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有這種感覺:
早上醒來心情不好,這一整天都覺得堵得慌;
早上起床心情大好,這一整天都會神清氣爽。
而決定作為媽媽的我這一大早心情的,就是美元小姐醒來後的情緒狀態。
在我剛剛辭職回來帶美元的那段時間,因為美元正好也在適應剛剛上幼兒園的焦慮階段,每天早上的狀態完全可以用「兵荒馬亂」來形容。
差不多有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兩個都沒體驗過早上開心是什麼感覺。
從早上睜開眼那一刻開始,美元就哭哭啼啼嚷著不去幼兒園,而我則先是安慰引導,無用後最終只能靠蠻力帶著這個已經哭得不成樣子的小朋友去幼兒園。
一個月之後,美元也差不多適應了幼兒園,也知道自己沒有其他的選擇,我們的生活也進入了正軌。
相信大家看到這兒,可能會有些糊塗,不是要告訴我們讓孩子早上擁有好心情的秘訣嗎?怎麼還說這麼多不開心的事兒呢。
其實,我之所以要跟大家說說美元適應幼兒園的這個特殊階段,就是想告訴大家,讓孩子一早起來擁有好心情,有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孩子目前所處的生活狀態是他們已經習慣和適應的。
如果像美元剛上幼兒園那段時間,想讓孩子一大早起來就非常高興,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也沒必要想方設法地強迫孩子去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
在建立好環境這樣一個前提之後,接下來,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麼讓早上的美元擁有好心情的:
這一點非常重要。
其實美元的作息並不科學,最近這段時間,她幾乎都是晚上十點才會睡著,雖然我們在九點多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做睡前的準備工作了。
但是,即便如此,我也不會強迫美元刻意去早睡,因為強迫的結果只能是——我們兩個大吵一架,不歡而散。而美元也並不會因為我的強迫而早早入睡,畢竟她的生物鐘已經形成了,想要輕易糾正,還是挺難的。
我能做的,就是在保證美元不遲到的前提下,讓她多睡一會兒。
幼兒園是8:30-9:00吃早餐,我一般會讓美元睡到7:50左右,然後再通過用手輕拍美元臉頰和撓小手的方式,叫美元起床。
美元也是很給力的,她每次都能迅速從被窩裡坐起來,也沒有睡眠不足的煩躁情緒。
在這之前,我曾經試過在7:30的時候叫美元起床,但是,美元並沒有快速醒來,最後醒來的時間依然拖到了快8點,美元還一臉怒氣。
所以,大家看,這20分鐘的睡眠,多麼重要。
要點提煉:
了解孩子的睡眠情況,熟悉孩子的睡眠時長,儘可能讓孩子擁有充足的睡眠。
分享的目的,是為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畢竟剛剛起床,仍然多少有些困意,如果直接簡單粗暴地拉孩子去洗漱或催促孩子趕緊行動,那「睡飽覺」攢的那點好情緒也會很快被消耗殆盡。
我通常在美元醒來之後,會跟美元分享我昨晚上做的夢,即便我沒做夢,我也要給她編個有趣的夢出來。
我會給美元講「我夢到我變成了一個大南瓜,在山坡上滾來滾去」,美元就會揮舞著雙手、搖晃著身子跟我比劃滾來滾去的南瓜;
我也會跟美元說「我昨晚上夢到有壞人追我,我跑啊跑,就在壞人馬上追到我的時候,你說了句夢話,就把我給吵醒,於是我就獲救了」,美元對於她救了我這件事非常驕傲。
當然了,美元也會跟我分享她的夢,雖然她說的夢跟我剛剛跟她講的幾乎一模一樣,但這有什麼關係呢,這不就說明她把我的故事聽進去了,還轉化成了她的故事,用她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了,這簡直太棒了。
對了,在我們兩個聊夢的時候,我會趁機給美元把衣服穿好,美元因為在專心聽故事,所以會非常配合,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個環節給我們節省了不少時間。
要點提煉:
每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早上給孩子講一些有趣的事兒,能夠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拉長孩子好心情的持續時間。
關於這一點,估計很多朋友會有些疑惑:正常來講,不是應該家長先收拾好自己,再去整理孩子,不更節省時間嗎?
這個做法,至少在我家是行不通的。
美元在進入3歲之後,自我意識萌發得愈發強烈,她很想自己完成生活中的這些小事,包括穿衣服、穿鞋子、刷牙、洗臉。除此之外,她還有強烈的意願希望家人也能跟她同步完成這些事情,甚至不允許我們超過她。
我不認為美元的這種行為和想法有什麼問題,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想要和家人一起完成生活中的小事,有什麼錯呢。
所以,我都會等沒有一起刷牙、洗臉,而在洗漱的這個過程中,我同樣會跟美元講一些好玩的事兒,讓這個枯燥的洗漱過程也變得有趣起來。
要點提煉:
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識,偶爾的妥協並沒有壞處。
最後,我們還是要說到「催促」這件事兒。
在之前的工作經歷中,我的育兒理念告訴我:過多的催促非但不會有任何效果,反而會讓孩子更加拖沓。
但是,在我真正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發現,當你把催促換個方式說出來,確實能讓時間寬裕很多。
從美元醒來到出門,我們只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如何在這30分鐘裡,完成所有的事情,對每一位家長來說,都不是簡單的事兒。
我的催促方式,說白了,就是不斷地讓美元看時鐘,告訴她「她要遲到了」。
美元對於「遲到」這個詞是有概念的,而她對遲到也有自己明確的態度,就是「我不想遲到」。所以,每次我在說完這個詞的時候,美元都會主動加快自己的行動速度。
而引導孩子看時鐘時,我建議可以告訴孩子「分針走到5,我們就得出發了,不然就真的遲到了」,要明確告訴孩子時鐘上數字的意義,每當你引導孩子看時鐘指針時,孩子的注意力就會不自覺地放在分針上,而這無形中也在督促孩子該抓緊時間了。
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你的催促變得具體了,對孩子而言,他們有了一個可參照的對象,那他們對於家長的催促自然也就不會那麼牴觸了。
要點提煉:
讓催促從單純的「快點」具體到某一事物上,讓孩子有所參照。
好了,以上就是我和美元每天早上都能擁有好心情的秘訣了。
最後,再總結一下:
孩子已經適應的生活環境是前提;
充足的睡眠是基礎;
和孩子分享有趣的事兒,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和孩子一起完成早上的清潔工作,滿足孩子的「控制欲」;
讓催促變得更加具體,降低孩子對催促的牴觸。
關於讓孩子一大早心情愉快,你有哪些秘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