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此案是交通肇事罪or過失致人死亡罪?

2020-12-23 法律印象

陳玉、王仁/文

01

案情回顧

2017年7月,黃某駕駛一輛小型轎車搭載被害人袁某和陳某、張某,從延平區金鳳庵自建路往延平區馬站方向行駛,途徑延平區強制戒毒所後門150米處下坡路段時與停放在自建路左側停車坪的另一輛小型轎車發生碰撞,造成袁某當場死亡,陳某和張某受傷,兩車受損的事故。經交警部門認定,黃某負本事故的全部責任。

02

分歧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黃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應當以交通肇事進行追責。理由是黃某駕駛機動車在道路行駛過程中,未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通行,致使乘車人袁某死亡,並且交警部門認定黃某在該事故中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黃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黃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理由是黃某駕駛車輛出事的路段在公共運輸管理範圍以外,本案中的自建路不屬於交通肇事罪中「道路」的認定範疇,所以不能認定其行為為交通肇事,而應當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

03

分析評議

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1、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2、主觀方面是過失,可以是疏忽大意,也可以是過於自信,即行為人對自己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導致的嚴重後果應當預見,由於疏忽大意而未預見,或者雖然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

3、 犯罪構成必須有在交通運輸過程,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

4、交通肇事中對於「道路」的認定: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範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於公眾通行的場所。

過失致人死亡: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為人沒有殺人的故意,但由於過失導致了他人死亡後果發生的行為。

1、過失致人死亡罪主要表現在:有的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的死亡的結果,由於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造成他人死亡;有的行為人已經預見到其行為可能會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但由於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

2、過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利,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

3、過失致人死亡罪中的「另有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如果同時觸犯了其他罪名,要依照其他罪名來定罪處罰。比如交通肇事中過失致人死亡的涉嫌交通肇事罪,生產、作業中違反規定發生事故致人死亡的,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等……

04

法院認定

2018年12月,法院以被告人黃某犯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溫馨提示: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法律印象」百家號!

相關焦點

  • 過失將人軋死,構成交通肇事罪還是過失致人死亡罪?
    交通肇事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在法律上對於肇事者做出了相關的處罰規定。由於是出於過失而不是故意,相對而言可能懲處罰輕一些。重慶淼海律師事務所袁曉波律師解答:過失致人死亡罪與交通肇事罪之間存在法條競合關係,最高法《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在實行公共運輸管理的範圍內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和本解釋的有關規定辦理。
  • 從該案談交通事故、交通肇事罪、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分?
    [分歧]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於:被告人胡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過失致人死亡罪還是僅僅屬於交通事故?  第一種意見認為,被告人胡某拒絕停車接受輔警人員檢查,在駕車逃跑過程中將攀上該車的輔警王某某摔下車致死,而被告人胡某明知車壓到人後未採取任何措施,繼續逃跑,其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 以案釋法 | 男子騎電動滑板車撞倒老人致死!被判過失致人死亡罪
    以案釋法 | 男子騎電動滑板車撞倒老人致死!12月17日上午,成都市青羊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駕駛電動滑板車致人死亡的案件。年輕男子陳某駕駛著電動滑板車去上班,途中將一名過馬路的7旬老人掛倒在地,老人經醫治無效死亡。經審理,法院最終宣判陳某過失致人死亡罪成立,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據悉,這也是四川首例駕駛電動滑板車致人死亡的案件。
  • 控辯雙方都認為不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法院能認定罪名成立嗎?
    在許某涉嫌交通肇事罪一案中,公訴機關指控許某構成交通肇事罪,辯護人認為不構成交通肇事罪,應當認定為不構成犯罪。法院組織控辯雙方進行第一次庭審。在庭審中,所有開庭程序都已經完畢,等待法院最終判決結果。幾個月之後,法院通知第二次開庭,且告知沒有新證據材料。
  • 凌晨碾死車庫入口醉酒倒臥者,不應評價為過失致人死亡罪
    事發當日,王琦因涉嫌過失致人死亡被警方刑事拘留,後被批捕,羈押至今。詳細閱讀媒體報導之後,認為王琦不應被評價為過失致人死亡罪。如果案發地點位於道路上或者公共停車場,會首先考慮王琦的行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但案發地點位於居民小區之內的地下停車場入口處,不屬於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道路」。
  • 男子追搶匪致其車禍身亡 被訴過失致人死亡罪
    男子追搶匪致其車禍身亡 被訴過失致人死亡罪   洛江區檢察院以過失致人死亡罪起訴陳永順,洛江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法院未當庭判決。陳永順希望,法院判他緩刑或者免於處罰。  檢方:陳永順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法院查明,從崔高超、郝永富實施搶奪後到崔高超被貨車碾死的過程中,兩劫匪並未對陳永順使用暴力和威脅手段。
  • 何某因過失致人死亡罪被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法院判決
    被告人何某,男,1979年2月20日出生,漢族,高中文化,務工,住重慶市萬州區。因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於2020年3月18日被重慶市萬州區公安局取保候審。公訴機關以渝萬州檢刑訴﹝2020﹞203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何某犯過失致人死亡罪,向本院提起公訴。
  • 因過失致人死亡罪被...
    6月12日下午,西湖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過失致人死亡案。小車司機站在被告席上有些茫然鄧某穿著一件白色T恤,身材瘦削,站在被告席上,看起來有些茫然無措。他是一個貨車駕駛員,說起來駕齡也有十多年了。因為事發地在錢塘江堤,不屬於道路,所以鄧某不涉及交通肇事罪,他因涉嫌過失致人死亡,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
  • 地庫通道裡的致命車禍:躺臥男子被撞身亡,司機被控過失致人死亡罪
    因事發地庫禁止社會車輛進入,屬於銀行內部道路,交管局認為,該事故不屬於道路交通事故,遂將案件移交公安機關,按照「路外交通事故」處理。最終,王明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被起訴。 一直以來,路外交通事故處於交警和公安執法的「模糊地帶」。「路外交通事故是參照交通肇事罪來定罪處罰,還是按照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案件處理」也長期存在爭議。
  • 因過失致人死亡被判刑
    杭州男子鄧某就因這一動作釀成大禍,杭州西湖區檢察院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對鄧某依法提起公訴,法院剛剛作出判決。 作為一個老司機,應該都知道,路邊停車,下車前應該有的三個步驟:一是看反光鏡,看後面有沒有車輛和行人;二是慢慢把車門打開一條縫,再觀察下後面有沒有輛和行人;三是如果都確認沒有車輛和行人,再開門下車。
  • 袁某亮因過失致人死亡罪被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法院判決
    因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於2019年9月12日被重慶市萬州區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25日被萬州區公安局取保候審,於2020年4月15日被本院取保候審。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檢察院以渝萬州檢刑訴[2020]212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袁某亮犯過失致人死亡罪,於2020年4月10日向本院提起公訴。
  • 小區內開車撞死人 司機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
    海都記者昨日從警方處了解到,肇事司機許某因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昨日已被刑事拘留。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中。而早在3年前,同樣是在祥坂新村,同樣是在小區道路上,一名4歲男童被捲入一輛商務車車底,不幸遭碾軋身亡。警方表示,相比於公共道路,小區內開車撞人致死的行為,量刑更重。前者適用交通肇事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後者適用過失致人死亡罪,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駕駛車輛發生肇事,為什麼不構成交通肇事罪?
    該案準確定性需要正確區分交通肇事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 一、交通肇事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基本概念及共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
  • 交通肇事罪的概念與犯罪構成
    但是,在行人稀少、沒有機動車來往的道路上違章騎三輪車致人重傷或死亡的,就不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質,只能分別認定為過失致人重傷罪或過失致人死亡罪。(5)交通肇事的結果必須由違反規範保護目的的行為所引起。換言之,行為雖然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也發生了結果,但倘若結果的發生超出了規範保護目的,就不能認定為本罪。
  • 交通肇事罪與它罪的區別
    交通肇事罪與它罪的區別   (一)、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區別要點: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僅有消極的不救助行為;而故意殺人或傷害罪行為。
  • 【刑法複習小節】過失致人死亡罪
    【提示】本罪指的是生活過失造成他人死亡,如果是業務過失造成他人死亡,則按相應的責任事故犯罪處理。1.過失致人死亡罪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分。關鍵是看行為人主觀上對被害人的死亡持何種心態。 審判實踐中,過於自信過失致人死亡和間接故意殺人,在客觀上都造成了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有時難以區分。
  • 肇事司機可能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而非「交通肇事罪」
    (1)本案肇事者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而非「交通肇事罪」 就「學生上廁所被外來車撞死」本案來講,目前因不清楚責任認定,如果責任認定機動車一方負全責
  • 李心草溺亡案維持原判: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1年半
    原標題:李心草溺亡案維持原判:被告人因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1年6個月11月30日,李心草媽媽陳美蓮發微博稱,她接到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裁定:「李心草溺亡案」駁回其上訴,維持原判。
  • 車禍司機打電話不救人 涉過失致人死亡被刑拘 打電話就那麼重要?
    7月18日 20:45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北京交警發布了一條情況通報。在情況通報中,警方首先介紹了發生在本月16日的一起交通事故。所以,在情況通報的末尾處,警方對先打電話報警而沒救人的戚某某以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依法刑事拘留。在這裡,警方最後認定的是過失致人死亡罪,而非交通肇事罪。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為人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或者已經預見到而輕信能夠避免,從而造成他人生命財產損害的行為。
  • 李心草溺亡案被告獲刑一年六個月,過失致人死亡這樣判
    ,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被告人羅秉乾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判令羅秉乾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蓮經濟損失人民幣63257元。2.過失致人死亡罪法條競合本罪與其他過失致人死亡的犯罪,如失火罪、過失爆炸罪、交通肇事罪、醫療事故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