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民法典】我國民法典中的人格權請求權
這是因為,人格權是絕對權,權利人之外的任何人,在未經權利人同意又無法定違法阻卻事由的情況下,其行為對人格權之侵害、妨礙或危險本身就是非法的。基於絕對權的排他性,權利人當然有權排除之。二、我國民法典中人格權請求權的類型值得研究的問題是,我國民法典中的人格權請求權究竟有哪些類型。
-
民法典中人格權為何被「特別關注」?
(兩會·看典)民法典中人格權為何被「特別關注」?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電 題:民法典中人格權為何被「特別關注」? 對此,中國民法典人格權編給出正面回應。正在審議的民法典草案將人格權獨立成編,予以「特別關注」。該編含6章、51條、近5000字,詳細規定了一系列人格權保護制度,成為中國民法典編纂中最大的創新和亮點之一。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對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權利,關係每個人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2018年8月,人格權編草案首次亮相。
-
我國民法典中的人格權請求權
二、我國民法典中人格權請求權的類型值得研究的問題是,我國民法典中的人格權請求權究竟有哪些類型。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條規定:「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
委員導讀|中國民法典最大的亮點:人格權獨立成編
今天,委員們帶你理解民法典人格權編。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一部好的民法典可以對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人格權關係到每個人的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保護人格權、維護人格尊嚴是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任務。
-
民法典人格權編 每個個體都是生機勃勃的生命
文 | 本刊記者 花蕾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的法條中,人格權編無疑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民法典》中的人格權編包含「一般規定」「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姓名權和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六章,對上述權利作出保護性規定。從體量上看,人格權編只有51條,在七個分編中只比最短小的繼承編多出6條。
-
民法典編纂,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人格權立法?
本書作者認為,人格權在現代民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應當在民法典中獨立成篇,應當建立一個由一般人格權和具體人格權相結合的完整的人格權體系。《天下·法學新經典 人格權重大疑難問題研究》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基礎,既有對國內立法的總結,也有對比較法經驗的介紹,思路清晰、邏輯嚴謹、語言流暢、案例豐富詳實,堪稱一部人格權研究的力作。
-
從抱錯骨灰,看《民法典》對人格權的保護
筆者聽完後,感覺是個笑話,一時情不自禁笑了起來。玩笑之餘,筆者對這個案例展開了思索。毫無爭議的是,張某的骨灰被領錯,殯儀館存在不可推卸的責任。張某近親屬的合法權益肯定受到了侵犯。按道理說,張某的近親屬可以要求殯儀館交還屍體並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但如果殯儀館只願意交還屍體,不願意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張某的近親屬應該怎麼辦?本文將對上述問題展開討論。
-
王利明:民法典人格權編的亮點與創新
(三)列舉具體權利,保持權益開放 人格權編在具體人格權的規定中,還進一步擴張了人格權的保護範圍,具體體現在:一是對姓名、名稱權的擴大保護;二是肖像權的擴張保護;三是禁止「深度偽造」,保護個人聲音;四是隱私權、個人信息保護範圍的擴張;五是民法典第1001條規定了人格權保護的規則可以參照適用於身份權利保護的規則
-
民法典來了|潘傑:民法典人格權編理解與適用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在講座過程中,潘傑法官圍繞「民法典人格權編理解與適用中的重點難點」這個主題,分別從「人格權的法定性與人格權益的開放性」「人格權的專屬性與人格標識的使用」「人格權的延伸保護」「人格權保護的請求權與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區分與適用銜接」「侵害人格權的損害賠償」「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六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授課,授課期間,潘傑法官列舉了大量審判實踐中遇到的案例,讓參會幹警對人格權編的相關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
民法典學習丨手繪《民法典 • 人格權編》來啦!
民法典學習丨手繪《民法典 • 人格權編》來啦!所謂「民有所呼,法有所應」,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民法典的重大創新,彰顯了對人的全面保護,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人格權受尊重、受保護的法治理念。
-
民法典編纂小組副組長王利明 詳談民法典人格權編各亮點
《民法典》第989條規定:「本編調整因人格權的享有和保護產生的民事關係。」所謂人格權的享有,是指民事主體因為法律的確認而享有各項人格權。人格權保護所產生的民事關係主要是指因人格權遭受侵害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係,民法典人格權編為人格權提供了豐富的保護手段。此外,人格權編還調整因人格權行使和限制而產生的關係。
-
聽最高法院法官談民法典人格權編理解與適用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潘傑法官圍繞「民法典人格權編理解與適用中的重點難點」這個主題,分別從「人格權的法定性與人格權益的開放性」「人格權的專屬性與人格標識的使用」「人格權的延伸保護」「人格權保護的請求權與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區分與適用銜接」「侵害人格權的損害賠償」「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六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授。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我國民法典中的人格權請求權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我國民法典中的人格權請求權 2020-11-23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懂《民法典》】 五、人格權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在民法典施行後,現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九部民事單行法將同時廢止。
-
《法院大講堂之四:王利明講解民法典人格權編》聽課筆記
民商實務 追尋法意解析案例 探索規則王利明教授《民法典人格權編的亮點、特色及適用》聽課筆記本公眾號已推送筆者聆聽王軼教授主講《民法典合同編理解與適用的重點問題》、劉貴祥專委主講《民法典適用的幾個重大問題》的聽課筆記。今天,推送的是聆聽王利明教授主講《民法典人格權編的立法亮點、特色及適用》的聽課筆記。以後會陸續推出其他幾場講座的聽課筆記。【序言】民法典共7編(1260條),從形式上看,好象比較散。
-
【名家說法】楊立新:我國民法典人格權立法的創新發展 | 前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歷經曲折的立法過程和激烈的理論爭議,最終形成第4編「人格權」(以下簡稱人格權編),共計51個條文(第989~1039條),建立了比較詳盡的人格權類型及其保護的法律規則,具有重要的開創性意義。《民法典》人格權編究竟有哪些創新規則,這些創新規則對人格權立法的發展具有哪些歷史性的作用,特別值得研究。
-
民法典人格權編的主要內容理解與適用為題-人格權編重點問題解讀
人格權在民法典的立法安排上如何演變?人格權有哪些法律性質與特徵?民法典中的人格權立法結構為何?人格權糾紛有哪些法律適用規則?欲知詳情,這份筆記可得收好了!課程背景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中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
重磅:著名民法學者王澤鑑對《民法典》的七個看法
為使廣大讀者朋友深入了解《民法典》的創製背景、意義、立法進程,探究立法過程中極富爭議的重大法律問題,明晰《民法典》的精髓,在司法實務中和日常生產、生活中更好地運用《民法典》,北京德恆(深圳)律師事務所特別邀請了參加《民法典》立法的法律專家及著名法律學人,暢談《民法典》的重大理論與實務。本期接受專訪嘉賓為中國臺灣民法著名學者王澤鑑教授,敬請關注。
-
課堂筆記第四彈:王利明開講民法典人格權編
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以「民法典人格權編的立法亮點、特色與適用」為題,為法院幹警授課。民法典回應了哪些時代問題?動態系統論在人格權編中有哪些體現?下面,小編奉上課堂筆記第四彈,為你劃重點!
-
法律解讀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之人格權編
新編纂的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今天跟著普法君一起學習《民法典》人格權編的法律規定以及特色亮點吧。什麼是「人格權編」?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民法典的一大亮點,彰顯了我國社會對於人的尊重與保護。該編對於肖像權保護規範進行了極大的充實與豐富,首次針對肖像權的客體、內容、財產利益及合理使用等進行了明確,並就姓名許可等和聲音保護的參照適用作出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