因為不僅殘忍,而且還給寶寶一個很微妙的暗示,這是一個好玩的遊戲,即他咬你一口,你就咬他一口。
  • 寶寶打人,怎麼辦?
    在寶貝大約1歲左右開始,一般會有打人的行為,為什麼呢?在此時的寶寶,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情緒控制不穩,他們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情緒時,會通過他們熟悉的肢體動作來表達,例如:打人、咬人等。因為他們還不會用其他方式表達。因此,這個年齡的寶貝出現這樣的行為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 育兒家丨當孩子咬人、打人時,家長的第1句話很重要
    當孩子咬疼爸媽時,可以做出誇張而嚴肅的表情,或者假裝哭,說:「寶寶把我咬疼了,嗚嗚……」用略帶痛苦的表情來表現自己的不適,孩子能更直觀地意識到他咬人是不好的,孩子理解了這點,就不會輕易咬人了。孩子打人怎麼辦?有的孩子不只是咬人,還喜歡打人。如果是一歲前的孩子打人,他們一般並無惡意。可能是我們被打到時誇張的反應讓孩子誤以為是在逗他玩。而對於1-3歲,甚至再大點的孩子打人,那就要合理引導了。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試試這些招
    現在的家庭當中,有不少年輕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特別寵愛,寶寶的性格變得十分任性,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還會出現打人的現象。因為擔心孩子長大後惹事生非,那麼,家長們這時就會非常著急,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呢?下面,我來教大家一些遇到孩子打人時如何去做,高情商的爸媽都用這三招。趕快學起來吧。
  • 寶寶和別的小朋友玩時,總愛咬人、打人怎麼辦?一招教你搞定!
    寶寶到了一定階段,在和別的小朋友或者家長玩的時候,總愛咬人、打人怎麼辦?首先家長不能因為孩子現階段或偶爾的幾次「打人」「咬人」等行為,就給自己的孩子扣上「愛打人」「脾氣不好」的帽子。當他面對其他小朋友時,也會延續在家的行為方式,可能就表現出「打人」的行為。既然如此,不少家長可能會想到立規矩的辦法。那麼寶寶多大給立規矩比較好呢?立規矩就是提要求嗎?立規矩有啥原則嗎?接下來,一次性給你說清楚好了。實際上,從孩子一出生就可以開始給孩子「立規矩」。
  • 父母必看-孩子愛打人怎麼辦?
    樂樂媽:我兒子剛滿兩周歲,很喜歡打人,見到人就打,不管大人小孩,現在都沒有小孩子和他玩了,我都愁死了,要怎麼辦才好哇? 天天媽:我兒子才一歲半,但他特別兇和野蠻,老打爺爺奶奶,不僅打,還咬人,還用鞋子踹別人,有時候還吐口水給別人,動不動就哭鬧,邊哭邊打人,不讓他打,還哭著在地上打滾。我們一家人脾氣都挺好的,怎麼孩子這麼難纏啊?
  • 寶寶愛打人好睏擾,別擔心!1招超實用正向互動的遊戲
    寶寶總愛咬人或打人,等到了幼兒園,一樣三不五時被老師提醒,讓不少爸媽好煩惱。爸媽提問寶寶1歲8個月很愛打人,我跟他說『不可以』都沒有用,打他更沒有用,怎麼辦?曾經有一個朋友告訴我,他的兒子1歲多的時候在早教班就開始咬人,Aidan就在同個時期也開始出現打人的問題,每次打人都非常精準地給人一個巴掌,有時還會抓破臉上的皮膚,第一次發生的時候,我愣住了,他看我沒有反應,也就不再繼續;後來又有一次他揮了我一巴掌,當下我的直覺反應就是嚴厲的告訴他,『不可以』,沒想到他反而接著又打了我一下,當時我才意識到我正在做的事,就是我在告訴他打人是
  • 0-3歲寶寶喜歡推人,打人甚至咬人,應該如何有效引導
    遇到寶寶喜歡推人、打人,甚至咬人喜歡和小朋友搶玩具,常常對小朋友不禮貌,不能好好玩,總是用「打是和寶寶講道理?先嚴厲地批評他?還是將他拉到一邊,禁止他繼續和同伴遊戲?0~3歲期間,寶寶和同伴相處時或多或少會出現些不友好的行為,這些行為在成人眼裡往往就成了「不友好」。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行為,是真的對同伴不友好嗎?
  • 當寶寶咬人、打人時,大人的反應決定娃的未來,聰明家長這麼做
    看到我出來,大寶就趕緊投訴:媽媽,弟弟咬人。我把大寶拉到一邊勸慰一番,了解了事情的緣由,兩人爭一個玩具而引發的「咬人事件」。然後去看看二寶,剛剛一歲的二寶也無辜地看著我,知道自己犯了錯,低下頭,等著我的懲罰,看到我沒有氣急敗壞,只是對他進行言語方面的說教,漸漸消失了緊張情緒,跟哥哥抱抱解決了爭端。
  • 孩子咬人、打人為哪般?感官敏感期到了,請幫助孩子了解世界
    強媽心裡當然明白,家長們之所以不願意讓孩子跟強強一起玩,就是因為強強喜歡打人、咬人。因為強強喜歡咬人、打人,不知道被媽媽訓了多少次,有的事情氣急了還動手打,可是打也沒有用,小傢伙見到小夥伴依然會我行我素,為此強媽也感到很頭疼。
  • 寶寶咬人、打人、推人,你管的不對才是大問題
    到底要怎麼辦啊?」 寶寶暴脾氣,家長心更急,今天,王榮輝老師就和大家聊一聊,可愛的寶寶為啥就變小暴龍了呢?其實,寶寶打人,有時未必是暴力或者攻擊,我們應該分不同情況去看寶寶打人的原因。 空間感、身體控制能力差1歲以內的寶寶,會特別喜歡拍,拍人,拍自己,撲人,甚至咬人,這都不是故意的,這是基於孩子身體的發育,他們在探索「手」的使用方法。
  • 一歲五個月寶寶總是愛咬人,怎麼辦?
    問:兒子馬上1歲5個月了,開始聽懂一些話了,可是一不高興,就開始咬人,咬得生疼,怎麼辦啊?孩子最初是被動吮咬,隨著年齡的發展,5、6個月開始就逐步出現主動使用口腔的現象,開始咬東西,直到與人交流多時出現咬人的現象。這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過程。 孩子在咬人的同時,也想把自己的要求傳達給對方,但又不會用語言很好地表達,煩躁不安中會出現這種行為。所以不管成人在他身邊或者不在他身邊,都要經常看著他,注意觀察他的要求,並設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 一歲寶寶咬人怎麼辦?
    最近我發現我家豬豬開始咬人了,動不動就照著我腿上手上來一口,咬完特別滿足。每次都給我咬得呲牙咧嘴,眼淚直流。一歲的寶寶打也不是,罵也不是,只能幹著急,又害怕這是不正常的現象,於是我開始向各方尋求幫助,然後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 當孩子打人、咬人時,家長的做法很重要,尤其是這三點
    最近有不少寶媽在後臺給起點君留言:寶寶愛打人咬人怎麼辦「打人」或是「咬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打人咬人這事兒。只有隨著寶寶手部動作的精細化,他們才會慢慢靈活地運用手指。1)嚴肅地告訴他:寶貝不可以打人,爸爸會痛!
  • 我的小孩會咬人,罵他也沒用,怎麼辦?
    1.5歲到3歲的孩子常會出現咬人、打人的行為,讓家長很是頭痛。深入了解後,可以發現孩子咬人通常都是出現負面情緒時,例如:要求不被滿足或順從、受到挫折時,少部分則是在玩耍的過程中。我的小孩會咬人,罵他也沒用,怎麼辦?為什麼這年紀的小孩會如此呢?難道是天生情緒火爆、具有暴力傾向?
  • 寶寶咬人:為什麼發生以及該怎麼辦
    然而,寶寶的這種行為一點也不少見:大多數孩子到上幼兒園時至少都曾經咬過人1次,而且自己也會被別人不友好地咬過。雖然隨著寶寶長大,咬人的次數會不那麼頻繁了,但現在這個年齡段,在孩子們扎堆兒的地方,比如在幼兒園或幾個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寶寶咬人的事仍然時有發生。 寶寶咬人,可能只是因為他不能處理某種情況,例如當他感到害怕、生氣或沮喪時。或者當別的孩子咬了他時,他也可能會咬人。
  • 紐奶樂告訴你丨寶寶咬人、打人、發脾氣……爸媽怎麼辦?
    第一步:回顧目前你處理寶寶情緒的模式當寶寶咬人,打人,發脾氣等情緒變化時,家長做了什麼?是粗暴的制止,還是大聲的吆喝,還是不予理睬,還是用盡心思的哄。家長往往是針對孩子的情緒給予了回應,隨著孩子的喜怒哀樂,每次都強化了孩子操控家長的能力。生活並不是永遠都能夠開心的,孩子需要學會的是自己控制情緒的能力。
  • 1歲多寶寶喜歡扔東西、打人怎麼辦?
    最近我兒子特別愛扔東西,除了吃的不扔以外其他東西拿一會就扔地上,有時候看到桌子上的東西全部扔掉,扔完後自己很興奮,目前遇到比較頭疼的一件事。寶寶到了投擲敏感區,家長們只能默默的收拾殘局嗎?當寶寶扔東西時,我們家長分情況來應對。最近針對我兒子扔東西最近總結出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
  • 0-3歲孩子愛咬人打人,越阻止越難糾正,這樣做才是正解
    相信多數父母都遇到過像我家孩子這樣的事情吧,有的孩子不光是咬人,可能還會打人、扯人頭髮之類的攻擊行為。很多家長為此感覺很苦惱,生怕孩子這種行為變成惡習:這樣總是惹禍,交不到朋友是小事,長大了身上戾氣太重怎麼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