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告別「中式英語」

2021-01-08 中國青年報
    

    當「Chinglish」(中式英語)連同「海嘯」、「禽流感」被全球語言監聽會公布為全球最流行的十大詞彙時,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就在中式幽默英語誕生最多的北京,一場規範公共場所英語標識的戰役已經打響。去年12月1日,《北京市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進入實施階段。

    逐漸,老外們發現那些過去曾隨處可見的蹩腳、滑稽的Chinglish標誌牌已難尋其蹤跡。一位在北京生活了兩年的美國留學生Jill說:「雖然少了一種新奇幽默的生活樂趣,但我想,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只有規範的雙語標誌牌才能給人們帶來方便。」

    「消失」了的王府井

    和許多生活在北京的外國朋友一樣,收集標誌牌上那些好笑的中式英語,成了Jill的愛好之一,一本厚厚的相冊中就收集了她所拍攝的近百張這樣的照片。

    「看!『Good good study,Day dayup』(直譯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些按照中國人思維模式和漢語結構組成的Chinglish真的很有趣!」Jill指著一幅拍攝於一所小學黑板報上的照片對記者說。漢語已經說得相當好的她也承認:對於已經熟悉中文並在中國生活過一段時間的外國人,特別是母語為英語的外國人來說,理解那些蹩腳的Chinglish,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反而倒是一種新鮮有趣的感受。

    「但不標準的Chinglish出現在公共場所的指示牌上,真的會給剛來到中國的外國人帶來不小的麻煩。」Jill回憶起一年前她的一位德國朋友初來北京時鬧的笑話。

    那位朋友來到北京的第二天,便想坐一坐北京的地鐵,再到王府井大街逛逛。他下車後,在地鐵大廳的指示牌上看到,標有「W angfujing Street」(「王府井大街」的意譯)的地方已經不遠了。可當他出了地鐵口,卻發現街上的指路牌上寫著「Wangfujing Dajie」(「王府井大街」的音譯),不知所措的他只好給Jill打電話求助。

    「『王府井消失啦!』我還清楚地記得我的那位朋友在電話中吃驚的語氣呢。」她笑著說。在她收集的每張照片下,記者發現她都在錯誤的Chinglish下標註了正確的英文。Jill自豪地說:「我已經成為規範雙語標識活動的志願者了,我的許多外國朋友也都參與進來了!」

    「不好意思吃」的童子雞

    教高中英語課的徐老師竟然在一名學生的英語作文中看到了這樣一個詞:「Young C hicken W ithout Sex」(直譯為「沒有性生活的年輕的雞」),當她把這個學生叫來詢問其中文含義時,這個學生說道:「這不就是『童子雞』的意思嘛,我是在一家大飯店的菜譜上看到的。」

    哭笑不得的徐老師告訴記者說:「有些Chinglish根本就是錯的!學生平時看到了,還以為那就是標準的英文,真是誤人子弟!再說菜單上這樣翻譯,還怎麼讓人好意思吃啊!」

    在記者對數十位中學、大學的學生進行採訪後發現,70%的學生表示,曾注意過雙語標誌牌上的中英文互譯,其中大部分學生在口語和書面表達中曾使用過那些不規範的Chinglish 。「像『小心滑倒』、『禁止入內』這些標誌牌上出現的英文短語一般都是很常用的,可我們的英語課本上卻很少出現這樣的詞語,所以我們用這些Chinglish的時候,也不知道是否正確。」一位高中學生告訴記者。

    「並不是所有Chinglish都是錯的,比如像『long time no see ''(直譯為『好久不見』)這個典型的從中文到英文一個字一個字對照著翻譯過來的Chinglish,就已經成為標準英文詞組。」首都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學院副院長韓梅分析說:「Chinglish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像『longtimenosee』那樣的符合中國式思維並且達意的表述,這可以看作是英語語言變遷的一種形式,是可以被接受的;而另一種則是不達意和錯誤的,會對英語學習者產生誤導,它們應當被徹底規範。」

    配上圖畫的雙語牌

    「我建議能在雙語指示牌上加上生動且易懂的圖形、圖畫,並把統一的標準推廣到全國其他城市。」來自臺灣的人類學學者楊教授為這項規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出生在臺灣淡水縣的他曾經在英國、新加坡等地任教,他回憶說:「新加坡雖然也以華人為主,但所有雙語標識中的英文都極其統一、標準,有的甚至比英國還要規範。」當問起臺灣在使用雙語標識上的情況時,他認為臺灣缺乏統一的標識譯法,比如臺北市的交通標識牌上的地名是使用漢語拼音,而其他地區卻使用韋氏拼音,經常會給旅遊者帶來麻煩。

    「像歐洲、日本等國家的指示標識牌上都採用了生動易懂的圖形和圖畫,有的甚至用漫畫來代替文字。」楊教授認為,使用圖形可以為來自不同語言國度的人們創造一種無國界的溝通平臺,這也體現了一種世界大同的精神。「而我們中國人最喜歡用文字來表達,所以在統一規範雙語標識的基礎上配以圖形,就可以為更多人帶來便利。」他說。

    政府和民眾互動

    如何確保在2007年年底前,用4624條標準英文譯法來規範全市所有公共場所中的每一塊雙語標識牌,這已成為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辦公室主任盧津蘭考慮的問題。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二、三、四、五環路主路交通標誌英文標識的規範工作,而春節後,規範工作的重點將集中在飲食行業英文菜單的規範上。」盧津蘭介紹說。

    她表示,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項工作,困難不小,最大困難來自於各種市場中私人經營者所使用的大量不規範的英文標識。

    她告訴筆者,「政府制定雙語標識規範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希望社會各界都能參與進來,目的是讓更多的北京市民講正確的外語,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國際交往氛圍。」

    

相關焦點

  • 北京清理中式英語
    北京清理中式英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9日 08:16 來源: 發起這項活動的是「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這次規範英語標識活動的負責人就是組委會顧問、著名英語教授陳琳。  陳琳說,我們希望標誌牌上的英文各方面都能做到準確,不論是語法、用詞還是文化內涵都沒問題。
  • 新東方雷楨:句子寫作告別「中式英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寫作輔導>正文新東方雷楨:句子寫作告別「中式英語」 2013-11-07 10:56 來源:北京新東方 作者:雷楨
  • 規範英文譯寫告別「中式英語」
    規範英文譯寫告別「中式英語」 2014-07-17 14:26:34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不規範情況中最受關注的是「中式英語」現象,主要表現為根據中文字面逐字翻譯,讓英語母語人士不知所云。例如:「送貨上門」,直譯就會出現「Deliver Goods to Your Door」的譯法,而英語的習慣表述是「Door-to-door Delivery」。
  • 北京整治「中式英語」迎奧運
    北京整治「中式英語」迎奧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7日 06:39 來源: 來源:國際金融報>  根據全球語言監督機構的最新報告,英語正在經歷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變革,究其原因是受到全球化大環境下中國式英語的強烈衝擊。
  • 英語口語提升:快速告別中式口音的六個Tips
    但是如果只需留意幾個要點,就能輕鬆改善醉人的中式口音,又何樂而不為呢?在這裡,我們就針對中式口音裡出現頻率最高的幾種發音問題,介紹給大家幾個實戰操練的方法,只要認真實施,保證藥到病除。1、不習慣讀閉音節(以輔音結尾的音節)、不習慣讀輔音連綴,隨意給單詞加元音。例如,把room念成[入姆],把class念成[可辣斯]。
  • 10款語言神器,告別論文寫作「中式英語」
    之前小編推送了英語語言神器5款語言神器,告別論文寫作「中式英語」,反響不錯,與上次推送主要介紹APP不同,這次主要推薦的是語法在線檢查網站
  • 中式英語讓外國人愛恨交加
    當時,中國政府為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召開,專門在京成立「規範公共場所英語標識工作領導小組」,並組成了一支由35名中外專家組成的顧問團,對路識標牌、文物古蹟、中文菜譜的英語翻譯進行把關,在京城開展了一場全方位的英文「改造戰」。其中,菜單的翻譯成了專家們需要面對的一場「攻堅戰」。
  • 中式英語在華流行 「No zuo no die」走紅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導 新加坡《海峽時報》5月5日刊發題為《中式英語在華日益流行》的署名文章,作者《海峽時報》中國區總編許建明在文中稱,歡迎來到中式英語的世界。正如新加坡人愛他們的新式英語,泰國人愛他們的泰式英語,有強烈中國特色的英語也在中國日益流行。
  • 告別中式英語從娃娃抓起:你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
    並以這個名字開通了博客,把安妮在加拿大學習的第一手資料、與國外老師的交流體會以及中外英語學習差異的思考等陸續整理發表出來,引起了眾多家長尤其是英語專業人士多關注。回國後,安妮的爸爸媽媽創辦了安妮英語俱樂部,致力於搭建兒童英語啟蒙的交流平臺,而《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一書就是他們匯集博客內容和不少文獻資料整理而成的。
  • 新媒:中式英語在華日益流行 引發熱烈爭論
    新加坡《海峽時報》5月5日文章,原題:中式英語在華日益流行歡迎來到中式英語的世界。正如新加坡人愛他們的新式英語,泰國人愛他們的泰式英語,有強烈中國特色的英語也在中國日益流行。最近,更多中式英語進入英語字典。
  • 中式英語在華流行 「No zuo do die」走紅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導 新加坡《海峽時報》5月5日刊發題為《中式英語在華日益流行》的署名文章,作者《海峽時報》中國區總編許建明在文中稱,歡迎來到中式英語的世界。正如新加坡人愛他們的新式英語,泰國人愛他們的泰式英語,有強烈中國特色的英語也在中國日益流行。
  • 英語兼職必備!撕掉你的單詞語法書,告別「中式思維」,老外帶你玩轉英文學習!
    死記單詞,硬背語法,應試思維,課本式地表達,「中式學習方法」正在拖累你找到英文學習的快速通道。今天,樂芽仔給大家準備了幾門英語學習課程,帶你撕掉傳統的單詞語法書,輕鬆開口說出流利英文!Viviana老師持有英語專業八級證書、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證等、擁有9年翻譯行業工作經驗、曾參與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等重大活動官方稿件翻譯、亦參與中央電視臺、網易等知名媒體雙語欄目翻譯、目前已出版五部譯著。
  • 英語外教發帖修正蹩腳鐵路「中式英文」標識
    北京南站等不少鐵路運輸管理部門的官方微博,用「收藏學習啦」和「豎大拇指」的表情,接受他的建議。初衷修正蹩腳「中式英語」給祖國提氣發起者馮琰,是一位北京出生、已獲得瑞士國籍的外教,2000年他回京發展,發現大街小巷的英文註解大部分都是「中式英文」,在國外生活多年,有的連他都看不明白。
  • 中式英文addoil進牛津詞典 被牛津詞典收錄「中式英語」盤點
    又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英語字典  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這是真的!  把「加油」直譯為「add oil」,這原本是個搞笑的中式英語,許多英文老師都會批評糾正,想不到後來流行日廣,居然連最權威的OED也收了,承認它的合法地位。
  • 告別中式英語,要從娃娃抓起!兒童英語啟蒙第一步:培養英語思維
    同樣的,想讓孩子學好英語的,一定是讓孩子沉浸在英語環境中,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過去的時候,家長們大多以為英語只能按照翻譯的方式去學習,即典型的中式英語。用一種語言孤立的解釋另一種語言,終究是學不好第二語言的。英語啟蒙的誕生,讓我們知道了不同的語言,都是有著「思維」的:英語有英語思維,漢語有漢語思維。
  • 老外:中式英語幽默應保留
    全球語言監督機構最新報告顯示:一些中式英語已成標準英文詞組  本報訊為了給奧運建立好形象,豎立在北京公共場所的「中國式英語」(Chinglish)標識已開始逐步清除,一些看慣中式幽默英語的老外對這道城市風景即將結束而深感哀嘆。
  • 《牛津詞典》收錄中式英語add oil(加油)
    隨著中國影響力的擴大,以往很多玩笑一般的中式英語(Chinglish)也漸漸在國際上得到認可並流行開來,不少甚至已經被權威詞典收錄,比如說「lose face」(丟臉)、「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
  • 外籍教師糾正鐵路英文雷人中式英語 多逐一改正
    ]  外籍教師馮琰發起「鐵路英文一天一句」活動 糾正雷人「中式英語」  「人工售票處」被寫成「Artificial Ticket Office」(人造售票廳)、進站口被寫成「Stop Mouth」(關上嘴)……  看到這些令人慾哭無淚的「鐵路中式英文標識」,今年年初,外籍教師馮琰發起了「鐵路英文一天一句」活動。
  • 2個簡單詞彙,教你在英語寫作中,告別「中式表達」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寫作的話題,告別中式表達。我看很多小夥伴寫的文章會犯一個相同的錯誤,那就是「遇到困難」這個說法,直接按照漢語的表達說成 meet a question。錯在哪呢?所以今後,遇到問題不要再用中式表達了,直接用 come across
  • 中式英語讓外國遊客愛恨交加 英文菜單最受關注
    網絡上給這種「中式英語」下的定義是,帶有中文語音、語法、詞彙特色的英語。隨著大量外國人到中國工作、生活和旅遊,「中式英語」也逐漸引起了外國人興趣,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中國公共場所指示牌和餐館中的英文菜單。機場內的「神翻譯」機場作為一個國家或城市的「大門」,每天都在迎接著世界各地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