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羊攻下中山國,戰功赫赫,卻遭到了魏文侯的質疑,原因竟是這個

2020-12-23 百家號

樂羊,戰國初期魏國的將領,勇猛善戰,因此遭到魏文侯的賞識,並被任命為攻打中山國的將領。按道理說,這麼勇猛善戰的臣屬,又戰功赫赫,主君應該是非常欣賞並信任的。

但當中山國一攻下時,樂羊便遭到了魏文侯的質疑,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樂羊的兒子在中山國當將領。

當樂羊領兵攻打中山國時,樂羊當時的處境極其艱難,內憂外患,內部的憂慮來自於各個官員的不信任,加上他進攻中山國時因為遇到了阻力,遂採用了緩兵之計的策略,因此很多人上諫說他要通敵賣國。

外患便是來自於中山國的壓力,中山國情急之下綁了樂羊的兒子做人質,並給樂羊看。當時樂羊毫不為所動,咬咬牙,越發攻的急了。

於是中山國便將他的兒子烹煮了之後送了湯羹給樂羊。稍有仁心的人此時應該都會悲傷不已,但樂羊拿著此羹後,狠狠心喝下去了,這便是樂羊怒喝中山羹的典故。

這下子,嚇壞中山國的人了,知道了他的決心和殘忍,便愈加畏縮,不敢和他對戰。而樂羊則越戰越勇,終於一舉拿下了中山國。

拿下中山國後,樂羊以為自己的忠心和勇猛可以得到魏文侯的賞識了。於是回來報告軍功時便略顯得意之色,魏文侯自然有點不樂意,便命隨從將那些彈劾他的文書都拿了上來。

足足有兩箱,書信裡大部分都是說他在攻打中山國時的所作所為的。這下子,樂羊的得意之色立刻消失了,恐懼湧了上來,趕緊向北恭敬地拜了拜,說:「我之所以可以攻下中山國,是因為主君你在背後的支持啊,這都是你的功勞。」

雖說樂羊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在魏文侯的心裡已經埋下了不快的念頭。加上當魏文侯跟臣屬睹師贊說樂羊非常忠心,為了魏國竟然連自己兒子的肉都吃。

而睹師贊則說了一句:「樂羊殘忍到連自己兒子的肉都敢吃,哪還有誰的肉他不敢吃呢?」這說明了樂羊為了得到戰功,心地殘忍,沒有倫理常綱,那以後可能就會因為貪念而造反。

作為主君的魏文侯疑心自然是極重的,因此直到樂羊死,都只是欣賞他的戰功而已,卻從來沒有真正信任過他。

其實想得到主君的信任,不一定非要六親不認。有時即使得罪了主君,但因為所做的事符合倫理要求,內心仁義,反而更加得到主君的信任,比如秦西巴。

春秋時魯國國君孟孫有一次外出狩獵時打到了一隻小鹿,他很是高興,便交給隨同他左右的臣子秦西巴帶回去,一再交待說要好好安置,以便日後賞玩。

秦西巴接過小鹿時,看著小鹿哀怨的眼神,便有點不忍心了。在回去的路上,又見到母鹿一路跟隨,哀怨叫喚,與小鹿一呼一應,叫聲十分悽慘。

秦西巴猶豫再三,終覺不忍,便瞞著孟孫放了小鹿。這下子,惹怒了孟孫,一氣之下便放逐了秦西巴。按理說,已經得罪主君的人很難東山再起。

但一年後,當孟孫的兒子——當時的太子要找老師時,雖然有很多其他選擇,但是孟孫卻召回了秦巴西,並讓他做了太子的老師。

這下子,旁人就不理解了,問道:「秦西巴不是得罪過你嗎?怎麼現在反而任命他為太子傅,開始重用他了?」孟孫的理由與睹師贊的理由出發點是一樣的,他說道:「秦西巴連一隻小鹿都不忍心傷害,所以我相信他不會忍心傷害我的兒子。」

上面的事例都說明了做人一定要遵守基本的倫理道德,要守住基本的底線,以仁義為上,這樣才可能前程似錦,比如義薄雲天的關雲長,千裡走單騎;再比如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也千古留名。

其實早在戰國時期孟子便提出了一個理論:基本意思就是在富貴面前不能隨意揮霍,在貧窮面前不能隨便改變自己的意志,在武力面前時不能屈服,這才是大丈夫所為。

可惜的是當時樂羊一心以為吃自己兒子的肉便可以得到主君的信任,卻不知得到君主的信任不能通過違背仁義而得到。

而另一個將領吳起也是因為過於貪圖富貴,權力,竟將自己的妻子殺害了以便求得主君的信任。卻不知主君正因為此點而懷疑了他的人品,繼而不再信任他。這也是弄巧成拙了。

因此,無論何時何代,做人都要仁義,才能前程似錦。否則便落得如樂羊、吳起這般的下場。

相關焦點

  • 率五萬軍的樂羊,如何攻破中山國,魏文侯又如何用人不疑
    謀士翟璜認為樂羊文武雙全,可當此任。可是有人指出樂羊的兒子樂舒正在中山國領有公職,他帶兵出戰,必不能盡力。翟璜反駁道:「樂羊是個很有見識的人。當時樂舒曾奉中山國君的命令,請樂羊去做官,他不但不去,反而勸兒子離開中山國,以免與暴君姬窟一起滅亡。如此深明大義,讓他領兵徵討,定能成功!」魏文侯點頭同意。下一個問題:中山國與魏國並不接壤,無法飛象過河。
  • 《樂羊打了勝仗,為何還會感到羞愧?》
    在戰國時期,魏文侯為了攻打中山國,用了一個叫樂羊的人做主帥,此人文武雙全,善於用兵。經過幾個月的浴血奮戰,終於把中山國攻下了。魏國的百姓都稱讚樂羊是個大英雄。樂羊向魏文侯獻上了中山國的地圖和戰利品,魏文侯請他去宮裡喝酒慶賀。
  • 大將攻打中山國,中山國國君將他的兒子做成肉羹,大將滅了中山國
    ,遭到了諸夏的排擠,但在公元前7世紀,中山國的前身鮮虞部落差點滅亡了衛國,齊桓公聯合各諸侯大軍才將鮮虞部落趕回北方。 樂羊啜羹 關於武將的選擇,翟璜向魏文侯推薦了樂羊,當時的樂羊名不見經傳,只是翟璜的一個門客,並沒有在魏文侯面前立下過戰功,而且,樂羊的兒子樂舒還在中山國為將,所以魏文侯比較猶豫,但是翟璜卻還是說服了魏文侯,他對魏文侯表示樂羊一定能勝任攻下中山國的重任,他既然推薦他,就對這件事有把握,至於樂羊和樂舒的父子關係,完全不用考慮。
  • 司馬光《資治通鑑》21:滅中山國的樂羊是如何發跡的?
    前文講到了一代名將樂羊的成長史,今天我們來聊聊樂羊是如何進入魏國朝廷,被魏文侯賞識的。樂羊能得到魏文侯的賞識並加以重用,離不開一位貴人的引薦,這位貴人就是翟璜,沒錯,又是這老哥們。樂羊學成之後,一開始在翟璜那兒做門客。後來,魏文侯準備出兵攻打中山國,翟璜便向魏文侯推薦了樂羊,他說樂羊是文武全才,並且把樂羊一路成長的事跡說給魏文侯聽,魏文侯便想召見樂羊,這時有大臣反對,說樂羊的兒子樂舒在中山國為官,這種情況下讓樂羊去攻打中山國,恐怕不妥。
  • 樂羊兒子堪比伯邑考第二,但樂羊註定無法成就周文王那樣的霸業
    歷史上還有一個類似的事情,就是樂羊為了攻打中山國,也吃了自己兒子的肉,但是樂羊卻未能成就一番霸業。魏文侯打算讓樂羊去攻打中山國,但是考慮到樂羊兒子樂舒還在中山國當官,就很顧慮要不要換個人去。樂羊對著老闆說:「大丈夫建功立業,各為其主,我們這點私情算的了什麼。大王你就放心吧,我要是不能滅了中山國,你就把我軍法處置了。」
  • 魏文侯麾下三大名將:一人破秦,一人敗齊,一人攻滅中山國
    魏文侯之所以能在戰國初期稱霸一時,和他禮賢下士麾下人才濟濟有莫大關係,其中文有李悝、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武有吳起、樂羊、翟角,今天就來說一說魏文侯麾下三大名將:一人破秦,一人敗齊,一人攻滅中山國。
  • 樂羊:魏文侯麾下大將
    樂羊,中山國人,戰國時魏國魏文侯時期的大將。是樂毅先祖。樂羊初為魏相國翟璜門客,中山國君姬窟發兵犯魏,翟璜舉薦了樂羊。可是樂羊之子樂舒是中山王的將領,而且曾殺死了翟璜之子翟靖。但是翟璜深知樂羊為人,不計恩怨,力保樂羊為帥。樂羊出兵後,由於敵強我弱,施了緩兵之計。
  • 中國歷史故事:魏文侯攻打中山國
    魏文侯派樂羊攻打中山國,予以攻克,封給自己的兒子魏擊。魏文侯問群臣:「我是什麼樣的君主?」大家都說:「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說:「國君您得了中山國,不用來封您的弟弟,卻封給自己的兒子,這算什麼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離開。魏文侯又問翟璜,翟璜回答說:「您是仁德君主。」
  • 樂羊食子:大將為表忠心吃兒子的肉,卻遭到國君的鄙視
    魏文侯時期,魏國國勢強盛,趙國卻因內亂而處於衰弱狀態,常常遭到周邊國家的騷擾,特別是北方的中山國。 趙烈侯常常被壓得喘不過氣,為了解除危機,便向魏國求援幫助滅掉中山國,並許諾用智地作為報酬。面對趙國的請求,魏文侯沒有多想就同意出兵,原因有二。 一是戰國初期,魏、趙、韓三國結成戰略同盟,魏國有出兵的義務;二是智地在魏國本土的北部,是趙國控遏魏國的戰略要地。
  • 「奇葩代代有,戰國特別多」之一:樂羊
    戰國是華夏歷史上分裂對抗最嚴重最持久的時代,整個天下就是不停地你打我、我打你的局面,所以出的奇葩事也特別多,譬如殺妻、吃兒,這個殺妻先不說,先說這個吃兒子的樂羊。樂羊的老家在中山國,但是他在魏國相國翟璜家做門客,而他的兒子樂舒是中山國的將領,還曾經殺死過翟璜的兒子翟清。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說的確實不錯,翟宰相不但不計較殺子之仇,收留樂羊,還在中山國攻打魏國的時候,把樂羊推薦給魏文侯。
  • 司馬光《資治通鑑》22:滅中山國,樂羊現冷血一面——吃親生兒子
    前文(查看)講到樂羊是如何被魏文侯賞識並委以重任,派他作攻打中山國的主帥,西門豹作先鋒,今天我們來聊聊樂羊攻打中山國曲折的過程,這其中發生的事情令人感嘆、深思。樂羊西門豹二人率領五萬大軍進攻中山國,駐紮在文山,中山國迎敵大將鼓須將軍隊駐紮在楸山,兩軍對峙月餘,相持不下,樂羊見楸山草木茂盛,於是心生一計,讓西門豹擇時突襲,放火燒山,以求戰機。
  • 樂羊帶兵出徵,卻遭到了很多的質疑,因為他的兒子正在敵國當官
    當時在位的國君,就是魏文侯,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君主,在他的帶領下,魏國變得十分地強大,所以就開始打鄰近的中山國的主意了。接到文侯的命令之後,樂羊就領著兵去了中山國。但是這裡面有一點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樂羊有一個兒子,正在中山國裡做官,也就是說,他這一回帶兵前去,其實也是去與自己的兒子為難,天底下有多少父親會做這樣的事呢?
  • 樂羊攻滅中山國的背後,中山桓公辛勤耕耘二十多年,終於成功復國
    ,尤其是韓趙魏三家政局穩固,成為周天子賜封的正統諸侯國而後,中山國的生存空間更加狹窄。樂羊與中山當年生活在蠻荒之地,突然來到中原人的土地上,發現這裡的環境更好,狄人便在這裡落地生根,從戎狄時期這支族群就是中原人的噩夢,如狄人滅衛國和刑國,發展到晉國與鮮虞之間的戰爭,
  • 「奇葩代代有,戰國特別多」:樂羊之一
    戰國時期是華夏史上最嚴重、最持久的分裂與對抗時期,全世界都在不斷地和我和你作戰,所以有很多奇妙的事情,比如殺妻和吃孩子,我們不要談這個殺妻,我們來談談這個吃羊的兒子。樂羊的家鄉是中山國,但他是魏國相國翟璜的客人,他的兒子樂舒是中山國的將軍,曾殺死翟璜的兒子翟清。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是真的,翟的首相不在乎殺死子之仇,但當中山國攻擊魏國時,他還向樂羊推薦樂羊給魏文侯。
  • 樂羊子攻滅中山國
    臨時變局原來是北邊的中山國準備吃掉魏國在那裡的一塊飛地。文侯聽了十分惱怒,小小的中山國竟然欺負到自己的頭上來了,正好借這個機會收拾掉它。可是很多大臣都反對,原因在兩國並不接壤,如果要打的話,先不說軍隊的後勤很難供給,趙國借不借道讓你過去都很難說。
  • 與趙國實力相當的中山國,為什麼最終被魏國滅了?有一個人很關鍵
    雖然,這個妻子外貌不太行,但是,腦子卻非常的靈活,算是那時候少見的博學女子。樂羊的這位夫人就勸誡他,說:「能夠成就大業的人,往往都不拘泥於所謂的兒女情長。所以,若夫君想要成為這樣的偉人,就必須去大國學習。」所以,在考慮一番之後,樂羊就拋棄了妻兒前往魏國學習。顯然,樂羊是幸運的,因為他一去便被伯樂翟璜引薦給了魏文侯。
  • 魏滅中山之戰:魏國消滅中山國,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派遣吳起率領魏軍攻打中山國。對於魏文侯來說,原本派遣吳起來指揮消滅中山國的戰役。作為戰國初期的名將,吳起已經在和秦國的較量中證明了自己。在和秦國爭奪河西之地的過程中,吳起屢戰屢勝,成為魏文侯非常器重的武將。不過,在這個時候,魏國大臣翟璜的門客中有名叫樂羊,主動請纓攻打中山國。
  • 中山國的第一次復國,與第二次滅國,三起三落的中興之主!
    三家分晉是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魏桓子的孫子是魏文侯,也是魏國開國之君,趙氏和魏氏控制著中山國。中山文公不是中山國的建國者,而是亡國之君,趙襄子將魏文侯的女兒「傾」,嫁給了中山文公,生下了中山武公,中山武公第一次復國。
  • 齊國滅宋後遭到五國伐齊,為何魏國消滅中山國卻沒事呢?
    那麼,問題來了,齊國吞併宋國後,遭到五國伐齊,為何魏國消滅中山國卻沒事呢?也即同樣消滅一個大國,為何魏國沒有被戰國七雄聯手討伐呢?一首先,同樣是消滅一個大國,魏國之所以沒事,而齊國卻遭到五國伐齊,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魏國消滅中山國發生在戰國初期,而齊國消滅宋國則發生在戰國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