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草莓、手機養魚,廣州打造符合國際一流灣區的都市農業

2020-12-24 騰訊網

寒風凜冽的冬天,不用外出走動,坐在辦公室裡通過手機就能管好整個養殖場的工作;草莓種在頭頂,不僅摘得方便,產量還是普通草莓的6倍……圍繞發展都市現代農業這一根本方向,廣州突出高科技、集約化、全鏈條、大品牌,著力打造全省現代農業的示範樣板。目前,廣州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主要產業全覆蓋,有不少已成為市民休閒觀光的好去處。

動動手機就能餵一大池子魚

「這裡的養殖特點之一是高產,一個150平方米的池子,飼養量相當於10畝的土塘。」廣州南沙漁業產業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家星告訴記者,在產業園裡的一家企業,採用了魚菜共生、推水養殖等養殖模式。其中魚菜共生模式,無土栽培的蔬菜,是養魚所用池水的淨化工具之一,而帶著魚糞等養料的池水,又給蔬菜提供了充足養分。這兩種模式養出來的魚,都經過「瘦身階段」,質量更高,口感更佳。

記者看到,這裡採取機械化操作,一個人坐在工作室裡,就能監控所有環節的情況。養殖者動動手指頭滑手機,投料機器便可噴出飼料,引來魚群追逐。

據介紹,「南沙漁業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面積3.9萬畝,總投資達到2.27億元。南沙區將依託現有連片優質魚塘、溼地公園、漁港等資源,通過引進優質養殖企業、先進養殖模式、優質品種等方式,把南沙漁業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為健康漁業養殖示範引領區、聯農帶農產業興旺示範區、漁業加工流通集散中心、嶺南水鄉「漁」文化傳承基地。

廣州本地種的葡萄甜到入心

街坊們是否都吃過一種叫「陽光玫瑰」的葡萄,其實這種葡萄在廣州就有種植。在增城區石灘鎮下圍村花果小鎮葡萄文化產業園,園區已流轉783畝農用地建成一期陽光玫瑰葡萄產業園。通過對全部土壤深度改良整合,優化提升原有灌溉系統,建設水肥一體化自動控制灌溉系統,提升土地利益率和抗氣象災害能力,園區土地綜合利用率高達90%,達到國內葡萄種植產業的最高標準。項目投產後預計年產值達3800萬元/年,可帶動1500人就業,帶動周邊農民收入約6萬元/年/人,有效地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園區即將進入首期收穫期,預計明年豐產期畝產可達2000千克,全園可收穫100多萬千克陽光玫瑰葡萄。廣州花果小鎮農業生態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經理黃如北告訴記者,通過技術控制,這裡出產的葡萄可以在春節前上市,搶佔市場份額,而且到上市時甜度剛剛好。那時全國範圍內很少有葡萄上市,廣州本地的陽光玫瑰將獨領風騷。記者現場品嘗了剛摘的葡萄,雖然沒到成熟期,果子已甜得像蜜糖一般。

接下來,園區還建設葡萄文化科普基地及研發中心,建設葡萄文化走廊和植入農業休閒觀光等鄉村旅遊元素,打造集科普示範、體驗手摘、旅遊休閒、創意創新、農業康養、新鮮配送等一體化農業產業園。「到時大約10公裡的道路兩旁,都種上五顏六色的各種葡萄,品種達數十種,觀光效果更好。」黃如北對記者說。

現代農業產業園主要涉農區全覆蓋

記者從廣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近年來,廣州市緊緊圍繞鄉村產業振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抓好「米袋子」「菜籃子」工程基礎上,以保障農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和帶動農民增收為重點,著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建設,不斷加快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步伐。立足蔬菜、水果、漁業、花卉、生豬、禽蛋等優勢產業,廣州獲批創建15個「高科技、集約化、全鏈條、大品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主要產業、主要涉農區全覆蓋。

和一些著重於農業生產的產業園不同,位於花都馬嶺的觀花植物園是一個以觀花植物引育及生產為核心,以科創教育及生態休閒為特色的萬國花卉博覽大觀園。這裡計劃引入至少3000個花卉品種,打造省級觀花植物種質資源庫,同時打造10個園區,包括萬國主題花園,包括三角梅花園、林下花園、日本櫻花園、南國布查特花園、中國茶園、中國中藥文化園、熱帶姜花園、義大利臺地花園、叢林生態園和荷蘭庫肯霍夫花園,展現各種不同花卉的風採。目前在首期「嶺山紅」三角梅花園建設工地上,已經可以看到許多不同顏色的三角梅,馬嶺觀花植物園常務副總經理鄧家聰告訴記者,他們爭取明年國慶期間開園,打造奇石麗水、繁花似錦的花卉之都。

同樣具備觀光休閒功能的是綠沃川廣州總部基地,這裡的特色是草莓採摘,而且是「懸空」的草莓。記者看到,這裡的草莓都被繩索提拉離地,整整齊齊地凌空種植,並且不是種在土壤裡,而是種在特製基質上,自動定點定量添加水和營養液。這樣一來,場地除了種植,還可以充分利用來開展其他各項活動。據介紹,這裡的草莓栽培床通過遙控技術控制可上下移動,根據採摘高度自動升降,既能體現草莓立體栽培的空中花園的視覺效果,又便於平時的生產管理,同時也方便不同身高的人群採摘。廣州綠沃川高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歡歡告訴記者,這裡的草莓年畝產量可達5-8噸,是普通土地栽培草莓的3-6倍。

記者了解到,廣州從產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利用先進理念、領先技術、標準化設施打造一批現代化規模種養基地。今年前三季度,廣州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31.5億元,同比增長6.6%,創近18年來最高增速。接下來,廣州還將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和重點項目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發展符合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相融合的都市農業,為「菜籃子」提供保障,也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觀光休閒、旅遊休閒的好去處。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葉卡斯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葉卡斯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看廣州怎樣以高科技賦能都市現代農業-新快網-新快報官方網站(明天...
    自動化蔬菜工廠,空中種草莓,冬季摘葡萄…… 在寸土寸金的廣州,如何發展都市現代農業、打造優質農產品呢?12月14日-15日,新快報記者實地走訪了廣州市南沙區、增城區、花都區的高新種養基地、都市現代農業產業園,自動化蔬菜工廠、空中草莓、冬季葡萄、魚菜共生、大屏養魚……一個個新穎的農業種養場景,給出了答案。
  • 廣東東莞:融通金融「血脈」 打造「灣區都市」
    第八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簡稱「金交會」)召開前夕,在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指導下,金交會媒體團走進東莞調研採訪,深入探尋東莞市推進金融創新發展的主要經驗及成果。  同時,在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統一部署下,人行東莞中支聯合市銀保監分局、金融工作局、工信局於2019年3月啟動「訪百萬企業 助實體經濟」專項行動,爭取用10個月左右時間,組織30餘家銀行機構走訪全市超過23萬家暫無銀行授信的民營和小微企業,力求通過走訪了解企業融資需求,提供金融服務,助力企業發展。
  • 廣州日報數字報-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 以數字賦能鄉村振興
    昨日,第十一屆廣東現代農業(線上)博覽會暨2020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農產品採購商峰會,以「灣區品質 數字賦能」為主題,全面創新舉辦形式,全力打造線上「廣東農博會」,全面運用數字營銷,全力推動廣東農業貿易高質量發展。
  • 廣州從化溫泉打造灣區生態價值創新谷
    廣州從化溫泉打造灣區生態價值創新谷 2021-01-15 21:32: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姜雨薇 責任編輯:姜雨薇
  • 廣州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加快 建立農業示範區92個
    原標題:廣州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加快 建立農業示範區92個   廣州市農業農村局15日稱,近年來,廣州在抓好「米袋子」「菜籃子」工程基礎上,以保障
  • 2019北京農業嘉年華開幕 專門打造微型「草莓世界」
    活動專門打造微型「草莓世界」  北京農業嘉年華已經舉辦至第七屆,主辦方表示,每年都會對都市型現代農業的實現形式、發展方式及運作模式進行不斷探索,比如今年打造了190餘個創意農業景觀,匯集農業優新特品種800餘個,在觀眾參觀的同時穿插科普環節。
  • 梁維東接受南方日報專訪:加快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
    近日,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梁維東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東莞將全面準確把握總書記賦予廣東總定位總目標蘊含的實踐要求,踐行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推進「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建設,努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名片,在全省實現總定位總目標進程中體現東莞擔當、
  • 靖安縣長嚴旭輝:打造一流的國際旅遊目的地
    靖安縣長嚴旭輝:打造一流的國際旅遊目的地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6年11月23日14:56 圍繞發展全域型複合型旅遊,打造一流的國際旅遊目的地,靖安縣將主動跳出傳統旅遊謀劃現代旅遊、跳出小旅遊謀劃大旅遊。 堅定走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的發展道路 靖安縣屬長江中遊城市群、南昌大都市區、昌銅高速生態經濟帶三大規劃區內。
  • 灣區高校頻登世界級大學排行榜
    灣區高校集群將會為粵港澳大灣區形成高科技產業集群、打造世界級城市圈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基礎。灣區高校頻上排行榜近日發布的「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顯示,廣東12所高校入選,中山大學排名中國內地高校第7—13名,躋身內地高校第一梯隊;華南理工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位列內地高校前50位;廣東工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進步明顯;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廣州大學、汕頭大學也榜上有名。
  • 卡爾斯草莓莊園:如何成長為農業版「迪士尼」?
    田園綜合體,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劃重點: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現代農業,是對農事生產方式的升級或者提格;休閒旅遊,要有農業旅遊的特點;田園社區,則是人居環境和自然環境的高度融合。
  • 加快轉型升級 廣州都市現代農業實現跨越發展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廣州以「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行為」建設模式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建設。通過向國內外市場輸送豐富優質農產品,推動廣州打造成為全國優質農產品加工進出口的集散地,實現惠民惠商最大化,力爭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成為在全國有競爭力的民心工程。
  • 花都赤坭建設鄉村振興示範鎮,打造嶺南盆景小鎮
    這是記者在廣州綠沃川高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沃川公司)見到的一幕。綠沃川公司是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政府引進的一家公司,也是赤坭鎮推進城鄉融合全面發展的縮影。2020年上半年,赤坭鎮農業總產值7.787億元,增幅達到7.10%,規模和增速均居花都各街鎮第一。
  • 廣州這個區迎來59個重磅項目!
    這些項目包含:南沙國際金融島、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廣州期貨交易所、國際風險投資中心、航運保險要素交易平臺、資本市場服務基地、「一帶一路」及企業「走出去」綜合金融服務基地。它的建設將展現廣州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的宏偉藍圖和堅定決心。當天,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建設項目正式動工。這裡將依託國家大科學裝置,打造海洋科學前沿基礎部、海洋高新技術部、海洋大科學平臺部和海洋產業孵化部。
  • 廣州國際醫藥港打造超千億級大健康產業聚集平臺!
    廣州國際醫藥港位於廣州荔灣白鵝潭沿江總部經濟帶,佔地1000多畝,總投資300多億元,由中國日化龍頭立白集團控股主導建設,是實現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戰略、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是廣東省「建設中醫藥強省」重點項目,將打造面向全球的超千億級大健康產業聚集平臺
  • 南京溧水打造草莓產業發展樣本 建設示範區
    打造草莓產業發展溧水樣本   未來3-5年增加草莓面積3-5萬畝,建設一流草莓種苗供應基地,草莓單品產業規模達30億元以上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近在咫尺,溧水的草莓只需4小時即可從產區到達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周邊範圍內有40多個大中型城市,草莓銷售市場廣闊。
  • 廣州大學加速創建一流創新型都市大學!
    7月19日,系列報導推出廣州大學篇《廣州大學加速創建一流創新型都市大學 培養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人才》。"數讀"廣州大學——U.S.News2020世界大學排名第928位,中國內地高校第82位。學科發展推動專業建設,一流專業培育一流人才。作為全國進步最快高校之一,廣州大學如何夯實人才培養基石?校長魏明海說,學校正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和廣州未來都市的發展,培養"德才兼備、家國情懷、視野開闊,愛體育、懂藝術,能力發展性強",具有廣大底色的創新人才,努力打造有品質的大學教育。
  • 走進北京房山區—都市現代農業生態谷聚焦
    房山區政府與中糧集團合作,在核心區共同打造「世界現代農業都匯」項目。項目區初步設計世界級水平的全產業鏈加工區、現代農業休閒旅遊區、世界級商務區、獨具特色的生態莊園區、全服務鏈的陽光家園、中糧產品展示區和國家級綠色健康食品認證中心,努力打造田園牧歌式的、智能型的、全球型的悅活之城。
  • 爭創國家級,打造特色草莓小鎮,實現「雙百億」提升!
    創建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長豐草莓產業發展優勢為依託,以籌備全國都市農業現場會為契機,以推進長豐北部(綠色草莓)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多措並舉,真抓實幹,努力創新,全面提升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和科技水平,打造高起點、高標準的都市農業樣板區和鄉村產業興旺示範區,規劃建設獨具魅力的特色草莓小鎮,實現長豐草莓產業
  • 「海交會」開幕首次打造《灣區論壇》!為海內外人才提供廣闊舞臺
    備受關注的是,今年海交會首次打造系列品牌節目《灣區論壇》,以「歸·創」為主題,聚焦留學人員關注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全球人才發展路徑、科技創新趨勢、大灣區招才引智政策等,展開了有深度、有力度、有溫度的對話,思想碰撞、精彩迭出。
  • 第十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暨2019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農產品採購商...
    12月1日,一場高品質農業盛會和國際農產品採購商峰會將盛勢舉行。11月21日,第十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暨2019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農產品採購商峰會(以下稱「農博會」)在廣州舉行新聞發布會。農博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本屆農博會的創新點和看點。 據悉,第十屆農博會將於2019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