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4大美食,閩東媽媽的味道,兒時的記憶

2020-12-20 昀兮走天涯

福建是個奇妙的省份,閩東,閩西,閩南,閩北特色都不一樣,閩東霞浦更是奇妙無比,海濱的瑰麗,畲鄉的秀美,最有特色還是昀兮最喜歡的小吃,霞浦的小吃很有特色,除了海鮮外,昀兮給大家介紹幾樣霞浦的特色美食。

1. 糊湯

有的人認為糊湯是麵糊,實際不是這種糊湯是一種紅薯粉製作的類似麵條的東西,製作方法有點類似北方的胡辣湯,加入很多的澱粉使這碗湯非常的爽滑,而這裡的內容很像廣東的艇仔粥,蝦米,魷魚,魚生等,喝一碗又暖又鮮美,來霞浦一定嘗嘗這種最普遍的街邊美食。

2.地瓜杯

有一次昀兮和南北的朋友討論過地瓜到底是啥,有的地方的人說是粉葛,有的朋友說是紅薯,霞浦的地瓜肯定是後者,在廣東的東部一直到福建沿海,紅薯一直都是很流行的美食,所謂的地瓜杯是用紅薯包著肉餡來蒸,這種味道鮮甜可口在全國只有霞浦地區流行吃可謂是獨特的美食。

3.粿籽

以 三沙地區為住的一種特色食品,類似流行的閩南糊,實際是一種花生,蝦米,蔥花,最有特色加入了芹菜等作料在一鍋煮,煮的快幹了冷卻,和別的小吃一樣加入澱粉,叫其凝結,,這個美食十分的有特色,可以說味道有點濃烈但很爽。

4.肉燕

可以說是福建地區都很流行的一種食品,比餛飩皮薄,餡料要選用瘦後腿肉,用手工剁碎,裡面一樣要加入紅薯澱粉,吃起來是Q感十足,尤其配上霞浦最大的特產紫菜,真是鮮爽,可以說是早餐最佳選擇。

來霞浦看海上日出,吃各色海鮮,既便宜又愜意,可以說是中國東海一個人少又實惠的路線,希望大家都到這片閩東明珠看看。

如果您喜歡昀兮的文章歡迎您關注昀兮也歡迎您在昀兮的文章後面評論和交流世界各地的見聞!

相關焦點

  • 福建閩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投資設立霞浦閩東海上風電有限公司...
    (二)董事會表決情況  1、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四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投資設立霞浦閩東海上風電有限公司(暫定)的議案》(同意8票,反對0票,棄權0票,迴避1票),同意公司與福建投資集團共同投資設立霞浦閩東海上風電有限公司。  2、獨立董事已對該事項出具了同意的事前認可意見及獨立意見。
  • [公告]閩東電力:關於閩投(霞浦)風電有限公司項目進展情況的公告
    [公告]閩東電力:關於閩投(霞浦)風電有限公司項目進展情況的公告 時間:2011年01月25日 00:25:52&nbsp中財網 證券代碼:000993 證券簡稱:閩東電力 公告編號:2011臨-05 福建閩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閩投(霞浦)風電有限公司項目進展情況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
  • 家鄉的美食粘豆包,軟糯香甜,既是兒時的記憶,也是媽媽的味道
    兒時的記憶,那是媽媽的陪伴,一顆糖、一串糖葫蘆都會讓自己欣喜若狂,生活雖捉襟見肘,但有一點好吃的,就會很滿足,到了冬天,粘豆包便是最好的美食,坐著小板凳,看著媽媽將那豆包一個一個包好,放入鍋中,我看著那熱氣騰騰的蒸汽,心中充滿了期待。
  • 霞浦旅遊局推薦13種美食特產,你家裡有幾種?
    海帶霞浦是「中國紫菜之鄉」。霞浦紫菜主產區生態環境獨特,產品無論從形態、色澤、營養、口感等方面都優於同類產品。也因此,霞浦紫菜是福建省唯一在《舌尖上的中國I期》節目中出現的美食。紫菜霞浦是全國三大榨菜基地之一,農民種植榨菜已有40多年的歷史。近幾年,霞浦縣為此一直致力引進興建大型加工廠、推進榨菜產業化發展。
  • 年輕媽媽孕期「補過頭」 在閩東醫院產下9.9斤巨大兒
    10月30日,記者從閩東醫院了解到,一位29歲延期妊娠產婦趙女士(化名)於27日在閩東醫院產房分娩出一個近10斤的「巨大女嬰」,在分娩過程中發生情況危急的肩難產。 雖然生下來的寶寶健健康康,產婦產後康復情況也不錯,不過閩東醫院產科主治醫師陳翠平表示,傳統老百姓覺得生個「大胖娃」是福氣,但對於產婦和新生兒而言,這並不是好事。
  • 筆架、岐乳、土線、蝦排……霞浦這些奇葩海鮮,刷新了我的三觀!
    霞浦灘涂風光寧德,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閩東地區
  • 閩東電力(000993.SZ)擬與福建投資集團共設項目公司 推進寧德霞浦...
    閩東電力(000993.SZ)公布,為推進寧德霞浦海上風電場工程項目(B區)核准及開發建設工作,董事會同意公司與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福建投資集團」)共同投資設立霞浦閩東海上風電有限公司(暫定、「項目公司」),項目公司註冊資本金5000萬元,經營範圍:風力發電項目的建設、經營管理及技術諮詢;機電設備維修;其它未列明的專用設備維修;旅遊資源開發;旅遊管理服務。
  • 一座城、一條街、老味道,麗江這條美食街帶你重拾兒時記憶
    7月15日上午,納西美食街研味坊在大研花巷正式開街。麗江民族文化研究會會長楊國清、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常務副局長和麗軍、雪松文旅集團副總裁劉宏娟等領導參加了開街儀式。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常務副局長和麗軍表示,為了讓廣大遊客了解麗江的餐飲美食文化,增加大研古城文化內涵,提升遊客體驗度,我們打造了麗江大研古城納西美食街研味坊。研味坊沿襲了納西傳統民居的裝修風格,保持了麗江大研古城的原始風貌,並通過展示和體驗美食製作過程,讓遊客更深一步的了解麗江。
  • 兒時記憶中的一道美食,簡單做法,飽腹極佳,現在吃味道全變了
    大家好,我是百味食申,平時喜歡搗鼓吃的,如果您也喜歡美食,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分享小時候物質匱乏,在老家時候,早上的飯,基本是喝粥,沒有多少米飯,還沒有到中午就很容易餓,偶爾學校阿姨來附近賣包子,背著背簍,只要看到她的身影
  • 離開霞浦時,你們行李箱都裝了些什麼?
    將家鄉的年味兒深深藏在記憶裡...默默踏上外出求學或是工作的歸程...記憶中霞浦的年味兒是什麼味道?1 記憶中的年味是掛在老家牆上那本厚厚的老黃曆大紅大綠寫滿了「今日宜忌」酸溜溜的漿糊味放鞭炮點焰火時,四處飄散的硫磺味以及父母祭祖時,有點嗆鼻的香燭味3 很多人的年味是在舌尖上的許多霞浦人在大年除夕夜
  • 中國十大難懂方言,閩東話排第六?!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個榜單,說我們閩東話(霞浦話自然是其中一支)是全國第六大難懂的方言。不過有語言專家指出,「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從漢語方言學的角度來看存在著諸多問題。據說,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部隊相互之間聯繫由於保密需要,都是派兩個溫州人,進行電話或者步話機聯繫,而日本人的情報部門,總是也翻譯不出這發音極其複雜的溫州話,可以說當時的溫州人就像美國大片中的風語者一樣,為抗戰勝利起到了相當大作用。而在美劇《盲點》中,溫州話因其難懂的特點,被稱為「惡魔之語」。
  • 霞浦旅遊形象宣傳片,不只是高大上!
    力圖全方位的展現霞浦的攝影風光、自然生態、歷史人文、宗教文化、民風民俗、酒店交通、城市風貌、美麗鄉村、美食特產、吃住行遊購娛等。2018年2月13日,由霞浦縣旅遊局出品的霞浦旅遊形象宣傳片《山海畫境 行攝霞浦》震撼首發!讓我們一起把自己放到宣傳片中,用心領略大片裡的霞浦吧!
  • 兒時記憶中「年」的味道
    這是兒時對過年產生的一種潛意識的渴望和期盼。因為過年才能穿上新衣裳,才能吃上一頓饞涎欲滴的紅燒肉,衣兜裡才能有幾十元屬於自己的壓歲錢,才能放上幾掛金星閃爍的小紅鞭,聽那「噼哩啪啦」的響聲久久迴蕩在耳際間。兒時的年味兒最香最美最醇,縈繞在心頭如影隨形,成為揮之不去的鄉愁記憶。
  • 兒時記憶炸酥肉,教你最簡單的家常做法,每一塊都是童年的味道!
    酥肉算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美食,也算是兒時的記憶,小的時候特別期待過年過節,因為每到那時候,就能吃到香噴噴的酥肉。剛炸好的酥肉大人們會拿給小孩們吃,吃不完剩下的會拿來煮湯,用酥肉煮的湯特別的鮮美,一次能喝好大一碗!
  • 「媽媽的味道 」| 兩代母親的愛和美食傳承
    「媽媽的味道 」| 兩代母親的愛和美食傳承 2020-06-17 04: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投資集團霞浦大京風電CDM項目在聯合國成功註冊
    10月24日,霞浦大京風電CDM項目順利通過聯合國相關機構審查,在EB(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成功註冊。   霞浦大京風電場由福建投資集團下屬中閩能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閩投(霞浦)風電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建設及運營,為福建閩東地區第一個風力發電項目,填補了閩東地區風力發電場的空白。
  • 記憶的味道:南湯圓北元宵,桂平的餈粑夠大隻~來自媽媽的味道
    關於這個美食,在廣西桂平,人們都叫它餈粑,大如成人拳頭,仿佛一粒碩大無比的潔白的寶珠,鑲嵌在桂平人的心中。更是桂平人節日裡不可缺少的幾大美食之一。更有不可磨滅的記憶味道,因為,那是來自媽媽的味道!長江中下遊地區最有名的屬寧波湯圓了,和北方差不多大小,口味也一樣甜味為主,也就在正月十五這個節日裡吃湯圓;到了兩廣地區,湯圓就變大了,餡料是鹹鮮為主,包羅萬象,肉的,海鮮的……根據各地口味食材隨意搭配。至於四川,有搖有包。
  • 油炸粿——兒時的記憶,你吃過嗎?還記得它的味道嗎?
    80後的我,在記憶中有很多兒時的記憶美食,突然很想吃,然後問了很多身邊的朋友都說沒有,就算有也不是兒時的味道,每次放學就會直奔那個誘人的味道,趁著剛出鍋,一口咬下去,那「咔嚓」一聲清脆的響聲,包裹著裡面各種蔬菜,外焦裡嫩,特別滿足。
  • 霞浦,你到底有多美?適合獨自前往的旅行
    來一次一個人的旅行,真正的與自己的內心交流,留下最珍貴的旅行記憶。下面這是個適合獨自前往的旅行地,相信你會喜歡的。霞浦的灘涂到底有多美?那是真正的圖畫,光線和色彩,美到讓人落淚。四季潮汐、天光雲影,那奇妙詭譎的滿海竿影,就是夢幻般的福建霞浦。
  • 糖油果子——兒時的記憶,老成都的味道
    還依稀記得那首兒時的童謠嘛?「糖油果子三大炮,一紅二白好熱鬧;糖油鍋裡滾幾滾,咚咚三聲打得跳」。在成都的街頭時不時的能見到這些賣烤紅薯、豆花、糖油果子等傳統民間小吃的流動商販,那一陣陣似有若無的叫賣聲宛如這市井生活的背景音樂,迴蕩在鋼筋水泥樓房、玻璃瓷磚幕牆之間,又消失在處變不驚的尋常生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