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等第制」評價你咋看?

2020-12-14 德州大眾網

  從今年9月開始,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淡化具體分數,而以A、B、C、D或者「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來評價,加強教師對學生的鼓勵。無獨有偶,北京一些小學也開始實行低年級樂考。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7%的受訪者支持小學「等第制」評價。49.6%的受訪者認為是注重素質,符合教改理念,41.8%的受訪者認為對學生的評價更全面、更客觀。但有49.4%的受訪者擔心由此產生課內松、課外緊,進一步增加家長負擔。

  受訪者中,00後佔0.4%,90後佔19.8%,80後佔53.5%,70後佔19.7%,60後佔5.4%,50後佔1.1%。

  55.7%受訪者支持小學「等第制」評價

  調查中,55.7%的受訪者支持小學「等第制」評價,23.1%的受訪者不支持,21.1%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在瀋陽某教育機構工作的教師趙明媛說,在百分制的評價機制下,學生和家長的弦都繃得很緊,「很多周末在我們這裡補習的四五年級學生,學習成績都不錯,但只要不是考了100分,家長就認為還不夠好,還需要進步。」趙明媛認為,採用評級方式考察心智尚未發育完全的小學生,會更有利於他們的成長。同時,家長也不用只盯著孩子的成績看,可以有更多精力關注孩子們的特長、品德等方面。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金忠明說,小學「等第制」評價本身出發點是好的,可以淡化分數的影響。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小學就是普遍採用五分制評價。這次上海的改革亮點是增加了個性化的評價,會改善「分分計較」的情況,具有積極意義。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李曉文介紹,評分本身有多重功能,最重要的功能是讓學生知道自己學習達到了什麼程度,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有鼓勵、提醒的作用。「有些情況的確不需要精確的分數來衡量,比如語文中的一些題目,還有品德課、作文課等,不斤斤計較分數,對孩子有保護作用。但也有一些課程是需要精確評價的,比如寫字、計算,有一個精確的分數就知道是否有問題,掌握得怎麼樣」。

  李曉文說,我們要培養的是學生面對考試的心態,考試成績是用來了解自己對知識掌握程度、了解學習狀態的,而不是用來比較。要讓學生和家長知道能力是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東西,不是固定的,成績不能說明孩子是聰明還是笨。適當地把每一次考試當成一個檢查,學會自我調節,糾正自己的狀態,這才有助於形成健康的人格。

  49.4%受訪者擔心「等第制」評價會導致課內松、課外緊

  對於小學「等第制」評價,49.6%的受訪者認為是注重素質,符合教改理念,41.8%的受訪者認為對學生的評價更全面、更客觀,41.7%的受訪者認為會給學生更精準而有效的指導意見,35.5%的受訪者認為某種程度上減輕了學生和家長的壓力。

  但同時,也有28.3%的受訪者認為某種程度上加重了學生和家長的負擔,22.9%的受訪者覺得會失去學習中「比較」的意義,22.6%的受訪者認為需要有一脈相承的中高考改革方案,20.4%的受訪者擔心影響以後的升學。

  「教育評價的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更需要積累經驗後作出判斷。上海小學『等第制』評價從低年級施行,到所有小學、全部年級推廣,時間太短,倉促了一些。」金忠明說,上海的基礎教育有明顯的強項,新課改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也不乏一些短板,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心理素質方面。上海學生在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中兩次獲得全球第一,但是中國學生在關於想像力的檢測上,落在倒數第一,創造能力位列倒數第五名,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弱,心理素質也不強。這些短板需要在義務教育基礎階段去突破,而目前的評價在這些方面重視不夠,還需要深化研究。

  「另一方面,光由小學對學生作出評價是不夠的。等被評價者進入中學、大學後,反過來對自己當初接受的教育模式進行再評價,才會更真實、更客觀、更有質量,在此基礎上建立大數據的累積分析,由教育部門定期通告,就會對完善基礎教育形成一個倒逼機制。」金忠明說。

  金忠明認為,小學「等第制」評價在實踐過程中最大的困境,還是在作為評價主體的老師。老師的確對學生最了解,但是一個學科有很多觀察的維度,老師面對班裡幾十個學生,在短時間內作全面的觀察會比較困難。「『等第制』評價對老師的素質要求特別高,教師的認知水平、思維質量、對話和溝通的能力等都需要提高。這不僅是對工作量的要求,更是對老師能力的要求。而這個問題不是短期培訓能夠完全解決,需要老師們轉變觀念、積累經驗、提高素養,否則在新政策的推動下進行簡單化的操作,就會陷入新的誤區」。

  調查中,49.4%的受訪者擔心「等第制」評價會導致課內松、課外緊,進一步增加家長負擔。26.6%的受訪者對此不認同,23.9%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相關焦點

  • 小學「等第制」評價你咋看?會導致課內松課外緊?
    從今年9月開始,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淡化具體分數,而以A、B、C、D或者「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來評價,加強教師對學生的鼓勵。無獨有偶,北京一些小學也開始實行低年級樂考。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7%的受訪者支持小學「等第制」評價。
  • 小學「等第制」評價你咋看?會導致課內松、課外緊?
    無獨有偶,北京一些小學也開始實行低年級樂考。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7%的受訪者支持小學「等第制」評價。49.6%的受訪者認為是注重素質,符合教改理念,41.8%的受訪者認為對學生的評價更全面、更客觀。但有49.4%的受訪者擔心由此產生課內松、課外緊,進一步增加家長負擔。
  • 「等第制評價」進入上海所有小學
    上海市教委在本學期開學前發布了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數學、英語3門學科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指南,同時宣布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從新學期開始,上海所有小學生將收到各學科分項A、B、C、D或「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的等第制評價和評語。這不僅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還從語、數、外學科擴展至所有學科。 業內人士稱,「等第制」評價更考驗學校、教師和家長。
  • 滬小學等第制評價:分數高不一定是「牛娃」
    原標題:等第制評價:分數高不一定是「牛娃」  取消百分制、改用等第制評價,如今的上海小學生們已經習慣了這種評價方式,但也有部分家長心中打鼓,「模糊了分數差異,會不會讓孩子學習退步?」而日前的一項調查顯示,等第制評價推行後,一二年級出現「電梯現象」,孩子們的學業成績穩步上升。
  • 上海小學新學期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
    新華社上海8月25日電(記者 仇逸)淡化分分計較,不培養「刷題機器」,記者25日從上海市教委獲悉,新學期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淡化具體分數,而以A、B、C、D或者「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來評價。
  • 上海小學推行「等第制」 亮點為人性化的評價
    從今年9月開始,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淡化具體分數,而以A、B、C、D或者「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來評價,加強教師對學生的鼓勵。無獨有偶,北京一些小學也開始實行低年級樂考。  近日,記者通過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7%的受訪者支持小學「等第制」評價。
  • 上海:將編制小學中高年級"等第制"評價指南
    「等第制」評價將覆蓋全部年級  記者近日從上海市教委獲悉,新學期上海將編制小學中高年級「等第制」評價指南,力求覆蓋小學全部年級,並由語文、數學、英語學科向其他學科拓展;一、二年級採用新版《學生成長記錄冊》,將學生各學科課程學習情況分學業成果、學習表現、學習興趣三個維度進行等第綜合評價
  • 上海小學實行「等第制」評價 破除「唯分數論」
    「零起點」「等第制」關注學生差異、重視學習習慣培養的積極導向。圖中,曹光彪小學教師正精心指導學生書寫。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8月29日電(洪衛林)長久以來,「唯分數論」一直為公眾詬病,竭力改變「刷題不讀書」、「育分不育人」的傾向已成共識。新學期開學在即,上海市教委發布了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指南。
  • 等第制延伸⑤|小學等第制評價改革傳遞出什麼導向?聽賈煒談教改...
    等第制是什麼?怎麼評價?小學實行等第制評價,真的能解決孩子的學習壓力問題嗎?家長如何從等第制評價中客觀、真實、有效地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如何配合學校實施素質教育?這學期,上海小學全面實施等第制評價後,家長們非常關心這些話題。
  • 上海小學新學期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 淡化分數
    ­  新華社上海8月25日電(記者仇逸)淡化分分計較,不培養「刷題機器」,記者25日從上海市教委獲悉,新學期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淡化具體分數,而以A、B、C、D或者「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來評價。
  • 上海小學全面推「等第制」評價 以ABCD取代百分制及排名
    原標題:科學的評價是鼓勵孩子學習,而不是評價學習成果上海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看圖說話發現水循環的規律並續寫英文故事,每4人一組根據要求製作不同大小規格的圖形紙片,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思考批註……你能想像這些生動的課堂將會在9月成為上海中高年級小學生的日常課堂嗎?
  • 上海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 不再由考試分數說話
    上海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 不再由考試分數說話 原標題:   看圖說話發現水循環的規律並續寫英文故事,每4人一組根據要求製作不同大小規格的圖形紙片,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思考批註……你能想像這些生動的課堂將會在9月成為上海中高年級小學生的日常課堂嗎
  • 今起滬上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
    新民晚報記者楊建正 攝今天起,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不僅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還從語、數、外學科擴展至所有學科。從本學期開始,所有小學生將收到各學科A、B、C、D的等第制評價和評語,幫助老師和家長更清楚發現孩子的長處和不足,避免「分分計較」。
  • 滬小學全面實施"等第制"評價 家長不再"分分必較"
    「等第制」評價讓學生和家長不再「分分必較」  這學期上海小學全面實施「等第制」評價,孩子們的學習狀態發生了什麼變化?家長該如何適應等第制?  「雷達圖」改變評價理念  今年9月開學前,市教委發布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指南,意味著「等第制」評價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同時低年段「等第制」評價還從語數外擴展至所有學科。
  • 滬小學「等第制」評價見成效 未來推廣至高年級
    滬小學「等第制」評價見成效 未來推廣至高年級 2015-08-24 14:20:27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從今天上午上海市教委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小學一二年級將繼續深入推進「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俗稱「零起點」、「等第制」),新版《學生成長記錄冊》將根據學科特點分項對學生予以評價。此外,據透露,上海正組織編制小學中高年級段學科「等第制」評價指南,這意味著「等第制」評價將逐漸由小學低年級向中高年級延伸。
  • 觀點素養視角下的等第制評價
    *搜微信號"yujianxuexi"或公眾號"預見學習"  當前上海在三-五年級推動等第制的評價,這一政策的出發點是為了改變教育體系中分分計較的觀念,通過等第制而非百分制的方法降低、減輕家長的焦慮,給教育更好的生態環境。  只是,對大多數習慣了用一個分數辨分曉的人而言,等第制評價的ABCD就像一群帶了面具的數字,你很想揭開看這個面具下的數字到底是什麼。
  • 等第制是什麼?怎麼評價?家長該如何適應等第制?看看專家怎麼說
    今年9月開學前,上海市教委發布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指南,意味著「等第制」評價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同時低年段
  • 【改革參考】上海小學推行「等第制」評價,這樣是否能「救」很多孩子?
    緩解心理焦慮和競爭感,等第制能「救」很多孩子。今年開學前夕,上海市教委傳出消息:從這個新學期起,上海將在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用「A、B、C、D」或「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的等第,替代傳統的百分制評價。破除「分分計較」,在小學更調強評價的激勵作用,淡化考試分數帶來的選拔功能,上海的這一探索引發了全國各地的關注。
  • 福建等地小學先識字再學拼音 上海小學推行「等第制」評價
    央廣網福州8月25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福建臺記者林露福州臺記者王沁)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從今年秋季開始,在全國使用範圍極其廣泛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悄然變樣,一年級新生將先識字再學拼音,福建、河南、廣東、山東等地率先啟用新課本。
  • 「等第制」須與評價內容改革配套
    實施等第制評價的相對模糊性有利於緩解分數帶來的壓力,有利於克服學科考試中重智輕德、重智輕情現象。      據報導,新學期伊始,上海市教委決定將原來在小學一二年級實行的等第制評價,推廣到小學中高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