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周刊]點睛:泰國的政治「悶鍋」

2020-12-18 央視網
進入[世界周刊]>>

    央視網消息:康輝:本周,我們的東南亞鄰國泰國局勢動蕩。反對派民盟與政府之間的鬥爭不斷升級,發酵,讓泰國成了一口政治「悶燒鍋」,走到了沸騰乃至爆炸的邊緣。

  24到25號,反對派民盟包圍國會,佔領臨時總理府,迫使國會和內閣無法開會;

  25號晚,民盟抗議者衝進曼谷素瓦那普國際機場,迫使所有航班取消,大量旅客滯留。

  民盟希望阻止出席APEC峰會的總理頌猜回國,高喊頌猜下臺;

  而頌猜卻在26號返回北部城市清邁,指責民盟行動違法,表示絕不會辭職,並在27號晚宣布在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和廊曼機場實施緊急狀態法

  幾日來,曼谷不斷響起爆炸聲。28號凌晨,民盟控制的ASTV遭到兩枚炸彈襲擊,1名播音員受傷。[有傳送畫面]

  曼谷郵報》用「絕地反擊」來形容民盟發動的這新一波次的萬人大抗議。

    從今年5月底開始,民盟就發起持續至今的街頭示威活動,並在8月26號佔領總理府,迫使前總理沙馬辭職,新總理頌猜上任後甚至無法進入總理府辦公。

  不過,執政的人民力量黨雖處境艱難,仍然退中有攻,10月30號決定成立聯合修憲委員會,修改07年憲法中有關選舉的條款。

  在民盟看來,這可能讓自己喪失指控政府「賄選上臺」的重要砝碼。

   《每日電訊報》 「富裕階層和普羅大眾的角力」

  政壇雙方你來我往的背後,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看來,卻是「富裕階層和普羅大眾的角力」。

  傳統上,主導泰國政治的是王室、軍方和富裕階層。但前總理他信上臺後將大量預算用於農村教育和醫療,在贏得農民支持的同時,也讓泰國精英階層倒向了反對派民盟一邊。雖然在人數上,精英階層屬於少數,難以在大選中獲勝;但在經濟上,他們控制著泰國80% 以上的財富,一旦發力,總能對政府形成巨大衝擊。

  亞洲時報 軍方的「最後通諜」

  《亞洲時報》也提醒人們注意,反對派之所以如此咄咄逼人,是因為在這場角力中還有一個隱形的力量,那就是泰國軍方。

  泰國學者黃帕功認為,泰國軍方素有政變和幹政傳統,如今,軍方很可能又在玩「第三方操控」的遊戲,否則就無法解釋民盟的支持者為什麼能一下子控制有「泰國旅遊業心臟」之稱的素聞瓦那普機場。

  26號,泰國陸軍司令阿努篷表示希望政府解散國會重新大選,則被媒體解讀為軍方的「最後通諜」。

  康輝:

  不過,民盟的抗議雖然氣勢奪人,對頌猜政府形成強大壓力,但也讓輿論逐漸對它不利。

   《民族報》 「天行者變成黑武士」

  「天行者變成黑武士」,泰國《民族報》就借用「星球大戰」中的角色來諷刺民盟的變化:

   在星球大戰中,天行者是替天行道的正義力量,黑武士則是為私利不顧一切的反面角色。如今,民盟的行動已經對泰國的政治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效應,難以得到更多泰國人的支持。

  路透社就指出,這場政府跟反對派之間的政治豪賭,輸掉的將是泰國的旅遊經濟和「微笑國家」的形象。

  旅遊業佔泰國GDP的7%,每年12月到1月是旅遊旺季,而眼下由於局勢動蕩,普吉島等旅遊勝地已出現大量取消聖誕預訂的情形,其中也包括許多本打算前往泰國旅遊的中國遊客。

  據統計,政局動蕩將使泰國旅遊減少1500億銖,相當於30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預計明年泰國經濟增長將不到3%,創8年來新低。

   《時代》 「惡性轉折點」

  惡性影響還不只是在泰國國內。

  《時代》周刊認為,泰國政治危機已到了一個惡性轉折點,從街頭鬧劇升級為一場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危機。

  曼谷機場是亞太交通樞紐之一,每天接待旅客6萬多人。示威者佔領機場每天造成5000萬銖,約合1000萬元人民幣的損失,迫使世界各大航空公司調整飛行計劃,這一影響是全球性的。

  而且,泰國局勢使原定下月在清邁舉行的東協峰會能不能如期召開也畫上了一個問號。

  康輝:

  從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到今天,泰國深陷街頭政爭、社會不穩、經濟下滑的亂局。

  這讓法新社擔心亂象叢生的泰國會不會成為「東南亞病人」。

   《亞洲時報》 反思「泰式民主」

  《亞洲時報》則在反思被人調侃為「泰式民主」的那種動不動就走上街頭抗議的做法。

   泰國是個佛教國家,國民性情一直以溫和寬容著稱。

  但從1992年以來,隨著「政治改革」的加速推進,激進的西方「街頭政治」思想開始在泰國國內廣泛傳播,街頭抗議成為反對派最擅長的鬥爭手段,而真正體現民主精髓的選舉制度和選舉結果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儘管泰國被西方看作是亞洲的民主樣本,但時至今日,泰式民主已經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

  康輝:

  近期民調顯示,近70%的泰國民眾已經厭倦了此起彼伏的抗議示威,希望國家穩定,經濟向好。可要讓泰國的政治悶鍋真正平靜下來,需要的是各派勢力間的妥協,這卻不是件容易的事。

責編:程衝

相關焦點

  • 張婷婷《瘋狂大悶鍋》玩情色PK陳漢典版法拉利姐(圖)
    張婷婷和山寨版法拉利姐陳漢典昨示範《深蹲下去撿肥皂》笑翻全場張婷婷(法拉利姐)昨上《瘋狂大悶鍋》親身示範主打歌《深蹲下去撿肥皂》的深蹲技巧,網友最愛她的《冷風吹進我的洞》,她也在節目上抖動雙腿《瘋狂大悶鍋》找來陳漢典扮法拉利姐,卻被她嫌棄「扮相醜」,還不客氣掐住陳漢典胸部說:「好軟,似乎棉花糖。」邊說還邊戳,畫面情色卻搞笑。但張婷婷表明陳漢典「不是我的菜」,她還當場獻唱劉家昌的《海鷗》,破嗓加上五音不全,讓人聽了頭皮發麻。
  • 論文大悶鍋「新地方主義」理論興起:各地增長路徑不同,如何解釋
    小秘書:「論文大悶鍋」是市政廳新開的專欄。
  • 泰國學生運動「三大政治訴求」的內在邏輯
    泰國學生運動濫觴於1970年代,1973年和1976年曾兩次大規模與軍政府對抗。1992年針對素金達的示威活動主體是城市中產階級。21世紀以來,「黃衫軍」和「紅衫軍」的本質是城市中產階級與草根階層民眾。近半個世紀後,學生又重新成為街頭政治的主力。
  • 《明鏡》周刊:芬蘭一公司為北京做政治公關 經費來自中國
    「政治宣傳?新聞?還是公共關係?芬蘭公司為全歐洲生產親華新聞。」德國《明鏡》周刊13日以「給北京做政治公關」為題質疑芬蘭媒體——環球時代傳媒有限公司(Gbtimes),稱這家公司在歐洲許多國家同當地媒體開展合作,而其經費很大部分來自中國。
  • 亞洲周刊:臺灣眷村,反獨的「小中國」世界
    中新社發 許曉青 攝中新網12月21日電 香港《亞洲周刊》今年第51期刊文說,1949年之際遷臺的國民黨軍人及眷屬所落戶的臺灣眷村,六十年後已凋零,但它孕育的人才和影響力,意外地成為臺灣軟實力的亮點。無論是屬於島內哪一個政治光譜,眷村子弟較有一種大中華視野。眷村的「大中華視野」和對臺灣寶島的認同和情懷,也向大陸滲透,成為兩岸關係的一道無形橋梁。
  • 清邁普吉不能代表泰國,世界文化遺產盡在大城
    【點睛】在這個城市中,有眾多的文化古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足以證明其文化底蘊的深厚。事實上曼谷、芭提雅、普吉、清邁這幾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城市,只是遊客們最喜歡去而已,它們並不能代表完整的泰國,古老的佛教歷史文化才是泰國的精華,位於泰國中部的大城正是這些泰國的精華所在。從芭提雅我們開車大約3個多小時,就來到了曼谷西北部的大城。如果從曼谷過去,開車只需要一個半小時的路途。
  • 世界城市志;泰國首都曼谷
    ,泰國政治、經濟、貿易、交通、文化、科技教育、宗教與各方面中心。(曼谷在泰國的位置)曼谷是極其繁華的國家大都市,貴金屬和寶石的交易中心。經濟總量佔泰國的44%,曼谷港承擔著泰國90%的外貿。(曼谷被譽為「佛教之都」,是"世界佛教聯誼會」總部所在地。)(泰國僧侶花瓣鋪路行腳四百餘公裡朝聖)曼谷原為漁村,1782年拉瑪一世把都城從湄南河以西的吞武裡遷至河東的曼谷。
  • 論文大悶鍋丨經濟系講座預告 內地及香港高校
    康奈爾大學12月8日, 14:00-15:00, 偉倫樓453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鏈管理的成熟度模型David Robb奧克蘭大學12月8日, 15:30-17:00, 偉倫樓406伴有內生性自回歸潛在因子的區制轉移模型研究Yoosoon
  • 等待證據說話_三聯生活周刊
    此後他開始不斷地在世界各地尋找能夠接近兒童的工作: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韓國、荷蘭、德國、馬來西亞、泰國。
  • 袁超 | 權力失序與政治衰敗 ——基於泰國、埃及和烏克蘭的政治過程分析
    基於此,本文將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嘗試通過建構「權力失序」分析框架重新解釋政治衰敗,並對近年來泰國、埃及和烏克蘭發生的政治衰敗進行政治過程分析。基於上述理論框架,本文主要從兩方面展開政治過程分析:首先,討論「圍繞政治權力發生的權力互鬥」,分述重度政治衰敗下泰國、埃及和烏克蘭頻頻上演的權力互鬥過程;其次,討論權力轉化問題,重點分析政治權力與經濟社會權力之間的無序轉化過程,並嘗試對泰國、埃及和烏克蘭的權力轉化進行類型劃分。
  • 2014考研政治衝刺近代史點睛:各階級的救國實踐
    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資產階級的改良思想迅速地高漲起來,逐步形成為變法維新的思潮,並在1898年發展成一場變法維新的政治運動。  2.倡導變法的活動:以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嚴復等為主要代表人物的資產階級維新派,採取了下列行動宣傳維新主張:①向皇帝上書。最著名的是他在1895年的"公車上書",揭開了戊戌維新的序幕。②著書立說。
  • 獻縣知之教育招生預告之二:點睛班第一期
    負責:點睛班系列課程和基礎班的總結課。「只有到過山頂的人,才能帶你找到登頂的路。我從清華來,帶你追尋不設限的人生。」點睛班每三周為一期,每期包含六門課程,周末開課,每門課合計6個課時。每科單獨報名,1000元/科;第一期作為體驗班,特價500元/科。為保證教學質量,第一期試水每班人數10人以內,第二期及以後每班人數15人以內。
  • 論文大悶鍋丨經濟系講座預告 亞太其他地區及歐洲高校
    Bhaskar,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Dec. 17th, Lim Tay Boh Seminar RoomSelection and Incentive Effectsof Financial and Career Incentives on Labor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 蔡英文被曝收受3萬政治獻金 日媒稱讓我們赴韓是「做夢」
    首先來關注新聞頭條【頭條】國臺辦: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圖片來源:中國臺灣網)國臺辦29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人民政協報兩岸經合周刊記者提問,近日巴拿馬總統訪華時表示,巴中建交將對臺灣在拉美地區所謂的「邦交國」起到表率的作用,發言人如何評價?
  • 《中國新聞周刊》簡介
    在中國,周刊的時代正在來臨這是今天出席「中國新聞時政周刊的定位與發展」研討會的專家、學者的一致看法。  他們認為,近年來,在中國的傳媒界,新聞時政類周刊正呈蓬勃發展之勢。一些「老牌」的周刊已經度過了自己的原始創業期,走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均良性發展的軌道,而一些「新興」的周刊正在大步跟進。在它們身後,還有一批周刊或已經在試刊,或正準備上馬。
  • 暹羅拾珠|「刑法112條」之爭後,泰國政治能否重回正軌?
    倒是身處矛盾漩渦的拉瑪十世國王,最近頻繁現身,並且罕見地敞開心扉,為泰國政治穩定增加了一些砝碼。而到了歲末年終,反政府運動出現式微之勢,泰國政治能否於2021年重歸正軌值得關注。政府動用「刑法112條」,反王派分化今年6月,泰國總理巴育上將曾經透露,拉瑪十世國王禁止政府動用刑法第112條。
  • 泰國清邁大學允許學生在校內舉行政治集會
    泰國網報導,近日泰國有不少高校及中學學生聚集抗議反對政府獨裁,接連不斷的學生活動引起了多方關注日前,清邁大學官方發布通知,稱為遵循憲法相關規定,尊重學生們的表達自由權,校方商議允許清邁大學學生及校內相關人士舉行政治相關活動,但校方反對使用暴力、反對分裂社會的行為。清邁大學非常擔心學生們及校內人士的安全與健康,現允許校內學生在Sala Ang Kaew舉行相關政治活動。
  • 《百姓中國周刊》《德孝中華周刊》同時發表了詩眼看世界的文章
    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網絡版《百姓中國周刊》《德孝中華周刊》同時發表了詩眼看世界的文章採風網滄州站趙志忠報導:2020年3月18日, 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網絡版《百姓中國周刊》《德孝中華周刊》同時發表了滄海印社與詩眼看世界舉行的「印象滄海」滄海印社成立35周年命題篆刻網絡展的文章。
  • 德《明鏡》周刊用拼音驚呼「醒來」,是新型「中國威脅論」?
    《環球時報》記者12日看到,《明鏡》周刊的這一封面報導從第14頁到22頁,共9頁。這也是該刊少見的大篇幅報導。報導由以「意識形態」著稱的駐華記者伯恩哈德·扎德等7位作者執筆,從地緣政治、金融、科技、足球和文化5個角度詳細闡述了中國已成為「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