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灌注成像(PWI),MR彌散成像(DWI)及fMRI 基本概念

2021-02-13 醫學影像服務中心


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

醫學影像服務中心作為國內首家開通醫學影像系列自動學習功能的微信平臺,目前上線有數百例影像典型徵象、數百例影像病例、影像解剖、影像講座、國外精品講座、影像醫事以及三基考試、上崗證考試等內容。

動動手指即可享受知識大餐,熱愛學習的同行朋友們快來加入我們吧。

加入方式:微信公眾號內輸入醫學影像服務中心,或者點擊上面藍字,即可免費關注。

投稿郵箱:yxfw8436@163.com版主微信號:yxyxfwzx

MR灌注成像(PWI)
動態磁敏感增強灌注成像(DSCPWI)是最先用於腦部,多採用EPI序列、掃描10層~13層,每層20幅~40幅圖像。順磁性對比劑高壓注射後,以2ml/s或更快速率,對10層~13層,反覆成像,觀察對比劑通過組織信號變化情況,在T2WI中,對比劑通過時,組織信號強度下降,而對比劑通過後,信號會部分恢復。忽略T1效應,則T2WI的信號強度變化率與局部對比劑濃度成正比,與腦血溶量成正比。連續測量,產生時間一信號強度曲線,分析曲線、對每個像素積分運算得到rcBV、rcBF、MTT、TTP圖、DSCPWI臨床應用,PWI早期發現急性腦缺血灶,觀察血管形態和血管化程度評價顱內腫瘤的不同類型。PWI可早期發現心肌缺血,還可評價肺功能和肺栓塞、肺氣腫。


MR彌散成像(DWI)
DWI是在常規MRI序列的基礎上,在x、y、z軸三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施加彌散敏感梯度,從而獲得反映體內水分子彌散運動狀況的MR圖像。所謂彌散敏感梯度是在常規序列中加入兩個巨大的對稱的梯度脈衝。在DWI中以表觀彌散係數(ADC)描述組織中水分子彌散的快慢,並可得到ADC圖。將每一像素的ADC值進行對數運算後即可得到DWI圖。彌散張量成像(DTI)是在DWI的基礎上,在6個~55個線方向上施加彌散敏感梯度而獲得圖像。DTI主要參數為平均彌散率(DCavg),各向異性包括FA、RA、VR,還可分別建立FA、RA、VR圖。DWI的臨床應用是缺血性腦梗死的早期診斷,常規MRI為陰性,而DWI上可表現為高信號。DTI的臨床應用,動態顯示並監測腦白質的生理演變過程,三維顯示大腦半球白質纖維束的走行和分布、避免術中纖維束損傷。


MR功能成像(fMRI)
脫氧血紅蛋白主要縮短T2馳豫時間,引起T2加權像信號減低,當腦活動區域靜脈血氧合血紅蛋白增加,脫氧血紅蛋白濃度相對減低時,導致T2時間延長,在T2WI上信號增強。所以腦功能成像時,活動區T2WI上表現為高信號。fMRI成像需要高場強結合高梯度場及快速切換率的MR設備。fMRI掃描參數為,層厚5~8,矩陣64×64或128×128,TR 2 000 ms~6 000 ms,TE 40 ms~60 ms,可提供較強的T2加權。fMRI能對神經活動進行成像。fMRI檢查協助腦外科醫生制定手術計劃,避免術中損傷皮層。精神病學臨床應用正在研究。fMRI可用於評價腦卒中患者的中樞損害及功能重組情況,在指導康復中起重要作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查看所有歷史信息。

版權申明【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相關焦點

  • 【基礎理論】PWI成像原理與MR Standard算法
    在講解任何一種PWI算法之前,我們都需要了解PWI的成像原理,才能講清楚為什麼這些算法可以獲得CBV等半定量參數。只有水分子、部分氣體、脂溶性分子通過被動彌散方式,以及葡萄糖、胺基酸等代謝相關的小分子通過選擇性的分子通道可以進入腦組織。
  • MR成像原理圖解:基礎、成像序列參數及偽影
    採用圖解形式的簡易教學法,MR成像原理不再晦澀難懂!編輯寄語MR成像原理錯綜複雜,晦澀難懂,本書通過圖解的形式,採用簡易教學法,使得MR成像原理通俗易懂,尤其適合當今大數據背景下的學習模式。本書與傳統教程的區別,關鍵在於應用了來自臨床的圖像而不是方程,強調了基本知識對獲得高質量圖像的重要性。令許多初學者覺得很難理解的脈衝示意圖也包括在內。本書為第3版,在上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了改編和修訂,增加了可以提高圖像診斷的關鍵物理信息。
  • PPT+注釋 | 腦灌注成像(DSC)的臨床應用(1)--李潤濤
    今天晚上從腦灌注的概念、灌注參數的意義、腦梗塞前的灌注分期和缺血版暗帶四個方面做一介紹,最後簡單總結一下腦灌注成像從1980年開始,首先是CT灌注成像的概念,後來應用於腦腫瘤的CT灌注成像,最早灌注成像主要用於腦腫瘤的檢查,近些年來因為我國卒中中心的發展,灌注成像越來越多地應用於缺血性腦血管疾病
  • MR腦灰白質成像
    圖中還可以看出,MR圖像,顱骨是低信號(圖中暗色);而CT圖中中,顱骨是高密度(圖中白色)。脂肪組織在MR圖像上是高信號;而在CT中,脂肪組織是低密度,負的Hounsfield Unit。本期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種特殊的多反轉序列,也就是應用於頭顱中的雙反轉進行的腦灰質成像和腦白質成像。
  • 還學不會MR成像?這本好書不容錯過!
    、成像序列和參數,以及成像偽影等,結合臨床圖像,具有簡明實用、內容詳盡且新穎等特點,為學習MR成像原理的必備參考書。MR成像原理錯綜複雜,晦澀難懂,本書通過圖解的形式,採用簡易教學法,使得MR成像原理通俗易懂,尤其適合當今大數據背景下的學習模式。
  • 史上最強MR名詞解析表 「西門子篇」
    彌散成像:彌散成像的參數圖可通過測量彌散張量創建。它們可用於顯示腦部的各向異性彌散之類的特徵(示例:FA圖)。灌注成像:顯示灌注中的幹擾(示例:達峰時間圖(TTP))。CARE Bolus造影劑增強MRA:利用CARE Bolus,可在造影劑到達待檢查區域時儘可能快地測量k空間的中心。
  • 磁共振成像中的化學位移現象——基本概念
    在磁共振成像過程中化學位移現象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概念。其實,磁共振最早就是用來進行物質分子結構的化學分析,其所利用的原理就是化學位移現象。
  •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彌散張量成像(DTI)研究指南
    在此,本文作者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流程指南,涵蓋了彌散張量成像數據處理工作流的所有主要階段。本指南的目的是幫助新用戶解決分析中最關鍵的障礙,並進一步鼓勵使用DTI方法進行研究。背景介紹:彌散加權成像(DWI)是基於不同組織的水擴散速率不同的常規磁共振成像的變體。
  • 大腦的擴散磁共振成像—理論和概念
    由於其對病理引起的微結構變化的敏感性,它也被廣泛應用於人體內,尤其是腫瘤成像。最後,它還被用來研究肌肉纖維的排列,特別是心臟中的肌肉纖維,特別是心肌功能障礙。在本文中,作者對擴散磁共振的基本原理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然後對擴散磁共振在實際中的應用、後續的處理方法以及纖維追蹤、白質微結構檢測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有效梳理,是全面了解dMRI研究的佳作之一。
  • 彩色超聲成像和彩色都卜勒超聲成像有什麼不同?
    彩色超聲成像和彩色都卜勒超聲成像有什麼不同?           彩色都卜勒超聲成像一進入中國,就被簡稱為「彩超」,一直以來,中國的超聲醫生們都是將彩色超聲等同於彩色都卜勒超聲的,所以第一次看到這個問題的中國醫生們一臉懵懂,不知道題目在問什麼。     實際上,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 2019年我國磁共振成像(MRI)行業發展研究
    磁共振成像是一種較新的醫學成像技術,國際上從1982年才正式用於臨床。在近40年的時間裡,磁共振成像技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已與X線成像、超聲成像、核醫學成像並列構成影像學四大檢查手段。二、MRI特點及優勢磁共振成像的本質是利用人體內氫原子核的磁共振效應,因此對於腦、脊椎、腰椎、關節等含水量高的組織成像效果好。 它採用靜磁場和射頻磁場使人體組織成像,在成像過程中,既不用電子離輻射、也不用造影劑就可獲得高對比度的清晰圖像。
  • 空氣成像不再是未來
    2015年,一家位於美國佛羅裡達的虛擬實境領域科技企業「魔幻飛躍」(Magic Leap),發布了一段演示其全息3D投影技術的概念視頻:一條巨鯨從體育館的正中縱躍而出,在木地板上激起滔天浪花,現場觀眾無不驚嘆連連。雖然事後有研究發現這一技術是假的,視頻是特效做出來的,但空氣成像概念開始走向人們的現實生活。
  • 頭顱MRI中不同序列DWI和ADC的區別
    彌散加權成像(DWI)是MR新近發展的一種成像技術,它對水分子的隨機運動(布朗運動)非常敏感。當水分子彌散正常時,其圖像顯示等信號改變。當水分子彌散受限制時,DWI上就會出現異常高信號。常規MRI檢查技術不能充分顯示缺血的範圍和嚴重程度,新發展的彌散加權成像(DWI)對急性期,特別是超急性期腦缺血的檢測表現出極大的優勢,為溶栓和神經保護提供了直觀、個體化的影像學信息。在腦梗塞的超急性期及急性期,病變區的病理變化是細胞毒性水腫,缺血區的含水量沒有變化,僅僅是細胞內外含水量發生了變化,常規MRI檢查往往無陽性表現。
  • 最新醫學成像技術 揭示出奇妙的人體構造(組圖)
    1.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腦圖像  一種描述大腦結構的新方法被稱為彌散張量成像(DTI)。這張圖便是醫療人員在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時,利用彌散張量成像技術製作出來的。像這樣的彌散張量成像圖(呈現方式與以前的圖像不同)可以揭示腦瘤如何影響神經細胞連接,引導醫療人員進行大腦手術。
  • Cells: 帕金森病白質和灰質的自由水成像
    所有受試者均獲得全腦彌散加權成像和T1加權像。使用自旋迴波平面成像獲得全腦彌散加權圖像2.3. Diffusion MRI Preprocessing所有來自64個不同軸向、矢狀和冠狀方向的彌散MRI數據均進行了可視化檢查。此外,所有數據集都沒有嚴重的偽影,如幾何畸變、信號丟失或塊體運動。
  • 呂發金:腦白質高信號磁共振成像研究進展
    與傳統擴散模型不同之處在於, 它是基於雙e指數模型且不需對比劑就可以同時獲得灌注和擴散信息[18]。常用參數有慢擴散係數(D)、偽擴散係數(D*)、灌注分數(f)。目前採用IVIM模型的WMH研究還很少,Sun等[19]對32例大腦存在WMH的患者進行IVIM成像掃描,同時評估這些患者的認知功能。
  • 關於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中文翻譯之討論
    這個問題其實也困擾我一些時間了,那就是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到底翻譯為擴散加權成像,還是彌散加權成像。其實國內已經有很多教授給出了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剛好本文也總結一下。
  • 成像光譜偏振技術
    為了使我國未來在此領域的理論研究、工程研製和應用方面居世界先進水平,同時考慮到目前國內外尚無系統性的成像光譜偏振技術方面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專著和教材,相關文獻也較少,作者認為很有必要編寫、出版一部成像光譜偏振技術方面的專著,為廣大科學技術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研究生及相關人員提供一幅成像光譜偏振技術的產生、發展、最新研究動態與前沿領域,以及基礎理論、基本原理、新型方案、工程研製、實驗和應用的畫卷
  • MR冠狀動脈造影的實際應用,高清圖譜詳解要點!
    ★ CMRA與MR電影成像、MRI灌注成像和晚期釓增強MR成像聯合,綜合評價CAD(圖7.5和圖7.6)。 ★ 全心CMRA可預測疑似CAD患者心臟不良事件的風險。
  • 光學實驗(平面鏡成像)
    2.彈力的特性3.彈力的表現形式4.彈力的應用5.拉力和推力6.摩擦力的概念7.影響摩擦力的因素8.摩擦力的應用(增大摩擦)9.摩擦力的應用(減小摩擦)(八)機械運動1.機械運動的概念2.機械運動的物理量(運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