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0~6個月的寶寶禁止攝入食鹽,6個月~1歲可以添加輔食,但是不用加鹽。
執筆:橘媽
定稿:橘媽
前段時間,奧運冠軍劉璇和老公參加了一檔綜藝節目,她在節目當中發表的一些「育兒觀點」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劉璇說自己是個非常嚴格的母親,特別是在吃東西方面,嚴格控制孩子的飲食,她說自己不讓孩子吃醃製過的雞蛋,飯菜裡也不能加鹽,平時不會讓孩子吃零食。
劉璇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今年已經4歲了,女兒剛出生,很多網友發出質疑:孩子已經4歲了,難道還不能吃鹽嗎?
也有一些網友稱其「心太狠」,飯菜裡不放鹽,根本沒味道,會特別難吃,不知道孩子是怎麼吃下去的。
劉璇的言論之所以會引發熱議,主要是因為她兒子已經4歲了,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還不給孩子吃鹽,似乎有點苛刻。其實孩子多大才能吃鹽,有著明確的標準。
1、未滿一周歲的孩子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擁有嗅覺,而且要比成年人更敏銳,當孩子到了2個月左右的時候,可以分辨出酸甜苦辣味道。
等到孩子到了6個月左右時,就可以吃輔食了,有些家長害怕輔食不加鹽會沒味道,於是就在輔食裡加鹽。其實這只是家長的主觀感受,並沒有了解孩子的需求。
放鹽除了會使食物有鹹味之外,還會讓人體吸收鈉元素,而母乳和奶粉當中都含有鈉元素,沒滿一周歲的孩子平時都是以母乳和奶粉為主,所以不需要吃鹽。
2、1-2周歲的孩子
孩子此時要比之前成熟一些,飲食方面也不需要過于謹慎,開始慢慢向成人的飲食過度,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適當吃一些鹽,可以使孩子的胃口變好,但是每天攝入食鹽不能超過1g。
3、3-6周歲的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和家長一起吃飯,但是家長也要注意孩子每天攝入食鹽的量,最好不超過6g,否則可能會影響孩子健康。
1、別讓孩子過早吃鹽
孩子如果過早吃鹽,會增加腎臟負擔,從而影響新陳代謝,而且還會導致唾液分泌減少,引發呼吸道疾病。孩子一旦攝入過量的鈉元素,會影響鈣吸收,影響骨骼發育。
2、不可以讓孩子吃太多鹽
家長在給孩子做飯時,不要放太多的鹽,否則會讓孩子的口味變重,從而出現挑食、厭食等情況,還會加大鈣質排出,導致骨質代謝平衡遭到破壞。
飲食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有些家長會換著花樣給孩子做飯菜,為了能夠讓孩子多吃一點,在食物的味道上下足了功夫,與此同時,家長也很容易走進一些誤區。
誤區一、不放鹽卻多放醬油
有些家長聽說不可以讓孩子吃太多的鹽,所以做菜時就不放鹽,又擔心孩子不喜歡吃味道太淡的菜,於是就會放一些醬油,覺得自己這樣做既沒有放鹽,又讓菜的味道變得鮮美。
其實醬油當中含有鹽,放醬油和放鹽沒什麼區別,而且醬油當中鈉的含量很高,甚至比鹽還要高,所以家長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誤區二、總讓孩子吃很軟的食物
孩子在8個月左右的時候,才會開始出牙,有的家長覺得孩子的牙齒還沒有全部長出來,於是就經常給孩子做一些很軟的食物,比如粥、米糊、雞蛋糕等等。
給月齡比較小的孩子吃這種食物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寶寶已經滿一周歲了,家長應該適當做一些「有嚼勁」的食物,這樣做能夠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如果總是讓孩子吃很軟的食物,孩子就會變得不喜歡咀嚼,以後吃到稍微硬一點的食物時,就會挑食。
誤區三、讓孩子和大人吃一樣的飯菜
有些家長為了省事,讓孩子和大人吃一樣的飯菜,在飯菜放調料之前,盛出來一些給孩子吃,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孩子的咀嚼能力沒有大人強,消化能力也很弱,所以家長不要偷懶,要做一些適合孩子吃的食物,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發育得更好。
總而言之,孩子什麼時候吃鹽,要根據年齡而定,家長不要讓孩子太早吃鹽,也不要讓孩子吃太多的鹽,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我是甜橘媽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育兒心得,希望您看過本文之後能夠學到有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