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位明星起訴網友侵害名譽權,「粉絲罵戰」引發侵權責任?

2021-01-10 振南法律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粉絲文化」與青少年網絡言論失範問題研究報告》顯示,在審理的明星訴網友侵害名譽權案件中,被告有七成為30歲以下的青少年,案件多因「粉絲罵戰」引起,背後牽扯著明星們巨大的流量利益。

個別粉絲的行為方式畸形、極端:有人製作明星遺像、「炒黑料」等;有人將明星偶像視為自己生活的全部,不惜一切代價獲取偶像的行蹤、窺探其生活,甚至不惜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個人隱私;還有人將大部分學習生活經費用於購買宣傳廣告位、應援產品等,追星方式求新、求異、求奢趨勢非常明顯。

部分公眾人物未承擔起正向引領公眾的社會責任,社交平臺缺乏與時俱進的網絡言論管理機制,另外,粉絲群體化、網絡化、組織化催生的網絡空間亞文化與新業態,都為網絡失範行為提供了土壤。

通過審理一系列網絡言論侵害名譽權案,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確立了相關裁判規則:

公民的言論自由應以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為限,任何自然人的隱私權、名譽權均受法律保護;公眾人物對社會評論的容忍義務以人格尊嚴為限;自媒體的侵權責任程度應綜合考慮自媒體的言論傳播範圍及影響力;飯圈「黑話」「影射」亦構成侵權;為網絡侵權言論求「打賞」、構成違法所得的,法院可予以收繳;特定情況下,對明星粉絲的侮辱亦構成對該明星的侮辱;公眾人物應對就其業務能力的合理批評予以容忍,等等。

名譽權立案標準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並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4、在後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

侵害名譽權的責任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範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範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併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予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後果等情況酌定。

相關焦點

  • 網友侵害明星名譽權 青少年佔7成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網友侵害明星名譽權 青少年佔7成自1月1日至11月30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受理網絡名譽權侵權糾紛1075件。以青少年為涉嫌侵權主體(即案件被告)的網絡名譽權侵權行為,集中出現於從事演藝工作的公眾人物名譽權侵權案件中,體現出近年興起的粉絲文化的突出特點,此類案件共計125件。
  •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網絡侵害名譽權案逾1成涉粉絲侵權藝人
    昨日(12月19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發布《「粉絲文化」與青少年網絡言論失範問題研究報告》顯示,在2019年全年受理的1075件網絡侵害名譽權糾紛中,以青少年為被告、侵權行為集中涉及演藝工作者名譽權的案件共計125件,佔全部網絡侵害名譽權糾紛的11.63%。同時,包括演員、歌手在內的34名演藝工作者在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起訴維護名譽權,被告人群中,7成年齡在30歲以下,年齡最小的僅為19歲。
  •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發布報告:名譽權糾紛被告多是大學生,飯圈「黑話...
    報告顯示,涉網侵害名譽權案件中,粉絲侵害明星名譽權的案件較為多發,其中,被告多是在校大學生,最小僅為 19 歲。以青少年為涉嫌侵權主體(被告)的網絡侵害名譽案件共計 125 件,佔全部網絡侵害名譽權糾紛的11.63%。
  • 發送律師函對法人名譽權侵害的司法界定
    然基於律師函的特性及功能,一旦使用不當或被濫用,易從維權工具演變為侵權手段,產生名譽權侵權糾紛。本案中對發送律師函對法人名譽權是否構成侵害存在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律師接受客戶委託提供律師函服務系專業行為,易獲客戶及公眾的信賴,故發送律師函應盡到高度注意義務,做到真實披露、準確分析、公正評價。因內容不當而產生侵權責任,一般由委託人對外承擔相應責任。
  • 侵權責任法視角下,名譽權與言論自由的保護機制
    ,規定了構成侵權責任的基本要素,行為人有違法行為、有客觀上損害事實的發生、行為人的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具有因果關係、行為人有主觀過錯以及當構成侵權責任時,如何維護自身權利和承擔責任的規則,而權利之間和權利之間的界限並非涇渭分明。
  • 周杰倫起訴餐廳侵權,姓名、肖像被侵權如何維權?
    在歌手界中,明星們相當重視自己的的音樂版權,而最近備受大家關注的版權事件就是杰倫將廈門的某個餐廳告上法庭,這個消息剛一出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與討論。廈門J大俠中華料理這家餐廳,應該有很多周董的粉絲都聽說過,它應該算是一家近期火爆的網紅店了。
  • 消費者吐槽老字號"難吃又貴" 算不算侵害名譽權?
    消費者吐槽老字號「難吃又貴」算不算侵害商家名譽權?  該視頻發出後不久,微博帳號@王府井狗不理店 發布聲明稱,該視頻所有惡語中傷言論均為不實信息,已經報警,要求博主停止侵權行為並公開道歉。對此,該博主表示視頻內容是自己的真實體驗。此事件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大部分網友氣憤地表示:「店家難吃價貴還不讓說」。
  • 消費者吐槽老字號"難吃又貴" 算不算侵害名譽權?
    消費者吐槽老字號「難吃又貴」算不算侵害商家名譽權?律師:若是惡意中傷商家可以維權,但本次事件中消費者沒有虛假陳述  近日,一位微博博主發布的在北京王府井狗不理餐廳的實地探訪視頻引發網友關注熱議。  該視頻發出後不久,微博帳號@王府井狗不理店 發布聲明稱,該視頻所有惡語中傷言論均為不實信息,已經報警,要求博主停止侵權行為並公開道歉。對此,該博主表示視頻內容是自己的真實體驗。此事件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大部分網友氣憤地表示:「店家難吃價貴還不讓說」。  博主發聲  「好的體驗可以發,壞的體驗就不能發嗎?」  視頻由微博博主「谷嶽」發布。
  • 張藝興名譽權案二審勝訴背後,王源,吳亦凡,Angelababy深有同感
    今年8月13日,張藝興訴梁*名譽權案二審勝訴。該案被告在一審被判構成對張藝興名譽權的侵害,須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帳號「猩妃」的首頁置頂位置連續十日公開發表致歉聲明,向張藝興賠禮道歉,但被告不服該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今日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散播謠言詆毀他人 侵害名譽權被判賠償
    近日,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一起名譽權糾紛案。被告周某因侵犯他人的名譽權,被法院判決立即停止名譽侵害,並出具書面賠禮道歉書,賠償受害人精神損失費6000元。  原告袁某系音樂教師,同時帶學藝術類學生,在音樂等相關領域獲得一些獎章且專業水平得到相應認可。被告周某也是帶學藝術類學生的老師。
  • 以侵害「配偶權」視角分析王寶強事件 ——《婚姻法》與《侵權責任法》的「跨界合作」信實觀點·家事法律事務部
    《婚姻法》與《侵權責任法》對婚姻關係受到侵害的配偶保護不足,筆者試圖通過借鑑臺灣地區的立法與司法經驗,分析相關法理基礎,建構「配偶權法律制度」的大致框架,並主張妨害婚姻關係者應承擔侵害配偶權的損害賠償責任。
  • 王一博方起訴網友侵犯名譽權 要求對方道歉賠償
    原標題:王一博方起訴網友侵犯名譽權 要求對方道歉賠償新浪娛樂訊9月14日,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發微博表示受樂華公司的委託,以涉嫌侵犯王一博的名譽權為由,對發布有關王一博誹謗言論和侮辱言辭的微博用戶起訴至法院,目前案件處於「已登記」狀態。
  • 侵權損害責任承擔方式有哪些,是什麼?
    事實上侵權行為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行為,當然這種行為是不合法的,而且還需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對其侵權行為作出相應的承擔方式。那麼侵權損害責任承擔方式有哪些,是什麼?網友諮詢:侵權損害責任承擔方式有哪些,是什麼?
  • 法院公開審理的離婚案,實名指出第三者,是否侵害其名譽權?
    後來王麗以李鳳侵害其名譽權為由起訴至法院要求李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賠償精神損失費10000元。法院依法進行了審理認為:首先,李鳳具有侵害他人名譽權的主觀故意。因此,不管李鳳是出於何種目的發表言論,很明顯其均存在一種侵害他人名譽權的主觀故意。我國法律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 名仕推薦 | 公示違紀員工錯誤是否侵害名譽權?
    趙某認為,公司擅自在網上公布上述內容使對其名譽權的侵害,起訴要求公司停止侵權、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並向其賠禮道歉、賠償損失。近日,法院判決駁回了趙某的訴訟請求。【案情介紹】 會計多次挪用資金,公司依紀將其辭退2013年2月,趙某入職北京一科技公司,雙方籤訂了3年期勞動合同。合同約定,根據趙某專業特長,安排其在公司財務處擔任會計職務。
  • 文章配圖用明星照片,賠了80萬!別再侵權了!
    比圖片侵權、字體侵權更恐怖的事情來了!寫文章配圖不能亂用明星照片,一不小心就可能侵犯肖像權,遭到明星起訴!一旦侵權,就得支付巨額賠償金,輕則賠償幾千元,重則賠償幾萬元。4、《意見》第 150 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後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5、侵害他人的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而獲利的,侵權人除依法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外,其非法所得應當予以收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