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就能評估孩子是不是自閉症,來自美國的這張表準確率超過8成

2020-12-19 杜佳楣說自閉症

直到現在,依然有大部分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閉症有多麼嚴重。五歲前的小孩子無論做什麼都顯得可愛,即使他們不說話;即使他們亂發脾氣;即使他們目光閃爍;即使他們行為刻板;即使他們……

但如果自閉症的孩子不做康復,長大了會怎樣呢?

國內外的臨床觀察和醫學研究顯示,只有約3成的人能在標準化智力檢測中達到和普通孩子一樣的水準;

大概有1/4或者1/5的孩子從來沒有言語,一輩子不會說話;

大量孩子只能使用重複言語,對語言的理解力十分有限;

9成的孩子存在2~3項的感知覺異常反應,飽受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過度敏感或過度遲鈍帶來的折磨;

即使是那些各方面能力最好的孩子,也將很難完全理解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雖然很多人是在孩子診斷後不能相信,不過最終基本都會接受。還有很多家長則是在孩子出現問題行為後選擇逃避,拒絕去醫院檢查,這往往耽誤更多的時間。

家長產生這種心態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不詳細探究,以下是一張自閉症的建議評估表,可以在孩子出現問題後進行粗略的篩查。

克氏行為量表由美國克蘭西編制,適用於2-5歲的幼兒。

計分方式為:「經常」得2分,「偶爾」得1分,「從不」得0分。累分≥14分且「從不」三3項,「經常」≥6項者,可能為自閉症,分數越高,可能性越大。 可篩查出84%的孤獨症兒童。( 該數據來自網絡,僅供參考! )該表靈敏度高,但特異度不高( 即易發現,但又不準確)

填表時請客觀公正,如果顯示結果不理想,趕快去醫院做詳細評估吧。

在孩子確診後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1、創造歡樂的家庭氣氛

幼兒期的生活環境對性情的構成和開展有著重要的效果。爸爸媽媽間的和諧會使孩子感到溫馨和愉悅。相反,爸爸媽媽的爭吵會使孩子在心理上產生壓力,長此以往會影響身心健康。

2、讓自己成為榜樣

自閉症家庭很難,但爸爸媽媽還是要表現得自信強大,如果家長都充滿懊喪,自怨自艾,孩子怎麼會有勇氣?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或情緒崩潰時,家長要及時協助、引導,使其建立決心,戰勝困難。

3、多嘗試,廣見聞

自閉症的孩子對外界是很敏感的,在不被刺激的情況下,他們的感官需要新鮮東西的影響。

另外,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開展多種多樣的喜好,聽故事、做遊戲、畫畫、唱歌跳舞等,家長也儘量參加其間,不僅能加強雙方的感情交流,也許還可以發現孩子的天賦在哪。

相關焦點

  • 行業|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患兒何時能走出困境?
    一、他們是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的學名是:孤獨症譜系障礙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這是一組發生於兒童早期的廣泛性神經、精神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社會交往與溝通障礙、言語發育障礙、興趣狹窄和重複刻板固定的行為方式。家長一般會在自閉症患兒兩到三歲的時候發現其會對限制性行為與重複性動非常感興趣。
  • 想帶自閉症孩子去美國幹預,你需要先知道這些
    在阿力幹預的機構,就有一些來自其它國家的的自閉症兒童和其父母,利用假期專門跑到美國來做幹預的;更有一些家庭專門為了孩子的康復和成長舉家搬到美國來。這樣做究竟值不值?美國對自閉症人士的福利到底有多好?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特意多方了解了一下美國社會對自閉症家庭的社會支持政策——美國一共有50個州。除了聯邦福利以外,每個州都有自己的社會福利體系,每個州的政策都不盡相同。
  • 每天10分鐘,在家提升自閉症孩子語言、社交能力!上萬家長都說好
    關於自閉症孩子的生活成長,你是否正面臨這樣的焦慮?真沒有合適的方法在家提升孩子以上能力嗎?有這樣一門課每天花10分鐘在家就能改善孩子以上問題看過的家長都說這是用過對孩子幫助最大的課!這門課在家訓練就能改善孩子自閉症這門課,由全國兒童康復首屈一指【徐磊康復師團隊】自主研發。
  • 一個自閉症孩子父親的8則日記:我是不是個好爸爸?
    >從他日記裡,我們看到一個自閉症孩子的快樂與進步是如此珍貴,一個自閉症孩子父親的恐懼與壓力可以如此真實地呈現。有一天奕含奶奶似乎察覺到了什麼,帶著發洩的語氣問道「這個孩子是不是有病...... 」甚至當我和夫人生下二胎後,奶奶堅持對第二個孫女不聞不問,原本如此疼愛孩子的奶奶突然變得不近人情。其中的原因,也在幾年後,奕含被確認自閉症之後,被我第一個理解。我又何嘗沒有想過要「逃跑」。
  • 一個自閉症孩子父親的8則日記:我是不是個好爸爸?
    ,我們看到一個自閉症孩子的快樂與進步是如此珍貴,一個自閉症孩子父親的恐懼與壓力可以如此真實地呈現。有一天奕含奶奶似乎察覺到了什麼,帶著發洩的語氣問道「這個孩子是不是有病...... 」 甚至當我和夫人生下二胎後,奶奶堅持對第二個孫女不聞不問,原本如此疼愛孩子的奶奶突然變得不近人情。其中的原因,也在幾年後,奕含被確認自閉症之後,被我第一個理解。 我又何嘗沒有想過要「逃跑」。
  • 世界自閉症日:他們都是來自星星的孩子
    2020年3月26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發布了最新的《美國孤獨症譜系障礙的患病率報告》。報告結果表明,每54名兒童中就有1名在8歲前確診為ASD(即孤獨症譜系障礙)。他們是這樣一群孩子:在溝通交流的世界裡,似乎有著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來自遙遠星球的思維模式,孤獨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像星星一樣純淨,像星星一樣孤獨。
  • 一份專業評估對自閉症孩子有多重要?
    伴隨著孩子的成長,他的各方面能力也會提升,我們也需要定期給孩子檢驗學習進度,通過評估,可以及時知道孩子的進步和不足,給孩子的指導才會更高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40000個孩子選擇了VB-MAPP評估,82.5%的孩子在階段評估中能力得到提升。
  • 怎麼測試孩子是不是自閉症?
    怎麼測試孩子是不是自閉症?自閉症的診斷和鑑別很複雜,千萬別隨意給自己下診斷。其臨床診斷主要通過病史詢問、體格檢查、行為觀察和量化的量表評定,還要注意阿斯伯格症候群、雷特症候群、兒童瓦解性精神障礙和廣泛性發育障礙未註明行相鑑別,這一套下來,非專業人士是不可能準確診斷的。
  • 孩子的這2種特質,可能是自閉症?
    自閉症症狀與自閉症特徵有哪些?如何評估?如何治療自閉症?醫生這樣說……。寶寶不喜歡笑、不理人、沒什麼反應… 是自閉症嗎?幾歲可以診斷自閉症?普遍大約2~3歲可診斷自閉症,在症狀表現較為典型的寶寶身上,則可能落在1歲到1歲半之間。不過診斷時間的早晚,有一部分也來自於大人的敏感度。因為許多大人常是在寶寶已2歲多卻仍不太會講話才帶來就醫,所以才使2~3歲為自閉症較常被診斷出的年齡。為什麼會有自閉症?
  • 4.2世界自閉症日|一起來關注這群「來自星星的孩子」
    比如只對某一類玩具感興趣,不喜歡別的玩具;喜歡旋轉圓形的物品,如轉車輪、轉圓凳等;也喜歡看旋轉的物品,如愛看電風扇、排風扇轉動等;喜歡反覆排列物品,如把積木、小汽車等排一排,若是有人打亂這個排列,他會表現的非常生氣;喜歡反覆按開關、按按鍵、開關門、開關抽屜等;他們有著同年齡段孩子沒有的專注,可以單單擺弄一個物品就能持續數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而沒有厭倦感。
  • 自閉症,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
    10年前,科室住了一個自閉症兒童,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自閉症患者,孩子年齡大約7歲了,每天就是自己趴到床上玩,基本不會看我們一眼,更談不上交流了,醫生和家長對他來說是空氣一般的存在,家長顯得心酸又無奈。
  • 確診後去機構還是在家幹預?你的選擇決定自閉症孩子的未來
    經常聽到一些自閉症患兒家長的疑慮:我的孩子被醫院診斷為自閉症,可是我不相信,我還得帶他去更好的醫院檢查。而比這種不相信更讓他們覺得難以抉擇的是,在經歷了漫長的煎熬接受後,對於選擇去機構還是在家幹預,又成了擺在很多父母目前的一道難題。
  • 在評估心理健康問題時,AI真的要打敗人類醫生了!
    《自殺與威脅生命行為》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在識別患者的自殺傾向時,機器學習的準確率高達93%。該研究由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療中心教授 John Pestian 領導,來自三個地區醫院的 379 名青少年患者參與。根據該大學的新聞稿,每個患者完成了標準的行為等級評估,並參與了半結構式訪談,回答了五個開放式問題。
  • 怎樣確定孩子是不是自閉症?
    兒童自閉症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的發育障礙性疾病。患有這種疾病的兒童,往往會表現出反應遲鈍、動作刻板、交流障礙等。自閉症兒童不像正常的兒童,他們總是喜歡獨自待在一邊,沉浸在自己的個人世界。對待自閉症兒童,要多一點耐心,慢慢培養他們的一些基本技能。
  • 如何讀懂自閉症孩子的評估報告?BCBA的詳解來了——
    ,為什麼孩子在醫院評估過一次了,機構為什麼還要評估,有意義嗎?其實,和自閉症相關的評估會有很多種,例如篩查性評估、診斷性評估、課程本位的評估。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來了解下,醫院常常使用的診斷性評估和機構的課程本位評估究竟是什麼,有何不同?診斷性評估醫院裡做的自閉症診斷評估,通常是把孩子與基於大數據產生的普通孩子常模做對比,審視小朋友是否符合自閉症的臨床診斷標準。
  • 「醫生,我小孩到底是不是自閉症?」
    這已經是今年這位母親帶著孩子第4次走進醫院精神心理診療室了。
  • 如何判斷孩子到底是不是自閉症?
    隨著我們對自閉症的更多認識,加上家長對於孩子成長更加關注。很多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異常行為表現就會不自覺的跟孤獨症聯想起來。所以在家長發現孩子行為表現或者能力出現異常的時候,在沒有去專業醫院進行評估篩查的時候,要了解這個孤獨症的自測手段——優先發現自閉特質。家長可以先了解一下自閉症的概念與定義。如果發現多條符合即孩子存在自閉特質。
  • 來自星星的孩子: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現狀調查
    · · ·他們是「來自星星的孩子」,「折翼的天使」。他們似乎有著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思維模式,就像來自遙遠的星球一樣。他們也被稱為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自閉症又稱孤獨症,學術名為孤獨譜系障礙(ASD),是一種從嬰幼兒時期開始顯現的一種終身神經系統疾病。由於缺乏了解,不少人將其視為一種奇怪而又陌生的疾病。但事實並非如此。近些年來,自閉症的發病率一路攀升。甚至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著許多「來自星星的孩子」。
  • 如何讀懂自閉症孩子的評估報告?BCBA的詳解來了
    大米和小米經常收到家長的求助留言:「醫院給孩子做了評估,機構還一定要孩子做評估,一次就要上千塊,有必要嗎?」「評估報告對家長來說有意義嗎?」「評估報告要怎麼看?」其實,和自閉症相關的評估會有很多種,例如篩查性評估、診斷性評估、課程本位的評估。
  • 世界自閉症日丨中國首個自閉症兒童社交能力評估系統發布
    今天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自閉症兒童早期康復幹預機構大米和小米公布最新研發成果——RICE社交階梯評估系統(RSSS),這是中國首個針對自閉症兒童的核心障礙——社交障礙研發的評估系統。目前,這套社交評估系統的線上版本向所有自閉症家庭免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