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鐵觀音制茶大師獲百萬元重獎 推動烏龍茶傳承與發展

2020-12-22 人民網福建頻道

12月18日,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烏龍茶產業下一階段的突圍方向在哪裡?如何保持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趨勢?在這一場難得一見的烏龍茶的碰撞中可窺探一二。

在這場盛會中,長達半年之久的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也落下帷幕。

鐵觀音大師誕生

推動安溪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從4月開始,直到10月中下旬結束。安溪全縣範圍內的2126名制茶能手巧匠報名參賽,經過鄉鎮選拔、複賽(茶園管理、烘焙、評茶、茶文化基礎考試、講茶)、決賽(自採青制茶和統採青制茶)的全方位選拔,從而決出能夠代表安溪鐵觀音,甚至帶領安溪鐵觀音制茶技藝提高的大師與名匠。

劉仲華院士、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為陳建平大師授牌。劉伯怡 攝

來自龍涓鄉的陳建平、李凱林,分別以91分、89.11分的最高分數獲得了「安溪鐵觀音大師」稱號,他們將各自獲得100萬元的工作研究經費;而被評為「安溪鐵觀音名匠」的八名匠人,林森泉、陳偉昌、蘇金帶、陳雙炎、詹朱祥、陳志鵬、謝振邦、林輝毅,也將分別獲得工作研究經費5萬元。

大師將被直接認定為泉州市第四層次人才,名匠將被直接認定為泉州市第五層次人才。

已經連續舉辦了四年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賽制設計科學嚴謹,賽制執行公平公正,讓安溪鐵觀音茶人紛紛以參加大師賽為榮。

8名安溪鐵觀音大師、26名安溪鐵觀音名匠,一大批優秀的茶產業高層次人才的選拔培育,成就了「十三五」安溪茶產業發展的碩果——安溪縣獲評「『十三五』茶業發展十強縣」,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鍛造了「十四五」安溪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劉仲華院士、安溪縣縣長吳毓舟為李凱林大師頒發100萬元獎金。劉伯怡 攝

四年來,在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引導下,各鄉鎮制茶技藝回歸傳統,傳統制茶工藝早已深入人心。茶園管理的加入,也更好地引領安溪茶農回歸精耕細作、堅守茶山。目前,安溪現有茶園面積60萬畝,成為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歷經多年布局,逐漸形成「頭帶帽、腰系帶、腳穿鞋」的複合生態體系,堪稱農業生產領域經典的生態美學。

今年安溪首次開展「十佳茶園」評選活動,以嚴苛的標準、激勵的政策,促進現代化茶園建設。活動現場,安溪縣「十佳茶園」也新鮮出爐,印證著安溪茶農科學化管理茶園的成效。

通過四屆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所不斷湧現出的制茶能手,是安溪鐵觀音產業生生不息,走向復興的生力軍。大師、名匠們將帶著使命和責任,繼續在安溪縣各大產茶鄉鎮,進行茶鄉巡禮,帶徒傳藝、聯繫基地、服務茶企。促進安溪茶產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制茶技藝水平不斷提高。

組委會表示,「通過大師賽人才政策,真正把我們的『土專家和田秀才』變成了官方認可的專家。」

工夫茶裡論功夫

專家同臺揭示烏龍茶的三大價值

工夫茶是一種茶俗、茶藝,流傳於福建省、廣東省及周邊地區並已推廣流傳於全國、全世界。18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工夫茶藝代表性傳承人葉漢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文禮三位在茶行業、烏龍茶領域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在安溪論道,共同揭示安溪鐵觀音與潮州功夫茶的健康價值、精神文化價值、社會經濟價值。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作《安溪鐵觀音與健康中國茶》主旨演講。他提到,隨著人民對生活品質的需求提高,茶葉的健康功效和安全屬性會被更加重視。不同類型的安溪鐵觀音,健康功效的程度也不盡相同。

工夫茶論壇現場。劉伯怡 攝

福建烏龍茶與廣東烏龍茶同宗同脈,在歷史傳承中演變出了各具風格的獨特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工夫茶藝代表性傳承人葉漢鍾認為工夫茶是一種茶湯的藝術,在《潮州工夫茶與安溪鐵觀音》演講中,葉漢鍾對比兩大烏龍茶品類的差異化與共同點,提出共同保護工夫茶的源頭根脈,以不斷建設標準化來推進工夫茶的傳承,並在發展中創新融合。

歷經3大階段、10道工序、36個小時連續製作,才能成就一杯「蘭花香,觀音韻」的安溪鐵觀音,當中的技藝玄妙至極。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文禮通過解說《工夫茶-安溪鐵觀音的獨特魅力》,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安溪鐵觀音中的工夫與功夫。王文禮釋義的「工夫茶」,是沏泡的學問和品飲的功夫,而鐵觀音的獨特魅力就在於「一香二韻三工夫」。

一葉興百業。目前,安溪縣擁有茶園面積60萬畝,年產量6.2萬噸,涉茶總產值191億元,連續10年位列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安溪鐵觀音以1426.86億元位列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價值第一,連續五年名列全國茶葉類區域品牌價值第一,還入選首批中歐地理標誌保護合作協議產品清單;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選名錄。近年來,安溪茶產業充分挖掘當地特色資源,實現從「單一、單層」的茶業生產經營,向「多元、立體」的全產業鏈轉變。(許藝燕 張錦川)

(責編:林東曉、鍾巧花)

相關焦點

  • 安溪連續4年百萬元重獎鐵觀音制茶大師
    東南網1月11日訊(福建日報通訊員 林清鍛 許藝燕 記者 黃瓊芬) 近日,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頒獎儀式暨工夫茶論壇在安溪舉行。本屆賽事中,安溪全縣範圍內的2126名制茶巧匠決出2名「安溪鐵觀音大師」、8名「安溪鐵觀音名匠」,大師將被直接認定為泉州市第四層次人才,名匠將被直接認定為泉州市第五層次人才。2017年,安溪開茶界先河,設百萬元重獎舉辦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已經連續舉辦四年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共決出8名安溪鐵觀音大師、26名安溪鐵觀音名匠。
  • 功夫茶論壇舉行 安溪連續四年百萬元重獎鐵觀音制茶大師
    閩南網12月19日訊(閩南網記者 黃紫燕 通訊員 林清鍛 許藝燕 張錦川)12月18日,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頒獎儀式暨工夫茶論壇在安溪舉行。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活動現場當天,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頒獎儀式舉行,來自龍涓鄉的陳建平、李凱林獲得「安溪鐵觀音大師」稱號,分別捧走100萬元大師研究經費。
  • 安溪鐵觀音「匠人天團」誕生記
    百萬茶鄉人民全力打造茶界頂級賽事,斥資百萬重獎千裡挑一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於2020年4月1日拉開帷幕,也開啟了世界名茶之鄉——安溪這場一年一度的茶界巔峰之戰。本屆賽事從4月開始,直到10月中下旬結束,其間持續了七個月。而,這七個月也是波瀾壯闊的七個月。
  •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深入茶產業帶:首站安溪鐵觀音,將打造國民...
    據悉,首批安溪縣茶產業新品牌聯盟成員為拼多多量身打造的產品現已上架平臺。其中,雲嶺茶業作為國有控股企業,為平臺消費者帶來的莊園烏龍茶僅售29.9元,聯合安溪鐵觀音制茶大師推出的定製款大師茶也僅售39.9元,樹立了「好茶不貴」的新標杆。
  • 福建工夫茶對話廣東工夫茶
    工夫茶,這三個字在2020年賺足了眼球。以福建與廣東為要的工夫茶文化受到更多人的關注。12月18日,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
  • 安溪鐵觀音大師的「鬥陣來泡茶」
    精研「聞香識茶」法 帶動一方茶農脫貧李金登生於安溪名優品種茶黃金桂、雪梨發源地,曾任鄉村代課教師,1996年3月,進入村辦茶企雪香茶廠,參與茶葉製作,熟練掌握烏龍茶傳統技法,深入探索安溪鐵觀音「看青搖青,樹葉成金」祖傳秘訣。
  • 閩茶對話法國酒莊:文化「出海」 傳播中國茶文化
    日前,義大利駐廣州總領事艾古麗女士考察安溪茶山。 劉益清 攝  除了「茶酒對話」,近年來,安溪縣委、縣政府通過中法文化論壇、「閩茶海絲行」以及安溪主導的「中國茶 絲路行」等活動,推動鐵觀音在俄羅斯、越南、法國等國家落地生根。而文化附加,也讓包括安溪鐵觀音在內的中國茶的價值被重新認知和接受。
  • 安溪現「野化」鐵觀音 締造「茶在草木中」生態發展模式
    大師示範 回歸傳統   安溪現「野化」鐵觀音 (陳小陽 攝)   日前,經國家質檢總局認定,安溪鐵觀音以1401.38億元品牌價值位居全國茶葉類第一位,品牌含金量僅次於貴州茅臺。消息一出,以茶為主業的安溪縣群情振奮。在倍感自豪的同時,管理層及業界精英也開始思考:如何讓這一金字招牌芳香永駐、歷久彌新?制茶大師陳兩固推出的「野化」鐵觀音,即是增強茶葉傳統風味的一項探索。
  • 百年梅記茶行,創始人曾為安溪首富,譜寫了一段茶葉外銷史的輝煌
    遵循傳統制茶梅記跨越百年時光,世代傳承的不僅是一份制茶技藝,更是嚴謹的制茶理念。隨著茶葉消費市場逐漸回歸理性,梅記所倡導的「三原文化」正對應到消費者 最關心的問題:安全與正宗。鐵觀音制茶技藝非遺傳人王曼堯,自小隨其父王聯丹研製茶葉,受其言傳身教,少年制茶成名。青年時期在國營廠制茶及評茶,後與其父王聯丹重新創業。九十年代,建立自主茶園基地。
  • 安溪 一片茶葉 拓開百姓致富路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接受採訪時表示:「安溪以茶為媒,持續發展壯大富民產業,加快茶產業轉型升級,茶產業鏈條從『一葉』向『大業』轉變,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帶動茶農增收、茶企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目前,安溪縣擁有茶園面積60萬畝,年產量6.2萬噸,涉茶總產值191億元,連續10年位列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連續五年位居中國茶葉類第一位。
  • 安溪茶校2015年春季招生——「真正意義上」的全免費
    4.2012年學生參加泉州市茶文化研究會、泉州總工會等單位舉辦的茶藝技能大賽榮獲個人一、二、三等級,團體二等獎。5.2012年獲得福建省首屆職業院校(中職組)手工制茶技能競賽1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並且囊括了烏龍茶項目前三名以及綠茶項目二、三等獎,紅茶項目二等獎;代表福建參加全國比賽,獲得青茶類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
  •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深入茶產業帶
    1月12日,福建省安溪縣舉辦「好茶不貴」——安溪鐵觀音「新品牌計劃」大會。「福建安溪是我國最重要的茶產區之一,生產的鐵觀音遠近聞名,在整個茶產業發展和茶文化傳播中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雲嶺茶業作為國有控股企業,為平臺消費者帶來的莊園烏龍茶僅售29.9元,聯合安溪鐵觀音制茶大師推出的定製款大師茶也僅售39.9元,樹立了「好茶不貴」的新標杆。「新品牌計劃」是拼多多於2018年12月推出的一項針對中國製造業的扶持計劃。通過提供數據支持、研發建議和流量資源,拼多多期望聯合實力強勁的代工和外貿企業,探索C2M定製化生產,幫助企業回歸國內市場,以最低成本培育新品牌。
  • 福建安溪:人才助力茶瓷香三大產業融合擦出別樣火花
    來自安溪、永春、德化的非遺人才以及從業人士齊聚一堂,共同為非遺發展建言獻策。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錨地。古時候,海外來客從這裡進入中華大地,又從這裡返航,載回中國的瓷器、香料、茶葉。經過千百年的傳承,當前,新時代的德化制瓷、永春制香、安溪制茶依舊煥發著勃勃生機。
  • 安溪開茶節一杯清茶敬天地神人
    從2019年「茶者匠心 國飲飄香」的開茶節主題,到如今「一杯獻給世界的中國好茶」,安溪鐵觀音立足中國,將眼光放向世界,力圖讓世界人民也感受感受到中國國粹茗茶鐵觀音的獨特魅力。一場精彩的鑼鼓表演拉開了開茶節的序幕。首先進行的是傳統的敬茶祖、祈茶福儀式,由十數名包括魏月德在內的中國制茶大師、安溪鐵觀音大師主敬。
  • 出則兼濟天 歸則反哺桑梓 ——安溪易氏宗親風採錄
    2014年11月,作為廈門唯一文字記者,跟隨廈門市政府代表團赴紐西蘭參加中新市長論壇、並訪問澳大利亞;2015年11月習馬會,獲邀並代表廈門日報社赴新加坡現場見證、現場報導。易長青,男,1967年5月生,高級工程師(茶葉類),高級評茶師,高級茶葉加工技師,安溪鐵觀音制茶工藝大師,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
  • 烏龍茶的功效有哪些 烏龍茶怎麼挑選
    烏龍茶的功效有哪些1、降血壓2004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喝烏龍茶有助於降低高血壓。每天喝一杯茶的人比其他人降低血壓的機會多45%,如果是喝兩杯,可以提高到65%。不同的研究表明,烏龍茶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燃燒脂肪,並改善膳食脂肪吸收。
  • 臺灣烏龍茶與安溪鐵觀音有什麼不同?
    閩南烏龍茶主產於福建安溪一帶,最著名、品質最好的是安溪的鐵觀音。臺灣烏龍茶是世界上最香的茶葉之一,其中以文山包種最為典型。此茶以香氣清揚為第一特點,帶花香。至於凍頂和金萱,發酵接近30%,重於包種,焙火味重。這類茶最重滋味醇厚回甘,香氣退居第二。此種香是再加工焙火出來的,濃烈綿長,茶葉原本的清香被覆蓋。凍頂香似桂花,金萱則似奶香,均為濃香型。
  • 「世界藤鐵工藝之都」花落福建安溪 第三屆中國(安溪)家居藤鐵工藝...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評一路議,近距離觸碰指尖藝術,感嘆於安溪縣藤鐵工藝歷經千年傳承,注重保護,傳承創新,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其產業的文化性、手工性、創新性、國際性等方面已具備「世界藤鐵工藝之都」的基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