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背面是「性」的混亂,被壓迫的奴隸們反擊,文明走向沒落

2021-01-08 筆尖書藝

美國奧斯卡獲獎影片《角鬥士》展現羅馬競技場上的廝殺和突圍,在羅馬最著名的競技場上,一群奴隸為了生存,為了更好地擁有選擇權,在廝殺,在拼盡全力搏鬥。

《角鬥士》中的馬克西姆斯是幸運的,他本身就是貴族而非真正的奴隸。在他的奮勇搏鬥中,他勝利了,成為了英雄。

看臺上的便是羅馬的貴族,他們享受這場戰鬥,享受人與人之間的踐踏,給他們帶來的快感,這是一種病態的狂歡,一種無反思的快感。

馬克西姆斯成為了真正的王者,他被賦予了個人英雄主義色彩,這本就是展現羅馬盛世和羅馬英雄的電影,所以在主題上非常符合這類設定。而現實生活中的奴隸卻沒有這麼幸運,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古羅馬的奴隸制度。

一、古羅馬人將奴隸視為高品質生活必需品,每家貴族都有奴隸

古羅馬富人階層最喜歡給自己配置眾多的奴隸,因為這是身份的象徵。而這些龐大的奴隸群體,其實也存在隱患。

因為古羅馬帝國是馬背上的江山,很多戰士常年徵戰在外,如果奴隸暴動,這將對富豪是滅頂之災。

所以,後來,很多羅馬富豪制定了奴隸管制制度,讓奴隸們有法所依,讓奴隸們遵從管理制度,他們也可以省心,省力,以便為自己更好的服務。

其實,在羅馬法中,奴隸的權益少之又少,更多的則是對奴隸主的優待。但是在吃穿用度上卻沒有怠慢奴隸,奴隸通常有自己的房間,飲食上也不錯。至少比在外顛沛流離的日子要好,所以只要主人不是特別過分,他們絕對能夠保持忠心耿耿。

「所有的奴隸都是敵人」

因為羅馬連年混戰,他們通過戰爭奪得土地和權利。而大多數的奴隸都是戰俘,他們被肆意買賣,被毒打,女性被「強暴」都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在羅馬時期有很多貴族被奴隸殺死,他們在長期的壓迫中最終走向極端。不僅如此,很多羅馬戰役的爆發,都是因為對奴隸過於殘暴而導致奴隸的奮起反抗。

二、精明的主人又是從哪裡買到奴隸的,奴隸的身份通常是哪些

精明的主人通常都會給自己配置奴隸,這些奴隸通常都在古羅馬市場上去購買。有專門的奴隸販子,販賣奴隸。

這些奴隸的出身大多數不好,通常有這幾種情況:

1、家境不好,十分貧寒,所都是被家裡人賣去市場以做抵債。

2、戰俘和女奴生下的孩子,通常還是奴隸。

3、徵戰後的戰俘,這些戰俘通常都會成為奴隸。不過,戰俘能夠活下來,還要依仗士兵的仁慈,如果是兇殘的士兵,這些戰俘只有死路一條。

家生的奴隸是最安分守己的奴隸,因為他們生來就沒有品嘗過自由的滋味,所以對主人更加忠誠,把主人當做至親來看待。這也是主人最喜歡的奴隸。

很多大膽的奴隸會偷懶,會偷主人家的東西,甚至會合謀逃跑,殘害主人。

精明的主人早已想到了這點,他們總是喜歡購買來自不同地方的奴隸,這樣他們就無法交談,無法偷奸耍滑。

大部分的時候,精明的主人將他們合理分工、獎懲明確,還會給男奴隸配置女奴,讓奴隸們擁有自己的家庭,擁有生兒育女的權力。

不過,這些做法當然不是奴隸主好心,而是能夠讓奴隸們更有工作的動力,讓奴隸們死心塌地為自己幹活。

三、古羅馬文明的背面是「性」的混亂,他們對待奴隸慘無人道,導致內憂外患,人民早已失去信心

每個人的人生際遇各不相同,奴隸也是如此。有的奴隸碰到了好的奴隸主,一輩子可以少受磨難,而很多奴隸便沒有那麼幸運,他們碰到的都是殘暴的奴隸主。

除了對奴隸的剝削外,很多時候古羅馬奴隸主對奴隸的體罰十分常見,這是人人都默許,日日都發生的。有的奴隸害怕挨打,終日都在躲避中生存。

有的奴隸可能沒有犯錯,但是奴隸主脾氣暴躁,便對奴隸就是一頓毒打。如果奴隸犯錯了,還會被發配到礦上幹苦力,甚至會被扔到圓形鬥獸場餵野獸。

很多奴隸主甚至給奴隸制定刑法,奴隸一旦犯錯便會受到酷刑。酷刑層層遞進,有的是將奴隸吊起來毆打,有的則是用尖銳的利器,直接對奴隸造成巨大的傷害。因此,很多奴隸都在酷刑中死去。

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奴隸主為了一己私慾,強姦和侵犯女奴,讓她們懷孕後便又不負責任。在奴隸主和女奴間,性的混亂十分常見。

這是對女奴的摧殘,懷孕後不僅讓他們自生自滅,有的甚至拿他們的孩子去售賣。在長期的壓迫中,最終是奴隸反擊。

四、奴隸和奴隸主在對立中,終於兩敗俱傷,羅馬帝國的衰落從此開始

有多少奴隸,便會有多少敵人

《回到羅馬做主人》這本書告訴我們,羅馬古老的諫言,預示了他們本身便是對立的,在長期受到奴隸主的壓迫中,奴隸奮勇反抗。為了自由,為了獲得更多的權利,他們揭竿而起,為自由而戰。

這些奴隸就像是斯巴達克斯一樣義無反顧,但是這個時間是長期的。他們爆發了大規模的鬥爭後,自然是死傷慘重。

最後,這個戰爭以宣告和平而終結。雙方就此達成協議,和平相處。奴隸主更加仁慈和守法,奴隸自然也要再次依附奴隸主生活。

雖然奴隸的戰爭勝利了,古羅馬內部卻耗費了巨大的財力物力。古羅馬本就是一個好鬥的民族,他們是馬背上的國家,靠戰爭得到了土地和人力。

外有戰爭,內有鬥爭,在內憂外患中,他們早已耗費巨大財力物力,最終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分為東西兩面。

西羅馬帝國總部設在義大利米蘭,東羅馬帝國則設立在拜佔庭,東、西兩個帝國未能有效合作對抗外部侵略,甚至帝國之間常常內訌。

奴隸制度的衰退和瓦解,貴族的腐敗和瀆職,讓人民對羅馬帝國嚴重不信任。再加上國家不重視農業,導致農業和經濟發展嚴重失衡,並且這種情況在不斷惡化。

羅馬帝國和很多盛極必衰的國家一樣,繁華的文明帝國發展到一定時候總要走向腐朽,羅馬帝國遭受相對落後的遊牧民族的清洗,最終沒落了。

相關焦點

  • 論漢朝奴婢和羅馬奴隸的地位比較和社會價值觀異同
    而秦漢社會一方面強調奴裨「律比畜產」,「置奴碑之市,與牛馬同菌,制於民臣,領斷其命」,另一方面又強調「天地之性人為貴」,承認奴裨的「人」的屬性,並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其權利。
  • 西哥特人兩度包圍羅馬城,城內奴隸打開城門使羅馬陷落
    由於那時羅馬帝國人口統計是不計算蠻族和奴隸數量的。所以算下來當時羅馬城差不多有100萬人口。 羅馬帝國的軍隊在四世紀發生了重大變化,此時正處於小冰河時期,很多地方已經不適宜部落生存,加之匈人的入侵,很多所謂的蠻族如哥特人、汪達爾人、法蘭克人等入侵羅馬帝國的邊境,羅馬帝國軍備捉襟見肘,不得不讓大量的蠻族人進入軍隊。(其實在三世紀時期軍隊已經開始引進蠻族士兵。)
  • 不為人知的古羅馬帝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在公元前十世紀初,從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了古羅馬文明,隨後古羅馬不斷發展,一共經歷了兩個時代,分別為羅馬王政時代和羅馬共和國時代。在一世紀前後,古羅馬開疆闢土,用戰鬥力超強的軍隊和高超的政治手腕,建立起以地中海為中心,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古羅馬帝國。古羅馬從誕生到覆滅,歷經了千餘年之久,當時古羅馬之強悍,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 羅馬是如何滅亡的?除了蠻族入侵,還有底層人民的怒吼!
    羅馬的輝煌下,是萬兆枯骨。當羅馬經歷三世紀危機而不得不走向沒落時,戴克里先大帝以將帝國變為四千萬人的大監獄的方式維繫住了帝國的存續,無情的壓迫與暴政成為了帝國所有人心頭上的一把刀。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下羅馬治下人民不屈的反抗——巴高達運動。
  • 西哥特人兩次圍攻羅馬,那裡的奴隸打開了大門,導致羅馬淪陷
    次年,狄奧多西一世完成了羅馬的統一,這是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次統一。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去世後,羅馬帝國被他的兩個兒子瓜分,永久分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羅馬城為首都,君士坦丁堡為首都。公元410年8月24日,東、西羅馬帝國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一天,它被稱為"永恆之城"。這座擁有一百萬人口的羅馬城被蠻族西哥特人和匈奴人的聯合軍隊攻破。軍隊洗劫了這座城市三天。
  • 每天聽本書《西方的沒落》掌握事實的真相,以便更好地應對將來.
    文化上,他反對西方中心論,聲稱「西方文明已經沒落了」,有色人種應該用自己的傳統來反擊西方的已經沒落了的文化。政治上,他主張保守,反對民主自由等所謂的「普世價值」。他主張強人政治,主張德國的社會主義要與馬克思主義區別開,要結合德國傳統,發展出有德意志特色的社會主義。他和納粹主義的關係曖昧:他反對納粹德國政府的科學人種論、排猶主義和國家社會主義,他的著作甚至曾經因此遭到納粹當局的出版審查。
  • 羅馬不再是羅馬,羅馬不再有信仰——重新思考羅馬帝國的滅亡之說
    帝國在強盛時期也無法消除自身的腐敗,那麼為什麼帝國還會在腐敗的同時走向輝煌。為什麼不在走向輝煌之前因為腐敗而消亡。實際上比腐敗更為貼切的能夠描述帝國衰亡的一個詞語是腐化,腐敗僅是人性對金錢的追求,但是腐化除了對金錢的追求,對人性慾望的滿足之外還包括整個政治體制和社會體制的墮落,這才是羅馬衰亡的根本原因。
  • 奴隸制是古代文明的腐敗之根,隨著時代變遷,奴隸的生活條件惡化
    奴隸制是古代文明的腐敗之根,隨著時代變遷,奴隸的生活條件惡化奴隸制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它曾經是古代文明中最腐敗的事情之一,儘管早期可能就存在了奴隸,但奴隸的販賣在後期變得逐漸嚴重起來。那麼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文章就是有關於奴隸制已經羅馬文明的歷史。快點跟我一起看下去吧!
  • 羅馬帝國的沒落 4 :三世紀的危機
    在三世紀危機期間,不斷有人從地方起兵殺進羅馬城,改朝換代。甚至連改朝換代都算不上,至多是靠武力篡奪了皇位,當了幾天皇帝。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混亂局面的發生?這是因為羅馬帝國的權力架構是行省地方分治。通常內地行省為元老院行省不駐軍,皇帝行省為邊疆行省,負責帝國的安全保障有軍團常駐。
  • 從黃金時代走向危機,羅馬帝國三世紀的經濟、政治可謂險象環生
    康茂德(劇照)康茂德遇刺身亡後,羅馬帝國陷入了此起彼伏、接連不斷的內戰之中,進而引發了羅馬奴隸制社會的危機:經濟全面衰落,政局一片混亂,社會動蕩不安。高強度下勞動的奴隸們(圖景)其三,遭受壓迫的奴隸不斷以怠工、破壞生產工具及逃亡和武裝鬥爭的形式進行反抗,嚴重影響了生產勞動。
  • 羅馬2全面戰爭斯巴達詳細資料介紹
    斯巴達支配著希臘世界並且繼續出產著希臘化世界最優秀的士兵們。斯巴達人通過傳統的「Agoge」(一種全體斯巴達男性公民都要接受的教育和訓練)和「Krypteia」(對希洛人的襲擊活動)變得訓練有素而冷酷無情。斯巴達武士和領袖是他們軍事信條和紀律的化身。
  • 暴力交往下的文明融合:奴隸貿易的罪惡給非洲帶來的災難
    但同時,從客觀後果來看奴隸貿易加速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文明的演進,為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從而有力地推動了人類生產力的進步;強制販遷的壓迫屈辱下,古老的非洲文明也被離鄉背井的黑人帶到了新大陸,這無疑對之後美洲大陸文明的發展繁盛起了關鍵作用。
  • 奴隸起義:斯巴達克起義
    角鬥士的首領大吼,隨後這78名角鬥士衝出了羅馬城,身影浸沒在了夜色之中。那位身手不凡的角鬥士首領就是威震歐洲大陸兩千餘年的奴隸起義領袖---斯巴達克!次日清晨,羅馬城繁華依舊,歌舞昇平,元老院會議上照例在討論著國家大事,昨夜的混亂根本沒有被列上討論的議程。
  • 吃飽飯沒事幹的古羅馬貴族們,以消遣別人的性命取樂,來打發時間
    之後,這個遊戲風靡整個古羅馬,那些官吏貴族們每年不定期地舉行角鬥比賽。隨著角鬥比賽的盛行,在羅馬奴隸中逐漸興起了一個新的階層——角鬥士。那些官吏貴族們先在奴隸裡面挑選健壯魁梧的男人,然後送他們去角鬥士學校進行非人的「訓練」。可憐的奴隸們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只能任人宰割。
  • 應運而生的「羅馬毀滅者」,哥特人的迷局
    羅馬帝國,在歷史上一向有著寬容的名聲,而羅馬文明自建立以來,也一直都很善於同化自己的盟友以及敵人,但是,隨著羅馬文明漸漸走入末路,原本強大的羅馬帝國也走向了衰落,而過去的同化政策,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這一問題不僅導致帝國不能汲取周邊民族的力量,反而促使一些潛在的助力紛紛淪為敵人,而這些敵人中的佼佼者,無疑是在羅馬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哥特人。
  • 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除了朝政的混亂外,羅馬文明的發展遇到了天花板——事實上任何文明的發展都有自己的天花板,當文明發展到天花板時就必須通過改革進入一個跨越式的新時代。中華文明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是通過變法創新建立了一種嶄新的文明體系,而羅馬文明儘管一度繁榮昌盛,但這一文明始終建立在奴隸制的基礎之上。
  • 細數經典羅馬影視作品
    細數經典羅馬影視作品古羅馬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即亞平寧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它與秦漢時期的中國一樣,是古代世界強大的帝國之一。有很多的作品描述古羅馬的事跡,那麼有哪些影視作品呢?《羅馬》一部講述歷史的電影《羅馬》拍攝於2004年,由Adolfo Aristarain導演,Juan Diego Botto、Susú Pecoraro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年輕的記者協助一個老作家完成自傳的故事。老作家的家裡迎來一個年輕的記者。他是作家的助手,將協助這位住在西班牙的作家完成一部自傳。
  • 美媒:中華文明憑什麼是最古老文明,埃及或羅馬文明難道不古老?
    下面文編就針對這個問題先帶大夥簡單了解下中華文明、羅馬文明、埃及文明的發展史,以及中華文明究竟是不是被世界公認的最古老文明。世界上有很多古老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古希臘也包含在內,但被國際認可的還是四大文明,這世界大四文明古國分別為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世界上那麼多文明為何只有這四個才評得上最世界之最呢?
  • 從「特洛伊戰爭」到「刺客信條」,古羅馬走向共和的傳奇之路
    正如我們所說,「工薪族」是羅馬語言中「用鹽付款的人」的意思。我們要討論的是文明-羅馬-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世界和最大的影響力的起源。正如我們說我們是中國人的後裔,龍的傳人,作為一個文明大國,他的出身也有這樣的神話傳說,雖然無法考證,但很有意思。
  • 羅馬法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依據羅馬法,奴隸沒有公民權,故法庭應該判處奧赫向孩子的父親道歉,不處刑罰。故選D。【答案】D 4.羅馬法體系的完成6世紀,查士丁尼組織彙編《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四、羅馬法的內容材料一:羅馬萬民法的適用範圍是羅馬帝國統治範圍內,適用對象是帝國境內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調整的主要關係是財產關係,核心內容是規定奴隸制和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進一步指出奴隸是私有的財產,可以被買賣和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