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治癒心靈的繪本,放在書架上好久,突然想看,是因為昨天是我兒子和女兒的生日,他們一個6歲,一個2歲,我很想告訴他們一些什麼?讓他們知道人生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於是想到了這本0-100歲的人生故事。
我想借著這本書,告訴我的孩子們:幸福就存在於點點滴滴的生活中,簡單的用心生活,聽從內心的召喚,幸福自是不期而至。
最近許是歲數大了,喜歡回憶往昔,30多年的閱歷似乎不是那麼豐富,卻也感悟頗多,怎樣過這一生才算幸福呢?翻開自己的日記,曾經我寫下的:「這件事我會記住一輩子,永遠也不原諒媽媽。」可是這件事是什麼呢?我竟全然不記得,而我自然也沒有記恨母親一輩子,我可能第二天就撲在媽媽懷裡撒嬌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德國《時代周刊》的編輯海克·法勒,他在看到剛出生的可愛侄女時,突然萌發了一個想法:寫一本獨一無二的書,讓小侄女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是怎樣的一生。為此,她採訪了很多不同年齡、不同國籍、不同社會地位的人,詢問他們「生活教會了你什麼?」。
令她意外的是,大家雖然背景迥異,但給出了相似的答案,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裡,大家似乎在在經歷著相似的人生蛻變。
書中說,沒有「應該要過」的人生,只有「想要過的人生」。全書沒有告訴你幾歲就要做幾歲的事情,沒有告訴你怎麼去處理生活中的難題,只是單純地呈現人在一生中有可能遇到的變化、境況和感受。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釋放了社會所謂的「應該過的標準化人生」,讓人懂得:人生沒有必須要做的大事情。重要的是去體會成長中的小事。發現點滴美好才是生命的意義。
獨處思考是幸福,大家族的團聚是幸福,三餐四季,春來暑往,花開花落,兜兜轉轉,你還是重新將瓶子裝滿了藍莓醬,細瑣的生活中滲透著簡單的幸福。
幸福是相對的,就如換一個角度看同樣的景色,會發現不一樣的美。
而人生,不就是無數個細小瞬間、瑣碎幸福,凝結在一起形成的巨大的情感漩渦嘛!正如書名所講,該學會的人生大事,都在這些生活的小事裡了。
還記得這張清末民初的照片嗎?清末民初福建的這張照片,中間氣質高貴 鬱鬱寡歡的是大小姐,看穿戴應該是大戶人家的孩子。旁邊穿鞋子的是貼身丫鬟,穿的也不錯有點小緊張。光著大腳丫子的是粗實丫鬟,神情慌張,生活貧苦不堪。
只是中間那位高貴的大小姐,裹著的小腳,令人心疼不已,而旁邊的兩個丫鬟,雖然社會地位不高,卻有一雙健康的腳板。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那雙畸形的小腳慘遭淘汰,這位大小姐的人生該如何呢?而他們終究誰幸誰不幸呢?
我們無法判定別人的幸福,我們只能感受自己的內心,盡情的讓自己當下生活地充實富足,將瑣碎的日子過成一首浪漫的詩。
擁有未來幸福的最好辦法,就是儘可能地享受今天的幸福。 —— 查爾斯·w·埃利奧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