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4節氣,你知道多少?

2020-12-17 龍脈文化雲

在聊二十四節氣之前,我們先來聊聊陽曆、公曆、陰曆和農曆。

「陽曆」也叫「太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陽曆將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稱「回歸年」,長約365又1/4天)定為一年,其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

如今世界通用的「公曆」即是陽曆(比如國際勞動節「五一」,就是指公曆的5月1日),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

《天文精義賦》(明代烏絲欄鈔本)

而陰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也被稱為「殷歷」「漢歷」「黃曆」「舊曆」等,是主要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計算的曆法。陰曆以「朔望月(反映月亮盈虧的歷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1個月,一年為12個月。

至於農曆,民間常常把它和陰曆混為一談,實際上農曆並不是單純的陰曆,也不是陽曆,嚴格來說其實是陰陽曆的一種,屬於陰陽合曆(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就是指農曆的5月5日)。農曆取月相的變化周期為月的長度,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

天文分野之圖

凡是曆法,無不來源於人們對大自然的觀察與經驗總結。了解了陽曆、陰曆、農曆的概念後我們就會發現,陰曆比陽曆一年少約10天,每年春節就會比前一年提前10-11天,這樣逐年提前,積上16年,我們就要在大夏天過年了。而農曆智慧地將每年的季節、氣候、農事和日數與月數安排有序,發展出一套實用的曆法,可謂大有學問。

陽曆反映的是太陽的運行,太陽運行到最偏南時,晝最短,夜最長,我們的祖先將這一天叫做「冬至」;相應地,太陽運行到最偏北時,晝最長,夜最短,這一天被叫做叫「夏至」;而「春分」和「秋分」時,太陽恰經過赤道,晝夜平分。

可見,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是表現一年四季變化過程的4個最佳「節點」,但一年光有這4個節點是遠遠不夠的,農事活動如播種、插秧、中耕、收穫等需要固定在更精確的時間段才有實際意義。

怎麼辦呢?我們的祖先又智慧地在這4個節點的基礎上向下細分,將每個季節平均分成6段,全年為24段,一段為15天左右,如此便有了「二十四節氣」

可見,二十四節氣是中國農曆中特有的一種劃分法,是不折不扣的中華遺產

論起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名稱,最早見於漢代的《淮南子·天文訓》,名字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有了二十四節氣,農事的時間就可以基本確定了,比如我國甘肅省隴中地區的播種,通常是在「春分」前後,不管陽曆和陰曆究竟到了哪天,只要節氣變換至春分,耕種就開始了。在勞動人民長期的經驗總結之下,二十四節氣還產生了與其對應的農諺: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文我們說到,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最早見於《淮南子》,但這並不意味著它起源於漢朝。

《春秋命歷序》說:「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於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幹支以定日月度。」古人很早就開始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與授時方法。

《新制靈臺儀象圖》中的觀象臺
《新制靈臺儀象圖》中的黃道儀

實際上,我國在商朝已出現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名稱,而漢代是我國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歷史階段,二十四節氣這時候才完全確立——漢武帝時期,由鄧平等制訂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定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即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如立春、驚蟄、清明等;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如雨水、春分、穀雨等。「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

《新制靈臺儀象圖》中的象限儀

而流傳至今天,人們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除了「節氣」與「中氣」之分,古人還將每個節氣的15天分為三候,即通過自然萬物的變化規律,將每個節氣分為三個階段。如立春的三候為:「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意思是在第一階段,東風開始送暖,大地解凍,第二階段,蟄居的蟲類慢慢甦醒,到了第三階段,魚到水面上遊動,還有沒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背負著一般。

實際上在明代以前,二十四節氣的劃分相對簡單——把365又1/4天除以24,得15又7/32天,測好冬至這一天的具體時刻,從這一刻算起,按順序排下去就可以了。而明清以後的劃分比較複雜,是把太陽在星空走過的路線——黃道長度均分成24份,太陽走過一個節點即交一個節氣。也就是說,節氣的時間長度並不完全一樣。

如今,二十四節氣的公曆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相差1至2天,即農諺所謂「上半年是六二一,下半年是八二三,最多相差一兩天。

《月令廣義》中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凝聚著中華文明精華,上應天體運行規律,下合勞動人民生產節律,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早已根植在中國大眾的心中。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二十四節氣的影響,其中有些節氣如「清明」「冬至」等已經和民間文化相結合,成了固定的節日。

實際上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它不僅相關於農事和日常生活,也相關於諺語、歌謠、傳說等,還相關於風水、風俗、佔卜、地理甚至是詩詞、藝術等,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古往今來,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諺語、詩詞、學術著作、書畫作品等數不勝數,如唐代詩人元稹寫過完整而生動的《詠廿四氣詩》,其中第一篇《立春正月節》是這樣寫的:春冬移律呂,天地換星霜。冰泮遊魚躍,和風待柳芳。早梅迎雨水,殘雪怯朝陽。萬物含新意,同歡聖日長。全詩把春天來臨的冰開魚躍以及雨來雪化、萬物蓬勃等景象寫得十分生動。

《類編曆法通書大全》

非但盛行於中國,實際上二十四節氣早就跨出國門,走向了世界。如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的人民時至今日依然在傳承、弘揚著二十四節氣及其附著的文化,尤其是日本,二十四節氣傳入已有1000多年,有些節氣甚至被列入日本的法定假日,這充分表明了二十四節氣的文化價值。

如此優秀的中華文化,我們當繼承之,弘揚之,而繼承與弘揚的前提就是了解之。

《三歷撮要》

附一:24節氣之72候

冬至:冬至之日蚯蚓結,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動。

小寒:小寒之日雁北鄉,又五日鵲始巢,又五日雉始鴝。

大寒:大寒之日雞使乳,又五日鷲鳥厲疾,又五日水澤腹堅。

立春:立春之日東風解凍,又五日蟄蟲始振,又五日魚上冰(魚陟負冰)。

雨水:雨水之日獺祭魚,又五日鴻雁來(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動。

驚蟄:驚蟄之日桃始華,又五日倉庚鳴,又五日鷹化為鳩。

春分:春分之日玄鳥至,又五日雷乃發聲,又五日使電。

清明:清明之日桐始華,又五日田鼠化為鴽,又五日虹始見。

穀雨:榖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鳴鳩拂奇羽,又五日戴勝降於桑。

立夏: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小滿:小滿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麥秋生)。

芒種:芒種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鳴,又五日反舌無聲。

夏至: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鳴,又五日半夏生。

小暑:小暑之日溫風至,又五日蟋蟀居闢,又五日鷹乃學習(鷹始摯)。

大暑:大暑之日腐草為蠲,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

立秋: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

處暑:處暑之日鷹乃祭鳥,又五日天地始肅,又五日禾乃登。

白露:白露之日鴻雁來,又五日玄鳥歸,又五日群鳥養羞。

秋分:秋分之日雷始收聲,又五日蟄蟲培戶,又五日水始涸。

寒露:寒露之日鴻雁來賓,又五日雀入大水為蛤,又五日菊有黃華。

霜降:霜降之日豺乃祭獸,又五日草木黃落,又五日蟄蟲鹹俯。

立冬: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凍,又五日雉入大水為蜃。

小雪:小雪之日虹藏不見,又五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又五日閉塞而成冬。

大雪:大雪之日鶡旦不鳴,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附二:《淮南子·天文訓》(四庫全書簡體標點版)節選

鬥杓為小歲,正月建寅,月從左行十二辰。鹹池為太歲,二月建卯,月從右行四仲,終而復始。太歲迎者辱,背者強,左者衰,右者昌,小歲東南則生,西北則殺,不可迎也,而可背也,不可左也,而可右也,其此之謂也。大時者,鹹池也。小時者,月建也。天維建元,常以寅始起,右徙一歲而移,十二歲而大周天,終而復始。淮南元年冬,太一在丙子,冬至甲午,立春丙子。二陰一陽成氣二,二陽一陰成氣三,合氣而為音,合陰而為陽,合陽而為律,故曰五音六律。

音自倍而為日,律自倍而為辰,故日十而辰十二。月日行十三度七十六分度之二十六,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為月,而以十二月為歲。歲有餘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故十九歲而七閏。日冬至子午,夏至卯酉,冬至加三日,則夏至之日也。歲遷六日,終而復始,壬午冬至,甲子受制,木用事,火煙青。七十二日,丙子受制,火用事,火煙赤。七十二日,戊子受制,土用事,火煙黃。七十二日,庚子受制,金用事,火煙白。七十二日,壬子受制,水用事,火煙黑。七十二日而歲終,庚子受制。歲遷六日,以數推之,七十歲而復至甲子。

甲子受制,則行柔惠,挺群禁,開闔扇,通障塞,毋伐木。丙子受制,則舉賢良,賞有功,立封侯,出貨財。戊子受制,則養老鰥寡,行稃鬻,施恩澤。庚子受制,則繕牆垣,修城郭,審群禁,飾兵甲,儆百官,誅不法。壬子受制,則閉門閭,大搜客,斷刑罰,殺當罪,息關梁,禁外徙。

甲子氣燥濁,丙子氣燥陽,戊子氣溼濁,庚子氣燥寒,壬子氣清寒,丙子幹甲子,蟄蟲早出,故雷早行。戊子幹甲子,胎夭卵《卵段》,鳥蟲多傷。庚子幹甲子,有兵。壬子幹甲子,春有霜。戊子幹丙子,霆。庚子幹丙子,夷。壬子幹丙子,雹。甲子幹丙子,地動。庚子幹戊子,五穀有殃。壬子幹戊子,夏寒雨霜。

……

大呂之數七十六,主十二月,下生夷則。夷則之數五十一,主七月。上生夾鍾。夾鍾之數六十八,主二月,下生無射。無射之數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呂。仲呂之數六十,主四月,極不生。徵生宮,宮生商,商生羽,羽生角,角生姑洗,姑洗生應鐘,比於正音,故為和。應鐘生蕤賓,不比正音,故為繆。日冬至,音比林鐘,浸以濁。日夏至,音比黃鐘,浸以清。以十二律應二十四時之變,甲子,仲呂之徵也;丙子,夾鍾之羽也;戊子,黃鐘之宮也;庚子,無射之商也;壬子,夷則之角也。古之為度量輕重,生乎天道。黃鐘之律修九寸,物以三生,三九二十七,故幅廣二尺七寸。音以八相生,故人修八尺,尋自倍,故八尺而為尋。有形則有聲,音之數五,以五乘八,五八四十,故四丈而為匹。匹者,中人之度也。一匹而為制。秋分《艹票》定,《艹票》定而禾熟。律之數十二,故十二《艹票》而當一粟,十二粟而當一寸。律以當辰,音以當日,日之數十,故十寸而為尺,十尺而為丈。其以為量,十二粟而而當一分,十二分而當一銖,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天有四時,以成一歲,因而四之,四四十六,故十六兩而為一斤。三月而為一時,三十日為一月,故三十斤為一鈞。四時而為一歲,故四鈞為一石。其以為音也,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為六十音,因而六之,六六三十六,故三百六十音以當一歲之日。

故律歷之數,天地之道也。下生者倍,以三除之;上生者四,以三除之。太陰元始建於甲寅,一終而建甲戌,二終而建甲午,三終而復得甲寅之元。歲徙一辰,立春之後,得其辰而遷其所順。前三後五,百事可舉。太陰所建,蟄蟲首穴而處,鵲巢鄉而為戶。太陰在寅,朱鳥在卯,勾陳在子,玄武在戌,白虎在酉,蒼龍在辰。寅為建,卯為除,辰為滿,巳為平,主生。午為定,未為執,主陷。

申為破,主衡。酉為危,主杓。戌為成,主少德。亥為收,主大德。子為開,主太歲。醜為閉,主太陰。太陰在寅,歲名曰攝提格,其雄為歲星,舍鬥、牽牛,以十一月與之晨出東方,東井、輿鬼為對。太陰在卯,歲名單閼,歲星舍須女、虛、危,以十二月與之晨東方,柳、七星、張為對。太陰在辰,歲名曰執除,歲星舍營室、東壁,以正月與之晨出東方,翼、軫為對。太陰在巳,歲名曰大荒落,歲星舍奎、婁,以二月與之晨出東方,角、亢為對。太陰在午,歲名曰敦《爿羊》,歲星舍胃、昴、畢,以三月與之晨出東方,氐、房、心為對。太陰在未,歲名曰協洽,歲星舍觜參,以四月與之晨出東方,尾、箕為對。太陰在申,歲名曰君灘,歲星舍東井、輿鬼,以五月與之晨出東方,鬥、牽牛為對。太陰在酉,歲名作鄂,歲星舍柳、七星、張,以六月與之晨出東方,須女、虛、危為對。太陰在戌,歲名曰閹茂,歲星舍翼、軫,以七月與之晨出東方,營室、東壁為對。

查看更多關於24節氣的文獻、圖像等,請搜索「龍脈文化雲」

相關焦點

  • 關於24節氣你知道多少?趕緊積累起來吧
    如今,二十四節氣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蘊含中華民族悠久文化內涵的二十四節氣是如何產生的?還有哪些有趣的國學知識? 01 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幹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
  • 小雪節氣是什麼意思?你知道關於小雪節氣的由來嗎?
    小雪節氣來了,隨著一股實力派冷空氣登場,各地小夥伴都感受到了寒意。此時,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大家要注意添加衣物保暖了。那麼小雪節氣是什麼意思?下邊介紹關於小雪節氣的由來。小雪節氣的由來:24節氣中的第20個太陽到達黃經240°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第二十節氣,在11月22日或23日,表示開始降雪,雪量小。「小雪」時值陽曆11月下半月,農曆十月下半月。「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那你知道24節氣的英文說法?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那你知道24節氣的英文說法?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二十四節氣的英文表達,讓你神氣十足地和外國友人侃節氣~~   節氣   solar term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a day marking one of the 24 divisions of the solar year in
  • 小精靈科學室—24節氣的由來及劃分,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節氣嗎?
    一年共有個24節氣,你們知道24節氣都有哪些嗎?24節氣的由來是什麼?24節氣是怎麼劃分的及24節氣的意義都是什麼。接下來,讓小精靈嘟嘟來告訴你們吧!24節氣由來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遠在春秋時期,中國古代先賢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成為中國古代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
  • 24節氣順口溜全文 中國二十四節氣順口溜是怎麼意思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人們用來分辨節氣的時間及指導農事的一種方法。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的習俗都不一樣。人們常常說二十四節氣順口溜。那麼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中國節氣文化對24節氣順口溜解釋吧。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24節氣 | 秋分習俗知多少?
    秋分(autumnal  equinox),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分就是半,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
  • 24節氣申遺成功已經四周年,科技日益代替人力,24節氣你還需要嗎
    今天是24節氣申遺成功的整整第四年,農業生產逐漸的科技化,24節氣在農業生產方面的影響逐漸縮小,24節氣你還知道是哪些嗎?你還需要24節氣嗎?肯定需要的,24節氣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國悠久農耕大國的證明,是我國天文氣象學的輝煌成就,更是擁有五千年歷史底蘊的中華民族的驕傲。
  •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這些諺語,你知道多少?百科
    中國有很多諺語,在古代人們沒有天氣預報的時候,常常就會通過二十四節氣來判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很多的諺語,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立春節氣諺語: 立春晴,雨水勻。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
  • 夏至節氣到,5句關於夏至節氣的俗語,古人靠它預測天氣
    夏至節氣到,五句關於夏至節氣的俗語,老祖宗靠它預測天氣文/農夫也瘋狂翻開日曆一看,一晃眼又到了一年夏至時。據說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其在古代也被稱之為「夏至節」,所以其不僅是一個節氣,更是一個節日,在有些朝代到了夏至節氣還會放假三天的,而在民間有些地區還有在夏至節氣的時候有祭祖的習俗。夏至節氣在每年的6月21日-22日之間,而今年夏至是6月21日,農曆五月十九日。很多人都清楚二十四節氣對於農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過去農民都是依靠節氣來進行農事安排的。
  • 24節氣用英文怎麼說?如何巧計24節氣的英文表達?
    徹底學會這24節氣的英文表達是怎樣表述的吧。They subsequently designated 24 positions within the earth's orbit, calling them the 24 Jieqi (24 solar terms).農業是古代中國和中國老百姓的經濟支柱,建立曆法的目的是管理農業生產。
  • 大雪節氣:你應該知道的關於雪的英語表達(中英雙語)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廣。那麼關於下雪,你知道哪些英語表達?又喜歡哪些冰雪活動呢?新東方在線英語頻道整理了《大雪節氣:你應該知道的關於雪的英語表達(中英雙語)》,供同學們參考。  在大雪期間,雪變大並且開始堆積在地上。氣溫下降非常顯著。
  • 英語寫作素材:關於「二十四節氣」
    英語寫作素材:關於「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你知道有哪些嗎?它們的英文翻譯你會嗎?   二十四節氣 The 24 Solar Terms:   立春 Spring begins.
  • 關於大雪的節氣知識+手抄報+24節氣的動圖,讓知識更有趣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古人之所以將這個節氣命名為「大雪」,是因為是因為「雪」是水汽遇冷的產物,代表寒冷與降水。這個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下雨或下雪。「大雪」名稱是個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氣候變化,寒流活躍氣溫下降、降水增多,並不是表示這個節氣期間下很大的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書中對「大雪」的解釋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 今日立春 | 24節氣用英文怎麼說?如何巧計24節氣的英文表達?
    中國「二十四節氣」已正式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讓我們看看24節氣的英文表達是怎樣表述的吧。立春start of spring春天開始之時。 為什麼古代中國人能夠發明 24 節氣?所好他們在地球軌道內指定了24個位置,稱之為 24 節氣。記憶小貼士24 節氣的翻譯看似繁多,其實歸一下類即可輕鬆記住它們。規律1: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放在一起記憶,英文都是Beginning of...
  • 用傳統手作打卡24節氣 觀瀾湖24節氣手造藝術節開幕
    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 實習生 丁凡/文 韓墨/圖手捏、筆畫、刀剪……霜降時節,觀瀾湖手藝工場推出「二十四節氣手造藝術節」,深圳市民得以通過傳統手作更為深刻地了解節氣變幻的奧妙。10月24日,近百位市民匯聚觀瀾手工藝場,用親手製作五穀畫的方式,拉開此次藝術節的帷幕。本次藝術節以手造藝術展、發布二十四節氣主題手作倡議、開辦節氣手作公益活動等方式,將傳統手作與節氣文化相結合。曾經抽象的節氣在這裡變為看得見、摸的著的藝術作品,觀眾還可以親自動手,完成一件自己的時令節氣作品。
  • 24節氣丨吃螃蟹、登高賞秋色……寒露習俗知多少?
    這是個表示氣候變化的節氣,也是人們忙著收穫的時候。寒露節氣的許多習俗與重陽節比較相似,如賞菊、登高等。比起夏天的生機勃勃,深秋多少顯得有些蕭瑟,但人們登高望遠,去觀賞秋色,也代表著一種熱愛大自然、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 24節氣裡要添加「立霾」?你不得不知的各節氣英文怎麼說
    據說24節氣要添加「立霾」,當然緣姐是不會相信的。這霧霾天又不是啥好東西,幹嘛還特意和我們的24節氣掛鈎。但是我們也得知道24節氣用英文怎麼說吧,也好和老外吹吹咱們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
  • 你以為:秋分,僅僅只是24節氣之一?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眼,24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秋分,即將到來。眾所周知,秋分,意為:秋天的分水嶺,這一天,正好處於秋季90天之中間位置,恰好平分了秋季,所以,謂之:秋分。所以,秋分,是我國24節氣中,很重要的一個節氣。但是,秋分,又不僅僅只是24節氣之一,古人還賦予了它更多的意義。下面,我選取其中兩個,與大家聊聊。
  • 24節氣的英語翻譯
    4節氣,直到現在, 仍然主導了很多華人社會的節日和慶祝活動。現在就讓我們認識24節氣的英文是如何表達,好讓你於一些特別的節氣活動時, 向外藉友人介紹一下。其實,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是反影了從地球觀測太陽一年在恆星間或黃道的運動,於西方屬於天文學範疇,故此二十四節氣的英文是 "Solar Terms",而二十四節氣依照先後次序的排列,則如下:Solar Terms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