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傳統中,這是耶穌走過的最後一段路,一直到骷髏山上他被釘死在十字架的地方。很多來耶路撒冷的朝聖基督徒都要重走耶穌的苦路,並從穆斯林區獅門起步,穿過十字架14站,最後到達聖墓教堂
基督教的幾處最重要遺蹟都在聖墓教堂裡面,包括塗油石(耶穌下葬前身體停放的石頭)和耶穌之墓。每年都有數千萬來自世界各地的基督信徒前來聖墓教堂朝聖。
苦路的起點,便是從獅門進入的這條小路開始的~在這條寧靜的小路上,耶穌背負著十字架遊街示眾,走向刑場,其間經歷了14件事,因而苦路也有14站。每一站都有一個故事,現在都建有教堂。
這條苦路也是基督教徒們的朝聖之路,一路上,不斷能夠看到有虔誠的教徒,背著十字架重走苦路,親身體會耶穌當年為拯救世人背負的苦。這裡的街道兩側也能看到許多賣十字架紀念品的商店
由於基督教的教派分支比較多,各教派對聖經的理解不盡相同,導致他們對於這條苦路也存在分歧。據說天主教和東正教對於苦路其中的一站所處位置有不同的觀點,長久的爭論不休,後來天主教乾脆把東正教覺得正確的位置買了下來,修建了一座房子
耶路撒冷 的這條寧靜狹窄的巷子,從彼拉多的審判大廳一直到加略山,在兩千年前是 耶路撒冷 的中心路線,死囚犯們沿著這條路背著十字架走向刑場。耶穌當年就是扛著沉重的十架,走的這條路
耶穌在 耶路撒冷 被釘上十字架,受盡磨難而死,又復活升天。這段過程在《聖經》裡有詳細的描述。現在這一系列的過程在 耶路撒冷 被模仿和重現,成為一種宗教活動,這條曲折的小路被稱為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