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路,基督教傳統中,這是耶穌走過的最後一段路

2020-12-24 總覺得太冷

基督教傳統中,這是耶穌走過的最後一段路,一直到骷髏山上他被釘死在十字架的地方。很多來耶路撒冷的朝聖基督徒都要重走耶穌的苦路,並從穆斯林區獅門起步,穿過十字架14站,最後到達聖墓教堂

基督教的幾處最重要遺蹟都在聖墓教堂裡面,包括塗油石(耶穌下葬前身體停放的石頭)和耶穌之墓。每年都有數千萬來自世界各地的基督信徒前來聖墓教堂朝聖。

苦路的起點,便是從獅門進入的這條小路開始的~在這條寧靜的小路上,耶穌背負著十字架遊街示眾,走向刑場,其間經歷了14件事,因而苦路也有14站。每一站都有一個故事,現在都建有教堂。

這條苦路也是基督教徒們的朝聖之路,一路上,不斷能夠看到有虔誠的教徒,背著十字架重走苦路,親身體會耶穌當年為拯救世人背負的苦。這裡的街道兩側也能看到許多賣十字架紀念品的商店

由於基督教的教派分支比較多,各教派對聖經的理解不盡相同,導致他們對於這條苦路也存在分歧。據說天主教和東正教對於苦路其中的一站所處位置有不同的觀點,長久的爭論不休,後來天主教乾脆把東正教覺得正確的位置買了下來,修建了一座房子

耶路撒冷 的這條寧靜狹窄的巷子,從彼拉多的審判大廳一直到加略山,在兩千年前是 耶路撒冷 的中心路線,死囚犯們沿著這條路背著十字架走向刑場。耶穌當年就是扛著沉重的十架,走的這條路

耶穌在 耶路撒冷 被釘上十字架,受盡磨難而死,又復活升天。這段過程在《聖經》裡有詳細的描述。現在這一系列的過程在 耶路撒冷 被模仿和重現,成為一種宗教活動,這條曲折的小路被稱為苦路。

相關焦點

  • 33張美圖帶你和我一同走過主耶穌的苦路十四站
    ——以賽亞書53:5在耶路撒冷老城有一段不長的路,僅有五百公尺,平常步行的速度走下來其實也僅僅十多分鐘的樣子。然而,卻吸引了全世界數以萬計的人來到這裡,即使擁擠和狹窄也是一定要走上一走。這裡就是著名的Via Dolorosa(維亞多勒羅沙),基督徒最為熟悉的「苦路十四站」。
  • 耶路撒冷: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有圖有真相
    出了錫安門就是大衛王墓,從大衛王墓旁邊的一道樓梯上二樓,就是傳說中耶穌生前最後一夜與十二門徒進行最後晚餐的房間。這個房間很大,屋頂很高,光線很暗,顯得空空蕩蕩,似乎隱含著不祥的暗示。這裡發生的故事是大家熟知的:猶太教的人不滿耶穌傳道,要捉拿耶穌。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猶大為了金錢出賣了耶穌的行蹤。
  • 雁子新創歌曲《苦路》紀念耶穌迎復活節
    還有幾天就是耶穌受難日了,專門創作了歌曲《苦路》並寫下這段文字,以紀念。觀看視頻請安一個經常被電視專題報導的酷愛旅遊的網友,從以色列旅行歸來之後,專門給我寄來一張耶路撒冷的地圖,因為他知道我是基督徒。
  • 各國紀念耶穌受難日 菲律賓重演釘十字架(圖)
    菲律賓一名信徒模仿耶穌被釘十字架的過程,吸引大批民眾圍觀。  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23日報導,昨(22)日是耶穌受難日,全球多國以不同形式紀念,哥倫比亞大搞傳統復活節晚餐,菲律賓有民眾重演耶穌被釘十字架的經過。
  • 聖墓教堂、聖彼得大教堂……這些因新冠關閉的基督教著名景點 期待...
    接連有消息傳來,耶路撒冷的聖幕教堂——耶穌基督遇難、安葬和復活的地方,以及位於義大利的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博物館等許多基督教的景點都不得不關閉。其中,聖幕教堂上一次關閉要追溯到1349年的黑死病時期了,距今已經過去了671年之久。由此也可見,這次疫情對人類影響之大。盼望疫情早日過去,景點都再次開放!
  • 耶穌受難日是什麼時候?耶穌受難日習俗、時間及來歷
    節日時間:復活節的前第三天 節日類型:基督教節日 節日來源 門徒猶大出賣耶穌,致使「最後的晚餐」的當天晚上,耶穌在橄欖山的客西馬尼被祭司長和長老帶來的一伙人捉住。祭司長和長老們決定要治死耶穌,第二天早晨,他們把耶穌帶到羅馬巡撫彼拉多面前。
  • 長春海口路基督教會舉辦受難周聖餐禮拜
    主耶穌受難周第五天,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最後的晚餐的那天,主設立了聖餐。這聖餐象徵著主的生命,當我們領受這聖餐,意味著分享主的生命。因此稱為聖餐日。2019年4月18日,長春市海口路基督教會舉行了聖餐禮拜,17點30聚會開始,滿有恩典的讚美、禱告及詩班獻詩之後,閆鵬牧師開始證道。崇拜及證道的主題為《客西馬尼之夜》。
  • 基督教的聖周是什麼時候?有什麼習俗活動?
    為紀念耶穌在世最後一周的事跡。主要安排為:四旬期第五主日之後是基督苦難主日,為聖周揭起序幕。其特別的禮儀是「聖枝遊行」,但聖枝的祝聖及遊行僅是附屬性的,即以一個比較「戲劇化」的儀式紀念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的事跡,是基督接受苦難的前奏;這本來是獨立的儀式已變成了今日感恩祭的進堂禮;聖周四早上祝聖為施行聖事用的聖油後,為準備逾越節的四旬期便已達至高峰;聖周四晚上紀念最後的晚餐,行洗腳禮;當晚禮儀的另一特點是感恩祭之後把聖體移供到教堂外的地方(如小聖堂),刻意要為教堂營造一個
  • 耶穌走過的路,我們也要走
    但是祂走的路艱辛異常,處處充滿著荊棘蒺藜,最終被自己的百姓釘在了十字架上。 祂被自己的人釘在十字架上,這能怪誰能?只能怪祂自己太愛人類,以至於把生死置之度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為的就是拯救那些已經遠離自己、卻又被自己深愛的兒女們。在耶穌基督看來,受苦算不得什麼,釘十字架也算不得什麼,若能換得人類的一世幸福,祂甘願為此背上十字架,走各各他的道路。
  • 當基督教樂隊吹起《國際歌》,耶穌哭了
    近日,老賈參加了一場特殊的葬禮,逝者是老賈的一位親戚,由於情況比較特殊,家中正好有人信基督教,為了簡單起見,便讓逝者強行信了基督,捨去繁瑣的傳統葬禮,改用基督教葬禮。下面,由老賈為大家介紹基督教葬禮基本程序。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跟從耶穌的婦女們 撒種的比喻
    因為在路加福音裡專門有這一段介紹跟隨耶穌的婦女們,而且路加福音確實比其它三部福音書多一兩個耶穌醫治、幫助婦女的故事,所以路加福音被基督徒視為最重視婦女的福音書,又被稱為婦女福音。多的是哪一兩個呢,13:10-17「安息日醫治駝背的女人」算一個,前面7:11-17「使寡婦的兒子復活」也可以算是幫助婦女。至於其它的故事,則是別的福音書裡都有的。
  •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區別
    在這信仰根源上,沒有區分「天主教」、「基督教」的名稱。  2.分枝:從教會歷史看,原本是合一的教會,在歷史中有二次大分裂:公元1054年,合一的教會分成二個教會:東方教會和西方教會。東方教會,史稱希臘公教會或東正教;西方教會,史稱拉丁公教會或羅馬公教會。
  • 傳統基督教的特點:對歷史的反思與認識
    對於基督教來說,這不是一個好的時代,因為曾經火熱的宗教熱情,因為過去一年的疫情和川普敗選而幾近澆滅。基督教也在這個好時代和壞的時代混合中,結束了他的一個時代。然而,基督教能否有復興的時刻,這就看基督教自身的調整與改變。
  • 復活節前夕 全球基督教徒紀念耶穌受難日
    耶穌受難日是紀念耶穌生命中最高潮的一周(即「聖周」,又稱「受難周」)中最重大的日子。這一周是從復活節前的一個星期日(棕櫚全日——耶穌光榮地進入耶路撒冷城,民眾手持棕櫚枝歡迎他)開始,經復活節前的星期四(立聖餐日——紀念耶穌與門徒進「最後的晚餐」時設立聖餐禮)和星期五(受難日——紀念耶穌為世人的罪被釘十字架而死)到復活節(星期日)結束。
  • 受難節聖經經文美圖: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最後七言
    筆者記憶最深刻的一個畫面是一位世界頂級的芭蕾舞女演員腳的照片,跳出這世間最美麗舞姿的雙腳卻看上去那麼簡陋不堪。這總提醒我:最榮耀、最美麗之所以誕生,是因為有苦難、有犧牲。而世間最榮耀和最美麗的是耶穌基督並他的十字架。
  • 看梅爾吉布森的「耶穌受難記」,說說猶太教與基督教為何對撕
    梅爾·吉勃遜導演的《耶穌受難記》,描述的是耶穌殉難前最後12小時內發生的故事。《耶穌受難記》在商業上是成功的,但猶太教徒和基督徒間的漸漸癒合的歷史傷痕也因此片再度裂開。這部影片牽涉到當年猶太人的負面表現,並使猶太人對反猶主義可能捲土重來憂慮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