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麻花和胡辣湯在酒泉墜入愛河——糊鍋了?

2020-12-19 澎湃新聞

原創 梅姍姍 風味星球 來自專輯《風味原產地·甘肅》

出身中原的胡辣湯老師,從小就有闖蕩世界的願望。雖然長得不好看,但美女們都知道,有趣的靈魂,有時候分量是可以大於好看的皮囊的。

胡辣湯老師的靈魂可謂是豐富有趣了:牛骨湯,木耳、黃花菜、粉條、千張...... 一口下去,各種質感,各種滋味都可以在口中同時迸發,還帶有五條人那種痞痞的辛辣勁兒 —— 那是來自於西域的胡椒賦予的。

*三個料理人

生性「愛自由」的胡辣湯老師決定向西出發。走出河南老家的它,第一站來到了西安。

西安,曾經大唐盛世發生的地方,也是絕世美人楊玉環和武則天生活過的地方。胡辣湯老師在這裡遇到了各種新夥伴:油潑辣子,肉丸子,還有獨自美麗的油茶麻花。

*搜狐

油茶麻花,西安早餐界的一枝花。滾熱的油茶裡,浸泡著新鮮炸好的麻花,咬上一口,軟糯中帶著酥脆,是一種說不出的剛柔嬌媚。

胡辣湯老師決定留下。它和油潑辣子,肉丸一起創業,在西安找到了自己的新身份。但面對油茶麻花,它總是很猶豫:是跟ta融為一體,還是繼續保持彼此獨立的靈魂?

西安的胡辣湯

*ifeng

不過不打緊,油茶麻花在得知胡辣湯西行夢想之後,決定跟它一起出去看看。

它倆神仙眷侶般的來到向西的下一站,甘肅。一路上經過蘭州,武威… 等來到張掖時,愛情已經把兩人迷得七葷八素,等再到酒泉,分開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他倆決定不再西行,就此停步,在本地生活,並在吸收了本地飲食習慣後,生下了一個愛情結晶:糊鍋。

雖然七夕即將到來,以上愛情故事仍然純屬虛構。

不過對於初次來到酒泉的人來說,糊鍋的存在,的確讓人無法描述。「感覺是油茶麻花和胡辣湯的合體」,是絕大多數人能想到的最佳描述方式。

一碗糊鍋裡,濃鬱鹹鮮的雞湯是基底,這跟胡辣湯裡的牛肉牛骨湯師出同門。

麵筋和粉皮也是胡辣湯的常客,不過河南的麵筋沒有烤這一步,用料也多很多。而麻花的驚豔登場,則無法不讓人聯繫到隔壁省的油茶麻花。最後胡椒和薑汁的調味,敲定了這份合體在酒泉的最終形象。

吃的時候,第一口先來個大塊烤麵筋,讓充滿鮮粘湯汁的蓬鬆柔韌在口中慢慢咀嚼化開,裹挾在麵筋裡那來自姜和胡椒的鮮辣,會立刻刺激你的味蕾,讓口中唾液不斷分泌,腎上腺激素上升。

第二口喝濃稠的雞湯,不同於辣椒的辛辣會順著滾熱的湯慢慢滑進腹胃,不消幾口,渾身的熱乎勁兒就上來了。這時候你可以選擇吃滑爽的粉皮,也可以選擇吃軟中帶脆的麻花 —— 無論哪種,都是糊鍋之所以神奇的絕佳體驗。

清早起床,穿好衣服,秉著就近原則,到樓下糊鍋小店來上一碗,一口麵筋,一口粉皮,一口雞湯,再來一口麻花,有的店家真誠,還會加上煮雞湯的雞絲。

用這麼一大碗熱乎辛辣的碳水湯水加油水果腹,颯爽不羈又紮實真誠,是酒泉人雷打不動的日常。

賣糊鍋的鋪子有幾個特點,小而樸素是其中之一。

就拿本地最著名的宋記糊鍋來說,上過各種節目,幾乎無人不知,擱外地即便不連鎖加盟,也至少會拓展一下店鋪大小,來個裝潢翻新。

即便後來開到西安,宋記也沒改自己小而簡樸的風格

但這家直到今天也只有8張桌子,50多平米的大小跟個單室間差不多,滿座也不到30個人。狹小的空間裡闢出一個小小的操作間給食客盛糊鍋,再多就沒地兒了。

不僅他家,本地幾乎家家如此。

菜單精簡是其二,絕大多數街坊小店只有糊鍋這一個菜,分大小碗。操作間裡除了一口從早到賣完,一直咕嘟咕嘟冒泡泡的大鋁鍋,裡面粘稠的雞湯合著麻花麵筋粉皮之外,就是鍋邊的三口籮,分別裝著麻花,麵筋和粉皮以便隨時加。食客區域再來兩款免費自助的小菜,就算是齊活了。

能這麼簡單,也是因為所有的工作都在幕後完成了。

比如本地小有名氣的頤園糊鍋,老闆夏尚國每天結束營業後,睡不了一會兒就得開始新一輪的製作準備。凌晨起床,揉面,做麻花,炸麻花,水洗麵筋,烤麵筋,切麵筋,每樣都是親力親為的體力活。

而妻子周冬梅則負責做湯底和粉皮。蠶豆澱粉加水做成澱粉水,淺淺的在筐裡倒上一層後,在沸水裡滾一下即可過涼取出。

湯底由4隻土雞熬至少4小時做成雞湯,雞肉取出撕成雞絲,湯底加各種香辛料調味。最後加入洗麵筋留下的麵粉水,熬成濃稠的一鍋,就可以新一天的開門營業了。

至於糊鍋到底是不是油茶麻花和胡辣湯的「愛情結晶」?

其實答案是也不是。

酒泉地處甘肅戈壁旱地,全年降水量極少不說,晝夜溫差之大,也是本地之外的難以體會的。尤其是春秋冬三季,白天氣溫可能只有個位數,不來一碗紮實熱乎的,沒法有效支撐一天的能量需求。

酒泉作家周彩人就在自己的散文集裡分享過一個故事:冬季的祁連山連下幾天雪,村友家駱駝走丟了,大夥幫著找,倆朋友一不小心踏空,在雪地裡直到兩天後才被救上來。回來後醫生跟他們說,「要不是進山前你倆那碗雞湯糊鍋,命在雪裡早就沒了」。

這就是酒泉糊鍋的生存基礎:高碳水,高熱量,滾燙,辛辣,可以幫助抵禦這裡嚴苛的自然環境。

*搜狐

而這裡所處的絲綢之路,自古以來就是人口商品貿易交流的必經之處。

在酒泉的前一站張掖,一款名叫粉皮麵筋的食物,也是當地早餐的必備。

這個食物由曬乾或烤制的麵筋和粉皮做成。簡單版的,可以直接把麵筋粉皮加水煮煮,出鍋後往水裡潑些清油蔥花就開吃。以前農村把這個叫清湯麵筋,是個招待客人或者自己肚餓的快手菜。

後來條件好了,粉皮麵筋就變成肉湯製作,一般是牛肉湯,煮好後同樣用洗面水勾芡,出鍋前再來點撕碎的包菜和肉片。少了麻花的粉皮麵筋,乍一眼跟胡辣湯更相似,也更像酒泉糊鍋前世的模樣。

張掖的粉皮麵筋

*甘肅張掖網

所以與其說是誰和誰的結合誕生了誰,不如說在中原往西北的這片土地上,人們總是在相互交流。相似的地理風貌和氣候,帶來了人們對熱量和食材相似的需求,而食物呢,也隨著人的遷徙和駐足,停留或改變,並最終生成了如今的模樣。

作者:梅姍姍

排版:梅姍姍

頭圖:《風味原產地·甘肅》

圖片來自《風味原產地·甘肅》

如有疑問請聯繫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原標題:《油茶麻花和胡辣湯在酒泉墜入愛河…糊鍋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酒泉美味之酒泉糊鍋
    酒泉糊鍋糊鍋的具體加工方法,是在前一天將麵粉泡在水中洗,洗出的面蒸成麵筋,面汁(主要是麵粉中的澱粉)用來第二天做湯。準備雞一隻洗好放入鍋內,涼水加滿一鍋,大火燒開,清除血沫,然後小火燉至雞肉爛熟,然後將雞肉撈出撕成雞絲,然後將雞湯留一部分在鍋內,加水燒開,加入適量的鹽、花椒粉、胡椒粉、姜粉(姜粉一定要多點,要有辛辣味)和少許味精或雞精,加入雞絲,然後放入頭一天洗下的面汁(澱粉)勾芡成糊狀。最後將麵筋、麻花放入湯中即可食用。
  • 探店小賈油茶麻花
    就這樣思考了一個多小時的人生,突然有點感悟,生活好像開啟了一個大門,大門外是一碗麻花油茶。頓時精神抖擻,快速穿衣清洗,拿著手機就往外奔跑,果然食慾是促進你的力量源泉,出發,向著油茶麻花。秋日的早上,確實不是很好走,還是低估了不睡懶覺的人們,大家也許各有所忙,就7公裡路程,整整來了半個小時,左拐進入五星街就兩眼放光,盯著兩旁的停車位,隨時準備一個側位停車。
  • 西安油茶麻花Top10榜單來啦
    一碗油茶,配上兩根麻花,這是很多人的早餐標配。曾經西安大街小巷的大茶壺越來越少了,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人在做最地道的手藝和味道。麻花泡在油茶裡,待到綿軟後再吃,此時油香、面香和芝麻、杏仁、黃豆、花生的香味可一同把飢餓的感覺一掃而盡。
  • @酒泉人 這碗糊鍋,你不能錯過!
    由酒泉廣播電視臺拍攝製作的《絲路風味 酒泉糊鍋》成功入圍請大家為酒泉糊鍋加油、助威喲~主辦方將依據官方帳號下視頻的播放量及轉評贊等數據對參賽作品進行評選,活動結束後將選出《最想去打卡的早餐》作品5名,同時邀請新華社、百度和社會知名製片人共同選出《最佳創意獎》作品3名。
  • 酒泉肅州——這一碗熱騰騰的糊鍋登上了央視
    酒泉肅州——這一碗熱騰騰的糊鍋登上了央視 2020-08-12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油茶麻花,湯五香濃鬱,杏仁口味清香,麻花酥香脆口!
    路邊的小攤子,只有早上才有,賣的是杏仁油茶麻花,一問價格2.5元一碗,麻花5毛錢2根。要一份油茶麻花3元,先把一根麻花掰碎了泡進去,衝油茶有講究,要把麻花衝到浮起來這一碗油茶麻花3元盛得滿滿的,麻花果然飄在上面,油茶稠糊糊的,裡面還有不少果仁用勺舀起來,這裡面的果仁是杏仁和花生米,還有些芝麻,這樣帶著麻花一起吃,湯是五香的味道,麻花酥脆,確實好吃
  • 早餐來一碗油茶麻花,是西安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油茶麻花,它在古城西安傳統的小吃中並不特別耀眼和搶手,但是多年來卻憑著清淡醇香的口味與柔軟細膩的口感,在古城西安的大街小巷鐫刻下了自己古老的印記。油茶麻花這道普通的早餐,陪伴著古城西安的男女老少走過了無數個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早晨,也在大家的生活中留下了獨一無二的美好印象。
  • 早餐中國第一季:陝西西安《油茶麻花》
    今天要說的就是油茶麻花了,相信大家都喝過油茶,吃過麻花,卻不知道它們組合起來吃,味道也很不錯呢。這個是一家男主內,女主外的小店,夫妻倆已經做了二十二年的生意了,來這的顧客絡繹不絕,可是顧客評價他家的質量還是經久不變,還是原來的老味道。這個顧客的範圍可廣了,上到牙口不好的老爺爺,下到小朋友,都很喜歡吃他家的麻花油茶,吃起來軟糯適中,深得顧客的喜愛。
  • 美味的陝西油茶,再放上麻花,吃起來香氣撲鼻
    但對於不少的老西安人來說,只有一種小吃是自己怎麼都忘不掉的,那就是油茶了。這種糊狀的食物,雖然在賣相上看起來不是特別的好,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美味。吃的時候,再來上一根麻花,這種混合的香味,夾雜著黏稠的糊糊一起進入到胃中,簡直是太舒服了。屬於西安民間小吃的油茶麻花,最早是在秦漢的時候被發明出來的。那個兵馬和糧草成為了當時非常讓人頭疼的問題。
  • 西安早市上的油茶麻花三塊五一碗,吃一碗養胃抗餓
    油茶麻花是西安的傳統小吃,用麵粉,杏仁,花椒粉,清油炒熟,價廉物美還很養人,很受大家喜愛。坊上的油茶還有牛骨髓,那味道吃著更香。三輪車上裝油茶的大鐵壺保溫效果槓槓滴,包了一層厚厚的布再用塑膠袋縫嚴實,一壺能賣出大概一百七八十碗的樣子,來吃的都是附近的居民,回頭客。早市上的杏仁油茶三塊一碗,再加一根麻花五毛錢。坊上的油茶六塊,麻花一塊一根。這樣看還是吃早市最實惠。老闆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六點多出攤,不到11點多賣完就收攤,生意很穩定。
  • 油茶麻花,看似不相干的搭配,卻成就了西安人最愛的早餐之一
    什麼肉丸糊辣湯、油茶麻花、豆花泡饃等等,這些在其他地方似乎都不放在早餐之列的餐點,卻成就了西安人獨特的早餐文化。上次講完了肉丸糊辣湯的前世今生,今天跟大家聊聊西安人早餐界的又一摯愛——油茶麻花。油茶麻花,是源於陝西韓城的傳統坊間美食。
  • 酒泉糊鍋入圍《小康中國·千城早餐》活動!還不來助力嗎?!
    酒泉廣播電視臺微信號:jqtvwxpt每天喚醒一座城市的是什麼?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由酒泉廣播電視臺拍攝製作的《絲路風味 酒泉糊鍋》也成功入圍《小康中國請大家為酒泉糊鍋加油、助威喲~或在百度搜索「千城早餐」給家鄉的味道打call!
  • 「我多年沒有戀愛了」,人們為什麼害怕墜入愛河?
    對大多數人來說,墜入愛河是令人興奮和愉快的經歷。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害怕墜入愛河?對墜入愛河的恐懼是對親密關係的一種恐懼,是指對建立愛戀關係的恐懼。對親密關係的更廣泛的恐懼涉及對其他種類的親密關係的沉默,例如當某人已經處於浪漫或非浪漫的關係中時。
  • 陝西特色早點油茶麻花,麻花軟到沒牙老人都能吃,一碗4元吃到飽
    麻花在中國是一種很常見的小吃,用麵團揉成彎曲的麻花,下鍋一炸,吃起來香酥可口,雖然口感比較硬,但卻是越嚼越香的,像在天津、山東等地就經常能看到賣麻花的小攤了。而在陝西西安的麻花就截然不同了,當地人都當成早餐來吃,而且麻花軟到沒牙老人也能吃,這就是油茶麻花了。
  • 油茶麻花,陝西人吃了幾百年的早餐兼小吃,別具一番風味
    而且別的地方的油茶不一定會放麻花,我想我們陝西的油茶麻花最大的特色也許就是放了麻花而且酥軟可口。地道的陝西小吃油茶麻花怎麼做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陝西人靠的是延綿不斷的秦嶺山脈以及廣袤的秦川大地,種的是麥子,打出來的是麵粉而做出來的就成了各色各樣的陝西特色小吃了。
  • 油茶麻花終於C位出道!
    匠人、匠心、好手藝油茶不是油也不是茶,麻花不麻也沒有花。油茶和麻花,聽起來是毫不相干的兩種食材。可會吃的西安人神奇地將他們組合在一起,竟然成了街頭巷尾最有特色的早餐。麻花泡在油茶裡,待到綿軟後再開始吃,此時油香、面香和著嚼碎的芝麻、杏仁、黃豆、花生乾果的香味可一同把飢餓的感覺一掃而盡。聽老一輩的人說,只有真正掌握方法和配方的手藝人,才熬的出香濃的油茶,和的出筋道的面。
  • 西安傳統小吃油茶麻花六塊一碗,那一聲吆喝誰還記得
    油茶麻花是西安的傳統小吃,西安人最愛的早餐之一。以麵粉加杏仁,花椒粉,清油炒熟而成,很養人。坊上還有加牛骨髓的,那味道更是一流。這是油茶麻花必不可少的配料,煮熟的黃豆,杏仁還有花生米。記得小時候油茶麻花都是沿街叫賣的,現在想找個路邊攤還挺不容易。那一聲油茶麻花的吆喝聲,可是承載了多少人的回憶呢。油茶麻花營養豐富,果仁香氣濃鬱。劃重點:油茶很養人,你如果是個瘦子,想長肉的話多吃油茶沒錯的,那肉長的蹭蹭的。
  • 西安這家店牛了,讓大爺一周喝8次的油茶麻花,真的是暖心又暖胃
    油茶麻花,對西安人來說,不僅是一碗從小吃到大的早餐,更是每個西安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惦記在心裡的鄉味。熱乎乎的油茶像極了西安人的熱情,而筋道有嚼勁的麻花又能代表西安人的韌勁兒。一碗油茶麻花,見證了西安幾十年城市發展的變遷,也替我們留下了最淳樸,最原始的西安記憶。
  • 老西安人私藏的油茶麻花Top8,這才是老陝記憶裡的味道
    這裡的油茶是鹹口的,有杏仁碎和花生,最上面的麻花可自選軟硬。如果是年輕人,力薦要硬一點的,再配上脆脆的酥渣兒喝下,暖胃暖心。配上擀出香味兒的芝麻,撒上點兒煮到軟的黃豆、花生米和麻葉,最後再加一根麻花,這就是老陝小時候的味道。不過這家店太火了,一般早上十點半就賣完了,要吃就趁早。/地址:五星街24號老米家圪墶油茶 西安獨一份的圪墶油茶,而且是全西安唯一一家粉色油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