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吃蔬菜與水果的量遠不夠 每天最好攝入12種以上

2020-12-17 上海熱線

  圖片說明:新鮮蔬果榨汁後暢飲不提倡。蔬果中富含膳食纖維,蔬果汁料理機把殘渣過濾,喝起來方便了卻沒有飽腹感。/晨報記者何雯亞

  昨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最新發布,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每天要走6000步。上海市疾控中心最新調查發現,上海人每天每人蔬菜與水果的量離推薦量差距較大。

  首次對糖攝入量提出要求

  第一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是1989年發布,1997年、2007年進行了兩次修訂和發布。從時間上看,差不多每隔10年,中國營養學會就會組織專家委員會對指南進行修訂,並發布新版本指南。

  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有何變化?營養專家分析,新版指南首次推薦了每日糖攝入量的限制,即每天攝入糖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指南中對全民飲水量做了新的調整,「2007年的指南中強調全民日均飲水量應達到1200ml,新指南調整為1500ml-1700ml。

  與此同時,水果日均攝入量小幅下調指南中對水果每天的推薦攝入量有小幅調整,2007年指南強調水果攝入量為200克-400克,今年新指南調整為200克-350克;但特別強調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最新版的指南更加強調和突出平衡膳食、均衡營養這個概念。

  堅果每天4到5顆就夠

  上海疾控中心的專家昨天特別指出,上海人生活水平高,能吃到的食品品種齊全,餐桌上以葷腥作為主打,口味多變,加上甜品、補品吃得較多,導致越來越多的上海人得了「富貴胖」。

  上海疾控中心的專家指出,很多人覺得堅果有益健康,都說堅果益智,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含有卵磷脂、腦磷脂很多。多吃點行嗎?不行。專家們給出了否定的回答,「雖然堅果有這麼多的營養物質,但同時有很多脂肪,過量食用容易引起肥胖。」每天吃多少呢?專家建議,每天吃杏仁4到5顆或是兩三個核桃。關鍵在於每天吃,不在於一次大量吃。

  還有很多人只吃米麵不吃粗糧。專家解答,糧食在經過加工後,會損失一些營養素,特別是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所以要吃一些穀類和雜豆,要適當增加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麵。疾控中心的建議是,成人每天最好能吃50克以上的粗糧。

  不能把蔬果飲料當蔬果

  另外,現在很多人把喝蔬果飲料當做吃蔬果。在專家看來,市面上出售的包裝蔬果飲料其實只是含有少量的蔬果成分,通過添加糖、色素香精等添加劑勾兌而成。喝了以後,非但沒有吃到蔬果,也許還吃進了過多的糖和添加劑。新鮮蔬果榨汁後暢飲的情況則更不提倡。因為蔬果中富含膳食纖維,市面上流行的蔬果汁料理機卻把殘渣過濾,僅僅保留汁液,喝起來方便了,卻沒有飽腹感。暢飲就會造成糖分過量攝入,會造成肥胖,甚至是糖尿病。疾控中心提倡喝勻漿的果汁,不濾除任何成分,將蔬果中的膳食纖維和各種營養素一網打盡。

  對於每天要步行6000步怎麼做到?專家建議可以分散開來:每天基本活動量=2000步;自行車7分鐘=1000步;拖地板=8分鐘;中速度走10分鐘=1000步;太極拳8分鐘=1000步。

  [膳食釋疑]

  每天你吃多少種食物?

  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

  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

  每天多少時間運動?

  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

  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

  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每天吃多少蔬菜水果和牛奶?

  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佔1/2。

  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

  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吃各種各樣的奶製品,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g

  經常吃豆製品,適量吃堅果

  每天吃多少魚肉蛋?

  優先選擇魚和禽

  每周吃魚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類280-350g,平均每天攝

  入總量120-200g

  吃雞蛋不棄蛋黃

  少吃肥肉、煙燻和醃製肉製品

  每天吃多少油鹽酒水?

  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

  每天烹調油25-30g

  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g

  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

  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

相關焦點

  • 每天你吃夠蔬果攝入量了嗎?
    打破砂鍋  本報記者 李穎  白領上班帶便當,一盒飯裡簡單只有少許青菜;67%的小孩挑食,沒幾個喜歡吃蔬菜;都市人常在外應酬吃飯,選擇易也忽視蔬菜……據調查,超過半數的人群蔬果攝入量不能達到健康所需;近六成被調查人群蔬果攝入的顏色非常單一,僅有1—2種。
  • 國民蔬果攝入嚴重不足 每人每天應吃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活動數據表明我國心血管患病的人數已經高達2.9億,導致這個病高發的原因是因為平時我們活動的太少,還有就是,平常大部分人吃的都越來越油膩,或者是說蔬菜水果這些清淡的食物攝入量遠遠不夠。  中國營養學會公布調查數據:2012年我國城鄉居民平均每標準人日蔬菜的攝入量為269.4克,與2002年相比攝入量下降。城鄉居民平均每標準人日水果的攝入量為40.7克,處於較低水平。
  • 營養專家提示:每天攝入食物種類不應少於12種
    9月1日首發的《山西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山西省居民膳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蔬菜水果攝入不足,肉類偏多,食鹽、食用油攝入大大超過推薦量。就此,營養專家邱服斌給出一些改善居民膳食結構的建議,其中每人每天攝入食物的種類應不少於12種,每周不少於25種。
  • 北京市衛健委:中小學生每日攝入蔬菜水果不少於4種
    營養學上將食物分為谷薯類、蔬菜水果類、魚禽畜蛋奶類、大豆堅果類和純能量食物五大類,每一類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食物和不同的營養特點,單一類別的食物無法滿足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因此需要將各類食物混搭起來吃,取長補短,共同構成平衡膳食。營養學專家指出,每餐飲食中都要有谷薯類,而且不能全是細糧,要搭配1/4至1/3的粗糧。
  • 國家衛健委:建議「一老一小」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
    來源:經濟日報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大居民居家靜態生活時間較長,運動量大幅減少,屏幕時間顯著增多,部分疫情較重地區蔬菜、水產品等新鮮食物供應受限,對居民身心健康產生影響。因此,建議老年人:堅持食物多樣,保持均衡膳食,力爭每天食用的食物種類在12種以上,每周在25種以上,多吃新鮮蔬果;保持清淡飲食,多採用蒸、煮、燉的方式烹調,主動足量飲水,保證每天7-8杯水;爭取做到每周稱一次體重,避免長時間久坐,每小時起身活動一次
  • 上海人蔬菜水果吃得遠遠不到位
    原標題: 女性平均期望壽命首破85歲,比男性高4.62歲 專家指出長壽、健康關鍵是怎麼吃 上海人蔬菜水果吃得遠遠不到位去年,上海人平均期望壽命再增半歲。昨天,上海市衛計委發布數據,市民健康已連續12年保持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水平。2015年上海市民的平均期望壽命達到82.75歲。
  • 每天吃多少碳水,才能減肥?10種簡單方法減少碳水攝入量!
    而胰島素則作為工具人將葡萄糖運送到細胞及各組織中。當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時,血糖水平會上升,胰島素也隨之增加,其結果通常是體重增加。因此,減少碳水攝入量是減肥的最佳方式之一,它可以降低你的食慾,增加飽足感,在不知不覺中減輕體重。
  • 成人每天攝入蔬菜300~500克 利用水果減肥有講究
    你家的餐桌上,蔬菜水果有多少?吃水果能不能幫助減肥?由中國營養學會發起的2019年全民營養周的主題為「合理膳食,天天蔬果,健康你我」。近日,省會多家醫院開展相關宣傳活動,幫助市民建立正確的認識。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健康成人每天攝入蔬菜300~500克,其中深色蔬菜應佔二分之一;每天攝入新鮮水果200~350克。
  • 要想身體健康,每天吃的蔬菜水果不要少於這個數量!
    在尋找養生的道路上,很多人告訴你多吃蔬菜水果可以獲取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等與你身體有關的,可以讓身體更健康物質。雖然說這些都是對的,但是我們在多攝入蔬菜水果的時候,還有一種很重要的物質叫做:植物化學物。
  • 國民蔬果攝入量不足 專家建議每天吃夠一斤菜、半斤果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記者溫競華)5月12日-18日是全民營養周。記者10日從中國營養學會獲悉,近年來,我國居民總體蔬果攝入量不足,專家建議一個人每天應該吃夠一斤蔬菜和半斤水果。  在2019全民營養周暨「5·20」中國學生營養日主場啟動會上,中國營養學會公布了相關調查數據:2012年我國城鄉居民平均每標準人日蔬菜的攝入量為269.4克,與2002年相比,總體平均蔬菜攝入量下降,尤其是農村居民減少了29.5克;城鄉居民平均每標準人日水果的攝入量為40.7克,處於較低水平。  今年全民營養周的主題為「合理膳食、天天蔬果、健康你我」。
  • 老年人每天吃12種食物還不夠,要滿足這5大類,才能營養均衡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每天要吃至少12種食物」的說法,因為人體對營養的需求不是單一的,只有多吃幾種食物,才能避免營養的缺失,防止營養不良。不同的食物中,營養成分也不同,比如主食中主要含有糖類物質,牛奶中主要含有蛋白質,而水果則是維生素的「代名詞」。
  • 水果蔬菜怎麼吃才健康?
    水果蔬菜怎麼吃才健康?其實人體一共需要將近50種營養物質才能維持生存,特別是每天需要65克以上的蛋白質,20克以上的脂肪,以維持組織器官的更新和修復。蔬果蛋白質含量卻不足1%,幾乎不含必需脂肪酸,遠遠不能滿足人體的營養需要。建議蔬果做補充,好吃不多吃。
  • 每天多攝入66克蔬菜水果 糖尿病患病風險就會降低25%
    研究推論出,每天多攝入66g蔬菜水果,糖尿病患病風險就會降低25%。這為公共衛生領域膳食指導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參考。  追蹤八國,堅持近十年  記錄10000多個病例數據  糖尿病已經逐漸成為影響現代人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作為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在預防階段至關重要。怎麼預防?
  • 吃沙拉醬等於喝油? 成人每天攝入量別超一湯匙
    把沙拉醬和油劃上等號,讓不少網友覺得驚訝,好端端的水果、蔬菜沙拉,怎麼變成了不健康的飲食?昨日,記者進行求證試驗,約100ml沙拉醬加熱後,確實分離出約50ml油,但更專業的意見,還需要聽從醫生和營養師的建議。
  • 最新研究:常吃綠葉蔬菜有助於預防中風!可大部分人吃蔬菜不夠!
    我們幾乎每天科普,說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預防中風的基礎,最新研究顯示:經常吃綠葉蔬菜,有助於預防中風。一、最新研究:常吃綠色蔬菜有助於預防中風研究總結了1995~2019年發表的20項相關研究,結論顯示:綠葉蔬菜攝入量較高時,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降低7%。
  • 減肥和血糖高的人看過來,這些蔬菜水果的含糖量比較低,可以多吃
    隨著大眾的健康意識提高,對於食物的含糖量也越來越重視了。因為糖對於減肥的人和血糖高的人來說,是要慎重對待的。胖子希望吃低糖食物減肥,糖尿病人則想通過多吃一些低糖食物穩定血糖。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蔬菜水果含糖量低。
  • 孕期每天要吃多少水果?真相是……
    那麼孕媽媽究竟能不能吃水果,每天吃多少水果,該怎麼吃水果呢?布穀媽媽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200-400克的水果,而普通女性每天應該攝入的量是200-350克水果。;種類方面,最好每天可以多吃幾種水果,雨露均沾,每個都來點,營養更均衡。
  • 孕二月~孕期水果不節制的吃真的好嗎?你需要了解每天攝入量
    在孕期有很多準媽媽會因為孕早期的孕吐或者是孕中期的便秘,還有因為自己的本身原因比較愛吃水果,甚至會每天做水果餐來食用。但是大量的食用水果對準媽媽的身體真的就很好嗎?大量的食用水果會給準媽媽的身體帶來哪些影響呢?我們每天所攝入的水果量應該是在多少克以內呢?
  • 每天至少三樣蔬菜兩種水果才健康
    很多人管不住嘴,幾乎天天都處於飽腹狀態,蔬果的攝入量也比較少,這也是為什麼不少人在春節期間特別容易「上火」的原因。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楊文嬌表示,吃油炸食物的同時應該儘量多吃一些西蘭花、洋蔥等蔬菜,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及花青素,抗氧化性較強。
  • 夏季水果別亂吃,這4種水果寶寶要慎吃
    寶寶正處於發育高峰期,各種營養更應均衡攝入,而 蔬菜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遠比水果多得多,光吃水果並不能滿足孩子身體的需求。過多食用水果,會造成血糖的升高,讓寶寶發胖,不利於身體健康。同時,如果寶爸寶媽一味順從寶寶,會讓寶寶對蔬菜更加抗拒,從而影響寶寶的飲食習慣!所以媽媽們一定要保證蔬菜的攝入量,不能用水果代替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