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綠色咖啡館」到底有多綠?

2021-01-20 網易新聞

從經典的美人魚 LOGO 到咖啡師(員工)的圍裙,星巴克打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綠色世界。如今,這一份綠色不僅融入在每一根紙吸管、每一次自發的自帶杯行動、每一份被領取的咖啡渣裡,更逐漸延伸到你身邊的「第三空間」。今天,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以下簡稱「上海烘焙工坊」)在其2周年生日之際收到一份意外的「綠色生日禮物」——來自LEED綠色建築最高等級認證,從數以萬計的同批申請項目中脫穎而出,成為內地餐飲行業第一家獲得綠色建築最高認證的門店。這一殿堂級的第三空間,以鉑金級的綠色體驗,又一次成為行業踐行可持續理念的標杆。活動現場,超過150名烘焙工坊夥伴和顧客一起見證了授牌儀式,共慶這一意義非凡的時刻。這一份來之不易的生日禮物不僅僅是一份至高的榮譽,更是對每一個參與上海烘焙工坊設計、建設、營運夥伴身體力行踐行可持續環保理念的認可,也是送給所有「星粉」最好的回饋。

上海烘焙工坊獲得內地餐飲行業首個LEED綠色建築最高認證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建築的使用將對能源和資源的消耗帶來極大的影響。讓建築更綠色,成為越來越多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的追求。眾所周知,LEED認證體系是目前世界各類建築環保、綠色建築以及建築可持續性評估體系中最完善、最有影響力的評估標準,認證要求極為嚴苛,分為若干不同級別,鉑金級則是LEED認證的最高級別。迄今為止,全世界正式獲得LEED認證的項目中僅有10% 榮獲鉑金級,而其中僅有1%的零售店鋪能夠摘得這一桂冠*。而且,因為上海烘焙工坊不同於普通的寫字樓,而是一個每天迎來送往無數顧客的零售業態,LEED認證體系在對其進行評估時不僅考察該項目作為「建築」的節能、減排,同時還關注它作為「零售」業態,員工與顧客的體驗是否同樣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值得驕傲的是,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通過了所有評估,在各個項目中全方位領跑,成為無可爭議的業界先行軍。


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北亞區董事總經理杜日生授予上海烘焙工坊LEED鉑金級認證牌匾,

上海烘焙工坊總經理許裕鵬及工坊夥伴代表共同接受


上海烘焙工坊夥伴與LEED牌匾合影

星巴克在中國一直致力於成為一家與眾不同的公司,在業務發展和社會責任之間保持健康而穩定的平衡。在探索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道路上,作為星巴克中國創新實驗室的上海烘焙工坊絕不是一個頂點,它只是起點。以上海烘焙工坊為模板,星巴克中國將不斷加大投入,在門店設計、物流、營運等方方面面提升綠色生命力,為中國的消費者創造更多可持續的綠色第三空間體驗。


LEED 認證的不同等級和評價標準

我們始終相信,咖啡館是鮮活的。如果有一種,是帶著清新的呼吸,是讓身在其中的人如同置身大自然的,那一定是因為TA的設計者從最初就開始把這種美好感受融入到每一個設計細節中。星巴克曾宣布,到2022年要在中國市場開設6,000家門店,平均每15小時就開設一家新店。然而,星巴克一直以來所致力追求的,並不僅僅是中國速度,我們更看重的是每一家門店可以提供給顧客的獨特體驗,是如何更好地承擔對社會和未來的責任。上海烘焙工坊獲得的這份榮譽給了我們巨大的信心和決心,在未來打造更多「綠色門店」,讓更多顧客享受到與眾不同的「綠色第三空間體驗」。星巴克今年4月發起的「酷愛綠」行動並不只是一句口號,我們每天都在路上。你的每一次參與,都將和我們一起讓地球變得更好一點點。現在,我們也邀請你,去到你身邊的「綠色星巴克」,與我們一起,以一杯溫暖共築綠色未來。

補充資料

星巴克的「綠色體驗」哪裡不一樣?*

作為內地餐飲行業首個獲得LEED最高級別鉑金級認證的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每一處都經得起推敲和琢磨的細節背後,蘊含著許多人對地球環境保護的誠意和努力。

除了符合選址科學、材料環保、綠色節能等硬體標準之外,作為零售項目,從率先使用紙吸管、倡導自帶杯,到咖啡渣回收利用、普及垃圾分類,上海烘焙工坊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最終成功通過員工與顧客體驗的可持續性各方面的評估,以含金量極高的這一殊榮再次證明了自己,也再次踐行了星巴克從未改變的使命——對夥伴感受、顧客體驗以及環境可持續發展盡全力擔負應有之責。

*數據來源基於LEED官方截至2019年10月30日全球LEED認證項目統計總覽。

* 數據由BEE顧問公司根據上海烘焙工坊設備真實使用情況換算得出。其中節水量參考2017年上海「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公布的上海市民人均日居民生活用水量;通風效率按照美國ASHRAE 62.1-2013標準作為基準;能耗以LED路燈工作8小時60W為基準;PM2.5及室內二氧化碳數據以上海烘焙工坊截至2019年10月30日室內空氣環境監測平均值為基準。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付曉萌_NB7161

相關焦點

  • 瑞幸VS.星巴克:藍綠陣營的較量
    劍指星巴克 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國一家連鎖咖啡公司的名稱,1971年成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其總部坐落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星巴克旗下零售產品包括30多款全球頂級的咖啡豆、手工製作的濃縮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熱飲料、新鮮美味的各式糕點食品以及豐富多樣的咖啡機、咖啡杯等商品。
  • 咖啡館體驗報告:星巴克、COSTA、漫咖啡等藏有哪些秘密?
    但和星巴克相比,這裡的座位無論空間大小,還是座椅的舒適度,都要好得多。但不知道為什麼,當天晚上客人數量卻只有星巴克的一半左右,環境也安靜得多。   和星巴克不同的一點是,COSTA靠窗的座位都擺成了三人位,而星巴克都是兩人位。在座椅都是可以隨意移動的情況下,顯然COSTA的座位可調節的靈活度更高些。
  • 星巴克推出帶酒吧的全新精品咖啡館 希望你從早到晚都泡在這裡!
    Morgan Stanley(摩根史坦利)2017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儘管獨立咖啡館行業尚未成大氣候,布局也限於頂級城市的市場,在整個咖啡市場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的佔比較小,但少數品牌依舊有成為「下一個星巴克」的潛力。
  • 太原咖啡館冷對星巴克「暴利門」(圖)
    原標題:太原咖啡館冷對星巴克「暴利門」(圖) 星巴克在我省首家店開業時,消費者需排隊購買咖啡。  近期,央視批評星巴克在中國獲取「暴利」的新聞引起了公眾關注。微博上發起了一項微調查,「被央視曝光之前,你知道星巴克嗎?你去星巴克喝過咖啡嗎?央視曝光後你是更想去了,還是不想去了?」響應者甚多。10月30日,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省城咖啡館市場並未因星巴克 「暴利門」事件出現大波動。  實地體驗:星巴克留住消費者的不僅是品牌  星巴克咖啡身陷「暴利門」,引起了廣泛關注。
  • 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獲內地餐飲行業首個LEED綠色建築最高認證
    讓建築更綠色,成為越來越多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的追求。眾所周知,LEED認證體系是目前世界各類建築環保、綠色建築以及建築可持續性評估體系中最完善、最有影響力的評估標準,認證要求極為嚴苛,分為若干不同級別,鉑金級則是LEED認證的最高級別。
  • 開咖啡館傾家蕩產?全案解析星巴克、瑞幸、咖啡陪你、自助咖啡...
    原題目《開咖啡館傾家蕩產?全案解析星巴克、瑞幸、自助咖啡、咖啡陪你…揭秘咖啡投資慘狀》 據說90%女生都夢想開一間咖啡館,有陽光花房、書本貓咪、咖啡甜點——優雅的賺錢。創業這些年,碰到不少做咖啡生意的,幾乎所有人都搖著腦袋跟我說會賠的很慘。但我們身邊有那麼多朋友想有這樣一個空間去交流,又有那麼多網紅咖啡館,怎麼可能不賺錢?
  • 我們日常去類似星巴克的咖啡館點的咖啡到底是什麼?
    星巴克目前世界上擁有最多連鎖店的品牌,在我國也是數量最多的咖啡館連鎖品牌,擁有大量的粉絲。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星巴克是許多人的咖啡啟蒙地,今天為大家來介紹一下星巴克菜單上的咖啡到底都是什麼?首先我們要知道的一點是,星巴克售賣的一系列咖啡都屬於意式咖啡,所謂意式咖啡就是使用意式咖啡機在高壓下最萃取出的濃縮咖啡,然後再以濃縮咖啡作為基底加入其他各種不同輔料而做成的一系列咖啡。
  • 在西雅圖品咖啡除了星巴克 還有這些高逼格的咖啡館
    在華盛頓州西雅圖,派克市場 (Pike Place Market) 外總有長長的隊伍排在城市歷史最悠久的星巴克門前。儘管這家國際咖啡公司在幾公裡外開設了一家星巴克烘烤和體驗中心外 (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 & Tasting Room),遊客仍然會在這家旗艦店門前最初的褐色咖啡標誌前拍照留念。誠然,星巴克在塑造西雅圖咖啡文化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如今的本地咖啡仍然有許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 一張圖對比上海、臺灣連鎖咖啡館與獨立咖啡館分布
    可能是走出過陳綺貞、蘇打綠的女巫店;也可能是《第36個故事》裡朵兒開咖啡館的執念;或是可以寄存杯子的海安的傷心咖啡館;亦或是溫州街喜鵲家的焦糖肉桂卷。當然更多的可能是綠色的星爸爸標誌,或是木桌上整排的虹吸壺。在被建構的臺灣文學作品裡,咖啡店成為書和電影的故事背景;現實中,它也真切記錄著臺灣人的形色生活。
  • 咖啡連鎖品牌大戰 濟南一個商圈10多家咖啡館
    日前,濟南最大的咖啡館——漫咖啡綠地中心店開業,單店面積接近1300平方米。除了咖啡連鎖品牌不斷在濟跑馬圈地外,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巨頭此前也先後推出現磨咖啡,濟南咖啡市場的競爭日益白熱化。商圈周邊咖啡館扎堆10月11日,300人同時現身漫咖啡綠地中心店免費喝咖啡,創造了濟南咖啡界的新紀錄,這也是漫咖啡在濟第二家門店的開店儀式。據了解,其綠地中心店面積高達1300平方米,是濟南單店面積最大的咖啡店。此前,濟南最大咖啡館也由漫咖啡主導,它是位於CCPARK的漫咖啡店,其面積近1000平方米。
  • 知名咖啡館品牌TOP5
    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國一家連鎖咖啡公司的名稱,1971年成立,為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其總部坐落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星巴克旗下零售產品包括30多款全球頂級的咖啡豆、手工製作的濃縮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熱飲料、新鮮美味的各式糕點食品以及豐富多樣的咖啡機、咖啡杯等商品。
  • 開咖啡館到底賺不賺錢?該怎麼賺?
    但我們身邊有那麼多朋友想有這樣一個空間去交流,又有那麼多網紅咖啡館,怎麼可能不賺錢?於是,蛋解創業展開了一次有史以來聲勢最為浩大的走訪調研。我們蹲點了10多個品牌超過25個門店;採訪了所有錄製過節目且從事咖啡行業的嘉賓和學員,搜索了幾乎能找到的所有咖啡行業深度報告,我們得到了非常明確的答案。
  • 咖啡館裡故事多 盤點全球有故事的咖啡館
    一樓有普希金臘像:他坐在桌前,手執羽毛筆,正在構思新詩行,桌旁還放有一頂他的黑色大禮帽。二樓才是文字咖啡館。一架三角鋼琴旁,有普希金大理石半身像,牆上掛著多幅聖彼得堡的風景畫,格調比一樓更為高雅。如果你有幸去聖彼得堡旅遊,那一定要去這裡喝一杯咖啡,感受一下當初文學家們的文思激越和詩人最後的激情與浪漫。
  • 開咖啡館到底賺不賺錢?該怎麼賺?-虎嗅網
    據說90%女生都夢想開一間咖啡館,有陽光花房、書本貓咪、咖啡甜點——優雅地賺錢。創業這些年,碰到不少做咖啡生意的,幾乎所有人都搖著腦袋跟我說會賠得很慘。但我們身邊有那麼多朋友想有這樣一個空間去交流,又有那麼多網紅咖啡館,怎麼可能不賺錢?
  • 開店8年我發現:小咖啡館的生存法則,和星巴克沒有差別
    很多開咖啡館的,都是連續創業者。開了關,關了開。楊永海不一樣,他是一次性創業者。2012年12月30日,他的咖啡館在五線城市恩施開業,如今快8年了,還沒倒閉。提起五線小城的咖啡館,我立刻腦補出一副老闆苦哈哈、店裡打撲克嗑瓜子鬧哄哄的場景。這老闆能堅持8年,得對咖啡有多熱愛啊。
  • stayreal、星巴克咖啡等玩跨界 風險到底有多大?
    這就是時下最流行的,緊隨韓式咖啡之後又一種吸引年輕人的跨界咖啡館。  如果你還在咖啡館裡吃著沙冰、鬆餅,潮人會告訴你,那是去年的流行了。現在,除了喝咖啡,買衣服,看球賽,聽現場樂隊表演,甚至KTV、體感遊戲等元素都搬進了咖啡館。在這股跨界咖啡的旋風裡,國際知名的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也端上了自己的菜,開始跨界現場演奏古典音樂。
  • 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和獨立咖啡館,哪家咖啡更好喝?
    小柯蜜啡今天最近有朋友和一些評論區的粉絲們都會問我一些更有針對性問題:「去喝咖啡,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和獨立咖啡館,怎麼選擇?」。今天跟大家好好嘮嘮。星巴克起源於美國,最初烘焙方法來源於PEET』S 咖啡,PEET』S咖啡原有味道,雖是重度烘焙,但有其風味,突出咖啡香,且醇厚,但星巴克進入中國,在雲南設立咖啡烘焙基地後,咖啡的風味就不敢恭維了。
  • 瑞幸「驚醒」星巴克,咖啡走出咖啡館
    在2020年到來之前,瑞幸在中國的門店數超過了星巴克。據美國數據公司Thinknum的統計,截止2019年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4910家,與星巴克同期的門店數相比,多了600家。瑞幸方面對此消息的回應為「不予置評」。
  • 韓系咖啡館在中國全線失敗,這對大躍進中的中國咖啡館有什麼借鑑?
    這與主打商務客群的星巴克走的剛好是相反的策略,星巴克店面小,座位也不多,比起在店裡長坐,他們更鼓勵客人外帶。韓系咖啡館則是希望人們在更久的時間停留中,消費更多的產品。所以除了咖啡、茶、蛋糕、三明治等其他咖啡店常見的品類,韓系咖啡店還有果昔、冰激凌、鬆餅、華夫等甜感更強的飲品以及現場烘焙的麵包西點,平均產品數量多達 76 種,而商務咖啡店品牌平均只有 41 種。
  • The Motley Fool:星巴克的ESG答卷
    Schultz一貫重視員工或是合伙人的培訓體系和利益,並致力於公平貿易,對投資者來說,星巴克不失為一個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表現優秀的投資對象。Schultz於1982年首次加入星巴克,在義大利旅行期間,他被當地眾多的咖啡館所吸引,開始研究人們如何在咖啡館中社交。他說服合作者們在西雅圖開了一家咖啡館,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