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小學全面實施"等第制"評價 家長不再"分分必較"

2020-12-14 東方網

原標題:六成家長:「等第制」改善了親子關係

  

  

 「等第制」評價讓學生和家長不再「分分必較」

  這學期上海小學全面實施「等第制」評價,孩子們的學習狀態發生了什麼變化?家長該如何適應等第制?面對這些熱點話題,昨天舉行的第十一屆新解放教育講壇上專家直言,此舉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老師、家長和孩子的壓力和焦慮,對小學生有顯著的積極影響。

  「雷達圖」改變評價理念

  今年9月開學前,市教委發布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指南,意味著「等第制」評價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同時低年段「等第制」評價還從語數外擴展至所有學科。

  大寧國際小學的數學教師黃麗娟現場拿出了一張「雷達圖」,「每個學生都會階段性地得到這樣一張圖,圖上包括五個方面,分別是學習態度、學習習慣、計算、概念、應用。其中,計算、概念和應用就對應著學生的數學學業成果。」

  該校對於學生的學業成果的評價,引入了分項評價的理念。「以計算板塊為例,現在是先梳理出這個階段學習的相關知識內容,結合課標,明確學生應該掌握到的程度,形成細目表,以此決定命題的內容和權重。隨後,我們將學生計算的正確率折合成等第。正確率高於90%的為優秀,75%及以上為良好,60%及以上為合格,低於60%為需努力。概念和應用板塊基本參照這樣的模式。」

  作為一線教師,黃麗娟坦言:「等第制不是簡單地把分數變成等第,而是整個評價理念發生了改變。」老師從綜合的角度出發,全面考察學生,有更多路徑對學生進行揚長,並激發、呵護學生的自信,也更能做到「因材施教」。

  評語改進有助拾遺補缺

  除了「不評分數評等第」以外,「等第制」推行後,老師對每個學生的評語也尤為重要。靜安區小學語文教研員諸建敏認為,今年本市推出的小學中高年段「評價指南」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採用「等第與評語相結合」的方式,呈現評價結果。

  「教師的評語要揭示等第的內涵」,諸建敏強調,比如老師可以這麼寫:「你寫作總體情況尚好,能做到把一件事基本寫清楚,但有些語句尚不夠通順,在這上面還要多下功夫哦!相信你會越來越棒的!」這樣的評語,有助於學生比較清晰地了解學習中的長處和問題,並通過老師的建議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

  在他看來,「等第制」不同於百分制的特點除了強調評語揭示內涵外,還強調基於標準的評價、強調多維度評價、強調分項呈現評價結果、強調日常觀察和過程性評價。

相關焦點

  • 打破百分制避免「分分計較」 滬小學推行「等第制」評價
    大公網訊(記者張豪)9月1日是新學期開學第一天,從這天起,執行了幾十年的上海市中小學「百分制」考核體系終於被打破,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不僅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還從語、數、外學科擴展至所有學科。
  • 等第制是什麼?怎麼評價?家長該如何適應等第制?看看專家怎麼說
    滬上小學全面實施等第制評價後,家長們非常關心這些話題。等第制是什麼?怎麼評價?和百分制相比,等第制的優勢在哪裡?孩子們的學習狀態發生了什麼變化?家長該如何適應等第制?近日,由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和解放日報·上觀共同主辦,上海教育新聞宣傳中心和長寧區教育局承辦的「第11屆新解放教育講壇」在長寧區少年宮劇場舉行。
  • 申城小學全面實行等第制評價 調查報告:近六成家長親子關係改善
    中新網上海11月19日電 (記者 陳靜)主題為「等第制延伸,改變評價體系」的「第十一屆新解放教育講壇」19日舉行。家長對「等第制」評價的調查報告同日公布。報告顯示:近九成家長認為,應給予孩子更多元的評價,而不是僅用分數這一把尺子來衡量孩子。近六成家長覺得「等第制」實行後,相比從前「分分計較」,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有所改善。
  • 滬小學「等第制」評價見成效 未來推廣至高年級
    滬小學「等第制」評價見成效 未來推廣至高年級 2015-08-24 14:20:27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從今天上午上海市教委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小學一二年級將繼續深入推進「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俗稱「零起點」、「等第制」),新版《學生成長記錄冊》將根據學科特點分項對學生予以評價。此外,據透露,上海正組織編制小學中高年級段學科「等第制」評價指南,這意味著「等第制」評價將逐漸由小學低年級向中高年級延伸。
  • 為滬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改革喝彩
    為滬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改革喝彩2016-8-26 13:21:05 來源:東方網 作者:陸敬平 選稿:王永娟   淡化分分計較,不培養「刷題機器」,記者25日從上海市教委獲悉,新學期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淡化具體分數,而以A、B、C、D或者「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來評價。
  • 「等第制評價」進入上海所有小學
    上海市教委在本學期開學前發布了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數學、英語3門學科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指南,同時宣布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從新學期開始,上海所有小學生將收到各學科分項A、B、C、D或「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的等第制評價和評語。這不僅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還從語、數、外學科擴展至所有學科。 業內人士稱,「等第制」評價更考驗學校、教師和家長。
  • 滬小學等第制評價:分數高不一定是「牛娃」
    「等第制評價的推行,讓學校和家長更關注學生的品行習慣興趣,綜合素質的培養,也讓學生更快樂;而對老師來說,等第制評價讓他們增長了教育的智慧和才幹,更好地拉近了家校之間、師生之間的親密程度。但評價制度是一脈相承的設計和改革,我們也需要研究各學段間評價制度的銜接,讓學生真正能得到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上外尚陽學校校長席璐表示。
  • 【改革參考】上海小學推行「等第制」評價,這樣是否能「救」很多孩子?
    緩解心理焦慮和競爭感,等第制能「救」很多孩子。今年開學前夕,上海市教委傳出消息:從這個新學期起,上海將在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用「A、B、C、D」或「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的等第,替代傳統的百分制評價。破除「分分計較」,在小學更調強評價的激勵作用,淡化考試分數帶來的選拔功能,上海的這一探索引發了全國各地的關注。
  • 今起滬上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
    圖說:從本學期開始,所有小學生將收到各學科A、B、C、D的等第制評價和評語,避免「分分計較」。新民晚報記者楊建正 攝今天起,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不僅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還從語、數、外學科擴展至所有學科。從本學期開始,所有小學生將收到各學科A、B、C、D的等第制評價和評語,幫助老師和家長更清楚發現孩子的長處和不足,避免「分分計較」。
  • 新解放教育講壇聚焦"小學全面等第制"(上):專家說了啥,家長都拍手叫好
    轉載請註明轉自上海市教委官方微信"上海教育"今年9月開學前,上海市教委發布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指南,意味著「等第制」評價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同時低年段「等第制」評價還從語數外擴展至所有學科。滬上小學全面實施等第制評價後,家長們非常關心這些話題。等第制是什麼?怎麼評價?
  • 上海"等第制"評價讓家長們都炸了,九成家長希望給孩子更多元評價
    滬上小學全面實施等第制評價後,家長們非常關心這些話題。等第制是什麼?怎麼評價?和百分制相比,等第制的優勢在哪裡?孩子們的學習狀態發生了什麼變化?家長該如何適應等第制?近日,由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和解放日報·上觀共同主辦,上海教育新聞宣傳中心和長寧區教育局承辦的「第11屆新解放教育講壇」在長寧區少年宮劇場舉行。
  • 新學期上海小學全面實施等第制小學生告別考試和不及格
    央廣網上海8月25日消息(記者吳善陽)從新學期開始,上海小學全面實施等第制評價,小學生從此告別考試和不及格。今天公布的小學高年級語文、數學英語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指南,首次將等第制評價覆蓋了小學各個年級所有學科。這意味著上海小學將從不再進行書面考試,不以分數論高低,更不會出現成績排名。
  • 上海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 不再由考試分數說話
    上海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 不再由考試分數說話 原標題:   看圖說話發現水循環的規律並續寫英文故事,每4人一組根據要求製作不同大小規格的圖形紙片,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思考批註……你能想像這些生動的課堂將會在9月成為上海中高年級小學生的日常課堂嗎
  • 上海小學全面推「等第制」評價 以ABCD取代百分制及排名
    原標題:科學的評價是鼓勵孩子學習,而不是評價學習成果上海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看圖說話發現水循環的規律並續寫英文故事,每4人一組根據要求製作不同大小規格的圖形紙片,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思考批註……你能想像這些生動的課堂將會在9月成為上海中高年級小學生的日常課堂嗎?
  • 專家:小學生「等第制」評價能「救」很多孩子
    從這個學期開始,上海將在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在目前小學一二年級實行「等第制」評價的基礎上,小學三到五年級也將實行「等第制」,取代傳統的百分制評價。  在小學階段,老師不再是給學生的學業表現打一個簡單的分數,而是提供一攬子等第評價,這個評價方式的變化對學生和家長而言意味著什麼?實行「等第制」後,採取分項評價,以「等第+評語」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 「等第制」須與評價內容改革配套
    這意味著上海市小學開始全面實施等第制學習評價改革。所謂等第制學習評價,就是要求根據課程學習標準,將學生的學習結果劃分為ABCD等若干個等級,不再單純依靠學科分數,而是依靠學習結果的等級對學生進行評價。等第制這種相對模糊的評價,顯然能夠「淡化分數」,防止「一分一學生,分分必爭」的教育現象,從根本上杜絕依據分數對學生進行「排名」「貼標籤」等不良做法,引導學生和家長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態度、情感、興趣和習慣等方面,這符合小學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小學生學習評價要由百分制改為等第制,多年前就開始出現在教育部頒發的各種基礎教育改革文件上。
  • 上海小學實行「等第制」評價 破除「唯分數論」
    「零起點」「等第制」關注學生差異、重視學習習慣培養的積極導向。圖中,曹光彪小學教師正精心指導學生書寫。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8月29日電(洪衛林)長久以來,「唯分數論」一直為公眾詬病,竭力改變「刷題不讀書」、「育分不育人」的傾向已成共識。新學期開學在即,上海市教委發布了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指南。
  • 上海小學推行「等第制」為何竟引發全國關注?
    今年開學前夕,上海市教委傳出消息:從這個新學期起,上海將在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用「A、B、C、D」或「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的等第,替代傳統的百分制評價。破除「分分計較」,在小學更調強評價的激勵作用,淡化考試分數帶來的選拔功能,上海的這一探索引發了全國各地的關注。
  • 上海新學期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語數外成績不再打分
    上海新學期小學全面推行「等第制」評價,語數外成績不再打分 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實習生 韓冬 2016-08-25 12:25
  • 教育講壇聚焦等第制 九成家長希望給孩子更多元評價
    不少家長教育孩子「凡事都要贏」,但在華東師大心理諮詢中心特聘督導陳默看來,兒童的心理特徵不適合太強的競爭狀態,「競爭感」不利於低齡孩子。  在原先「百分制」的環境下,老師和家長往往會把焦慮轉嫁到孩子身上,由此產生「分分必較」和「生生比較」的現象。這也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不合理評價:比別人高一分就覺得什麼都比別人好,比別人差一分就覺得什麼都不如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