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審計模型比審計案例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2020-12-16 騰訊網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無論是審計部門的宣導和培訓對象,還是審計新人,都喜歡看案例。好的審計案例,確實能讓人學到很多東西,但是如果想把審計案例套用在實際審計檢查中,卻是不容易。原因有三點:一是審計案例大多數是經過加工,很可能會增加一些情節;二是審計案例所在的具體背景只會出現一次,就像一腳不能踏入兩條河流;三是成功的審計案例要經過不同審計技術的組合和主觀操作,很難複製到下一個場景中。

比起審計案例,審計模型才是真正的乾貨。不管大家都審計模型的理解和定義是什麼,審計模型一般只有經驗豐富、對審計流程、業務流程、數據分析充分了解的審計人員才會構建審計模型。審計模型有幾個特點:

一是可複製性。審計模型是從審計檢查流程和審計方案中提煉出來的邏輯線路,剔除了一些不可控及人為的變量因素,所以可以運用到不同審計項目中的同一個或類似的業務領域。

二是可傳承性。審計模型也是審計人員經驗的總結,不同於書面文字,審計模型往往可以流程圖顯示,更具可視化,更能把審計經驗完整地傳承下來。

三是可擴展性。審計模型可以針對一條業務流程的某一個或幾個環節構建、設計審計模型,也可以對整條業務流程構建、設計審計模型,還可以就幾條業務流程構建、設計關聯性、驗證性的審計模型。

四是可迭代性。審計模型不會第一次設計得就很完美,需要不斷地測試、完善和升級。隨著審計人員對業務流程了解地更加深入,對其可能存在的風險和控制缺陷也會有更全面地把握,審計人員迭代、升級後的審計模型也會輸出更有針對性的問題疑點。

隨著數位化時代的到來,審計模型的設計和開發將成為審計人員提升數據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對審計模型不太成熟的想法:

模型在科學、技術、工程、製造等領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過模型的設計、推演再到應用於現實中,不僅能夠可行性的驗證,還能避免資源的無效投入,同時還可以預測風險和可能性。

審計模型是數位化審計的「發動機」,是審計分析算法的載體。審計模型可以通過通過計算機語言或代碼進行構建,並在計算機中進行運行,獲得結果輸出。數據就相當於「汽油」,通過審計模型產生能量,為審計業務提供動力。審計模型的開發與應用從表面上看是技術性和操作性的,但也需要審計人員從基本的思維和思想上入手。

一、什麼是審計模型

審計模型可以是廣義的,思路模型和方法模型也可以叫審計模型。審計模型也可以是狹義的,如需要通過數字表達出來的邏輯關係、條件、目標等,還可以用計算機語言或代碼表達並可以在計算機裡運行。很多人理解的都是狹義的審計模型。

我們試著定義一下審計模型:為實現審計目標,應用數據分析方法,在既定業務規則和風險導向基礎上,通過文字、數字、圖形表達出來的,可以抽象出經濟事項運行邏輯並能夠推導或運行的關係原型。

二、開發審計模型的意義

1.將審計思路和方法通過邏輯關係體現出來。審計模型是邏輯關係的一種表達形式。

2.將審計經驗通過數字語言固化下來。審計經驗單靠文字不能簡潔地表達出來,而只有通過審計模型才能把核心的思路展現出來。

3.有利於不斷完善和優化審計流程和檢查程序。審計模型本身也是審計思路和方法的體現,建立審計模型也是對審計流程和檢查程序的檢驗。

4.使審計方法可以通過信息系統上進行運行,實現大數據審計。審計模型往往可以在審計軟體上運行,在審計軟體與信息系統進行對接基礎上對數據進行全量分析。

5.促進審計人員具備數據化思維。不是每個審計人員都具備數據化思維。有些審計人員還沒有這方面的清晰概念。

6.為持續審計和風險監測創造條件。審計模型往往以風險為導向,以指標為衡量依據,藉助信息系統可以實時監測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管理動態。

三、審計模型開發需要的條件

1.審計人員對業務流程的熟悉程度,只有對業務流程熟悉,才能知道信息系統都有哪些業務數據。

2.審計模型的運行還要依賴審計人員對審計軟體應用的熟練程度和對信息系統中數據欄位或數據結構的熟悉程度。

3.審計人員是否願意學習新知識,是否勇於嘗試新的方法。審計模型開發與應用必定會對審計人員所掌握的知識提出挑戰。審計模型開發與應用中,必定會出現失敗,而且剛開始時失敗的次數和概率還很高。

4.審計模型開發與應用必須成為一個常態化的工作。

四、審計模型開發的路徑

(一)實現路徑

審計模型從框架到應用可以分為:思想或思路模型、方法模型、應用模型。思想或思路模型提供審計方向。方法模型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論,包括邏輯模型、數學模型、統計模型、分析模型。應用模型主要是解決具體的問題,包括指標模型、疑點模型、覆核模型、確認模型。雖然這裡面的概念可能不太準確,但是一種層層遞進的關係,由粗到細,由宏觀到具體。

(二)基於信息系統的審計模型開發路徑

1.從思路到方法,再到模型設計。模型設計需要科學的方法,這在後面進行討論。模型初步設計好後,先由實踐經驗豐富、具備信息化應用技術的審計人員進行評估。

2.審計人員對初步審計模型審核通過後,就可以進行測試,審核通過不了,就接著進行完善。有些好的審計思路和方法,不一定都馬上能通過審計模型來展現。

3.審核通過的審計模型可以進行測試。有些測試可以在與信息系統對接的審計軟體中進行運行,也就是線上運行;有些測試只能在線下的審計軟體進行運行。線上可以運行的審計模型依靠審計軟體能夠對接到信息系統中正確的數據源或數據表。由於數據源或數據表可能對應多個信息系統,如果多個信息系統的統計口徑不一致,審計模型就可能運行錯誤。現實中,很多企業的信息系統不是整合在一起的,而是由多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組成。

五、審計模型的建設步驟

(一)風險梳理

內部審計以風險為導向。風險在哪裡,問題就可能在哪裡。在設計審計模型前,要對所有要審計的業務流程有所了解,這些流程的關鍵控制點在哪裡,可能會存在什麼樣的風險,已經發生過什麼樣風險,形成過什麼問題和損失。

(二)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就是設想風險所在的業務流程在實際操作時會發生哪些情形,會出現哪些違規操作,或者會形成違規行為的條件是什麼,等等。情景分析可以結合以往的審計案例,也可以請教相關業務專家,讓專家幫助識別風險。情景分析的好處是更貼近實務,而不是僅憑審計人員的想像。

(三)模型設計

模型設計首先要把問題特徵概括和抽象出來,其次是設定發現問題的邏輯思路,最後是找到實現邏輯判斷的條件或數據欄位。簡單提煉就是:條件、邏輯判斷、結果。如果對某一流程進行模型設計,可以包括以下步驟:流程分解、風險分析、思路設定、異常指標、模型開發。模型設計考驗審計人員的邏輯分析能力、統計分析能力以及數學應用能力。

(四)模型驗證

設計好的審計模型可以通過專家進行評估,評估通過後可以開展模型驗證。審計模型的設計不可能一次成型,設計得很完美,也需要不斷地改進。審計模型通過的原則有:成果性、可操作性、經濟性、可用計算機語言實現性。如果有條件,審計模型可在數據沙箱裡進行測試運營。

(五)模型推廣

通過審計模型的推廣應用,使審計檢查能夠更加聚焦於風險高、問題發生可能性大的領域。審計模型的推廣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具體問題,還為了促進審計人員具備數據思維和數據分析能力。

(六)模型管理

1.建立模型庫。審計模型按運行載體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方法模型和計算機模型。方法模型可以從粗顆粒的思路模型到細顆粒的統計分析模型。計算機模型指可以在計算機上運行的模型。建立模型庫,便於對審計模型進行統籌管理,使分散的審計模型能夠關聯起來,以發現更深層次的問題。

2.優化審計程序。審計模型的運行過程也是是審計人員將審計思路、審計程序、審計關注點用邏輯語言表達出來,並通過應用審計軟體查找異常業務數據。審計模型也必將對審計程序的優化提供事實支撐。

無論審計扮演什麼角色,也無論審計部門數位化水平如何、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如何,審計模型的設計、開發、應用等建設工作都要先開動起來。雖然不是所有的審計模型都能圈定到具體問題,但審計模型能夠提供審計思路,能夠把風險投射到實際業務數據,提高了審計非現場監測、分析和現場檢查的精準度。審計模型的實際建設也不只是上面所說的六個步驟,其中不僅包括更加複雜、細緻的工作,還要求審計人員具備數據分析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對審計模型的理解,也是在不斷地完善、演化和修正中。不管客觀條件如何,審計模型建設必須動起來,在審計模型建設的實踐中不斷滿足審計數位化的發展要求。

- END -

來源:審計實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以上信息)。

版權說明:如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謝謝!

溫馨提示:加入審友交流群/轉載/投稿請聯繫:審家小編 shenjizhijia1。

感謝閱讀,感謝點「在看

相關焦點

  • 董大勝:樹立科學審計理念 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
    我體會,發揮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的核心,是在履行審計法定職責的過程中,要緊密圍繞「推進法治、維護民生、推動改革、促進發展」這個中心和大局,進一步強調和發揮審計的宏觀性、建設性、預防性、主動性和時效性,從而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 西藏電力公司審計案例入選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百佳案例
    西藏電力公司審計案例入選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百佳案例 發布時間: 2015-12-27   來源:本站編輯
  • 如何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作用
    那麼,我們如何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審計實踐中充分發揮好審計在經濟社會運行中免疫系統功能作用呢?筆者認為應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預防功能作用   審計預防功能,是審計免疫系統功能作用的前提。就是要通過審計預防及早發現帶有苗頭傾向性問題,及早感知風險,提前發出警報,起到預警的作用。
  • 讓審計真正發揮「啄木鳥」作用
    在28日召開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表示,今年1到11月,全國共審計領導幹部2萬多人,查出領導幹部負有直接責任的問題金額2500多億元,101名被審計領導幹部和220名其他人員被移送司法、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明年, 將全面推行黨政主要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同步審計。
  • 強化四種能力建設 發揮審計監督作用
    這就要求我們審計幹部必須要有很高的政治站位,很強的政治能力,切實發揮審計機關的政治功能,堅決貫徹落實黨對審計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確保政令暢通。黨中央之所以賦予審計機關宏觀管理部門的職責,就是為了充分發揮審計監督涉及範圍廣、專業性強、反應迅速的優勢,便於黨和政府從審計角度掌握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促進各宏觀調控部門既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促進宏觀調控體系、調控機制和方式更加優化,這就要求我們審計幹部必須要儘快提高自身的宏觀政策研究能力。
  • 應勇: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和安全衛士作用,促進高質量發展
    應勇: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和安全衛士作用,促進高質量發展 上海市審計工作會議暨中央在滬單位審計工作會議2月13日召開,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強調,要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
  • 茌平區胡屯鎮發揮審計監督作用 助力脫貧攻堅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孫鵬飛 茌平報導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之年,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際,胡屯鎮審計所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
  • 審計失敗案例分析--審計風險的防範與化解
    [案例01] 西北某公司審計失敗案可以避免嗎?  [案例01]西北某公司審計失敗案可以避免嗎?  [案例02] 惠州某公司審計失敗案是誰惹得禍?  [案例02]惠州某公司審計失敗案是誰惹得禍?  [案例13]安然審計失敗案的風險在哪裡?
  • 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處的重要作用
    2.內部審計又是對內部控制的控制   內部審計是全面審查、監督內控制度的專門組織,它獨立於會計控制之外,具有其他任何部門和控制所無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二、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1.內部審計的主要作用是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內部審計人員應對企業管理風格、企業文化、會計核算、控制程序等各方面非常熟悉,清楚各項業務活動的關鍵控制點;加之其相對獨立並在企業內部有較高的地位,使其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成為可能。
  • 審計案例學習不是發現問題的捷徑
    案例教學,確實效果很好。很多的MBA教育,就是通過管理案例來進行授課。然而,不少審計人員還抱著走捷徑的心理,覺得說不定哪個審計案例能和現實情況對應起來,或者能提供直接的審計思路,從而能有重要性水平高的審計發現。學習審計案例是好事,但是否有成果更關鍵的在於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一個丙級足球隊無論看甲級足球隊比賽的錄像再多,恐怕一時半會也不會升級到乙級或甲級球隊了。如何進行審計案例的學習呢?
  • 人本審計教育雲課堂丨內部審計報告
    IIA《內部審計實務標準》和CIIA《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均強調內部審計溝通的重要性,並將內部審計溝通作為內部審計人員必備的職業勝任能力要求,我國財政部、審計署、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五部委聯合頒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將「信息與溝通」作為內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之一。內部審計溝通是內部審計工作的潤滑劑和推進器,能夠使內部審計工作更加有趣、有用、有為,並且事半功倍。
  • 以審計實驗室為依託,加快培育應用型審計人才
    二、審計實驗室系統建設審計實驗室注重學員實踐操作性和實戰能力的培養,通過模擬教學和案例教學,將審計的理論、方法、流程、重點以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固化下來,生動、真實地再現審計現場的實際情況,使學員在案例的學習中深化理論、提高能力、積累經驗。審計實戰模擬包括審計實務訓練、業務操作模擬、審計經驗範例、審計研討案例、審計事項實例等。
  • 從三例審計實踐談對管理審計的幾點認識
    企業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經濟監督和經濟評價活動。如果說過去注重監督功能的發揮,現在應發揮評價的功能,只有這樣我們的內審工作「兩手」才都硬起來,才能適應企業的發展。筆者結合內審管理審計的實踐,談談對管理審計的認識,以引發同行們的思考。
  • 非營利組織信息披露與審計
    以汶川地震中可開展捐贈活動的16家全國性基金會為案例研究其信息披露與審計機制,有利於加強我國非營利組織治理中的信息披露與審計機制建設。以汶川地震為例,截至2009年9月30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及紅十字基金會、中華慈善總會和其他經批准可以開展抗震救災捐贈活動的16家全國性基金會共接收捐贈款物84.28億元,支出61.62億元資料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網站,2010年第1號:「汶川地震社會捐贈款物審計結果」……這些組織在應急搶險及災後重建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 審計署:主動採取措施 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
    審計署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從宏觀戰略角度,高度關注事關國家經濟社會健康安全運行的問題,把學習實踐活動成效體現在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保中央方針政策的落實上,並在事關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最緊迫的問題,主動採取審計應對措施,積極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切實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
  • 強化內部審計 加強審計管理 提升管理效益
    大型企業內部審計推行「首審負責制」、「三級覆核制度」等制度,促進了審計人員認真履行職責,保證了審計報告的質量,加強了審計質量控制和審計工作管理。一是提高了審計計劃的管理水平。目前,大型企業內部審計的領域已拓展到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方方面面,每年對所有單位的全部經濟活動都審計一遍是不現實的。所以,要科學地制定審計計劃,使有限的審計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
  • 數十個審計項目乾貨總結:工程審計10大領域問題梳理與審計案例分享
    沒有對工程審計項目全過程的系統性把握,就難以全面理解造價形成的過程,以及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而沒有造價專業知識的深度,就難以將發現的問題進行量化,並形成最終的審計成果。在親歷的數十個項目中,筆者從中提煉了工程審計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下面逐一進行分析。
  • 55套建設工程審計管理模板,項目全過程審計案例,限時分享一天
    55套建設工程審計管理模板,項目全過程審計案例,限時分享一天對工程人員來說,嚴格的講其本職工作是工程審核,即對建設工程從投資估算開始到竣工結算全過程中的造價進行覆核審查。而工程審計,是國家審計部門(審計局)或者其他機構,在竣工結算(工程審核)完成後,對該項目進行審計。發現錯誤、糾正弊端、防止舞弊、改善管理。
  • 審計小課堂|(42)審計綜合分析方法
    審計綜合分析方法在審計領域的運用非常廣泛,就審計項目而言,涵蓋了調查了解階段、審計實施階段、審計報告階段全過程,主要用於確定審計重點、發現問題線索和提煉審計結果。一、確定審計重點的綜合分析方法應用審計綜合分析確定審計重點,是指結合被審計單位的情況和特點,從總體上分析其業務活動、內部管控、法規約束、輿情反應、財務成果、信息系統等內容,以確定審計的具體目標和重點事項。
  • 安永:如何運用大數據思維輔助企業內部審計轉型?
    各級領導幹部要加強學習,懂得大數據,用好大數據,增強利用數據推進各項工作的本領,不斷提高對大數據發展規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數據在各項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合理地選擇可視化方法,能夠讓審計數據分析達到最佳的顯現效果,可以將數據中蘊藏的語義特徵生動直觀地展現出來。因此,數據可視化分析技術也註定成為大數據輔助審計應用過程中的重點。常用的可視化分析方法如標籤雲分析、散點圖分析、條形圖分析、折線圖分析、直方圖分析、氣泡圖分析、熱力圖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