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的性格的形成除了骨子裡就帶有的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受環境的影響,特別是父母。伍威爾遜曾說過:「性格是一種副產品;它產生於完成日常事務的偉大過程之中。」但是,有些性格是環境改變不了,是天生就有的,比如說起床氣,這點讓人非常難以控制。
家長們會發現小孩子非常嗜睡,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一個小孩子在睡覺時不叫醒他,他能夠睡一天。如果在孩子睡覺的時候叫醒他的話,他就會開始鬧脾氣。而且叫醒孩子起床會影響孩子一整天的情緒,連家人也會受到影響。
我的寶寶今年三歲,他晚上很晚睡覺,早上是起床困難戶。每天都是差不多到了要上課的時間,我趕緊把寶寶從被窩裡抓起來,然後他就開始不停的哭,洗漱完畢後就趕緊送到幼兒園。
不少家庭都會遇到孩子有起床氣的問題。孩子在起床後使各種小脾氣和小性子,是睡醒後的一種負面情緒。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些造成起床氣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如何化解孩子的起床氣?
1、睡不安穩
有些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踢被子、翻滾或者磨牙,家長在這時就要多關注孩子在情緒上是不是有問題或身體不適,或者是其他環境因素影響了孩子的睡眠質量。
有的時候孩子會做噩夢,除了單純做噩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身體不舒服、心裡有壓力或者擔心害怕。
而且,有些家長叫醒孩子的方式也存在一些問題,前期嘗試叫醒孩子卻沒有得到回應的時候,就會採用一些比較粗暴的方式,比如說大聲喊醒孩子,這只會加劇孩子的起床氣,讓他內心產生出抵抗心理,家長越叫,孩子就越不會起床。
2、孩子醒來的時候正處於深淺睡眠交替階段
有些家長會遇到這種情況,就是把孩子叫醒坐起來之後,他眼睛一閉又睡過去了,這就說明孩子還沒有真正的醒過來,還能繼續睡著。
家長見孩子還沒醒,就反覆叫醒孩子,這種打擾到孩子睡覺的方式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暴躁,就會出現起床氣。
3、孩子醒來以後感到身體不適
孩子在睡醒之後感到身體不適,那麼他們就會開始哭鬧,但是孩子不告訴家長的話,家長很難會關注到孩子哭鬧是孩子身體不適造成的。有的孩子睡醒之後,就會有飢餓感,出現低血糖的症狀,這就會讓他們感到不適,然後開始哭鬧。所以家長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要多去問問寶寶是不是身體不適。
4、起床後的活動沒有吸引力
除了自身原因之外,孩子還會對起床後的活動不感興趣而不願意起床。
我家寶寶就是每次到了上學的早上就開始懶床不起。但是到了周末,自己就會很早起床一個人坐在客廳玩玩具。我連叫都不用叫他,自己就很自覺的起床了。
其實孩子的這種行為也很正常,他們做的事情大多都是我們要求,而他們不感興趣的事。安排他們做不喜歡做的事情,從而產生牴觸心理,就更加不想起床。
父母在面對孩子的起床氣的時候會感到力不從心,但應對孩子的起床氣,其實並沒有那麼難。有幾個使用的方法,可以幫助化解孩子的起床氣。
首先,提高孩子睡眠質量。
美國睡眠委員會發言人瓦力山大表示,低質量的睡眠是引起「起床氣」的關鍵因素。高睡眠質量是防止起床氣的最佳方法。睡眠時間充沛是睡眠質量最基礎的保證,睡眠時間也少,睡眠質量越差。
因此,需要為孩子制定良好的作息時間以及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父母以身作則,要讓孩子知道到了該睡覺的時間就應該立馬睡覺,不要去做其他事情而延誤了睡覺時間。睡的晚了,早上怎麼起得來呢?
其次,播放固定的起床音樂。
家長可以讓孩子選擇一首或者幾首音樂作為孩子固定的起床音樂,並告訴他說,這個音樂是專門為他而制定的,他聽到就該起床上學了。
剛開始可以提前二十分鐘開始播放,每隔五分鐘就調高一點音量,同時打開窗,然後在孩子耳邊輕聲呼喚他的名字,他慢慢地就會對這個音樂產生起床的條件反射。時間久一些,可以在二十分鐘的基礎上延長或者縮短時間。
再次,給孩子準備起床驚喜。
小孩子對新的東西都會充滿好奇心,而對一件事情也很容易厭倦。比如說起床,孩子反覆做了很多年就會覺得沒有新意很枯燥。但如果家長在孩子第二天起床的時候適當準備一些小驚喜,比如說告訴孩子第二天六點起床,你就能擁有一個新玩具,讓他對第二天的充滿期待。父母在孩子起床之前就準備好,他們一起床就能看到玩具,就會感到格外驚喜。
最後,輕撫孩子。
家長粗暴的把孩子叫醒就會讓孩子對起床的牴觸心加強。所以這時候家長應該採用溫柔的叫醒方式。家長可以輕柔的撫摸孩子,撫摸的順序從小手開始,然後手臂再到臉頰。當看到孩子的眼睛慢慢張開的時候,就微笑的注視他,跟他說聲「起床咯」,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他就會慢慢起來。
奶爸有話說:
每個人剛睡醒要起床時其實都很困難,家長千萬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叫醒孩子,而是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喚醒他們,這樣他們才不會有起床氣,才不會影響到一天的情緒。維斯冠說:「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孩子的到來給家庭帶來了改變,而父母是孩子們的導師,需要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長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謝謝】
相關連結一:
相關連結二:
相關連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