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
導語:坐月子期間,最關鍵的就是為了身體的恢復,而為了身體的恢復,可以在飲食上下功夫。
坐月子期間的飲食有10條原則,希望新媽媽能夠遵守,有利於身體的恢復。
1、禁止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吃多了容易上火,便秘。另外新媽媽要母乳餵養,吃辛辣食物會影響乳汁的質量,進入寶寶體內影響嬰兒的腸胃功能。
2、不宜大補
生完了孩子,身體很虛弱,但是不能大補,虛不受補。另外補得太過了,會影響到乳汁的分泌,使乳腺堵塞。
3、進補前需先調腸胃
產後一周之後,新媽媽可以適當的補補身體,但是要適當,不能每天大魚大肉的吃,因為腸胃承受不住。
4、先排毒後進補
新媽媽懷孕期間負擔胎寶寶的新陳代謝,身體內積蓄著大量廢水、廢物,即所謂「毒素」,毒素排掉之前就進補,毒素會越補越多,甚至造成抵抗力下降等月子病。
5、子宮恢復是關鍵
正常人子宮僅拳頭那麼大,而新媽媽子宮有寶寶那麼大,因此子宮的恢復是月子期的首要任務。
有醫生認為香油是子宮恢復的首選藥材,月子餐用香油料理即可。
6、使用溫而不燥的食材
寒性、熱性食材都不可以選擇,否則會造成虛寒體質或陰虛體質,這樣的月子病例屢見不鮮。
可使用香油和老薑來料理月子餐,這能夠給新媽媽創造溫補的大環境。
7、烹調合理
新媽媽的膳食要清淡,品種要豐富,經常變化花樣。多做高營養的湯水,少用煎、炸等不利於新媽媽消化的烹調方法;肉湯做得很油膩也不適合。
每天少食多餐,加餐可以是全麥麵包、牛奶、荷包蛋等。
8、蔬菜水果不可少
月子食譜中,主食、蛋白質和蔬菜水果,哪樣都不可少。尤其是新鮮的蔬菜水果,不僅可以補充肉、蛋類所缺乏的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還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及排便,防止產後便秘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要吃常溫下保存的新鮮水果。
9、水分攝取要適量
如果新媽媽每天攝取的水分不足,不但無法讓體重減輕,還可能造成乳汁分泌減少。除了保證充足的飲水外,豆漿、湯、粥等都會是很好的補充。
10、不吃冰冷的食物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由於生產消耗大量體力,新媽媽產後體內激素水平大幅改變,加上寶寶和胎盤的娩出,使得代謝降低,體質大多從內熱到虛寒。因此產後宜溫,過於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如冷飲、冷菜、涼拌菜等。
產後媽媽的體質較弱,抵抗力差,容易發生胃腸炎等消化道疾病。一些涼拌的菜未經高溫消毒,一些寒性的水果,如西瓜、梨等,都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