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吃一小塊河豚魚乾中毒 做2小時血液淨化才救回

2020-12-18 騰訊大浙網

抱著僥倖心理吃了一小塊河豚魚乾,結果,42歲的何大姐進了醫院做血液淨化。昨天上午,在李惠利東部醫院腎內科病房,何大姐懊悔不已:「以後再也不貪嘴了,拿生命當吃貨,划不來啊。」

吃一小塊河豚魚乾中毒

做兩小時血液淨化才救回來

何大姐是麗水人,幾年前一家人來到奉化打工。事情發生在前天晚上6點多,「鄰居大嫂很客氣,上周送我一包自己加工晾曬的河豚魚乾,還都是挑魚肚這些最肥美的位置,她跟我說這個可鮮可好吃了。」何大姐很心動,但又有些擔心,不是說河豚劇毒嗎?

鄰居大嫂卻說,吃河豚中毒,那是因為吃的人不懂。一整條河豚,也就魚肝和魚眼有毒,把這些部位都去掉就可以放心大膽吃了。何大姐聽了半信半疑,那一包河豚魚乾也在冰箱角落放了好幾天。

但何大姐終究還是想吃,家裡人也想嘗嘗這傳說中的美味。於是,前天傍晚,何大姐拿了一些河豚魚乾來紅燒。為了圖個安心,她放了整整一斤黃酒,以為酒精可以進一步去除毒素。

紅燒河豚魚乾上桌後,香氣四溢,一家人紛紛要動筷子。何大姐制止了他們:「我先吃一口,我要是沒事,你們再吃。」

何大姐勇敢地夾起一小塊河豚魚乾吃起來。10分鐘後,何大姐就不對了,先是臉發麻,很快全身皮膚發麻,然後是胸悶、氣促。家人趕緊撥打120,將她送到附近醫院,隨後又轉到李惠利東部醫院。

接診的是腎內科主任醫師裘曉蕙。當天晚上,何大姐就接受了洗胃、導瀉、補液、營養神經等對症治療。昨天一早,何大姐又做了兩小時的血液淨化,情況這才逐漸好轉。徐醫生說,再治療、觀察幾天,她就能回家休養了。

食物中毒送醫時

別忘帶上中毒物

何大姐因為貪嘴,遭了大罪。在各大醫院的門急診,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

在鎮海區人民醫院,曾有市民將海芋當作野生芋艿,炒了一盤菜,結果只一口,就出現了嘴唇發麻、咽喉腫痛等症狀。查閱資料才知道,海芋又名滴水觀音,根莖葉都有劇毒,就連滴下的水,也是劇毒,誤食量較大者很可能因為窒息而死亡。

在寧大醫學院附屬醫院,也曾有市民因為誤食「地瓜米」而命懸一線。當時,他在野外採摘了不少野生「豆角」,拿回家炒炒吃了。後來才知道,這東西不是豆角而是豆薯,它的種子俗稱「地瓜米」,裡面含有一種神經毒素魚藤酮,會影響肌肉的正常收縮。肌肉一旦不能正常收縮,人體許多臟器就會「罷工」,人的生命也會因此受到威脅。

在市李惠利醫院,還有市民因為採食鐵樹籽而中毒。他後來跟醫生說,都說鐵樹開花難得,鐵樹結籽就更難得了,以為鐵樹籽是大補,於是頭腦一熱採下來吃了。結果,不出一小時,肝腎損傷、心肌酶譜增高,肌肉溶解以致血紅蛋白尿也出現了。

而春夏節最常見的莫過於野蘑菇中毒。有些市民看到野外瘋長的蘑菇,就管不住自己的手和口。在李惠利醫院,曾有一家三口食用野蘑菇後中毒,個個上吐下瀉,其中吃得最多的一人小便都呈黑紅色了。所幸經搶救後轉危為安。事後他們告訴醫生,他們以為彩色蘑菇有毒,白色蘑菇沒事,所以才採來吃。

這樣的邏輯讓醫生連連搖頭,彩色蘑菇大多有毒不假,但顏色不是判斷一種蘑菇有沒有毒的標準,從臨床情況來看,一些白色、淺灰色、淺米色的蘑菇毒性也很大。有些還含有多種毒性物質,包括神經性、血溶性、肝腎毒性毒素,可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最終危及生命。

醫生提醒廣大市民,不要拿生命當「吃貨」,入口的東西,營養和美味都是其次,安全才是第一。市急救中心醫務科科長王國文則表示,如不慎吃了毒物,要趕緊催吐、漱口、送院。發生昏迷的,旁人要幫助患者平躺下來,將頭側到一邊,可防止氣道因而堵塞,然後撥打120送院。送院要將中毒物帶上,同時主動向醫生說明病史,配合醫生開展搶救。

相關焦點

  • 「菜籃子」出售河豚魚乾
    昨天,家住海曙區錦滄文華小區的孫女士給本報87777777新聞熱線來電,說在小區附近的「菜籃子」生鮮超市買了兩塊河豚魚乾,原本想買回家做個寧波名菜「烏老鱟烤肉」,可突然想到有人吃河豚魚乾致死的事,她又把河豚魚乾給扔了。
  • 紅燒河豚魚乾毒死一居民
    本報訊(記者皇甫萍)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往年同期較多發生食物中毒的公共餐飲、家庭辦酒均未報告有集體性食物中毒發生,但10月3日本市南匯區一居民因食用河豚魚乾引起食物中毒並死亡,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人士警告市民:切記勿食河豚魚。
  • 一家5口吃2斤河豚中毒 河豚中毒最快30分鐘死亡
    寧德網消息(記者 吳寧寧 通訊員 施建曦)雖然河豚有毒幾乎人盡皆知,但其美味總誘得不少食客「鋌而走險」。近日,福安一家5口人自詡以前「沒有宰殺直接煮食小河豚都沒事」,於是一起吃了2斤多約3釐米長的小河豚,結果發生中毒,其中4人被送進醫院搶救。
  • 男子網購河豚食用中毒,搶救十幾個小時才脫險,醫生:他生吃的!
    一談到美食,相信不少吃貨小夥伴都垂誕三尺了吧!在我們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中國,不管在哪個地方,都有著各自獨特的民間美食,很多吃貨小夥伴應該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走遍全中國吃遍每個地方的美食。曾經有一個外國小夥,放下豪言稱他會在2個月之內吃遍全四川的美食,可是現在已經待在四川2年多,還是在每天不重樣繼續吃著四川的美食。相信大家都聽過一些比較獨特的美食,比如炸蜈蚣,毛雞蛋,烤老鼠等等。
  • 河豚毒素靶點基因被南開大學破譯,吃河豚中毒將「有藥可救」
    河豚毒素靶點基因被南開大學破譯,吃河豚中毒將「有藥可救」 孫玉松 吳軍輝/科技日報 2018-05-29 10:38
  • 吃河豚中毒將有藥可救
    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率領研究團隊,利用猴子單倍體神經幹細胞成功「破譯」了河豚毒素的兩個靶點基因,並通過基因敲除試驗,讓神經類細胞獲得了河豚毒素抗藥性,這一研究將使河豚中毒者「有藥可救」,相關成果在最新一期幹細胞與神經發育領域學術期刊《Development》上在線發表。
  • 小飯館吃河豚致中毒 幸好及時洗胃救了一命
    美食已經成為現在人追求生活品質的象徵,很多人都喜歡去品嘗各地的美食,去嘗試新鮮的食物,自然也少不了因為吃而中毒的。大家都知道河豚美味但是有毒,使用不當很容易造成中毒情況發生。最近,就有兩名小夥子因為貪吃河豚中毒而被送醫院進行急救的。
  • 孩子在菜市場撿到一條河豚魚 一家四口誤吃中毒
    孩子在菜市場撿到一條河豚魚 一家四口誤吃中毒 2015-09-24 11:37:57  一雙兒女誤吃河豚被送進ICU  據王先生的妻子回憶,20日當日傍晚,丈夫帶著一雙兒女到菜市場買菜時,哥哥在地上撿到了一條約二兩重的老虎魚。回到家後,丈夫把魚做成菜讓家人嘗。  「魚腹腔內還有一個如杏子大小的魚籽,哥哥吃了一半魚蛋和少量魚肉,覺得太鹹就沒有再吃。7歲的妹妹說魚好吃,吃了一半魚籽、魚眼睛和部分魚肉。」
  • 為什麼日本有很多河豚店呢?不怕吃了中毒失去生命嗎?
    世上美食千千萬,這其中有一種堪稱世間絕味的食物--河豚,都知道河豚有劇毒,甚至有不少人在吃了河豚以後就中毒身亡了,但仍然有人著迷於河豚的美味。尤其是在日本,日本有很多河豚店,日本人真的不惜為了河豚失去生命嗎?
  • 「巴魚」也是河豚不能吃 春季是產卵季毒性最強
    昨天,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預警,提醒大家河豚魚有劇毒,珍惜生命不要吃河豚。預警內容為——  浙江省食品安全辦接到一起因購買河豚魚乾而導致中毒的事件報告。春季是河豚魚產卵季節,此時河豚魚的毒性最強,也是河豚魚中毒事件的高發期。
  • 河豚是淡水魚還是鹹水魚?手抓河豚會中毒嗎?
    河豚是淡水魚還是鹹水魚?手抓河豚會中毒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河豚是淡水魚還是鹹水魚需要根據品種來區分。人工養殖出來的河豚相對於野生河豚的毒素要少一些,總體而言會要安全一些。河豚哪裡有毒河豚毒素最多的部位是卵巢、肝臟,其次就是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中,這些部分是含有劇毒的,不可食用,河豚的肉質部分是沒有毒素的,所以在完整的剔除河豚含有毒素的部位之後,其肌肉部分是可以食用的。
  • 朋友花了1萬塊錢買的河豚,去他家吃飯,怕中毒不敢吃
    朋友是開飯店,周末給我打電話,說花了10000塊錢,買了好幾十頭河豚,讓我去他家嘗嘗。趕到他家以後,發現好幾盆河豚,第一次看到它覺得挺可愛的,但是要吃它,不免有點害怕,問朋友:要是中毒了怎麼辦?朋友讓我放心,他們飯店請了一位做河豚大廚,只要處理得當,一般都不會中毒的。首先要把河豚殺了,把血放光,去掉魚皮,把河豚的腦漿、內臟、眼睛全部去除乾淨,撕掉黏膜,這樣就可以製作河豚生魚片。要注意的是,這個過程河豚的血不能殘留,內臟也要去除乾淨,一般河豚的毒素在血液和內臟中,很多人中毒了,也是這一步沒有搞好。
  • 全世界「最毒的魚」無藥可救,一定要小心,趕緊告訴身邊人不要吃
    河豚魚的毒素主要集中在卵巢、肝臟、血液中,其次是眼睛、鰓和皮膚中,個別品種的肌肉中也含有毒素,該種毒素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經過一般的炒、煮、鹽醃和日曬等,均不能很快將其破壞,所以人畜中毒死亡率極高。 幾乎所有種類的河豚都含河豚毒素(TTX),它是一種神經毒素,人食入豚毒0.5~3mg就能致死。毒素耐熱,100℃8小時都不被破壞,120℃1小時才能破壞,鹽醃、日曬亦均不能破壞毒素。
  • 拼死吃河豚千萬要不得 專家提醒當前河豚魚毒性最強
    拼死吃河豚千萬要不得 專家提醒當前河豚魚毒性最強 jx.zjol.com.cn 2007年03月26日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   時下,正是河豚魚味道最鮮美的季節,也是河豚魚一年中毒性最強的日子。
  • 食得一口河豚肉 從此不聞天下魚
    有民諺,「不食河豚不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魚無味」「一朝食得河豚魚,終身不念天下魚」,足見河豚魚味之鮮美。河豚雖肉質鮮嫩,但野生河豚體內含毒,加工不慎,食者即可致死,「拼死吃河豚」一說故而廣為流傳。千百年來,一條小小的河豚魚,衍生出了一百多道精美的佳餚,魚肝、魚皮、魚肉、魚寶………每個部位均各有滋味。
  • 男子吃河豚中毒身亡,賣家被追責大喊冤枉:我不賣他非買
    河豚雖然長相怪異,但是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名貴的高檔水產品,甚至被譽為「菜餚之冠」。但是河豚的卵巢,肝臟,腎臟,眼睛,血液中含有劇毒,處理不當或者誤食的話,輕則中毒,重則會喪命。正是因為河豚身上的劇毒,之前國內一直禁止河豚流入市場,直到2016年才允許在特定條件之下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其中的規定與要求也是十分嚴格的,特別是野生河豚是明令禁止經營銷售的。前段時間,江蘇南通一名男子張某在食用野生河豚之後中毒身亡,期間張某的家人也出現了中毒的情況,事發之後,張某的家人追究水產商楊某的責任。
  • 河豚毒素有多毒?氰化物竟也甘拜下風!如何「破解」,這次說清了
    關於河豚,素有「一朝食得河豚肉,終生不念天下魚」之贊,美味自然不用多提,但在美味的背後,的確隱藏著不小的安全問題。關注時事新聞,總是有人由於吃河豚而中毒,有些甚至喪命;不可否認,吃河豚是一件冒險的事情,民間素有說法「拼死吃河豚」;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願各位可以安全品鑑美食。
  • 網購河豚吃了上吐下瀉
    快報訊(通訊員 鼓研 記者 劉遙)南京一男子,在某寶網店買了一批河豚魚乾,吃完後感覺不太舒服去了醫院。治療完後,他將店家告上法庭,索要十倍賠償。近日,現代快報記者從鼓樓法院了解到,法庭最後支持了該男子的訴訟請求,判決店家十倍賠償,加上原貨款共計6666元。  馮某在網店一共買了11盒河豚魚乾,花了606元。
  • 一隻河豚能毒死30人,日本人為啥還敢冒死吃河豚?
    在豐臣秀吉當政時期,全國的武士在北九州集合出徵,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許多武士途經山口縣下關一帶時因吃河豚而喪命,可謂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實在太丟人了。豐臣秀吉因此而大怒,下令禁止武士吃河豚。上世紀70年代,日本著名的歌舞伎演員、被政府指定為「活人國寶」的坂東三津五郎在京都一家料理店吃了河豚肝後中毒,在麻痺和痙享了數小時後死去,成為轟動一時的社會事件。
  • 警惕丨寧夏女子唐徠渠邊採食蘑菇,中毒病危全身血液過濾數遍!
    面對一種不認識的蘑菇,馬女士有些猶豫,但最後還是拿回家了,當天就爆炒了一大盤當晚餐,和老公一起享用美味。由於採得比較多,兩口子一頓沒吃完,還剩了些,馬女士就放冰箱裡存儲,第二天加熱後又吃了一頓。吃完後,沒有任何不適感,馬女士還照常帶著孫女去唐徠渠邊遛彎,甚至還在單槓上練了幾下子,晚上11點才回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