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優美動人的樂曲,是由不同的音符譜成。一盤美味的佳餚是多種調料烹飪而成。一個社會是由許許多多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風俗習慣的人組成的,創造了人類文明。
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創始人——孔子,在《論語·子路》中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觀點。意思就是用平和而出自內心的包容,去尊重別人的意見和主張。這也就是求同存異的社會屬性。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指的社會中的人,而辯證唯物主義理論——矛盾與統一,指的是世間的萬事萬物。孔子思想與馬克思主義並不衝突,只是內涵與外延的關係。因此和而不同有廣泛的理論基礎,並且也經受了數千年的歷史檢驗,是社會和諧發展穩定的正確思想。
全人類有很多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價值觀,國家與國家之間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和不同地域種族文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就是全人類的『『和』』,各個國家的國情就是『『不同』』。個別西方大家不斷地標榜自己,詆毀別國的政治制度,甚至平凡地使用武力來進行打壓,或者漠視人的生命去掠奪,這些粗暴野蠻的行為,嚴重地違背了社會和諧發展的規律,必然會被社會發展的車輪碾碎。只有堅守和而不同的思想,才是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
在一個國家中,也有民族的不同、經濟上的差異、地理條件的差異。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同時,還應該團結互助。我國就出臺了一系列的幫扶政策和讓扶貧落到實處的舉措,如精準扶貧、偏遠山區扶貧、向欠發達地區傾斜政策、脫脫貧攻堅計劃等等。特別是在這一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時間馳援武漢,緊接著中國各個省市紛紛派出醫療隊馳援武漢,民間組織和企業也紛紛解囊相助,不斷地向武漢向湖北輸送生活用品和醫療物質。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也很好傳承中華思想文化——和而不同。
在家庭有家和萬事興,在生意場上有和氣生財,在人的態度上有和愛可親,在社會裡有和和睦睦,在國際上國與國的交往中奉行和平共處。中華民族無處不遵循一個和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孕育了一個偉大而和諧的中國。