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中醫院成功為1600克早產兒心肺復甦

2020-12-22 海報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曦 濰坊報導

2020年5月6日,在濰坊市中醫院手術室內上演了一幕驚心動魄的母嬰健康保衛戰。該院產一科主導,與新生兒科、麻醉科、輸血科等多學科聯合,成功保障一名懷孕七月餘的雙胎輸血症候群孕婦誕下雙胎,繼而為體重僅1600克的長子成功實施心肺復甦,轉危為安。

搶救全程險象環生,醫護團隊配合默契,將各個挑戰一一戰勝。經過一個多月的新生兒重症監護之後,雙胞胎哥倆吃得香睡得甜,與父母回家團聚!

5月6日凌晨,濰坊市中醫院產一科醫生值班室電話驟然響起,來電告知:一雙胞胎孕婦妊娠7個月,因不規律宮縮,就診某縣婦幼保健院,藥物治療後無好轉,現正急速往濰坊市中醫院趕來。

接到電話後,產一科值班醫生立即趕往急診科做好接診準備, 10分鐘後,載有產婦的救護車趕到,值班醫生立即安排產婦接受急診彩超檢查,提示:雙胎妊娠,雙胎輸血症候群,其中一胎羊水過多。

雙胎輸血症候群通俗來講就是,雙胎共用一個胎盤,胎盤因有血管相通,寶寶A向寶寶B不斷的輸血,導致兩胎兒血量分布不均。雙胎輸血症候群若不能及時治療,會嚴重威脅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

情況危急,值班醫師請示產科董淑君主任。董淑君主任指示即刻請醫務科組織新生兒科、輸血科、麻醉二科等科室進行會診。經過商討,大家一致決定要儘快為產婦進行剖宮產手術,產一科、麻醉二科、輸血科、新生兒科將立即著手準備,密切配合,保障產婦和孩子安全。

董淑君主任一方面安排人員跟孕婦及家屬交代病情,徵求他們的手術意見,另一方面帶領科室團隊仔細研究手術方案,將術中可能出現的危險狀況做好詳細預案。

產一科董淑君主任帶領團隊為高危產婦實施手術

經過充分術前準備,手術於上午8點開始。麻醉成功後產科團隊迅速接過剖宮產手術任務。董淑君主任主刀,於少偉副主任協助配合。術中發現產婦羊水超多,兩個羊膜囊的羊水達7000毫升,子宮肌層極度擴張,如何避免胎兒娩出後後,子宮因收縮乏力造成產後大出血成為此次手術最大的難點,因為早已做好詳細手術預案,如何有效處理並迅速縫合董淑君主任早已瞭然於胸。

董淑君主任帶領產科團隊沉著應對,操作有條不紊,依次順利助娩出兩名男嬰。隨著嬰兒的啼哭,大家的心情有了稍許放鬆,但董淑君主任仍沒有任何鬆懈,輸血、強力宮縮劑、縫合子宮依次進行。

正當產婦的縫合手術基本完成時,突然臺下新生兒科王培遠醫生報告,新生兒長子呼吸暫停,心率持續下降。

情況危急,新生兒科李兆坤主任指示立即為其進行正壓通氣,同時助產士配合進行心臟按壓。新生兒心率仍然無明顯上升,李兆坤主任繼續指示:持續心臟按壓、氣管插管。產一科張濤副主任醫師全程監測心率變化。麻醉二科護士長王靜早已做好1:10000腎上腺素準備。麻醉二科孫永剛主任克服新生兒氣道狹窄、喉反射抵抗、痰液粘稠過多等各種困難,順利進行氣管插管,新生兒心率逐漸上升至100次/分。但是肌張力仍然未見好轉、自主呼吸微弱、心率再度降至60次/分,腎上腺素給藥後新生兒心率才逐漸恢復。

因嬰兒早產,體重僅有1600克,要在如此單薄的小生命身上同時開展心肺復甦、氣管插管、吸氧、監測心率等多項搶救及觀察任務,困難及驚險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參與搶救的四名醫生密切配合,用八隻手掌穩穩地託起了危在旦夕的小生命。

產一科董淑君主任帶領團隊為雙胞胎產婦進行術後查房

病情稍穩定後,兩新生兒急速轉往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進行進一步治療。經過一月餘的治療和護理,兩名新生兒生命體徵都逐漸穩定下來,越來越睡得香吃的甜,在父母的懷抱裡順利出院回家了。

新生兒科主任李兆坤帶領團隊為新生兒制定治療監護方案

成功心肺復甦的雙胞胎長子,在精心治療護理下健康成長

早產雙胞胎在精心護理下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這個假期,「神獸們」在濰坊市中醫院get了不少新技能
    濰坊市中醫院為了讓同學們不虛度假期好時光,經過各科室積極籌備,2020年8月12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開班,100位各年齡段學生分批次到市中醫院參觀學習,get了不少新技能。技能一:學習中醫、中藥與傳統文化同學們在培訓導師的帶領下,參觀濰坊市中醫院東院區、中醫藥博物館、治未病中心、針推科、中藥房等,感受的濃厚中醫氛圍,了解中醫文化。
  • 山東援鄂醫生廣場"擺攤"免費講解心肺復甦,一晚上跪兩小時
    從6月7日開始,他下班後就帶著教具來到濰坊市人民廣場,換上綠色隔離衣開始為過往的市民公益講解心肺復甦術。看到有人主動上來嘗試,張軍橋感到很欣慰,在他看來,心肺復甦重在實踐,眼看千遍不如親自動手試一次。張軍橋說,早在去年冬天,他就有了公益教學心肺復甦術的想法。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後,張軍橋報名去湖北援助,這個想法也就暫時擱置下來了。
  • 濰坊市中醫院成功舉辦濰坊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內科專業委員會...
    濰坊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內科專業委員會學術交流會在鳶飛大酒店錦繡濰坊廳網際網路線上及線下同步隆重召開,省內外100餘名呼吸內科專業學術大咖齊聚一堂參加了本屆會議。本次會議由濰坊市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濰坊市中醫院承辦。會議首先由濰坊市中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倫忠致開幕辭,濰坊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內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勝主持學術會議。
  • 濰坊市中醫院東院區婦科成功為六旬老太切除盆腹腔巨大腫瘤
    經多學科聯合會診,醫護人員齊心協力,幫助患者改善心衰問題、克服營養不足以及手術恐懼感,成功切除腫瘤,使患者轉危為安,經過調養,患者已康復出院,回家安心頤養天年。為保護患者隱私,鋪單後拍照也可以看出患者腹部腫大年過六旬的李阿姨發現自己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好似懷孕六七個月一般,除了腹脹,飲食受到了極大影響。
  • 援鄂醫生「擺攤」跪地普及心肺復甦,獲1萬元阿里巴巴正能量獎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蔚曉賢11日晚,張軍橋受邀來到一家健身會所為這裡的市民講解心肺復甦術。近日,濰坊市一名援鄂醫生下班後「擺攤」講解心肺復甦的事跡引來眾多網友點讚。6月11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向援鄂醫生張軍橋頒發天天正能量特別獎及10000元獎金。
  • 石家莊藍天中醫院:帶你一起掌握心肺復甦術
    2019年12月18日下午,石家莊藍天中醫院開展了一堂心肺復甦術的現場培訓。最近一些明星猝死惹人關注,如果身邊人及時進行心肺復甦搶救,挽回生命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所以我們進行心肺復甦現場培訓的意義也就不言自明了。
  • 465克早產兒奇蹟存活!廣醫三院成功救治雙胎早產兒
    據悉,該救治案例刷新了廣醫三院成功救治早產兒最低體重記錄,也是廣州成功救治的早產兒最低體重記錄,創造了生命奇蹟。超低胎齡雙胎早產兒,最低體重不到一斤「剛出生的嬰兒就像透明的果凍一樣,」廣醫三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吳繁,回憶道。
  • 「援鄂醫生街頭教心肺復甦」,也是「知識下沉」
    自6月7日晚起,曾援助湖北的山東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主治醫師張軍橋自購教具,在濰坊市人民廣場開起了公益課,每天待兩到三小時,通過現場演示和講解,向市民普及心肺復甦知識。此事經媒體報導後,引發廣泛轉發點讚。
  • 這對27周早產兒被馬尾區醫院成功救治
    7月21日,馬尾區醫院的婦產科成功救治了一對27周早產兒,見證了兩名「袖珍寶寶」的生命奇蹟。7月21日,婦產科病房裡來了一名懷孕27周的準媽媽,她早上在家突然感覺肚子疼痛,什麼都沒有準備就由家屬攙扶入院。
  • 370克!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全國最小體重超早產兒(圖)
    經過200餘天的精心救治,大米體重已達3640克。(省婦幼保健院供圖)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金奉乾)7月11日,記者從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獲悉,該院近日成功救治一名出生體重僅370克、胎齡24周的超早產兒。
  • 滁州市小兒心肺復甦技能競賽在市一院舉辦
    近日,滁州市第一屆小兒心肺復甦技能競賽在市一院南區舉辦,比賽由滁州市護理質控中心舉辦,旨在提高兒科護理工作者的急救水平和服務能力,規範臨床急救技術操作,激勵兒科護理人員崗位練兵,同時也為選拔「安徽省第一屆小兒心肺復甦技能競賽」的參賽人員。
  • 500克早產兒救活了 早產兒如何護理
    他出生時只有孕24周,體重500克,是名超早產兒。經過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和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和搶救,已經長成為十多斤重、發育正常的可愛娃娃。記者昨日獲悉,九爺是罕見的胎齡及體重均達最小極限的超早產兒存活下來的案例。  早產兒出生時只有1斤  因住院床號是9床,小寶得名「九爺」。
  • 出生時重540克的早產兒活下來了 得益於廣醫三院早產兒救治系統...
    在相關文獻中,這類早產兒成功哺育的報導很少,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降生的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月月(化名),經過醫護人員的救治,月月連闖幾道生死關,在出生後的第88天,各項生命體徵平穩,體重達到2205克,順利出院。據了解,月月不僅刷新了廣州成功救治早產兒最低體重紀錄,在救治期間未出現任何嚴重併發症更是堪稱「生命奇蹟」。
  • 濰坊市中醫院入院流程
    尊敬的患者朋友:根據目前疫情形勢和上級有關要求,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給您提供一個更加安全的住院環境,濰坊市中醫院決定進一步加強入院前的核酸檢測篩查,在此告知並請您理解支持。1、在診室,由接診醫生為您開好入院通知單和化驗單,確定一名陪人的同時開好陪人化驗單;同時跟接診醫師做好住院預約;2、持就診卡(或身份證、醫保卡)到外科樓一樓東北角「院前核酸檢測採集處」列印檢驗條碼,留取核酸標本,離開核酸採集區;3、標本採集時間為8:00
  • 立體心肺復甦——一個關乎心肺復甦的新認知
    作為搶救心搏驟停(CA)起死回生的主要手段——「心肺復甦」(CPR),儘管經歷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其新技術日新月異、層出不窮,但縱觀全球,CA患者的生存率沒有明顯得到提高。就我國CA患者而言,神經功能良好的出院生存率也僅為1% 左右,表明僅從單一CPR技術的角度定位CPR已不適宜。
  • 借鑑美國心肺復甦指南 踐行中國心肺復甦共識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甦學專業委員會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結合我國醫療衛生的實際情況,借鑑了國際上最新的心肺復甦理念和科學,以智慧的東方哲學為主要的思考方式,組織編寫並頒布了我國首部真正意義上的心肺復甦指南——《2016中國心肺復甦專家共識》(簡稱《共識》),為規範和指導我國心肺復甦的理論探索與臨床實踐,提高心肺復甦臨床醫療、教學和科研水平提供了新的參考。
  • 廣州465克早產兒奇蹟存活
    在這個案例中,姐姐的體重只有465克,不但是廣醫三院成功救治最低體重早產兒,也是廣州成功救治的最低體重早產兒。 超低胎齡雙胎早產兒,最低體重不到1斤! 這是阿婷對自己孩子最初的印象。孩子剛生出來就被醫生圍著搶救了,她眼睛的餘光看到了他們。」
  • 胎齡26周僅500克 廣西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超低體重早產兒
    胎齡26周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患兒家屬送來感謝信,感謝醫務人員不離不棄地守護。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6月15日訊(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日前,廣西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醫療中心一病區成功救治一例胎齡26周且出生體重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刷新了廣西最低體重早產兒成功救治的記錄。歷經長達100多天的精心醫治,該超低體重早產兒順利停氧康復出院,體重增長至2380克,能全量經口餵養。
  • 心肺復甦操作流程 心肺復甦急救操作步驟
    心肺復甦一般是遇到緊急情況對患者做的緊急救治工作,如果心肺復甦做的好可能會幫助病人及時的搶救,所以心肺復甦操作流程是很重要的,心肺復甦做的好會給病人增加搶救時間。洗嘜按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心肺復甦急救操作步驟吧!心肺復甦遇到緊急情況需要按照正確的流暢來做的,雖然我們不一定會經常用得到心肺復甦,但是我們都應該了解心肺復甦怎麼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急救。
  • 什麼是心肺復甦?
    什麼是心肺復甦?人體心搏驟停一旦發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時地搶救復甦,4~6min後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心搏驟停後的心肺復甦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如果自家孩子突發意外情況,需要做心肺復甦,家長不會做怎麼辦?下面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如何做心肺復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