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達興業集團9.5億超短融違約 旗下股債暴跌 尚存超43億債券未兌付

2020-12-25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蔡越坤開盤不到一小時,鴻達興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達興業集團」)控股鴻達興業股份有限公司(002002.ZH)股價觸及跌停板,報價3.42元/股。

與此同時,今日上市公司鴻達興業旗下「鴻達轉債」跌20%,盤中臨時停牌。復牌後繼續下跌。Wind數據顯示,截至10:30,鴻達轉債跌逾25%。

股債大跌之前,12月14日,上清所公告:「今日是鴻達興業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簡稱:20鴻達興業SCP001)的付息兌付日。截至今日日終,我公司仍未收到鴻達興業集團有限公司支付的付息兌付資金,暫無法代理發行人進行本期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

這意味著,20鴻達興業SCP001發生實質性違約。據悉,20鴻達興業SCP001發行金額為人民幣9.5億元,發行日為2020年3月7日,發行期限270天,到期日為2020年12月14日,信用評級機構為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

12月15日,記者致電20鴻達興業SCP001募集說明書上相關聯繫方式,截至發稿未獲接通。

除了20鴻達興業SCP001,根據Wind最新數據,鴻達興業集團債券存量規模為43.5億元,債券8隻。其中一年以內到期的規模超過25億元。

另外,鴻達興業集團計劃發行的一筆基礎規模3億元,發行上限為5億元的中期票據於2020年12月10日取消發行。鴻達興業表示,由於近期市場波動較大,本公司決定取消本期中期票據的發行,調整後的發行安排將另行公告。

據悉,鴻達興業集團前身為成立於2000年9月7日的廣東成禧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初始註冊資本500萬元,股東為潮陽市日用化工實業公司和鄭楚英,兩者分別持股80%和20%,公司於2012年6 月更名為現名。經過多次增資及股權變更後,截至2019年3月末,公司註冊資本為2.80億元,其中周奕豐、鄭楚英夫婦分別出資72%和28%。

該公司基本建立了包括上遊煤田、鹽硝礦、稀土等資源開發,中遊聚氯乙烯(PVC)等化工原料生產和下遊塑料製品生產及貿易、電子交易及倉儲物流服務等在內的產業體系,以化工生產及塑料加工、電子交易與倉儲物流、商業貿易及能源資源開發為四大支柱的業務體系。截至2019年3月末,公司納入合併範圍的一級公司共15家,除一級公司之外的孫公司共41家,合計56家。

根據募集說明書介紹,截至2019年9月末,發行人控股股東為周奕豐,持有公司72%的股權,另外的股東為鄭楚英,擁有公司28%的股權,周奕豐與鄭楚英為夫妻關係。

據悉,周奕豐,是發行人的實際控制人。周奕豐先生,生於1969年,無境外永久居留權,華南理工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研究生、澳門公開大學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現任鴻達興業集團董事長、鴻達興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廣東塑料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內蒙古烏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潮商會會長。

相關焦點

  • 鴻達興業集團10億債務違約,百億潮汕富豪爆發債務危機
    近年來,由於化工行業不景氣,鴻達興業集團盈利能力下滑、償債壓力大,資產流動性弱,今年再疊加疫情影響,債務危機一觸即發。01債務違約12月14日,上清所公告稱,截至日終仍未收到鴻達興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達興業集團」)旗下「20鴻達興業SCP001」的付息兌付資金,暫無法代理發行人進行本期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
  • 集團債券違約風波拖累 鴻達轉債大跌20%
    ⊙記者 孫忠 ○編輯 黃蕾   受集團債券違約風波影響,鴻達興業正股與轉債昨日雙雙大跌。其中,鴻達轉債昨日跌幅觸及20%的熔斷「紅線」。  12月14日晚間,上海清算所發布公告稱,截至當日日終,並未收到鴻達興業集團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代碼:012000912,簡稱:20鴻達興業SCP001)的付息兌付資金。  儘管是大股東發行的債券觸發違約,但在市場情緒影響下,鴻達興業正股與轉債昨日開盤即低開。其中,鴻達轉債低開4%,不久跌幅便擴大至20%,觸發跌停熔斷。
  • 鴻達興業集團未如期足額償付10億超短融本息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6日電 (羅琨 實習生 餘妍辰)近日,鴻達興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鴻達興業集團)發布公告表示,2020年發行的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下稱「20鴻達興業SCP001」)未如期償付10億本息。
  • 鴻達興業9.5億元逾期債券申請註銷 與12位債券持有人籤訂協議
    鴻達興業集團於今年3月發行,規模9.5億元,票息7%,本應於12月14日到期兌付本息。與此同時,前一天剛暴跌21.90%鴻達轉債則表現趨穩,收盤時漲幅為1.33%。   鴻達興業集團一位高層人士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債券違約被視為一次技術性失誤。
  • 可轉債持有者如何預先判斷母公司信用違約?
    連債券都付不起了,股票那就更沒戲了。2020年12月14日,鴻達興業集團超短融「20鴻達SCP001」未按時付息,引發了鴻達轉債128085的信用擔憂,第二天12月15日可轉債開盤,直接從14號的105.9跌到最低76元。跌幅一度超過25%,並且觸及下跌熔斷。
  • 265億交叉違約追趕永煤和豫能化!這一次能否過關?
    上述兩隻債券本應於11月23日到期兌付,但永煤控股表示:「受疫情衝擊企業經營承壓、債券市場融資困難等多重因素影響,流動性出現問題」,未能按時足額兌付本息。永煤是河南省國有大型煤炭企業,控股股東為豫能化,永煤資產佔豫能化的六成。11月10日永煤旗下「20永煤SCP003」違約後,母公司豫能化也受到外界關注。
  • 千億資產國企違約震驚債券圈!看看哪些基金、券商資管不幸踩雷...
    ,接連大跌;  紫光集團存續債跌勢更甚,個債盤中兩次跌停;寧遠高、雲城投跌勢不減。  11月13日早間,紫光集團3隻存續債「19紫光01」、「19紫光02」、「18紫光04」均漲超20%,被臨時停牌。  截至9月30日,永煤控股帳上的貨幣資金還高達469.68億元。這導致永城煤電兩隻存續債均大跌超90%,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存續債大跌超86%。
  • 流動性緊張,紫光集團境內外債券同日違約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周遠方)大規模投資併購讓紫光集團保持行業領先的同時,也讓其承受著嚴重的流動性壓力。 12月10日晚間,紫光集團發布公告,因該公司流動資金緊張,未能按照約定籌措「18紫光04」債券足額兌付付息資金,無法按期足額兌付付息。 同日,「紫光系」境外美元債也出現違約。
  • 華晨債務首違約 華泰資管踩雷
    受債券違約事件影響,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資管」)旗下債基華泰紫金豐利淨值單日下跌逾6%。值得注意的是,華晨系債券並未出現在上述基金的二季報中,這意味著相關買入行為或發生在華晨集團危機頻發的下半年。華泰資管「接飛刀」?
  • 西部利得15億專戶兌付難 國內首例交換債違約或有轉機
    10月27日,飛馬國際(002210.SZ)發布公告,控股股東飛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馬投資」)發行的2016年非公開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以下簡稱「16飛投」)第四期未能如期償付應付利息及相關回售款項。至此,「16飛投」共計4期可交換債全部違約。這也是國內首例交換債違約案例。
  • 「廣州大型集團」被列入觀察名單,百億潮汕富豪陷入資金鍊困局
    《小債看市》統計,目前鴻達興業集團存續債券9隻,存續規模52.96億元,加權發債成本6.82%,其中將有35.5億債券於一年內到期,其短期面臨較大集中兌付壓力。截至今年6月末,鴻達興業集團與一致行動人合計質押鴻達興業8.5億股,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的87.66%,可以看出股權質押率較高。
  • 凱迪生態旗下「股債雙殺」 公募、券商等機構被套
    近日,26日起,對旗下基金持有的「11凱迪MTN1」債券進行估值調整,調整後的估值價格為45.70元/張。截至11月28日收盤,*ST凱迪(000939)收報1.21元,自今年復牌以來股價下跌74.47%。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5月7日,「11凱迪MTN1」未能兌付本息,構成實質性違約,違約本息高達6.98億元。
  • 債券違約已經過千億!華泰資管旗下債基連續踩雷!2020年:又是活久見...
    21世紀經濟報導 21金融圈記者:葉麥穗 編輯:馬春園年內債券違約已經過千億。21金融圈根據同花順統計,截至11月5日,今年以來已經有49家企業,112隻債券違約,違約規模1080.05億元。「15天房PPN001」是單只違約規模最大的債券,達到33.37億,違約規模超過30億的債券有5隻。
  • 3億債務違約發酵:銀億股份賣股求生|債券|股權|中弘股份|債轉股...
    紓緩債務風險2018年年底,銀億股份發生3億債務違約,增加了投資人對其還債能力的擔憂。出於資金安全考慮,投資人迅速做出加速兌付債券的要求。而近期銀億股份陷入的違約危機,恰恰是因投資人提前贖回所引發。去年12月24日晚銀億股份披露,公司名為「15銀億01」的債券未能如期足額兌付,涉及金額約3億元。
  • 華晨債券持有人詰問:AAA級國企債券,竟能如此處心積慮、惡意違約!?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楊百會 姚坤債券違約12天後,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於11月4日,針對「17華汽05」債券發布公告,稱「因公司資金緊張,未能按時兌付債券本息」,正式承認債券違約。違約未兌付的金額達10億元。目前為止,華晨集團存續的債券還有172億。
  • 華晨集團從違約走向破產重整 投資者強烈質疑「逃廢債...
    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這標誌著華晨集團將進入破產重整程序。而在10月23日,華晨集團旗下的「17華汽05」債券出現違約。據記者了解,華晨集團違約後,多位債權人質疑其「逃廢債」,並曾向多個監管部門投訴。11月20日,證監會表示,華晨集團有關債券違約,引起市場關注。
  • 華泰紫金債基踩雷華晨債,純債基金現清盤潮
    不僅如此,經過一個交易日的暴跌之後,前期浮盈全線回吐,一覺回到解放前,兩隻債基成立以來的總回報分別為-2.83%和-3.27%。公開資料顯示,配備了阮毅、楊義山、陳晨這3名基金經理的華泰紫金豐利中短債成立於2019年8月29日。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其A/C份額資產淨值分別達16.9億元和35.9億元,合計高達52.8億元。
  • 「原創」新光集團債券連續違約無法還款 百億尚未兌付債券窟窿難填
    【財聯社】(記者 李博雅)今年中秋過後首個工作日,新光集團兩隻債券同時暴雷,分別為「17新光控股CP001」和「15新光01」,合計涉及金額約12億元。 近日,「15新光02」被加速到期,「17新光控股CP002」也發布了兌付風險報告。
  • 訴訟本金超13億!民生加銀深陷信用債違約泥淖,旗下12個專戶中招
    就在前一個交易日,民生加銀信用雙利債單位淨值從1月4日的1.755元暴跌至1月5日的1.718元,單日淨值跌幅高達2.1%。民生加銀信用雙利債也成為了新年開市以來首隻「踩雷」的債基,基金淨值大幅回撤。就在同一天,民生加銀還輕掃淡寫的披露了另一則訴訟進展公告。具體事項為,公司代表該基金對華安集團提起訴訟,於2020年11月23日收到終審判決文書。
  • 海航公募債「強行延期」餘震:凱撒旅業債券暴跌四成,易生金服曾欲...
    直至19年9月,凱撒旅業公告,第一大股東海航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因股權質押違約,部分被動減持,導致第一大股東變更為創始團隊凱撒世嘉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約佔總股本的28.98%;海航旅遊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約佔總股本的28.73%,成第二大股東。海航系曾意欲將旗下核心金融平臺易生金服裝入凱撒旅業,曲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