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攝影作品中的影調——色彩篇

2020-12-13 攝影者娟子

大家好,我是攝影者娟子。之前給大家分享了攝影理論基礎知識中的明度關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關於色彩的基本知識。

我們都知道,明暗關係與色彩關係是構成攝影中影調的兩大核心要素。明暗與色彩共同影響著攝影作品的影調,從而影響作品思想與藝術的深度。

不同明度下的各種色相呈現出的色彩。

一、色彩的基本知識

提到色彩,我們不得不說色彩的三要素:色相(Hue)、飽和度(Saturatian)、明度(Lightless),只要細微改變他們中任意一個參數,就會立即帶來色彩的變化,也就是說,色彩由這三項共同決定的。

上面我們剛說到強調明暗關係的光影,其實就是色彩中的明度。這裡我們重點討論色彩中的色相與飽和度。色相是指如紅色、黃色和藍色這種顏色的區別,飽和度指色彩的純度。

我們看到物體時,需要三個要素,首先是發光物體(光源),再就是我們要看到的物體,最後是用來看物體的眼睛,光照射到物體(反光體),光線再從物體上反射出去進入人眼(視覺),形成的影像。

我們都知道,太陽光通過稜鏡形成依次為紅色、橙色、黃色、綠色、青色、藍色、紫色這七種顏色。這是因為光也是一種電磁波,我們的眼睛能夠看見一定波長光線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可見光波長範圍大概是380-780nm之間,紅色波長最長,紫色波長最短

三原色的原理:

光的三原色:紅色(Red)、綠色(Green)、藍色(Blue);色料的三原色:青(Cyan)、洋紅(Magenta)、黃色(Yellow)。它們是構成色光和顏色最基礎的色彩,也就是這三種顏色不能再分解,而其他顏色均可以通過這三種色彩得到。

◆ 自然界的任何光色都可以由3種光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

◆ 三原色之間是相互獨立的,任何一種光色都不能由其餘的兩種光色來組成。

◆ 混合色的飽和度由3種光色的比例來決定。混合色的亮度為3種光色的亮度之和。

通過上圖不難看出:

綠色(G)+藍色(B)=青色(C)

紅色(R)+藍色(B)=品紅色(M)

紅色(R)+綠色G=黃色(Y)

黃色(Y)+洋紅(M)=紅色(R)

黃色(Y)+青色(C)=綠色(G)

青色(C)+洋紅(M)=藍色(B)

由此而得出的結論是:色光三原色的任意兩種色彩同比例混合所得的三種色彩恰好是色料的三原色。色料三原色的任意兩種顏色同比例混合所得的顏色正好是色光的三原色。

二、色相環

24色相環。

上面我們提到過,太陽通過稜鏡形成的七種顏色的光,把這些光帶按照順序圍成一個圓環就形成我們的常用的色相環。色相環通常有10色相環、12色相環、24色相環。

無論哪種色相環,他們的實質其實是一樣的,只是把同一個色系做了細化,現在我帶大家帶大家了解同類色、鄰近色、類似色、中差色、對比色、互補色的相關知識。

同類色:色相環上30夾角內相鄰接的色統稱為類似色,例如.青-青紫-紫等均為類似色,類似色由於色相對比不強給人有色感平靜、調和的感覺。

鄰近色:是色相環中相距60夾角的顏色,屬中對比效果的色組,色相彼此近似,冷暖性質一致,色調統一和諧、感情特性一致。鄰近色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紅色與黃橙色、藍色與黃綠色等。

類似色:在色相環上30夾角內相鄰接的色統稱為類似色,例如紅-紅橙-橙.黃-黃綠-綠.青-青紫-紫等均為類似色,類似色由於色相對比不強給人有色感平靜、調和的感覺。

中差色:在色相環中60——120夾角的色相為中差色,中差色相有明顯的區分。

對比色:色相環中相差120—180之間色相稱為對比色,他們具有明顯區分色彩的特點。對比色相的組合視覺衝擊力強,畫面色彩醒目。

互補色:三原色中,任何一種顏色即是其他兩種原色等量混合的補色,在色相環中,處於直徑位置,也就是色相環180夾角的色相的互為互補色。互補色的色相的組合,可以互相強調對方。

色彩中常見的幾種常見的對比關係:

色相對比、明度對比、飽和度對比以及冷暖對比等等。

色彩對比是構成明顯色彩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賦予色彩以表現力的重要方法。

三、色彩的作用

1.基本作用

色彩可以分為不同的作用,一是具有區分的功能,達到引人注意的效果,如黃色、紅色、綠色等等,交通指示基本都是黃色,公共場合比較具有警示意義的指示牌大多數是紅色。

二是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給人某種印象,具有某種象徵性意義的心理層面上的作用。比如橙色給人溫暖、熾熱、積極向上的情緒,會讓人聯想到夕陽、火焰、燭光,給人感覺很溫暖、熾熱和積極向上的情緒感,而藍色會讓人聯想到天空、大海、宇宙,給人靜謐、沉著、理智的情緒感。

2.表現主體

在攝影作品中,如果我們想突出主體,通常有很多種方法,比如說明暗、虛實都可以突出達成我們想要的效果,在這裡我們還要說一下表現主體的重要方法,那就是色彩。

比如說,主體和背景以及前景的顏色都能很好的區分開來,這樣就可以很好的通過色彩控制,進而加上突出主題的作用。

3.渲染氣氛

色彩對氣氛的渲染,其實是與某種色彩給人們帶來的心理感受是息息相關的,比如蔚藍的海岸,因為藍色給營造一種很靜謐的氛圍。

4.體現個性

色彩是美的基礎,無論是平面設計,還是繪畫,還是攝影的領域都離不開色彩。色彩在攝影中是除了光線也同樣是很重要的骨架,從而對觀者的視覺性也起到了很強烈的引導作用,甚至加強觀者的視覺衝擊效果。很多優秀的作品無不是利用了色彩對人們進行視覺衝擊,激發人們的內心的情感。

總之,想要拍出一副優秀的攝影作品,一定要懂攝影的影調,也就是以曝光理論與色彩知識為基礎,合理的運用它使攝影作品看起來更有層次,更富有感染力。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對你們有幫助哦。也歡迎你們的留言,也歡迎你們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我會為你解答哦!

相關焦點

  • 手機攝影教程,學會這6種光影影調攝影技巧,拍出大師級光影作品
    不知道為什麼一提到手機攝影,很多小夥伴總是會聊到手相鏡頭的解析度和性能上,總是在比誰的解析度高和誰的性能好。可是手機鏡頭解析度高就能拍出好的攝影作品嗎?答案是否定的,並不見得好的手機鏡頭就一定能拍出好的作品,充其量就是誰的更清晰而異,說到清晰也不是絕對的。
  • 韻律在攝影構圖中的巧用
    攝影作品在構圖布局中,線條、色彩、影調、對比、疏密、節奏,都可以產生韻律。韻律是更高層次的節奏,完美的節奏會產生唯美的韻律。只有節奏而沒有韻律,畫面就會顯得單調、乾巴巴的,沒有味道。2,色彩——攝影畫面五彩繽紛,本身就富有色彩的韻味.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單色光的排列,具有色彩的節奏和韻律.面對萬紫千紅的景物進行色彩的排列和配置,就是用詩的語言進行高度提煉和概括的過程.
  • 如果讓你給攝影作品點評,你會從哪幾個方面來評述?
    談到攝影作品的點評,首先要看是什麼樣的攝影作品?攝影作品分為:紀實攝影、風光攝影、藝術人物攝影、廣告攝影等幾大分類。廣告攝影這裡不談,拍攝的作品要符合客戶的要求,無所謂點評。為了更加通俗地解釋 「想到才能拍到」這句話的含義,我引用法國著名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世界著名的人文攝影家、決定性瞬間理論的創立者與實踐者、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的話語和作品來談這個問題。布列松,從小學習畫畫,多年的藝術薰染為他後來的攝影生涯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當他意識到照相機可以在一剎那凝固不朽,他放下了畫筆,拿起了相機。他說:「對我來說,照相機就是一本寫生簿,捕捉即時靈感的工具。
  • 不管高調或低調,調色都要調影調!
    套用一句老套但永恆的話,攝影是用光的藝術,色彩是光的散射,明暗是光的變化,最終形成一張張精彩絕倫的照片。總的來說,給照片做後期就是解決影調、色彩的問題,再根據圖片的實際情況調整構圖、質感或創意。其中,設置好影調就像打地基一樣重要,在此加上一些不錯的色調,讓照片從此煥發新的生命。
  • 究竟什麼才是優秀的紀實性攝影作品?
    大多數的藝術種類如繪畫,書法,電影,攝影等,誕生之初的目的是為了記錄,但後來都不約而同的轉向了表達。 正如『藝術學概論』中所說,藝術最根本的兩個特徵就是表現性和再現性 。任何藝術作品,都離不開表現和再現這兩個基本特徵。
  • 攝影基礎理論知識:淺談攝影作品的主題與主體
    相信很多朋友在日常拍攝中,很多時候是根據感覺拍,看到好看的物品或者看到比較新奇的場景,就會很自然的拿出手機將它們逐一記錄下來。可是,拍出的照片僅僅好看有用嗎?很顯然是微不足道的,這就彰顯出攝影作品的主題思想佔據著相當大的比重。攝影作品是有靈魂的,而拍照只是將某一瞬間記錄下來,這也就道出了拍照與攝影的本質區別。
  • 【攝影技巧】黑白攝影實用拍攝指南
    攝影大師安塞爾.亞當斯也一再強調,一定要在圖片中保留暗角,如果沒有,他會在暗房印刷照片時加入。由此可見暗角這東西也並非一無是處,尤其在黑白攝影領域,其起到積極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覷。4、Tone 影調到底什麼是影調?
  • 傷感小說 Jakub Karwowski作品賞析
    「Sentimental Fiction」是波蘭攝影師 Jakub Karwowski 完成於2011年的一個私人拍攝項目,在這個項目中,攝影師嘗試用一種敘事性的 Fine-Art 拍攝方式來記錄自己家人的日常生活,整組作品對影調的掌控極為出色。
  • 人像攝影中灰調人像畫面的特點及拍攝技巧
    人們通常把人像攝影的影調分成高調、低調、中間調(灰調)幾種。那麼中間調處於高調和低調之間,反差小,層次豐富,影像以白至淺灰、深灰至黑的影調層次構成。中間調畫面可分為兩類:一類強調反差,畫面上以黑白為主,去掉灰色的表現,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印象。
  • 運用不同方位的光線,讓攝影作品充滿畫面感
    在攝影中,從感光介質的曝光、影像反差到畫面的色彩表現,基本色調構成以及構圖等等,大部分取決於或依賴於光的使用。如果將攝影比作光畫。那麼光線在攝影中就是畫筆和調色板。光線的方位是指光的投射方向。它是光線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分為:正面光、前側光、側光、側逆光和逆光。
  • 黑白攝影實用拍攝指南
    攝影大師安塞爾.亞當斯也一再強調,一定要在圖片中保留暗角,如果沒有,他會在暗房印刷照片時加入。由此可見暗角這東西也並非一無是處,尤其在黑白攝影領域,其起到積極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覷。4、Tone 影調到底什麼是影調?
  • 直方圖是什麼,及直方圖在攝影中的應用
    在直方圖中我們還能看到顏色的記載信息,比如下面這張圖的直方圖。我們可以看到藍色像素的明度普遍都比較高,那麼藍色的信息記載基本集中在藍色直方圖的亮部部分,在此區域的峰值和集中度都比較高。同樣的,我們還可以看到紅色和綠色的直方圖信息。通過紅、綠、藍三個通道的直方圖信息,它們疊加除以三,最終匯集成了我們的RGB直方圖。
  • 藝術攝影賞析《墳地》
    各種藝術門類除了要受到共同的藝術規律的影響和制約外,還有各自的特點和內在規律,文學用語言塑造形象、音樂用聲響表現形象,而攝影藝術則通過色彩、影調等來塑造形象。因此,欣賞攝影藝術,首先要從構圖、用光、影調、色彩等基本造型因素入手,它們是欣賞的基礎,同時也是欣賞者進一步感受和認識攝影作品的藝術性和思想性的前提。下圖《墳地》寄託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作者藝術觀的體現,它所具有的意境是靠欣賞者審美經驗和審美感情來體驗的。
  • 攝影基礎知識:攝影的三大要素用光、構圖、時機
    攝影不是簡單的按下快門,從構思到拍攝,攝影是一個充滿藝術的過程。在攝影創作中,用光、構圖、時機可以稱得上是攝影的三大要素,它們各自有什麼作用,對攝影作品有這什麼樣的影像呢?用光:攝影這個詞的英文原意是「用光作畫」,有光才有色彩,才有感知,有光才有影。
  • 如何運用影調透視來提升畫面空間感?
    我們在做設計或畫畫時,添加陰影或增加顏色過渡,畫面就能呈現立體感;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感覺近處的物體色調深且暗,遠的物體色調淺且淡,越遠越淡;這種感覺對越遠的物體越明顯,因此到很遠處就很難分辨出顏色,這是由於空氣中的水氣、煙霧、沙塵等在陽光照射下形成一道「紗幕」,近處的空氣「紗幕」薄,遠處的「紗幕」厚,正是這道無形的「紗幕」產生的影調明暗變化,讓人產生距離感縱生感。
  • 淺談:藝術攝影中創意的表達方法
    (二)創意在藝術攝影中的重要性從藝術攝影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藝術攝影從出現最早的仿畫攝影到後來的超現實主義,從早期對繪畫的依附以至無法獨立成一門藝術,到如今的蓬勃發展,創新是助推的引擎, 而如今任何一幅有生命力的藝術攝影佳作,都通過形式上的創意來表達藝術家思想上的創新,通過富有創意的作品打通藝術家與大眾的思想,觸動人心,
  • 人文攝影后期班(大揚站No.121期) ——人文攝影創作學習周
    萬眾矚目的「人文攝影學習周」來了,相信在這一階段的學習中大家在人文攝影技藝中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如果你喜歡拍攝人文作品,即便你剛拿起相機,或者已小有成績
  • 我的教學日誌:攝影名家作品賞析——鄧偉《學徒工》
    除了系統的輔導他們專業知識外,培養他們對攝影作品的鑑賞能力也是我格外看重的。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對攝影作品的分析、理解、感受和想像,去體會攝影師對拍攝對象的觀察、感受與選擇,學習攝影師的創作技法,揣摩攝影師的創作意圖,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社會意義,不斷提升我們的攝影審美能力,使我們更好的掌握攝影這門藝術語言。(這也是每個希望成功的攝影人的必由之路。)
  • ...攝影賽第一期優秀作品已到!快來參加免費送小俏印二代照片列印...
    「幸福快樂在長隆」攝影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     截止到8月28日,2020年長隆攝影比賽丨第一期共收到854位作者1957幅(組)以「幸福快樂在長隆「為主題的作品。
  • 專家:攝影的邏輯思維與文學相通
    攝影的話,構圖拍攝時,左右對應、前後呼應、虛實、影調等,但也還沒完成。即便感覺已想不出東西,突然間想到一篇課文或者小說裡面的場景,就會突破的。《荷塘月色》被推為美術散文,我覺得更像攝影散文,因為散文裡已經有透視,有廣角,有長焦,而且對花的描繪完全是擬人化的,亭亭玉立、打著朵兒等等,這是非常擬人的手法,文裡可以找到攝影的圖片。  攝影的邏輯思維與文學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