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實現小龍蝦殼輔助重質生物油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2020-12-12 中國科大新聞網

中國科大實現小龍蝦殼輔助重質生物油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朱錫鋒教授研究團隊提出「廢棄生物質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HB)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該研究成果近期以「Synthesis of 3D-interconnected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from heavy fraction of bio-oil using crayfish shell as the biological template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為論文標題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Carbon》上。

該項成果基於生物模板-鹼活化的方法,以小龍蝦殼為輔助材料,從重質生物油中成功合成了具有超高比表面積(3095 m2g-1)、高孔容(1.66 cm3g-1)和適宜氧原子含量(7.83 at.%)的分層多孔碳(HPCs);同時還研究了活化溫度對分層多孔碳(HPCs)雜原子含量的影響,並對獲得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工藝條件進行了優化。所製備的分層多孔碳(HPCs)在組裝的超級電容器性能測試中表現出1.4V的寬工作電壓和20 W h kg-1的高能量密度,與現有電極材料的性能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可用於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許多應用領域。

該項成果為從農林廢棄物和廚餘垃圾等廢棄生物質資源中獲取高附加值產品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小龍蝦殼輔助重質生物油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示意圖

論文的第一作者是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碩士生羅澤軍,通訊作者是朱錫鋒教授。本項目獲得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YFB1501404)的資助。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16/j.carbon.2020.11.083


(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科研部)

相關焦點

  • 小龍蝦殼輔助重質生物油製備電極材料
    記者12月5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朱錫鋒教授研究團隊提出「廢棄生物質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該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碳》上。
  •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小龍蝦殼輔助重質生物油製備電極...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小龍蝦殼輔助重質生物油製備電極材料 本報訊(通訊員 桂運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教授朱錫鋒研究團隊提出「廢棄生物質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
  • 小龍蝦殼變身高性能電極材料
    作者:百川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12月11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朱錫鋒教授研究團隊採用新方法,將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等合成製備成一種高性能電極材料
  • 小龍蝦「硬核外衣」有大用途,可用來製備高性能電極材料
    圖 | 小龍蝦(來源:IC photo)2020 年 11 月 27 日發表在 Carbon 上的一篇論文顯示,小龍蝦殼(Crayfish Shell,CS)在製作高性能電極材料中大有用途,可以用 CS 和重質生物油(heavy fraction of bio-oil)合成 3D 互連的多層分孔碳(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s),進而製成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中科大研究團隊用小龍蝦殼等製成高性能電極材料
    IT之家 12 月 19 日消息 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朱錫鋒教授團隊近期提出一種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成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我國科學家用小龍蝦殼製備高性能電極材料,性能優勢明顯
    我國科學家用小龍蝦殼製備高性能電極材料,性能優勢明顯  Evelyn Zhang • 2020-12-08 13:54:36 來源:前瞻網
  • 我國學者用小龍蝦殼等為原料製成高性能電極材料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朱錫鋒教授團隊近期提出一種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成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農林廢棄物和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小龍蝦殼製成高性能電極材料
    據新華社合肥12月19日電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朱錫鋒教授團隊近期提出一種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成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中科大:龍蝦殼制電極材料
    記者12月5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朱錫鋒教授研究團隊提出「廢棄生物質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摘要:同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儲能裝置,提升其能量密度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
  • 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作為二維過渡金屬硫化物的經典材料,層狀二硫化鉬納米片(MoS2)在場效應電晶體、光電探測器、光伏、鋰電池、太陽能熱能收集等領域得到廣泛的關注。那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是如何製備出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
  • 誰將成為未來超級電容器「殺手級」的電極材料?
    研究和開發高性能、低成本的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研發工作的重要內容。目前研究較多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主要有碳材料、金屬氧化物(或者氫氧化物)、導電聚合物等,而碳材料和金屬氧化物電極材料的商品化相對較成熟,是當前研究的熱點。  1什麼是超級電容器?
  • 大連理工基於新型雜原子多孔網絡材料構建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獲進展
    大連理工大學蹇錫高院士團隊面向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新型高性能超級電容電極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多孔炭材料具有孔道結構可調控和比表面積大等特點,是目前最為廣泛使用的一類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然而,傳統多孔炭材料比容量低,導致器件能量密度欠佳,而雜原子摻雜可有效提升材料比容量,但雜原子對於容量貢獻的影響機制仍不明晰。因此,如何基於雜原子本徵摻雜炭材料實現兼具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長壽命的超級電容器的構築,依然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關鍵核心問題。
  • 楊梅也能拿來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溫大教授做到了
    溫州大學化材學院金輝樂教授根據市場要求並結合溫州特色再次玩出生物質碳新高度,他利用溫州楊梅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提高了超級電容器的應用市場。楊梅再利用,優化生物質碳基材料「楊梅是溫州的特產,但是楊梅採摘周期短,成熟的楊梅落地便無法食用,這是一種損失,我們的課題充分使楊梅再利用,發揮生物質的利用價值。」金輝樂老師介紹說。
  • 電極材料現狀!藉助3D列印技術製備石墨泡沫
    而常用的電極材料,包括金屬、金屬氧化物、金屬碳化物、金屬硫化物、碳基材料、導電聚合物、金屬有機框架材料 (MOFs) 及其複合材料等。 其中碳基材料,如石墨烯和碳納米管(CNTs)是柔性透明導電電極(FTCEs)最常用的電極材料之一,有著優異的電學、光學和機械性能。高質量的石墨烯以其導電性好、機械柔韌性強和光學透明度高、化學穩定性好的特點被廣泛應用於製備 FTCEs。
  • 復旦大學:碳點與多孔水凝膠整合製備全碳電極,用於雙層電容器
    成果簡介 作為雙電層電容器(EDLC)的一類電極材料,碳點(CD)能夠擴大比表面積,製造分層的孔和接枝贗電容基團,獲得額外的容量和出色的能量密度。經過一步煅燒活化處理後,CD融合到最終的碳結構上,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定官能團的多孔碳材料。包括氧摻雜,氮摻雜以及氧,氮共摻雜在內的各種CD被用來製備這種碳材料並進行了測試。這些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積、均勻的孔徑分布、高導電性、豐富的表面官能團和良好的潤溼性。當在EDLC中組裝為電極時,表現出卓越的性能。
  • 中山大學:碳材料用於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的最新進展和挑戰
    因此,設計新穎的碳正電極已成為關鍵問題,該電極能夠實現高能量密度,但又不會降低固有功率能力和長期耐久性。碳正電極吸附/解吸涉及的離子是(A)電解質中的陰離子或(B)Zn 2+圖2、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與其他儲能設備的Ragone圖主要關注近年來ZHSC中碳陽性電極的進展。ZHSC中使用的各種碳材料主要分為四類,包括商用AC,CNT,石墨烯和多孔碳(PC)。系統地研究了它們的合成,形態和電化學性能。
  • 石墨烯平面超級電容器製成
    近日,中科院大化所和中科院金屬所合作製備出了具有疊層結構的二維黑磷烯與石墨烯複合微電極。該電極可直接轉移到柔性基底作為平面超級電容器,在離子液體中顯示出優異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機械柔韌性。   研究人員利用高導電的石墨烯納米片和高容量的黑磷烯納米片為電極材料,在平行交叉模板協助下,通過簡單的一步過濾法構築出具有疊層結構、高導電石墨烯/黑磷烯圖案化的複合微電極。該電極應用於平面型超級電容器,在離子液體中表現出較高工作電壓和能量密度。   此外,在高度彎曲狀態下,該電容器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 氧缺陷對超級電容器金屬氧化物電化學性能的影響:最近的進展與挑戰
    摘要具有多個活性位點的金屬氧化物(MOs)被認為是高性能超級電容器(SC)構建最有潛力的活性材料之一。超級電容器(SCs),也被稱為電化學超級電容器,已經引起了廣泛的研究關注。與電池、燃料電池、傳統電容器等同類產品相比,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長的壽命,被認為是不可缺少的儲能設備。
  • 深圳先進院神經電極高性能納米修飾材料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微納中心研究員吳天準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高性能、可控制備的三維氧化銥/鉑納米複合材料,用於修飾神經微電極,取得了創紀錄的電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