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學全面推「等第制」評價 以ABCD取代百分制及排名

2020-12-14 環球網

原標題:科學的評價是鼓勵孩子學習,而不是評價學習成果

上海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

看圖說話發現水循環的規律並續寫英文故事,每4人一組根據要求製作不同大小規格的圖形紙片,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思考批註……你能想像這些生動的課堂將會在9月成為上海中高年級小學生的日常課堂嗎?

比課堂形式更為誘人的,是上海整個小學生學習評價體系的改變。孩子學得好不好,不再由考試分數說話,而是由教師在日常觀察、書面測驗、口頭測驗、課堂提問、作業分析、學生訪談、過程記錄、表現性任務中進行「打分」。但這種「打分」,不是100分制中的幾十分,而是由A、B、C、D或者優秀、良好、合格、須努力等代替。

沒有一個學生,會在學期結束後得到一個綜合分數。孩子和家長只會拿到一本厚厚的評價本,它會告訴家長,孩子對某一門學科是否有足夠的興趣,孩子在某一門學科上的學習習慣養成得怎麼樣,孩子對某一門學科的知識掌握到什麼程度。

8月25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上海市教委獲悉,從今年9月開學開始,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

為了一分、兩分打擊孩子積極性到底值不值

上海市教委基教處調研員朱蕾早在多年前就在上海的某所小學見到過「理想的教育」。如今,她很願意看到這種理想模式在全國推廣。

這所學校的一名學生,因為數學總是學不好,信心嚴重不足。有一次,數學老師給他做了10道測試題,他做完後的結果是60分,10道題裡有4道題完全不得分。

令朱蕾欣喜的是,老師並沒有在他的測試卷上寫下難看的「60分」,而是告訴這個學生,如果他能在一周時間內自己學會這些題目,可以給他重新評分。除了自己看書外,他還可以向同學、家長、其他老師求助。

一周後,當這名學生拿著塗改得亂七八糟、用過各種解題方式的試卷交給老師時,數學老師給了他一個大大的「100分」。

朱蕾告訴記者,未來,得到這樣「待遇」的學生在上海將不會是個案。因為,根據新的「等第制」評價方式,這樣的學生至少能在「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兩個重要方面,得到A或者優秀。

上海市教委教學研究室副主任譚軼斌介紹,目前上海推出的這套「等第制」評價機制與一般的、通過分數來劃分「等第」、換湯不換藥的做法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它最大的特點是突出了評價對於學習的促進作用。

新的評價過程中,教師有沒有給予學生鼓勵至關重要。在對學生某一方面能力作出評價的同時,教師還需要寫上評語——表揚學生在某個方面的特長,指出他在一些方面的不足,鼓勵孩子好好幹。

「這是一套特別適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評價體系。」朱蕾說,在小學階段,家長和老師如果「分分計較」,那實在是太不值得了,「你可能因為孩子沒得滿分而批評孩子,但你沒察覺到的是,為了這一兩分,你正讓自己的孩子喪失學習自信和動力」。

改變評價方式,家長的焦慮你懂嗎

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目前,「等第制」評價指南已經正式發布並發放至上海各區、各學校,相關培訓與推進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學校方面,或許有足夠的時間提前適應評價方式的改變,但家長呢?2013年時,上海開始在小學一、二年級實行基於課程標準的「等第制」評價,其主要特徵是不進行書面考試、不用分數評價、不排名、不布置書面作業等。

這一看似對學生、家長、教師都有好處的科學評價機制,卻在當時被一些家長「吐槽」。一些家長因為擔心一、二年級抓得太松,三年級跟不上,而給孩子在課外報很多補習班。

如今,小學中高年級的評價制度改革又來了。這難免會讓一些家長摸不著頭腦並且備感焦慮。

朱蕾說,新的評價體系,實際上是在「解放家長」。

「你們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會自己做作業,自己複習課本,學習成績還很好,會羨慕。你們有沒有看到,同樣的分數背後,別人家是怎麼花時間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和習慣的?」朱蕾見過有的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天天陪著孩子做作業,辛苦至極,卻也沒達到理想的成績。她認為,這背後的原因就是家長在孩子小學階段,最應該培養學習習慣和興趣的時候,把眼睛放在了分數上。

她介紹,評價機制的改變,本身就是為了改變家長、教師對什麼是「高質量學業」的看法,繼而改變他們對學生的培養方式,「家長一開始可能會不理解,但我們會堅持這麼做,時間長了,他們自然會知道,孩子並不會因此輸在起跑線上」。

教師如何適應新的評價方法

另一個問題是教師。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翻看小學中高年段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基於課程標準評價指南發現,教師今後的工作量可能會增加。

比如語文,「學習興趣」一欄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的聽讀興趣、表達興趣,學習習慣中老師要關注聽的習慣、說的習慣、讀的習慣、寫的習慣,學業成果也需要關注,語言知識、語言運用等都要評價。

也就是說,教師在授課和課後,都需要利用各種機會觀察學生。這對一名一節課可能要給30多個學生講授的老師而言,似乎難度頗大。

對此,譚軼斌介紹,評價指南只是給出一些指導評價的案例,並非是統一的評價模式,每所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創造性發揮。

並且,「等第制」評價並不倡導教師評價過密、面面俱到。「不要為了評價而評價。」她說,「等第制」評價的目的不是加重老師的負擔,而是讓教師腦子裡始終有一根弦,「自己的一句評語或許能改變一個學生對某個學科的學習態度」。

朱蕾告訴記者,實際上,教師不可能在上課過程中專門為了評價而放慢進度,「評價」更多是融入教師的肢體語言和隨堂用語,「有時候,也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比如同學們都會對某個同學愛動腦筋印象深刻,那有什麼不可以?」

據悉,不同於小學一、二年級的「等第制」評價,中高年級等第制評價會有認知程度上的差異,比如中高年級評價中會有紙筆測試。

「我們的導向是讓教師不要拔高課程難度、不要加快課程進度,讓孩子在更科學的評價中健康成長。」據朱蕾介紹,此前上海一、二年級「等第制」評價實施後,經第三方調查顯示,這種方式對學生各方面成長都有好處,且家長、教師評價都很高,「既然找到了好方法,為什麼不推廣開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

相關焦點

  • 上海小學"等第制":ABCD取代百分制及排名
    上海市教委25日發布了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指南,同時宣布9月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淡化具體分數。這意味著,從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上海所有小學生將收到各學科分項A、B、C、D或「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的等第制評價和評語。這一新規不僅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還從語、數、外學科擴展至所有學科。用「等第」替代「分數」的現實意義有多大?
  • 上海小學新學期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
    新華社上海8月25日電(記者 仇逸)淡化分分計較,不培養「刷題機器」,記者25日從上海市教委獲悉,新學期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淡化具體分數,而以A、B、C、D或者「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來評價。
  • 告別百分制!今起滬上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
    新民晚報記者楊建正 攝今天起,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不僅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還從語、數、外學科擴展至所有學科。從本學期開始,所有小學生將收到各學科A、B、C、D的等第制評價和評語,幫助老師和家長更清楚發現孩子的長處和不足,避免「分分計較」。
  • 上海小學新學期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 淡化分數
    ­  新華社上海8月25日電(記者仇逸)淡化分分計較,不培養「刷題機器」,記者25日從上海市教委獲悉,新學期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淡化具體分數,而以A、B、C、D或者「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來評價。
  • 上海小學實行「等第制」評價 破除「唯分數論」
    「零起點」「等第制」關注學生差異、重視學習習慣培養的積極導向。圖中,曹光彪小學教師正精心指導學生書寫。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8月29日電(洪衛林)長久以來,「唯分數論」一直為公眾詬病,竭力改變「刷題不讀書」、「育分不育人」的傾向已成共識。新學期開學在即,上海市教委發布了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指南。
  • 上海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
    (原標題:上海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 淡化分分計較
  • 打破百分制避免「分分計較」 滬小學推行「等第制」評價
    大公網訊(記者張豪)9月1日是新學期開學第一天,從這天起,執行了幾十年的上海市中小學「百分制」考核體系終於被打破,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不僅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還從語、數、外學科擴展至所有學科。
  • 上海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 不以分數高低排名次
    上海市教委昨天宣布,新學期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淡化具體分數,而以A、B、C、D或「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來評價。上海市教委昨天宣布,新學期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淡化具體分數據悉,上海市小學各學科「等第制」評價從「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
  • 【改革參考】上海小學推行「等第制」評價,這樣是否能「救」很多孩子?
    緩解心理焦慮和競爭感,等第制能「救」很多孩子。今年開學前夕,上海市教委傳出消息:從這個新學期起,上海將在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用「A、B、C、D」或「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的等第,替代傳統的百分制評價。破除「分分計較」,在小學更調強評價的激勵作用,淡化考試分數帶來的選拔功能,上海的這一探索引發了全國各地的關注。
  • 上海小學推行「等第制」為何竟引發全國關注?
    因一分而產生的焦慮,往往會通過老師和家長兩條途徑壓力下移,最後傳遞到孩子一個人身上。過去因為厭學不願去學校而需要接受心理臨床治療的大多是高中生,後來發展到初中生,現在連小學生也來了。緩解心理焦慮和競爭感,等第制能「救」很多孩子 。
  • 專家:小學生「等第制」評價能「救」很多孩子
    從這個學期開始,上海將在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在目前小學一二年級實行「等第制」評價的基礎上,小學三到五年級也將實行「等第制」,取代傳統的百分制評價。  在小學階段,老師不再是給學生的學業表現打一個簡單的分數,而是提供一攬子等第評價,這個評價方式的變化對學生和家長而言意味著什麼?實行「等第制」後,採取分項評價,以「等第+評語」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 上海小學一二年級推廣等第制 ABCD取代百分
    上海小學一二年級推廣等第制 ABCD取代百分   根據市教委要求,今年秋季開學,本市將在小學一、二年級嚴格實行學生學業評價「等第制」。
  • 「等第制評價」進入上海所有小學
    上海市教委在本學期開學前發布了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數學、英語3門學科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指南,同時宣布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從新學期開始,上海所有小學生將收到各學科分項A、B、C、D或「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的等第制評價和評語。這不僅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還從語、數、外學科擴展至所有學科。 業內人士稱,「等第制」評價更考驗學校、教師和家長。
  • 上海小學推行「等第制」 亮點為人性化的評價
    從今年9月開始,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淡化具體分數,而以A、B、C、D或者「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來評價,加強教師對學生的鼓勵。無獨有偶,北京一些小學也開始實行低年級樂考。  近日,記者通過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7%的受訪者支持小學「等第制」評價。
  • 上海新學期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語數外成績不再打分
    上海新學期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語數外成績不再打分 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實習生 韓冬 2016-08-25 12:25
  • 上海:將編制小學中高年級"等第制"評價指南
    上海推廣小學「等第制」評價將覆蓋全部年級  記者近日從上海市教委獲悉,新學期上海將編制小學中高年級「等第制」評價指南,力求覆蓋小學全部年級,並由語文、數學、英語學科向其他學科拓展;一、二年級採用新版《學生成長記錄冊》,將學生各學科課程學習情況分學業成果、學習表現、學習興趣三個維度進行等第綜合評價
  • 滬小學等第制評價:分數高不一定是「牛娃」
    原標題:等第制評價:分數高不一定是「牛娃」  取消百分制、改用等第制評價,如今的上海小學生們已經習慣了這種評價方式,但也有部分家長心中打鼓,「模糊了分數差異,會不會讓孩子學習退步?」而日前的一項調查顯示,等第制評價推行後,一二年級出現「電梯現象」,孩子們的學業成績穩步上升。
  • 新學期上海小學全面等第制沒有不及格
    新學期,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不僅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還從語、數、外學科擴展至所有學科。  從新學期開始,上海所有小學生將收到各學科A、B、C、D的等第制評價和評語,幫助老師和家長更清楚發現孩子的長處和不足等,避免「分分計較」。
  • 申城小學全面實行等第制評價 調查報告:近六成家長親子關係改善
    中新網上海11月19日電 (記者 陳靜)主題為「等第制延伸,改變評價體系」的「第十一屆新解放教育講壇」19日舉行。家長對「等第制」評價的調查報告同日公布。報告顯示:近九成家長認為,應給予孩子更多元的評價,而不是僅用分數這一把尺子來衡量孩子。近六成家長覺得「等第制」實行後,相比從前「分分計較」,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有所改善。
  • 滬小學全面實施"等第制"評價 家長不再"分分必較"
    「等第制」評價讓學生和家長不再「分分必較」  這學期上海小學全面實施「等第制」評價,孩子們的學習狀態發生了什麼變化?家長該如何適應等第制?  「雷達圖」改變評價理念  今年9月開學前,市教委發布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指南,意味著「等第制」評價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同時低年段「等第制」評價還從語數外擴展至所有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