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佃貴院士,是全國最年輕的國醫大師,他已經積累了50餘年的從醫經驗,在治療胃病方面,為患者解決了很大的難題,70歲的他,至今還在工作崗位上,他提出的「濁毒學說」,在幫助萎縮性胃炎方面,效果是非常突出的,李院士表示,胃癌前病變不是無法逆轉的,為了胃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行為要少做。
胃不好的危害有哪些?
1、引起痰溼體質
要知道,大多數胃不好的人,都會引發痰溼體質,很多人會發現者自己的舌苔發厚,或者是舌頭上出現了很重的牙齒痕跡,這就表示是脾胃虛熱引起上火了,對人的健康有很大影響。
2、引起氣血虛
胃在機體裡主要負責運輸並消化食物,如果脾胃出現異常情況,身體就無法獲得充足的養分來提供動力,久而久之,就會引起氣血虛,就拿臉色發黃和手腳經常發涼的人來說,大多就是這樣造成的。
3、內臟下垂
如果是胃引起的脾氣主升,一定程度上,還會造成身體內臟的下垂,這是很不好的,常見的症狀就是腹瀉脫肛及胃下垂等。
4、大便異常
正常人的大便是發黃狀態,但是在排除吃黑色的食物下,很多人的大便是呈現黑色狀態的,並且臉色也發白,其實就是胃功能下降引起的。
70歲院士研究胃病50餘年,提醒:3行為或是給癌細胞開路,要少做
1、 不講衛生
對很多人來說,吃東西都是不講究的,比如飯前不吸收、不用公筷等,這樣是不禮貌的,而且也會帶去一些病菌,想必大家對 「病從口入」這句話是在熟悉不過的,但是它的深意,也是值得思考的。
2、 吃宵夜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熬夜的情況都是非常多的,很多人不僅僅是熬夜加班,更多地是熬夜玩手機,基本都是在凌晨以後才睡覺的,有時候還會吃宵夜,這不僅會增加腸胃的負擔,還會造成內分泌紊亂,造成消化系統出現障礙。
3、 抽菸喝酒
對於有菸癮和酒癮的人來說,到了一定年紀,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菸酒不僅會對肝臟造成損害,還會讓胃功能出現下降,導致消化系統變差,在這種刺激作用下,會使胃黏膜變差,而且在酒精的灼燒感下,會出現燒心、胃潰瘍等症狀。
因此,這些不良的習慣是一定要改正的,平時胃痛的人,胃就已經受損了,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治療,就會使胃功能變得越來越差,導致胃炎、胃癌等疾病發生,同時,在飲食上,也要多加注意幾點:
1、 飲食清淡
要知道,吃進身體裡的食物,都是先到胃裡面進行消化利用的,如果吃的食物過於油膩,就會加重胃的工作量,使胃動力下降,如果吃得過於刺激,會導致胃黏膜受損,所以,在飲食上一定要以清淡為主。
2、 不吃生冷食物
在冬天,很多人都會吃冷飲,就拿冰激凌來說,對胃的傷害是很大的,很多人吃完冷飲後,就會感到胃痛,其實就是這個原因引起的。
3、 多餐少食
每個人的飯量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大家在吃東西的時候,總是不加節制,吃入人體的食物過多,不僅造成了胃的負擔,也會引發各種問題,所以在保證一日三餐的前提下,七分飽就可以了,不要吃得太撐。
除了注意飲食外,大家還要加強體育運動,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不僅能夠促進身體消化,還能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減少疾病的入侵,同時,要做到早睡早起,夜間讓胃功能得到很好地修飾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