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剖宮產後產婦死於羊水栓塞,診療有過失賠償近80萬元

2020-08-28 天津律師梁波

【摘要】黃某於被告處剖宮產出一女嬰,後死亡。死亡原因考慮為羊水栓塞。二〇一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法院經審理認為, 羊水栓塞死亡率高,無法預測、無法預防;黃某剖宮產術中產後出血,x第二醫院考慮羊水栓塞可能,行全子宮切除術,但羊水栓塞的搶救不夠得力;x第二醫院在搶救過程中多種病情及手術告知不夠。參考鑑定意見被告x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對黃某死亡的損害後果承擔40%的責任,賠償783588元

【關鍵詞】醫療糾紛,剖宮產,羊水栓塞,產後出血,搶救不得力

一.基本案情

2017年11月22日8時50分,黃某急診到被告x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處住院,並於當日21時47分剖宮產出一女嬰,之後黃某出現血壓下降、心率增快、失血性休克。x第二醫院於11月23日0時20分行全子宮切除術,11月23日4時54分出現呼吸驟停,於2017年11月23日7時27分宣布黃某臨床死亡。黃某死亡後未進行屍檢,於2017年11月25日在x火化。

二.醫方觀點

原告的總損失應該按40%比例進行最後計算。被扶養人生活費計算的年限為17.25年,精神損失費應按50000元至80000元之間的40%計算,對鑑定費金額沒有異議,交通費由法庭酌定500-1000元。x第二醫院已經預賠了10萬元,x第二醫院為黃某手術產生醫療費45499.67元,應對予以抵扣。

三.患方觀點

黃某於當天17:00黃某進產房待產,17:00以後打催產針;17:30用餐,由護士送進待產房;20:00-21:00信息反饋,嬰兒情況比較危險,產婦由產房轉搶救室;21:47剖宮產一女嬰即黃某1,此時負責生產的主任醫生已趕到醫院,嬰孩由主任醫師抱出,並告知產婦家屬一切順利,請家屬先帶嬰孩到病房,為產婦縫合後送其回病房,預計2小時可以回病房。

23:30醫生反饋產婦大出血;24:00護士出來告知切除子宮,24:00-04:00陸續主有醫生進入搶救室;05:00-05:30產婦搶救恢復心跳;05:30後預計轉病房,但情況突變,繼續搶救,未移床;06:00-06:30告知產婦家屬進入搶救室;07:00左右告知搶救無效。

x第二醫院於2017年12月12日出具黃某死亡原因分析:1.羊水栓塞;2DIC;3.嚴重產後出血;4失血性休克;5.多臟器功能衰竭。由於黃某在x第二醫院生產期間醫生的諸多診療行為令人疑慮,黃某2為此多次向x第二醫院交涉,x第二醫院只願意先行賠付10萬元,為保護合法權益,黃某2、黃某1訴至法院,提出如上訴求。

四.調解協議

2018年1月17日,x市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出具一份《調解協議》,載明黃某與x第二醫院達成調解,調解協議約定:x第二醫院一次性先行賠付黃某10萬元;x第二醫院先行賠付後,黃某三年內仍保留鑑定後調解和訴訟權利。

後續賠償事宜需通過鑑定後醫調委調解或法院訴訟方式進行,如最終具體賠償金額超過十萬元,需扣除第一條中先行賠付的十萬元,如最終具體賠償金額不足十萬元,x第二醫院承諾放棄向黃某主張差額返還。2018年1月18日,x第二醫院向黃某2、黃某1轉帳支付10萬元。

五.鑑定意見

x省醫學會鑑定據此作出鑑定意見認為,因未行屍檢,根據現有資料,黃某的死亡原因考慮為羊水栓塞;x第二醫院在診療過程中存在過失,與患者死亡存在一定因果關係,參與度為40%。

六.律師意見

黃某剖宮產術中產後出血,x第二醫院考慮羊水栓塞可能,行全子宮切除術,但羊水栓塞的搶救不夠得力;羊水栓塞死亡率高,無法預測、無法預防;x第二醫院在搶救過程中多種病情及手術告知不夠。

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醫療行為存在過錯致人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x第二醫院應否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關鍵在於其對黃某的診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該過錯與黃某死亡後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以及過錯參與度是多少。由於醫療行為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法院在確定醫院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及該過錯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無因果關係的主要判斷依據來自於專家的鑑定意見。

x省醫學會作為有資質的司法鑑定機構,鑑定程序合法,分析過程符合鑑定規程,形式要件完備,可作為本案的定案依據。故對該鑑定機構所出具的鑑定意見予以確認,即x第二醫院對黃某死亡的損害後果承擔40%的責任。

七.法院判決

二〇一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法院判決,x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各項損失783588元

八.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五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三款、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

【參考資料】1.醫療糾紛:對產後羊水栓塞導致產婦死亡,醫患雙方均需足夠警惕。2.醫療糾紛:參加臨床試驗因入組錯誤,且未行血壓監測致腦出血死亡。3.醫療糾紛:無名氏男孩被救助站送醫後死亡,醫院的搶救存在過錯應承擔35%責任。

【作者聲明】本文為真實司法裁判案例,僅供以案釋法之學習交流。若有侵權之處煩請告知刪除。文中隱去當事人名稱、屬地信息。插圖無版權糾紛。

相關焦點

  • 醫療糾紛:剖宮產後產婦死於羊水栓塞,診療有過失賠償近80萬元
    四.調解協議2018年1月17日,x市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出具一份《調解協議》,載明黃某與x第二醫院達成調解,調解協議約定:x第二醫院一次性先行賠付黃某10萬元;x第二醫院先行賠付後,黃某三年內仍保留鑑定後調解和訴訟權利。
  • 醫療糾紛:對一起致新生兒死亡、產婦子宮破裂的損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0年1月19日法院經審理認為,x縣x鎮衛生院在陳某某的診療過程中存在對其瘢痕子宮行陰道分娩的風險性認識不足、對子宮破裂的診治有延誤的醫療過失行為,承擔70%賠償責任,合計612710.37元+116089.93元。
  • 新生兒臂叢神經損傷,產婦起訴醫院賠償41萬!丨醫法匯醫療律師
    「足月待查,剖宮產再孕」入住甲醫院待產,入院3天後產下一男嬰,新生兒出生後,李女士發現其右上肢活動障礙,認為是甲醫院診療行為存在過錯所致,甲醫院不認可,雙方陪同患兒到多家醫院就診,後被確認為右臂叢神經損傷。
  • 醫療糾紛:手術中切開刀斷裂患者死亡,醫院未證實產品合格須擔責
    【關鍵詞】醫療糾紛,手術,賠償責任,切開刀,合格產品此外,原告主張的賠償費用的計算方式錯誤,被告的請求依法不能成立。四.庭審意見依被告在患者董某死亡後組織進行的死亡病歷討論,可確認被告在手術過程中使用的電刀頭斷裂損傷血管,導致失血性休克是患者董某死亡的原因,被告作為該醫療器械的提供者,應對該患者死亡的損害結果承擔賠償責任。
  • 醫療糾紛:羊水栓塞被認定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方賠償60餘萬元
    【摘要】產婦湯某某入被告婦產科待產,新生兒出生後產婦出現羊水栓塞,治療無效死亡。2019年4月9日法院經審理認為,醫方對產婦產程進展缺乏全面、細緻觀察和監測,不排除宮縮過強誘發羊水栓塞的可能性,產婦發病後醫方對羊水栓塞的診療不規範,進而加重產婦病情,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產婦喪失了生存的機率。
  • 醫療糾紛:因接生過程中存在違規醫療操作,導致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劉某之女死亡病例屬於一級甲等醫療事故。結合病患的個體差異、醫療風險及院方診療行為的過錯參與度,法院確認被告承擔80%責任,賠償555891.20元。在接生過程中存在違規醫療操作:多人多次腹部加壓。新生兒窒息復甦操作不當,致使新生兒脾破裂出血。基於以上因素,導致新生兒出生時重度窒息,搶救無效死亡。x醫院的上述過失與劉某之女的死亡有直接因果關係,應承擔主要責任。
  • 新生兒死亡,醫院無責卻賠償8萬元,原因為何?
    在產室順產期間突現胎心減慢至55次/分(醫院候產記錄單記載為80-110次/分),助產醫生指示王某做下蹲助產動作,胎心不恢復,醫院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交代病情後,患者及家屬籤字同意剖宮產,手術順利產下一名嬰兒,經診斷為新生兒重度窒息。同日,新生兒被送往乙醫院治療。
  • 醫療糾紛:發生羊水栓塞應積極按規範處置,使病人得到應有的醫療
    【摘要】患者張某某,足月孕產婦,因呼之不應20多分鐘,120急救送至被告x市第四人民醫院治療,後死於羊水栓塞。2019年9月19日法院經審理認為,羊水栓塞病死率雖高,亦應積極按規範處置,使病人得到應有的醫療。被告的過錯在於對羊水栓塞認識不足,未針對性地採取積極處置措施,省市兩級醫學會均鑑定本病例屬於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 40歲產婦順產後死亡 曾要求剖腹產被院方拒絕
    由於阿紅屬高齡產婦,在阿紅足月分娩時,家屬要求醫院進行剖腹產,但醫院卻認為阿紅符合順產條件,拒絕為阿紅進行剖腹產,最後阿紅在順利產子後大出血,搶救無效死亡。阿紅家屬以醫院無視患者選擇分娩方式的權利,造成阿紅死亡為由,要求醫院賠償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失費等共計100多萬元。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審理後判決醫院賠償阿紅家屬40多萬元。
  • 醫療糾紛:對產後羊水栓塞導致產婦死亡,醫患雙方均需足夠警惕
    醫療風險、醫藥合規、醫療糾紛醫療糾紛是目前的社會熱點問題。如果將醫療糾紛的解決簡單地理解為規則之治,忽略解決糾紛的其它有效方式,則社會公正將面臨嚴峻挑戰,若醫療糾紛動輒訴諸法律,法律意識的越位必將加劇人際關係的衝突威脅社會秩序的和諧。本文通過一案例分析顯示涉因醫療美容導致的醫療糾紛訴訟司法裁判的一些特點。
  • 醫療糾紛:產檢存在過錯貽誤時機致新生兒死亡,賠償100餘萬元
    【摘要】原告劉某某入住被告產科行剖宮產手術,術中助娩一活男嬰,後死亡。【關鍵詞】前置胎盤,產檢,醫療糾紛,新生兒,重度窒息有急診手術指徵,即刻行剖宮產術。告知患者及家屬病情,胎兒心率搏動弱,不排除隨時宮內死胎,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腦癱、新生兒死亡等風險。告知產前出血、前置胎盤、剖宮產手術等相關風險。原告劉某某與家人商量後同意在被告治療並於00:15籤字同意剖宮產手術,啟動孕產婦搶救預案。術中助娩一活男嬰,立即搶救後轉兒科,因搶救無效死亡。
  • 醫療糾紛: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治療後休剋死亡,醫院賠償94餘萬元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雖對鑑定意見提出異議,但未提供充分證據證明此次鑑定存在程序嚴重違法、依據明顯不足等情形,綜合本案其他證據,對鑑定意見予以採信,被告在治療鄧某某的過程中沒有盡到應有的專業水平,存在過失,並確定被告承擔50%的責任,賠償941979.06元。
  • 醫療糾紛:因產後大出血致產婦死亡的一級甲等醫療事故的案例分析
    【摘要】產婦在醫院分娩,後因產後大出血死亡。醫療鑑定認為,產婦系剖宮產手術後大出血,因醫方醫護人員監護不力,沒有及時發現其病情變化,延誤了搶救時機,致產婦重度失血性休克,循環衰竭死亡,醫方的醫療行為構成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方負完全責任。
  • 32歲產婦剖宮產女後第二天死亡
    2013年08月12日 16:03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據市場星報報導,碭山縣32歲產婦路玉梅在碭山中山醫院產下一女嬰後,第二天輸液突然出現頭暈冒虛汗狀況,數小時後宣告死亡。
  • 女子在法庫縣中心醫院剖宮產後腹痛不止,法院判醫院賠償10萬餘元
    2020年10月,法院公布一起糾紛案件,法院判令法庫縣中心醫院應承擔主要賠償責任(70%),賠償李某各項損失10萬餘元。11月13日的檢查結果提示:血紅蛋白濃度84.00g/L,紅細胞壓積25.80%。被告醫院決定將原告緊急送往盛京醫院救治。盛京醫院診斷為:盆腔血腫,貧血,胸腔積液,右腎積水,於2018年11月14日行經皮盆腔血性包塊穿刺引流術。
  • 醫療糾紛:骨折手術後醫源性細菌感染,致八級傷殘賠償140餘萬元
    被告x中心醫院賠償原告醫療損害造成的各項損失共計1456834元。【關鍵詞】醫療糾紛,開放性骨折,內固定手術,醫源性細菌感染,八級傷殘一.手術後幾日即出現切口上端近膝關節處疼痛,體溫升高達39.8度,患處明顯紅腫,手術切口上端有膿性分泌物,左側脛骨中段鋼板內固定的釘孔處有骨質損壞。被告對原告手術切口感染處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細菌培養結果:多重耐藥菌群感染,屬於醫源性細菌感染,難以治癒,經被告會診後即轉x市醫院住院手續治療。
  • 醫療過錯致胎兒死亡 產婦起訴索賠遭拒(圖)
    12月14日,曾淵平受訪時稱,醫院一直希望通過司法渠道有效解決醫患糾紛。2011年9月,黃劍華一紙訴狀將于都縣人民醫院告上法庭,要求依法判決被告賠償原告醫療費、營養費、護理費、誤工費、交通費、住院夥食補助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及胎兒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共計人民幣25.6834萬元。
  • 醫療糾紛:一例因化療毒副作用致病人死亡,醫院承擔賠償責任案例
    因醫患雙方就賠償事宜協商未果,引發本案糾紛。四.鑑定意見x省人民醫院對吳某某的診療行為存在一定過錯;x省人民醫院對吳某某的診療過錯與吳某某的死亡結果存在一定因果關係,建議醫方過錯責任程度為次要責任。五.醫療過錯分析醫方使用化療有指徵,患者化療後第10天突然死亡,推斷患者死因系綜合性的,與化療後毒副作用有關,主要粒細胞缺乏,發熱,惡病質;也不排除腸繫膜動脈栓塞、並發急性胰腺炎等。
  • 醫療糾紛:一例因化療毒副作用致病人死亡,醫院承擔賠償責任案例
    因醫患雙方就賠償事宜協商未果,引發本案糾紛。五.醫療過錯分析醫方使用化療有指徵,患者化療後第10天突然死亡,推斷患者死因系綜合性的,與化療後毒副作用有關,主要粒細胞缺乏,發熱,惡病質;也不排除腸繫膜動脈栓塞、並發急性胰腺炎等。
  • 產婦跳樓觸發的司解——醫療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詳析(一)
    2017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審理醫療損害賠償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新司法解釋」),強調患者的知情權和決定權,明確了醫院的緊急搶救免責權,或許能夠成為阻止「孕婦跳樓」等類似案例再次發生的法律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