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阮光鋒
圖片來自:freepik.com
最近,同事C懷孕了,對各種吃的都開始變得特別謹慎。
以前她還會從家裡帶點飯菜,中午用微波爐熱一下再吃。自從懷孕了,就再也不帶了,因為她擔心微波爐有輻射,對孩子不好。
身邊的同事也跟她說:「微波爐有輻射,懷孕不能用,對孩子非常不好!長期吃微波爐熱的食品還會得癌症呢!」
網上一直有說法稱,微波爐加熱時產生的輻射會致癌,而且會使食物營養大量流失……這讓同事非常擔心。
微波爐到底能不能用呢?微波爐加熱的食物有害嗎?今天我們來聊聊微波爐。
01
微波爐是如何加熱食物的?
微波爐加熱食物的時候沒有火,那麼它是如何使食物加熱的呢?
其實,微波爐的工作原理是將電能轉化成微波,微波本身的能量使食品裡面的極性分子隨著交流電場的變化而高速振動,產生巨大熱量,從而使食物熱起來。食物中最常見的極性分子就是水分。食物一旦吸收了微波的能量,食物中的水分子便會隨著交流電磁場高速轉動,就會產生熱能。
也正因如此,食物的成分也會影響微波爐的加熱效果。一般來說,水分含量高的食物,加熱速度越快。而食物中的離子越多,加熱速度也會更快。
圖片來自:freepik.com
02
微波爐有輻射,孕婦不能用?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微波是一種輻射,所以孕婦不能用。
其實,這完全是杞人憂天。
微波是一種電磁波,跟收音機、電報所用的電波、紅外線以及平時看到的光本質上是一樣的。但它我們經常擔心的輻射——X光可是有很大差別的,主要在於頻率的不同。
圖片來自:wisegeek.com
微波是指頻率在300至30 萬兆赫(1兆赫為每秒100萬周 )之間的電磁波。雖然微波也是一種電磁波、輻射,但是它跟大家害怕的X光有很大差異。X光是一種強輻射的電磁波,它的頻率比微波高得太多,能量也高,而放射性同位素在衰變過程中會放射出粒子,所以它們能讓生物體產生癌變。
而微波是一種頻率很低的電磁波而已,並不會對人體有危害。
況且微波爐的金屬外殼有很好的屏蔽作用,加熱時,微波爐的爐門是關閉的,真正能從門縫裡洩漏出來的微波很少,只相當於一個10瓦日光燈的輻射量。
所以,孕婦也是可以放心使用微波爐的。
圖片來自:freepik.com
03
微波加熱的食物會致癌?
至於說微波加熱的食物致癌,這也是沒有依據的說辭。
食物在加熱過程中都難免會產生一些有害的物質,比如苯並芘、脂肪氧化產物等。但是,微波加熱並會增加更多的有害物質。
有研究對比了常用幾種烹調方法對羊肉和牛肉的影響,結果發現,用微波加熱的羊肉和牛肉並不會產生更多的致癌物質。還有研究用微波加熱的食物餵養老鼠進行試驗,結果發現,跟普通烹調的食物餵養相比,微波食物也不會對老鼠產生危害。
而且,微波是靠電磁波加熱食物,不會有明火,溫度通常也比傳統烹調方式(燒烤煎炸)的溫度低,產生的有害物質反而會更少呢。
比如,肉類在加熱時很容易產生有致癌性的物質雜環胺。有研究對比了幾種烹調雞腿的方法,結果發現,用微波做雞腿產生的雜環胺最少。對牛肉餅進行的研究也發現,用微波進行預處理過的牛排,產生的雜環胺也比較少。
其實,食物加熱是否會產生致癌物關鍵還是看加熱溫度和時間,只要溫度時間合適,都可以放心地吃。
圖片來自:freepik.com
04
微波爐加熱食物會損失營養嗎?
還有很多人擔心,微波加熱食物會導致營養物質減少、營養損失。其實,這種擔心也是多餘的。
食物給我們提供的營養主要有五大類,分別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食物在加熱過程中,比較怕熱的只有維生素一種,尤其是維生素C、B族維生素等。但科學家發現,跟普通加熱方式相比,微波加熱對維生素的影響反而更小。因為跟明火加熱相比,它的溫度還是要低一些。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用微波烹調的食物,不論是營養價值還是食品安全方面,都跟我們用傳統方法烹調的食物沒有差別。所以,微波爐還是可以放心用的。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僅供排版美觀
部分圖片與文章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請告知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