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凜冽的冬天,不用外出走動,坐在辦公室裡通過手機就能管好整個養殖場的工作;草莓種在頭頂,不僅摘得方便,產量還是普通草莓的6倍……圍繞發展都市現代農業這一根本方向,廣州突出高科技、集約化、全鏈條、大品牌,著力打造全省現代農業的示範樣板。目前,廣州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主要產業全覆蓋,有不少已成為市民休閒觀光的好去處。
動動手機就能餵一大池子魚
「這裡的養殖特點之一是高產,一個150平方米的池子,飼養量相當於10畝的土塘。」廣州南沙漁業產業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家星告訴記者,在產業園裡的一家企業,採用了魚菜共生、推水養殖等養殖模式。其中魚菜共生模式,無土栽培的蔬菜,是養魚所用池水的淨化工具之一,而帶著魚糞等養料的池水,又給蔬菜提供了充足養分。這兩種模式養出來的魚,都經過「瘦身階段」,質量更高,口感更佳。
記者看到,這裡採取機械化操作,一個人坐在工作室裡,就能監控所有環節的情況。養殖者動動手指頭滑手機,投料機器便可噴出飼料,引來魚群追逐。
據介紹,「南沙漁業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面積3.9萬畝,總投資達到2.27億元。南沙區將依託現有連片優質魚塘、溼地公園、漁港等資源,通過引進優質養殖企業、先進養殖模式、優質品種等方式,把南沙漁業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為健康漁業養殖示範引領區、聯農帶農產業興旺示範區、漁業加工流通集散中心、嶺南水鄉「漁」文化傳承基地。
廣州本地種的葡萄甜到入心
街坊們是否都吃過一種叫「陽光玫瑰」的葡萄,其實這種葡萄在廣州就有種植。在增城區石灘鎮下圍村花果小鎮葡萄文化產業園,園區已流轉783畝農用地建成一期陽光玫瑰葡萄產業園。通過對全部土壤深度改良整合,優化提升原有灌溉系統,建設水肥一體化自動控制灌溉系統,提升土地利益率和抗氣象災害能力,園區土地綜合利用率高達90%,達到國內葡萄種植產業的最高標準。項目投產後預計年產值達3800萬元/年,可帶動1500人就業,帶動周邊農民收入約6萬元/年/人,有效地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園區即將進入首期收穫期,預計明年豐產期畝產可達2000千克,全園可收穫100多萬千克陽光玫瑰葡萄。廣州花果小鎮農業生態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經理黃如北告訴記者,通過技術控制,這裡出產的葡萄可以在春節前上市,搶佔市場份額,而且到上市時甜度剛剛好。那時全國範圍內很少有葡萄上市,廣州本地的陽光玫瑰將獨領風騷。記者現場品嘗了剛摘的葡萄,雖然沒到成熟期,果子已甜得像蜜糖一般。
接下來,園區還建設葡萄文化科普基地及研發中心,建設葡萄文化走廊和植入農業休閒觀光等鄉村旅遊元素,打造集科普示範、體驗手摘、旅遊休閒、創意創新、農業康養、新鮮配送等一體化農業產業園。「到時大約10公裡的道路兩旁,都種上五顏六色的各種葡萄,品種達數十種,觀光效果更好。」黃如北對記者說。
現代農業產業園主要涉農區全覆蓋
記者從廣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近年來,廣州市緊緊圍繞鄉村產業振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抓好「米袋子」「菜籃子」工程基礎上,以保障農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和帶動農民增收為重點,著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建設,不斷加快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步伐。立足蔬菜、水果、漁業、花卉、生豬、禽蛋等優勢產業,廣州獲批創建15個「高科技、集約化、全鏈條、大品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主要產業、主要涉農區全覆蓋。
和一些著重於農業生產的產業園不同,位於花都馬嶺的觀花植物園是一個以觀花植物引育及生產為核心,以科創教育及生態休閒為特色的萬國花卉博覽大觀園。這裡計劃引入至少3000個花卉品種,打造省級觀花植物種質資源庫,同時打造10個園區,包括萬國主題花園,包括三角梅花園、林下花園、日本櫻花園、南國布查特花園、中國茶園、中國中藥文化園、熱帶姜花園、義大利臺地花園、叢林生態園和荷蘭庫肯霍夫花園,展現各種不同花卉的風採。目前在首期「嶺山紅」三角梅花園建設工地上,已經可以看到許多不同顏色的三角梅,馬嶺觀花植物園常務副總經理鄧家聰告訴記者,他們爭取明年國慶期間開園,打造奇石麗水、繁花似錦的花卉之都。
同樣具備觀光休閒功能的是綠沃川廣州總部基地,這裡的特色是草莓採摘,而且是「懸空」的草莓。記者看到,這裡的草莓都被繩索提拉離地,整整齊齊地凌空種植,並且不是種在土壤裡,而是種在特製基質上,自動定點定量添加水和營養液。這樣一來,場地除了種植,還可以充分利用來開展其他各項活動。據介紹,這裡的草莓栽培床通過遙控技術控制可上下移動,根據採摘高度自動升降,既能體現草莓立體栽培的空中花園的視覺效果,又便於平時的生產管理,同時也方便不同身高的人群採摘。廣州綠沃川高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歡歡告訴記者,這裡的草莓年畝產量可達5-8噸,是普通土地栽培草莓的3-6倍。
記者了解到,廣州從產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利用先進理念、領先技術、標準化設施打造一批現代化規模種養基地。今年前三季度,廣州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31.5億元,同比增長6.6%,創近18年來最高增速。接下來,廣州還將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和重點項目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發展符合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相融合的都市農業,為「菜籃子」提供保障,也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觀光休閒、旅遊休閒的好去處。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葉卡斯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葉卡斯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