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採訪了一位不算「資深「的六年上漂青年,王哥。希望他的跳槽經歷,能給我們現在的職場「打工人」一點啟發。
王哥既是我的老鄉,也是我的同校師兄。在我們不大的上海校友群裡,他也算是知名人物。畢竟當我們都在製造業崗位混的慘澹無比的時候,王哥已經憑藉著跳槽,走到了採購主管的位置。
於是,我這個做師弟的,專門對王哥做了一期個人訪談。
以下文章由王哥自述改寫而成
01
2012年,我大學畢業,在學校裡學的專業是焊接。但是找工作的時候,沒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秉承著焊接,鑄造是一家人,都是材料類的。我入職了崑山的一家鑄造廠,那家公司大概有兩百來個人,不大也不小。
入職給的頭銜倒是挺唬人的,鑄造工藝工程師。結果月薪3180塊錢,有五險,沒有一金。
入職的第一天我就想離職了,為什麼?因為車間的環境太惡劣了。大家可能不知道鑄造廠是幹什麼的,我可以簡單介紹下。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是鑄造而成,比方說發動機的蓋子,路上的井蓋等一些大型的金屬製品。大概的流程就是先做好一個模具,然後把鐵水澆進去。最後冷卻了以後,再把再把外面的模具去掉,就得到了要鑄造的成品。
這玩意有兩個缺點:一是模具的味道太重,非常刺鼻,一天下來整個人都昏沉沉的。二是在鐵水旁工作,危險性極高。
我當時想跳槽,但家裡人不同意,一是覺得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不容易,二是剛就業就離職,也不好找工作。
我朋友也和我說,現在跳槽也沒好價錢,而且跳來跳去,以後不好找工作。
但是我自己還是不死心,就天天在網上看有沒有就業機會。
結果還真讓我碰到了,上海有一家剛開的外資汽車零部件公司,主要是做汽車輪軸的,找幾個進廠檢的技術員,但是有英語面試要求。
我和家裡人一商量這事,他們都勸我不如回老家找個工作,去上海折騰什麼勁,也買不了房。本來打算和我一起跳槽的朋友,一聽說要英語面試,也打了退堂鼓。
02
我自己英語也不好,屬於那種一張口別人就知道是地道中國人,沒點味兒的那種。沒辦法,我就把簡歷上的經歷,面試官可能會問的問題,所有的東西都翻譯成英語,然後列印出來死記硬背。
面試的時候,還別說,自我介紹和他問得一些問題,我大都能磕磕絆絆的答出來。結果我還真進了那家公司,當時的職位叫 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說白了就是來料質檢員。
換了新工作,不僅工作環境好了很多,工資也加了不少,從3180塊,變成了4800塊錢,還帶交五險一金。
當時做質檢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把供應商送過來的原材料,清點一下數量少不少,類型對不對。外加做一些簡單的材料測試或者性能測試。
當時,我天天纏著我們部門一個從其他公司跳槽過來的資深質量同事,讓他給我講講一些質量控制方法,反正就靠請吃飯,幫幹活這類基礎的事情。好在那個老哥也算是好人,教了我不少東西。
而且公司關於質量體系的培訓我也一個不落的申請了,因為當時就是覺得自己既然來了這麼個正規的公司,總得學點有用的東西。
2010年到2018年算是整個汽車行業飛速發展的時期,我們公司也算是借了這股東風,業績直線上升,業務範圍拓寬的同時也多了不少的供應商。
由於供應商的質量水平參差不齊,為了提高供應商的產品質量,總部決定讓我們一些質量的同事轉成SQE(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 供應商質量管理)。因為做SQE需要經常出差,很多遠一點城市的供應商沒人願意去,畢竟誰也不想長期兩地奔波。
我和家裡人說了轉型的想法,他們覺得我從一個穩定的工作變成到處跑,是不是腦子瓦特了。
但我自己還是主動報名參加SQE的轉型,因為我覺得天天窩在公司裡沒什麼意思,轉型SQE不僅有大把的時間到處觀察學習,還能拓寬自己的人脈。
於是在2014年底的時候,我成了一名SQE,重慶,柳州,上海三地跑。
03
做SQE不僅能拓寬人脈,還會有一些灰色收入。有很多供應商都會在逢年過節「孝敬」一下負責自己這邊質量的SQE。我記得當時第一次出差去重慶供應商那邊,做了一些簡單的調查。回來的時候供應商送了我一本書,我當時還納悶為什麼送我書。結果我在高鐵上打開一看,裡面夾著一千塊錢。
當時拿到這個錢,說實話我慌了。我在第二次去重慶的時候,連錢加書一起還給了當時送我的那個人。
後來,逢年過節,無論供應商是轉帳還是塞紅包,我一個都沒收過。但是他們的質量問題,我也都是拿捏有度,該上報解決的必須拿出全盤方案,甚至我和他們一起解決問題。但是可有可無的小問題,我都是讓他們私下裡搞定,不會寫在報告裡面。
後來彼此熟了一些,他們的質量總監和我說:「一開始以為我年紀輕輕,胃口真大,一千塊都不收。後來才發現我是難得的幾個不收錢的SQE。」
偶爾和朋友或者家裡人閒談起這件事,他們也笑我傻,白給的錢為什麼不要。但我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如果真的為了那一兩千塊錢,我把自己和供應商綁定在一起,大家都是和稀泥。那麼自己工作的意義在哪裡,還怎麼從工作中提高自己。
雖然後來換了負責的供應商,但我一直堅持自己不收禮的做法。
做了四年的SQE,隨著年紀增長,我也不想一直出差,就想換一份穩定的工作。沒想到,正好當時常州的一家公司,之前也是我負責的廠家之一。後來由於合作的問題,沒再和我們公司合作,正在招一個採購主管。
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聯繫了他們的人事,沒想到他們以前的質量總監轉崗到了採購部當經理,看到我的簡歷後,主動聯繫了我。
由於我之前和他合作的很愉快,他也很認可我的為人,我順利的入職了他們公司,月薪漲到了一萬四。
雖然我現在的薪資可能還是比不上大部分的成功人士,但是我自己很滿足,因為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兼顧生活和工作。
(自述完)
04
我們成長道路中有充滿著質疑,但是關於跳槽換工作這點,還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因為無論是爸媽或者是朋友,他們都沒辦法親身站在我們的角度看待問題,適合他們的,不一定適合我們自己。
同時,如果是工作前幾年,發現自己真的不適合目前的工作,就趕緊跳槽。年輕才有折騰的資本,越老越不容易跳的動,因為那個時候要考慮整個家庭的負擔。
跳槽要有目的性,不要剛出一個坑,就跳進另一個坑,所謂三思而後行就是這個道理。
遵守職業道德,短期內可能會被嘲笑,但這絕對是一個長久投資。
選擇和努力一樣重要,不要悶頭努力,也要在適當的時候,抬頭看看自己的選擇有沒有問題。如果有,即時通過跳槽調整自己的職業生涯方向。
全文完,感謝閱讀,如果喜歡,點個讚吧。
我是,致力分享不止有助於職場的思維邏輯,更希望對大家生活也有幫助。歡迎關注我,一起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