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眾一心 [wàn zhòng yī xīn]
基本釋義:千萬人一條心。形容團結一致。
出處:《後漢書·朱擕傳》:「萬人一心,猶不可當,況十萬乎!」
相關成語:同心同德 步調一致 上下一心 四分五裂 各自為政 掛一漏萬
2.情隨事遷 [qíng suí shì qiān]
基本釋義: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起了變化。
出處: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相關成語:水漲船高 情逐事遷 事過境遷 一成不變 一如既往 始終不渝
3.自討苦吃 [zì tǎo kǔ chī]
基本釋義:討:招惹。自己找苦吃。
出處:魯迅《華蓋集·「碰壁」之後》:「可是我有一種毛病,自己也疑心是自討苦吃的要苗,就是偶爾要想想。」
相關成語:自投羅網 罪有應得 開門揖盜
4.三豕涉河 [sān shǐ shè hé]
基本釋義:比喻文字傳寫或刊印訛誤。
出處:《呂氏春秋·察傳》:「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相關成語:三豕渡河
5.財迷心竅 [cái mí xīn qiào]
基本釋義:指由於一心愛財而心中糊塗。
出處:孫犁《秀露集·耕堂讀書記》:「如果當時這位作者,明達冷靜一些,不財迷心竅,天下原可以平安無事的。」
相關成語:利令智昏 見利忘義 見錢眼開 拾金不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