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背景
通過網際網路檢索商品信息,並通過電子訂購單發出購物請求,廠商通過郵購的方式發貨,或是通過快遞公司送貨上門,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網上購物。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網絡購物的優點更加突出,日益成為一種重要的購物形式。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發布的 《第29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萬;網際網路普及率較上年底提升4個百分點,達到38.3%。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56億,同比增長17.5%,與前幾年相比,中國的整體網民規模增長進入平臺期。
隨著全民網購時代的悄然來臨,網絡購物的亂象也層出不窮,在魚龍混雜的網購世界中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經常會出現欺騙、敲詐、虛假等侵犯網購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現象。
為營造可信的網絡購物市場交易環境,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網絡購物市場監管體系的建設從監管部門到網購平臺,都在探索中逐漸完善。特別是一些網購平臺,在做好有關商家的資質審核,建立健全信用評價體系,在交易中對失信行為進行懲罰,維護了消費者權益,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
又一個「雙十一」網絡狂歡購物節來臨之際。監管部門提醒消費者在網購時一定要根據自身需要科學、理性購物,慎防落入網購陷阱,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此時,一家網店被網紅帶著上萬粉絲「薅羊毛」的新聞卻觸痛了我們的心。
輿情過程
1、26元能買到4500斤臍橙
26元能買到4500斤臍橙,不到一分錢一斤?
11月7日,一家「果農」網店錯將臍橙價格寫成「26元4500斤」,之後,嗶哩嗶哩網站博主「路人A-」發現了這家網店的錯誤,在其直播時,號召粉絲們快來「薅羊毛」。
「路人A-」在嗶哩嗶哩網站有近60萬粉絲。在其號召下,1萬粉絲下單「薅羊毛」,一天拍下23萬件1億多斤臍橙,涉及金額700多萬元。後來,商家發現失誤,立刻在店鋪首頁道歉,希望網友能申請退款;面對店家希望「留一條生路」的懇求,「路人A-」隨即發布了投訴截圖,號召粉絲們投訴店家虛假宣傳。
由於在天貓開店會有幾萬元保證金,在客戶投訴後,平臺將這部分錢賠付給了消費者,由此這部分去投訴的粉絲每人獲得了400多元的賠付。這也直接導致了該店鋪關店。
欲哭無淚的店主發布致歉信,告知店裡是兩個農民在經營,叔叔摘果子,她負責發貨和淘寶客服,懇求「羊毛黨們」不要投訴,申請退款訂單,給他們一條生路。
2、「羊毛黨」們的行為引起眾怒
相關商家寫錯價格,確實有一定責任,但這並不是「羊毛黨」將這種錯誤放大成對商家實質性傷害的正當理由。
在網絡購物越來越普遍的趨勢下,在打折、促銷、抵扣等優惠活動時低價購買需要的物品,已經成為大家省錢的日常途徑。這無可厚非,無需苛責,大家網購就是想著用實惠的價格來買上稱心如意的商品。
但此次「羊毛黨」們的行為已遠遠超出了「買個實惠」的界限。他們先是利用商家失誤揣著明白裝糊塗瘋狂刷單,再利用網購平臺規則惡意投訴用26元換400元賠償,讓小店走投無路血本無歸,哪怕店主誠懇道歉表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小店是她們的命根子」,仍毫無憐憫並樂此不疲。
因此,「路人A-」帶領自己的粉絲們不但「薅羊毛」,而且要把羊殺死的做法,很快引來了廣大網友的憤怒並指責。
面對此情此景,「路人A-」把指責他的網友稱作「噴子」,說「我個人沒有拍下訂單,也沒有投訴賠償」,商鋪「損失的是保證金和服務費,不是20萬訂單產生的700萬」。此言一出,引發網友新的憤怒。
「這個聲明是想說我只是喊了別人過來,但我自己沒搶,所以就不算搶嗎?」
「更過分的是,你即使下單,知道是錯誤,人家賣家求你退款你退了給別人留條活路就行了,還慫恿大家舉報,這是多大的惡意啊?」
還有網友指出:「這不是薅羊毛,這是要殺羊吃肉」,吃相太難看!攜萬名粉絲如此行為惡劣還無絲毫愧意。
3、利用商家漏洞獲利發生過多起
「路人A-」引導粉絲利用商家價格漏洞獲利,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事件發生後,嗶哩嗶哩第一時間聯繫了用戶本人核實上述情況,用戶本人承認其錯誤行為,並就此事深刻反省並道歉,承諾將努力彌補自己的錯誤。
嗶哩嗶哩認為該用戶應為自己言行所造成的社會影響負責,因此將封禁其站內帳號,直至其妥善處理本次事件。
嗶哩嗶哩也將監督其向店家鄭重道歉,並協助其配合天貓平臺處理此事。
7日,淘寶官方微博發聲稱,「在發現異常情況後,我們已經第一時間把這家店『保護』起來,以避免更大損失。同時我們也和店主取得了聯繫。大家放心,我們會在法律、規則允許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減少各方損失。我們相信,公平的同時還應該有更多的人情味。」
據淘寶方面介紹,該店是店主湊錢開的,一家人的生活都指著它。但現在,這樣一個錯誤讓他們的生活陷入了不確定。
另外,淘寶方面表示,相信大家的善良,但也堅決抵制惡意下單的「羊毛黨」,更健康的商業環境需要我們共同守護。
目前,該店鋪已重新開放。
據天眼查消息,這位帶領粉絲薅羊毛的網紅「路人A-」的身份可不僅僅是一位博主那麼簡單,許多嗶哩嗶哩站用戶表示其通過類似手法逼垮好幾家店鋪了。天眼查官方表示,「這位博主『路人A-』有網站有公司,有組織有紀律,這不是薅羊毛這是宰羊啊,不知道多少小店死在這樣的人手裡。」
輿情觀察
1、群體「薅羊毛」行為是個人素質和道德的滑坡
應該承認,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特別是「依法治國、以德治國」方略的實施,國民素質和文明程度大幅提升,救死扶傷、救助危難等義舉不勝枚舉、感人至深。但也不可否認,極少數國民在腰包鼓起、物質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之後,精神文明隨之出現了「倒退」和「滑坡」,個人私慾膨脹,見利忘義、見物生心、見死不救,甚至利用制度漏洞哄搶物資,大發不義之財的現象屢見不鮮。這些現象,既嚴重敗壞了公民個人形象,又嚴重損害了我們文明古國的美譽,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格格不入,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內涵格格不入。而「路人A-」引導粉絲利用商家價格漏洞哄搶果農臍橙,就是一個不可原諒的「道德」問題。
「路人A-」引導粉絲「薅羊毛」的行為,對應的是心理學上最著名的破窗效應、廣場效應、烏合之眾的群體極化理論等等。比如,群體極化理論認為,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中,他的個性容易湮沒,群體的思想佔據統治地位,而群體的行為表現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群體總是受無意識因素的支配,造成群體成員智力的下降和感情的徹底變化。這種變化了的感情,既可以比形成群體的個人的感情更好,也可以比它更糟。這些理論不但可以解釋一個平常安分守己的人會加入哄搶,也可解釋一個彬彬有禮的人到了賽場會變了個人似的加入「京罵」行列。
因此,群體「薅羊毛」的行為要反思素質和道德問題,還要從制度上來制約。公眾整體道德素質的提高並非一日能夠促成,但制度卻可以在短時間內製定並起到約束人的作用。
2、「薅羊毛」是精神貧困的深層次表現
26元4500斤臍橙,大概0.0057元一斤,試問,作為一個食人間煙火的普通人不可能不知道這番操作的「不可能性」吧。此外,種臍橙之人也只是普通農民,一抓住把柄就瘋狂趁虛而入,到底有沒有一份同情心和道德感可言?
其實,關於哄搶的新聞並不鮮見。前段時間就有媒體報導,北京地鐵在發放免費雨衣時,遭到了哄搶,不少拿著雨傘的人也上前爭。免費雨衣被帶出地鐵站後,又被遊商向路人兜售。更早之前,還有菊展上市民哄搶菊花的,「蘿蔔哥」免費發放蘿蔔遭遇哄搶的。各種哄搶事件出來之後,不少人指責國民素質低下,將哄搶行為歸結於「人性之惡」。
如果說各種「哄搶」是精神貧困的折射,那麼線上「薅羊毛」高達幾百萬元顯然是「喝羊血、吃羊肉」。兩者何其相似,都有著一樣的精神低矮模樣,很醜很猥瑣,是佔小便宜、損人利己的道義失守。
以低成本換取高額獎勵福利的「羊毛黨」,從某一方面確實反映了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電商意識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瑣碎時間來豐富精神生活和創造個人價值無可厚非;而且確實可以幫助商家增強用戶黏性,起到拓展市場的作用,商家覆蓋面的廣度和深度也能夠全方位增加。「羊毛黨」本身並不違法,悠閒時間薅一薅,娛樂一下,無可厚非。但是,打著法律擦邊球、鑽了賣家空子,進行「薅羊毛」,拋卻良知和底線,最後只會變成捆綁自己的繩索,束縛自己,束縛人生。
3、不公平交易可撤銷
上海漢商律師事務所律師白翔飛從法律角度分析這種「薅羊毛」認為:「薅羊毛」行為一般來說並不違法,但也不道德,從某種程度來說,有悖民法理論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白翔飛說,「26元4500斤」顯然是標錯價,依據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七條,店鋪可以通過民法上的重大誤解制度進行撤銷,所需承擔的代價未必是要按照買家拍下金額對應4500斤貨物發貨,而僅需退款或者賠償損失即可。
白翔飛認為,該事件涉及到三層法律關係,分別是商家與客戶,商家與平臺以及平臺與客戶。該事件中商家遭受的損失主要來自於客戶和平臺兩部分。客戶層面來說,是大量貨物需要以低價出售,但可以理解為重大誤解,申請撤銷;平臺層面來說,商家擔保金會被平臺扣除,或無法在平臺繼續出售商品。淘寶應該查清事實,如果確實是商家誤操作而非違規,應返還相應的擔保金,在規則範圍內讓商家繼續經營。至於平臺與客戶關係,一般來說,平臺去懲罰消費者的情況比較有限,但在提供網購服務的過程中,平臺也有權對消費者的不當行為作出限制。
同時,白翔飛還認為,該事件中,本身是由於商家存在過錯,只能說「羊毛黨」不道德,但很難說違法。但就「薅羊毛」行為來說,造成店鋪關停的結果本質上來說是該電商自己的行為所致,其可以通過與平臺溝通處理此事,但現實中很難追究「羊毛黨」的責任。
因此,「羊毛黨」鑽的是一種制度的空子。
鑽制度空子,首先危害的是制度本身,讓人產生對制度的不信任,讓制度的公信力下降,長此以往的「破窗效應」,會讓制度原本嚴密的地方也變得無力,秩序蕩然無存;其次危害的是人們的安全感,那些被制度保護的人會處於惶恐狀態,感覺自己時刻處於危險邊緣,面臨被侵害的可能;最終危害的是整個行業,一個「鑽空子」橫行、人人自危的行業,很難不走向衰落。(綜合澎湃新聞、長安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