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大班就開始「搶跑」 為了學習丟掉快樂好嗎?

2020-12-25 央視網

剛上大班就開始「搶跑」 為了學習丟掉快樂好嗎?

原標題:

  今年8月份,銳銳就要升到幼兒園大班,這個問題讓銳銳媽十分焦慮。同班的家長中,有的已經為孩子報名類似的幼小銜接班,有的則在不斷考察。

  放學時的幼兒園門前,各種幼小銜接班工作人員已經用玩具吸引小朋友,開始「搶人」。

  每年六七月份,有不少上幼兒園的孩子在中班結束時都提前「畢業」,進入各種培訓機構開始為期一年的「幼小銜接」培訓。是沉住氣繼續讓自己的孩子無憂無慮地在幼兒園裡度過一年,還是進入幼小銜接班成為「預備小學生」,銳銳媽已經坐不住了。與銳銳媽一樣,一些家長已經在去年這個時間讓孩子登上了幼小銜接的快車,在機構度過了近一年時間。

  調查

  三個中班升到大班就剩兩個了

  五歲半的銳銳8月份就要上幼兒園大班,銳銳媽也在上與不上的煎熬中度日。

  「周圍很多家長都說,不上幼小銜接,孩子到了小學跟不上。」越來越多的「過來人」的感受,讓銳銳媽坐立不安。

  銳銳所在的班級中有21個孩子,已經明確上幼小銜接班的共有6人,更多的家長是像銳銳媽一樣搖擺不定。「我也在家周圍開始關注這樣的機構,『跟不上』、『遭罪』這樣的詞彙真的讓我坐不住。」

  幼兒園也似乎感覺到了中班家長的焦慮與異動,不久前銳銳媽接到了幼兒園的通知,將組織現在的大班孩子為中班家長展示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

  在活動室中,中班家長坐在靠窗的地方,看著大班孩子們的學習成果展示。識字、拼音、加減法、英語單詞與對話……每堂課二十分鐘的展示中,孩子們表現得十分踴躍,不時地偷瞄活動室中的中班家長。

  展示活動後,幼兒園園長告訴中班家長,幼兒園會針對孩子即將上小學的現狀,從教學與作息方面都進行調整,目的是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其實目的很明確,因為幼兒園中已經有一些孩子明確去上學前班,為了防止生源流失過多,幼兒園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家長,在幼兒園同樣可以提前學到一些知識。」

  接送孩子時,家長聚到一起後,聊天的內容也常常圍繞著是否要繼續上大班。此前並未過於關注的銳銳媽,也在聊天中一次次接受著家長們的「教育」。

  一名幼教教師表示,從中班升大班時,許多幼兒園都會出現生源流失的情況,一些孩子選擇提前「畢業」,進入學前班學習小學內容,園方也會因此提前統計,合併班型進行上課。「有時中班時還是三個班,到了大班都湊不夠兩個班。」

  焦慮

  提前5個月報名學前班

  「你考慮孩子上幼小銜接班的事兒了嗎?」中班剛上了兩個月時間,在與一名家長聊天時,這句話讓紫嫣媽很是「錯愕」。在她看來,就算考慮也為時尚早。

  「各種聲音給家長好多壓力,說什麼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本想給孩子一個快樂輕鬆童年的紫嫣媽有些動搖。在她看來,大多數家長要在權衡孩子的發展和外部環境的壓力之間做出選擇,成為一個矛盾體。「有人覺著孩子必須得學知識,就上幼小銜接。有人希望孩子更加快樂,就選擇不上這種班。但是很多想法被外部環境改變著。」

  在與多名家長聊天后發現,一些中班家長都在考慮這件事,紫嫣媽也開始焦慮起來。

  紫嫣媽開始向「前輩們」討經驗。她好友的女兒在今年上小學,選擇從幼兒園提前畢業。「周圍的人最少也讓孩子在上小學前在機構上兩三個月的幼小銜接班,很多家長都是選擇上一年。」聽到這些,紫嫣媽開始糾結,隨即便是迅速行動。「家長在一起經常聊『幼小銜接』培訓班的事情,淡定的人都會變得不再淡定。」

  幼兒園放學時,紫嫣媽也更留意路邊發傳單獎勵劣質小玩具的銷售人員。只要一聽說是幼小銜接班,她都會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拿著宣傳單詳細了解,如今她已基本摸透了家附近幼小銜接班的情況。

  直到聽說紫嫣要上的學校中有學前班,這讓她如釋重負。趕緊跑到學校了解何時開班如何報名的詳細情況。

  紫嫣媽不斷關注著報名信息,在5個月前,終於等到了報名須知——這意味著紫嫣搶到了這裡的學前班入門票,讓紫嫣媽覺得自己的辛苦與焦慮得到了回報。「報名開始幾個小時後就滿了,很多家長都盯著。」

  搶跑

  學習了課程丟掉了童真與快樂

  劉先生的女兒已經在幼小銜接班學習了近一年時間。

  報名之初,劉先生考察了家附近兩個比較大的幼小銜接機構,他發現班級名額已經所剩無幾。

  對此,劉先生查看了幼小銜接培訓班的教材,並試聽了幾節課。劉先生發現,機構所用的教材跟現在的小學一二年級教材大同小異,無非內容更細一些,同時複習內容更多。「相當於是在強化培訓,讓孩子增加記憶。」

  劉先生最終為女兒選擇了他認為更好的幼小銜接班,女兒則放棄了幼兒園的大班生活。

  每天上課的模式與小學相似,上午4節課、下午3節課,一節40分鐘。一個班15人左右,每天都留作業,作業基本可以在一小時之內完成,完成好的作業還需要家長籤字。

  女兒也從不適應開始慢慢接受,背著的小書包中不再裝著更換的衣物和零食,而變成了一本本教材。

  一年之中,從拼音到數學,掌握的內容越來越多。但是回到家後的女兒,很少提及在培訓班中的學習生活。「不像在幼兒園的時候,放學回家會給我們講她與好朋友間開心與不開心的事情,會把幼兒園中有意思的事情與我們分享。」

  在劉先生看來,近一年的幼小銜接班讓女兒增加了知識的總量,為上小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也失去了一些在幼兒園中的童真與快樂。「幼小銜接班以強化學習為主,孩子們的交往不像在幼兒園中那麼多了,課餘學習有趣的內容少了。」

  「為了讓孩子提前學一遍小學低年級的知識內容,不出現跟不上的情況,放棄了她的一些快樂與交往。不能說哪個是好的選擇,都各有利弊。」 劉先生在再三思索後,仍舊堅持讓女兒繼續在機構學習。

  觀點

  幼小銜接的重點應是幫孩子適應轉變

  在對多家教育機構幼小銜接班調查發現,許多培訓班都分為上下兩個學期,從漢語拼音、英文字母到單雙數、相鄰數、奇偶數、加減法等基礎數學內容學起,這些學習內容基本上已經接近小學一年級的課程。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孩子上完「幼小銜接」課程後,上小學一年級的課程會「非常輕鬆」。

  張女士的兒子曾參加過一年的幼小銜接班培訓,在她看來,提前學對孩子知識和信心上有一定幫助,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有所提高。但也有孩子在上課中因為學過而出現不認真聽講的情況。

  尹先生的女兒今年就將上小學,他並未讓女兒參加幼小銜接班,而是選擇了幼兒園升級大班。「我覺著孩子每個階段就去做不同的事情,不能操之過急,孩子在五六歲時智力水平和認知能力,並不適應接受大孩子的思維模式,強行讓他們提前學習小學內容,沒有太多好處,不如順其自然。」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研究員孫雲曉表示,「幼小銜接」並不是學會拼音、學多少個字為目的,而是適應新的環境,適應新的校園生活、學習生活。並在新的環境中樂於與老師、同學交往。培養學生角色意識、學習意識、紀律意識和行為規範意識,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興趣和生活習慣,順利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促進兒童健康成長。這是「幼小銜接」過程中應該適應的重點。而在一些培訓機構、一些幼兒園中,在幼小銜接中更加注重的是教學,如何提前學到更多小學的內容,過多的強化培訓,或許會讓孩子產生「上小學又苦又累」的情緒,最終適得其反。家長可以先引導孩子從心理上適應,之後通過閱讀等方式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同時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

  本報記者 趙喜斌

相關焦點

  • 「搶跑」教育正在流行,公立幼兒園大班快成空班,家長:該退學嗎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位家長的心願,現在很多家長都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都安排孩子的學習從娃娃抓起。但是,"學習從娃娃抓起,從幼兒園抓起"並不像很多家長所想的一樣。現在很多公立幼兒園都提倡讓孩子在上小學前無壓力,不會教授很多基本知識。
  • 搶跑蔓延!幼兒園「退學」頻發,大班成「空班」
    導讀費盡心思讓孩子上了幼兒園,然而剛上兩年,就紛紛退園。這種情況在全國各地並不鮮見,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公立幼兒園出現大班幼兒流失嚴重現象,許多孩子在中班升大班時紛紛辦理退園手續。而且據說剛入小學時,孩子們之間的成績差異特別大,有的孩子拼音考100分,有的只有二三十分,這樣的差距太打擊孩子的學習信心了。儘管不情願退園,但我不能拿孩子冒險。」一名學生家長說。石家莊市西京北小學的楊老師坦言,她在遵從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會根據學生的課堂反應來調整教學進度。目前很多孩子上過幼小銜接班,學過漢語拼音、加減法等,所以老師會適當加快教課進度。
  • 「搶跑」正在家長圈流行,公立幼兒園大班快成空班了,該退學嗎?
    也就是說,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他們一般不會給孩子提前學習文化知識,而會更多地進行遊戲教學,讓孩子在遊戲與玩樂中培養好的性格好的習慣。對此,嫂子本也是特別支持!所以,對於孩子的拼音、數學、英語全都沒有進行補習。但是近期,她發現放學接送孩子的時候,大班的孩子人數越來越少,家長群裡的家長也有很多退群的。
  • 幼兒園不教小學內容可行嗎?為了早點到達終點,總會有人提前搶跑
    上吧,又怕超前教育,等到一年級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學過相關內容不認真聽講。但誰也不願意讓孩子剛上一年級就被落在了後邊,所以大部分家長的想法都是寧可多學,不能少學!而這種心理和焦慮會不斷傳遞,最後的結果就是別管你幼兒園教不教,但我們會想盡辦法讓孩子多學一點。而市場上,這樣的教育機構並不少見——線上線下,只要你交學費,就會有人滿足你的需求。
  • 贏在起跑線上,搶跑,是為了孩子,還是家長的焦慮為了得到緩解
    導讀:贏在起跑線上,搶跑,是為了孩子,還是家長的焦慮為了得到緩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幼小銜接不必盲目「搶跑」 專家:家長需調整好心態
    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是對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而在學科方面,幼兒園階段再早的搶跑,一般也只能管到小學二年級。幼小銜接適當進行一些知識儲備是可以的,但不要硬灌,可以採取浸潤的方式,讓孩子入個門,就能更順利地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 家長苦惱孩子幼小銜接 到底該上大班還是學前班?
    【家長聲音】   反對:「搶跑搶那幾步沒什麼用」   陳先生的孩子即將上中班,他表示:自己絕不讓孩子上學前班,就讀大班。「提前上和正常上有什麼區別?搶跑搶那幾步沒什麼用的。」陳先生從事教育工作,他表示自己辦公室裡很多同事的孩子都是上了大班直接上小學,沒上學前班,「我們聽心理學家說,所謂的早教、學前班,都只是讓孩子領先個幾個月,幾個月以後都一樣了。
  • 「搶跑」停不下來?小娃娃的暑期:從學校出來又進培訓班
    早上7點半出門,晚上5點回家,從7月5日開始,杭州準一年級新生小玥就開始了這樣的生活——她上了一個幼小銜接班,早上4節課,下午2兩節,就跟小學裡的課程安排是一樣的。  初三剛畢業升入新高一的汪語佳,也很忙碌。
  • 聚焦幼兒園「小學化」:家長學生忙「搶跑」
    新學期開學已有兩月,仍有許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把孩子送往幼小銜接班學習,導致幼兒園大班出現「空巢」現象。 「我的小夥伴去哪兒了?」 「我兒子開學第一天回家就一直追著我問,他的小夥伴怎麼不去幼兒園了。」底女士說道。今年,她的二兒子小宇剛剛在一家公立幼兒園上大班。
  • 繼續上大班還是退園上幼小銜接班,家長請再多多考慮!
    看著熟悉的小夥伴都升到幼兒園大班,自己卻換了學校讀幼小銜接,心裡有點兒不高興:「為什麼不能在原來的幼兒園上大班?」心心媽媽說,不提前做規矩,上小學要吃苦頭了。現象2:「幼兒園大班」和「學前班」究竟哪個更好?記者在一年級新生的媽媽中做了調查,結果顯示,只有不到3成的媽媽覺得上與不上相差不多。
  • 幼小銜接「搶跑」普遍
    幼小銜接「搶跑」普遍    常報全媒體訊 「幼兒園中班,不應該還是掰指頭數數的階段嗎?班上卻有小朋友學50以內的加減法了!」最近,家長李女士被同班一位女娃的「搶跑」震驚了:老師只是要求小朋友們每天練習寫幾個數字,而一位媽媽卻時不時在QQ群曬出女兒的算術題,都是50以內的。據這位媽媽稱,女兒很自覺,每天主動做一面紙。
  • 才上一年級,平均識字四五百 搶跑的孩子能領先多久
    在市區一家醫院工作的胡先生告訴記者,他在暑假裡幫今年剛上一年級的兒子報了一個幼小銜接班,讓他提前學習拼音和常用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一開始就落後了,以後要追上估計就難了。」事實上,與胡先生想法一致的家長有很多。一位姓葉的家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說出了自己的困惑,「感覺現在的幼兒園和小學是脫節的,我們讀的是公辦幼兒園,老師說上級教育部門有規定,幼兒園是不能教字的。
  • 「零起點」哪有那麼容易,只要高考競爭激烈,就會有人提前搶跑
    現在很多地方的公辦幼兒園都出現了「大班空置」的現象,就是中班的時候孩子都還是滿編制,但到了大班就沒幾個孩子了。這些孩子幹嗎去了?大部分都去上幼小銜接班了;而一些私立學校的大班也是按照幼小銜接的內容給孩子上課。毫不客氣的說,我們大班的時候也上幼小銜接班,儘管上半年疫情嚴重,但我們的課程沒有停滯,雲課堂,線上教學,學習的內容一點沒有落下,甚至比某些小學一年級的課程安排的還要多還要緊湊。
  • 學前搶跑!幼兒入園越來越小,學費比上大學,家長有苦難言
    從孩子出生那天起,很多家長都卯足勁,一切為了孩子,在教育上可謂煞費苦心,大凡有一點經濟基礎的家庭,一般都會在教育上不惜下血本,又是請家教,又是讓孩子學才藝、參加訓練營,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幼兒教育的開展情況看,託兒所便是其中之一,先後還會經歷小班、中班、大班、學前教育4個階段,一個孩子從入託到上學一年級,滿打滿算就是5年的時間,這比上完一個本科大學4年的時間還要長。
  • 不少幼兒園大班現「空巢」,培優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連日來,武漢市多所公辦幼兒園園長向楚天都市報記者反映:在公辦幼兒園大班,部分家長擔心孩子像一張白紙一樣升入小學後,會跟不上學習的進度,於是在大班就把孩子送進所謂的「幼小銜接班」,使得幼兒園大班出現「空心化」現象。「既然公辦園嚴禁小學化,社會培優機構是否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
  • 青島熱門機構一座難求 幼小銜接「搶跑」如何破解?
    然而,一些培訓機構利用家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心理,以各種理由放大這種焦慮,有的不顧禁令仍然打著「幼小銜接班」的旗號招生,有的則害怕被查則以「夏令營」「託管班」等名目改頭換面,但其授課內容依然包括算術、拼音、英語等小學課程。屢禁不止的幼小銜接培訓班為何如此受家長追捧?幼兒「搶跑」亂象真的無藥可解嗎?
  • 青島幼小銜接調查:八成孩子在「搶跑」 家長坐不住了
    「如果孩子今年上中班,明年想去,都不一定能報上名。」在談起某家幼小銜接培訓班的火爆程度時,家長周女士告訴記者。位於浮山後的一家幼小銜接班招生老師說:「銜接班使用的教材與學校不同,但教學目標是一年下來認識1200個漢字,會簡單組詞、擴句,拼音會拼會寫,畢業時可以閱讀簡單報紙,學會100以內加減法,差不多可以提前學到一年級全部的課程,如果學習效果好的話,可以提前掌握二年級上學期的課程。」
  • 武漢部分公辦幼兒園大班現空巢:一個班一半學生上幼小銜接班
    連日來,武漢市多所公辦幼兒園園長向楚天都市報記者反映:在公辦幼兒園大班,部分家長擔心孩子像一張白紙一樣升入小學後,會跟不上學習的進度,於是在大班就把孩子送進幼小銜接班,使得幼兒園大班出現空心化現象。一個班過半學生「不在崗」「中班時,全班有35人,升入大班後只剩17人了。」
  • 幼小銜接班「搶跑」有了新障眼法
    「我帶的一年級班有36個孩子,大概有五六個沒讀幼兒園大班,而是用一整年上學前班。其他不上學前班的,大部分也會提前學拼音和簡單的加減法。」北京市海澱區某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師林海說。今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對於幼升小工作,要求嚴格執行零起點教學。
  • 幼兒園「搶跑」的孩子會「贏在起跑線」嗎?專家:未必!
    一年級開始就擁有好成績,會不會讓孩子更有自信?是不是只有搶跑的孩子會贏在最後,而按部就班的就會落後?首先,目前小學一年級都是嚴格按照零起點標準上課,拼音、漢字、數學、英語等都是從最簡單、最基礎的內容開始教授。孩子只要認真跟著老師的節奏走,一般都能跟得上教學進度;其次,決定學習成績的因素絕不是提前學了多少知識,而是學習習慣。 一年級第一學期語文和數學的內容不多,也比較淺顯,而這個過程正好是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